一、描寫抒懷的詩句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2.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盧綸:《塞下曲》)
5.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6.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8.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王維:《鳥鳴澗》)
9.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0.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出塞》)
11.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2.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3.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王維的:《山居秋暝》)
14.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5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6.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 《一剪梅》)
17.卻下水精簾,玲瓏望秋月.
(李白:〈玉階怨〉)
18.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蘇軾 )
19.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杜甫:《月夜》)
20.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李商隱《無題》)
2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
22.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竹里館》)
23.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26.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
(李煜:《虞美人》)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蘇軾 詞《江城子》)
28.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
(王安石《春夜》)
29. 欲問吳江別來意,青山明月夢中看。
(王昌齡《李昌曹宅夜飲》)
二、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
贈汪倫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留別】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注釋】 詩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倫與他的友情,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潭深千尺不是實有其事)寫深情厚誼,十分動人。
這首詩體現了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想落天外的詩歌特色。 靜夜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類別:【羈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注釋】 又作: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山月,低頭思故鄉。 【注解】: 1、舉:抬。
【韻譯】: 皎潔的月光灑到床前, 迷離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頭觀看明月呵明月, 低頭鄉思連翩呵連翩。
【評析】: 這是寫遠客思鄉之情的詩,詩以明白如話的語言雕琢出明靜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穎奇特,也摒棄了辭藻的精工華美;它以清新樸素的筆觸,抒寫了 豐富深曲的內容。
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動人,百讀不厭,耐人尋繹。無 怪乎有人贊它是“妙絕古今”。
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羈旅】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注釋】 【注解】: 1、白帝:今四川省奉節 2、江陵:今湖北省江寧縣。縣。
3、一日還:一天就可以到達。 【韻譯】: 清晨,我告別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遠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時間。
兩岸猿聲,還在耳邊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覺,輕舟已穿過萬重青山。 【評析】: 詩是寫景的。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 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 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 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鋒棱挺拔,一瀉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遠。
難怪乎明人楊慎贊曰:“驚風 雨而泣鬼神矣!” 客中行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七絕】 類別:【】 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注釋】 又題《客中作》 [注釋](1)蘭陵:地名。(2)但使:只要。
[譯文]蘭陵出產的美酒,透著醇濃的郁金香的芬芳,盛在玉碗里看上去猶如琥珀般晶瑩。只要主人同我一道盡興暢飲,一醉方休,我那管她這里是故鄉還是異鄉呢! 抒寫離別之悲、他鄉作客之愁,是古代詩歌創作中一個很普遍的主題。
然而這首詩雖題為客中作,抒寫的卻是作者的另一種感受。“ 獨坐敬亭山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五絕】 類別:【山水】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注釋】 [注釋](1)敬亭山:在今安徽省宣城縣北。
[譯文]群鳥高飛,絕盡蹤影,一片孤云獨自悠閑地飄浮而去我佇立在山頂,注視著敬亭山,敬亭山也看著我,彼此久看不厭。 敬亭山在宣州(治所在今安徽宣城),宣州是六朝以來江南名郡,大詩人如謝靈運、謝朓等曾在這里做過太守。
李白一生凡七游宣城,這首五絕作于天寶十二載(753)秋游宣州時,距他被迫于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整整十年時間了。長期飄泊生活,使李白飽嘗了人間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態炎涼,從而加深了對現實的不滿,增添了孤寂之感。
此詩寫獨坐敬亭山時的情趣,正是詩人帶著懷才不遇而產生的孤獨與寂寞的感情,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生活寫照。 春望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律】 類別:【】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注釋】 【注解】: 1、國破:指國都長安被叛軍占領。
2、感時句:因感嘆時事,見到花也會流淚。 3、渾:簡直。
4、不勝簪:因頭發短少,連簪子也插不上。 【韻譯】: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 春天來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傷國事面對繁花,難禁涕淚四濺, 親人離散鳥鳴驚心,反覺增加離恨。 立春以來戰火頻連,已經蔓延三月, 家在州音訊難得,一信抵值萬金。
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 頭發脫落既短又少,簡直不能插簪。 【評析】: 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軍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 至德。
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俘至長安,次年(至德二年)寫此詩。 詩人目睹淪陷后的長安之簫條零落,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萬端。
詩的 一、二兩聯,寫春城敗象,飽含感嘆;三、四兩聯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離情。 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反映了詩人熱愛祖國,眷懷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應 佩、周溶泉等評此詩曰:“意脈貫通而平直,情景兼備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 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此論頗為妥帖。
“家書抵萬金”亦為 流傳千古之名言。 八陣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五絕】 類別:【懷古】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注釋】 【注解】: 1、八陣圖:由八種陣勢組成的圖形,用來操練軍隊或作戰。
2、三分國:指三國時魏、蜀、吳三國。 3、石不轉:指漲水時,八陣圖。
三、10首寫景抒情的古詩詞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這首五言絕句是詩人漫游途中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一首小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色,抒發了遠離家鄉、旅居在外時的孤獨傷感之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寒雨連江,夜暮降臨,以凄清的景物來襯托離情別緒;二句寫清晨霧中的遠山,顯得分外孤獨,“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離情。
作者不因流落他鄉而改變志節,始終保持著高尚純潔品格和堅強、樂觀的精神。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整首詩歌先寫草堂春色,再寫雪山江船,有動有靜,色彩鮮明,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快的心情。
四、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詩題“獨坐”,一“獨”字為全詩的抒情和描寫定下了基調,但首句卻用一“眾”字開頭,然后從眾到“盡”,第二句再轉出“孤”字,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表現出詩人心頭上無限孤單寂寞的思潮。最后鳥飛云散,以山比人,仿佛“山”也孤獨,與作者同病相憐,共處寂寞之境。這樣不僅把敬亭山寫活了,也鮮明地烘托出作者的情感,真是自然天成,匠心“獨”運。
五、旅夜抒懷(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詩的前四句寫自己旅途所見,創造出一個雄渾壯郁的意境;后四句是面對這壯闊宏偉的月夜江流圖和目前自身的處境抒發感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凝聚著、濃縮著詩人心中的多少悲苦和不平。詩的情景交融得妙合無痕,突出了一個憂嘆身世而又未肯忘記壯志的孤苦伶仃的詩人形象.
六、題李凝幽居 賈島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中間兩聯重在寫景、敘事,首尾兩聯都間接寫出了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
七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楓橋夜泊》就是詩人張繼在國家遭受戰爭、自己趕考落榜,處于痛苦、彷徨、憂愁和無奈之時,借景抒情之作。
四、請幫我寫兩首描寫母愛的詩歌
母愛的詩歌 《紙船》 作者: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疊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 和悲哀歸去。
永恒的媽媽 當第一次睜開初生的雙眸 最先看到的是人母的無比圣潔 慈愛的睇視和欣喜的淚流—— 眼睛一眨不眨,仔細的盯著你 你朦朧無知的心本能地律動 卻無法表述親情只一陣四肢亂舞 急得你——忍不住大聲啼哭 經過多少個日日夜夜的撫育 終于坐直子你小小的身軀 在調整了情商和智商之后 決不等待,徑直喊出了生命中 最珍寶的第一聲——媽媽 這是最感人的原始蘊蓄 無論世界上流韻著多少種語言 只有這一聲呼喊絕對的相同 沒有什么樂音,沒有什么詩歌 能比這一聲更動人 游子吟 群山不愿送走夕陽 多情的水手不愿遠航。 希望在召喚。
外面的世界是我的天堂, 自由的心在飛翔。 母親你牽掛我嗎? 母親不安的望著我。
母親你希望我的人生更精彩嗎? 母親欣慰的看著我。 聽火車氣聲,笛聲…… 隔著窗戶緊緊握著一雙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