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自然人文環境的詩句
山明水秀 鳥語花香 春光明媚
山光水色 柳暗花名 綠樹成陰
湖光山色 江山如畫 明月清風
【水木清華】
指園林景色清朗秀麗。語本晉謝混《游西池》詩:「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
【水秀山明】
形容山水清麗,風景優美。
【山川米聚】
謂從高處下望山川起伏,如米之聚集。語本《后漢書·馬援傳》:「捍援呴又於帝前,聚米為山谷,指畫形勢,開示眾軍所從道徑往來,分析曲折,昭然可曉。」
【姹紫嫣紅】
姹:美麗;嫣:美好。指各種色彩艷麗的花。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清·禇人獲《隋唐演義》六十九回:「見垂柳拖絲,拂境清幽;~,迎風弄鳥,別有一種賞心之境。」
【白草黃云】
形容秋季時邊塞的荒涼景象。唐·權德輿《贈老將》詩:「白草黃云塞上秋,曾隨驃騎出并州。」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急覓是人,不知何往,惟獨立沙磧中,~,四邊無際。」
【白白朱朱】
形容各色花木。唐·韓愈《感春三首》詩:「晨游百花林,朱朱兼白白。」宋·楊萬里《又和風雨二首》:「風風雨雨又春窮,~已眼空。」
【白虹貫日】
白色的長虹穿日而過。古人認為世間將有不平凡之事發生。依現在的氣象學說,此非虹而是暈,一種大氣光學現象。《戰國策·魏策四》:「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荊軻慕燕丹之義,~,太子畏之。」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且休說~,青龍藏池。」
【白浪掀天】
形容風大浪高。唐·白居易《風雨晚泊》詩:「青苔撲地連春雨,白浪掀天盡日風。」
【百花齊放】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比喻風神各異之藝術自由發展。也形容藝界景象繁榮。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顧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齊放。」又參見「百家爭鳴」
【百卉千葩】
形容百花盛開,豐富多彩。明·無名氏《紫微宮》第二折:「仲冬佳節景堪褒,百卉千葩逞艷妖。」又參見「百花齊放」。
二、描寫人文景觀的成語
人文景觀成語二則
1.“唇亡齒寒”成語的出處
“唇亡齒寒”的成語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關于它的出處在山西省平陸就不是盡人皆知了。
西周初年,周文王的兩個弟弟分別被封為虢國國君,虢仲(一說虢叔)封東虢(今河南滎陽縣西汜水鎮),虢叔(一說虢仲)封西虢(今陜西寶雞市東),兩虢起著周王室東西兩面屏障的作用。春秋時期,晉國想吞并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占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良馬和美壁,送給虞公。獻公哪里舍得?茍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制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后,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占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于是有了“唇亡齒寒”和“假道滅虢”的成語,流傳后世
2.成語“東山再起”的發源地
西徑山之北有山名東山,蒼崖浚谷,清幽寧謐,史載東晉宰相謝安(320-385)曾隱居于此,留下了“謝傅東山”這一千古人文景觀,距今已有1700年的歷史淵源。
說起謝安,大家一定都有所了解。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寫過一首很傷感的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烏衣巷是六朝時期謝氏等世家大族在南京(建康)的聚居地,榮耀一時,富貴一方;可惜的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王謝”指的便是當時的兩大世家大族。詩歌雖聽起來傷感,但昔時的傷感卻早已成為了今日的繁榮,特別是旅游業的繁榮,真可謂是天道無常卻有情!
謝安在出仕為官以前,曾經長期隱居于西徑東山,直到四十一歲始出山濟世,從此一發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來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揮了享譽千古的“淝水之戰”后,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業,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東山再起”這一婦孺皆知的經典成語即由此而來。如果按前人的說法,這便是在向天下人詔告,西徑山水不但是一處能修身養性的明山麗水,更是一處厚積薄發、等待成功的風水靈秀之地。
無庸置疑,謝安是非常成功的政治家。他隱居時是風流名士,為官時是顯赫宰相,成為他那個時代的公眾人物、明星人物,世人對他的仰慕絕不亞于當代人對各色明星的崇拜程度。
由于“東山再起”的文化緣由,“謝傅東山”這一千古人文景觀成為歷代文人仰懷于心、揮之不去的文化情結,李白、蘇東坡等歷代名人都曾多次踏訪西徑東山故地,并留下傳世詩文,讓東山的悠悠情懷亙古流傳。特別是李白,他對謝安非常仰慕,寫了很多關于謝安和東山的詩歌,如:“不到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云他自散,明月落誰家。”又如:“安石在東山,無心濟天下。一起振橫流,功成復瀟灑。”
據《晉書·謝安傳》載:“(謝安)嘗往臨安山中,坐石室,臨浚谷,悠然嘆曰:‘此去伯夷何遠!’”晉時的塔院、亭榭、小橋雖已不復存在,但昔時江左風流、蒼崖浚谷的人文風物依然猶在。
三、關于描寫海南人文、風景、傳說、歷史的古詩各一首
除了風景的別的都不好分類一、風景:首先是 (一)王仕熙《崖州八景》最出名1、鰲山白云青山宛在海之東,赑屃浮云逐曉風。
直上有如香吐獸,橫圍還似帶垂虹。尋仙武帝身難到,斷足媧皇跡已空。
繞谷穿巖飛不定,滄波無際雨濛濛。2、鯨海西風等閑流水竟清泠,誰識長鯨掠地青?萬古戰酣風動岸,一航來急客揚舲。
占城日出魚龍靜,儋耳人來草樹腥。不向神仙覓梨棗,乘搓直訪女牛星。
3、邊城斜照炎州此去更無城,薄客天涯倦客程。殘日尚浮高嶺樹,悲筎先起土軍營。
沉沉碧漢歸山鶻,燦燦晴霞射海鯨。明月照人茅屋上,與誰藜杖聽江聲?4、水南暮雨千樹檳椰養素封,城南籬落暮云重。
稻田流水鴉濡翅,石峒浮煙鹿養茸。明日買山栽薯蕷,早春荷鍤剪蕪蓉。
客來蛋浦尋蓑笠,黃蔑穿魚酒正濃。5、稻隴眠鷗北江春暖雨聲殘,罷亞凌風露未干。
水鳥不驚人語寂,夕陽無限野云寒。閑依弱翠眠芳草,靜看鷦鷯下遠灘。
萬里客來機事息,買田還把釣魚竿。6、竹籬啼鳥長柵連城護落暉,多情幽鳥韻依依。
風清樹杪鳴相應,雨過沙頭立未歸。鸚鵡乍隨人共語,伯勞還與燕同飛。
天邊不識填河鵲,依舊秋橫織女機。7、南山秋蟾千林重疊嶺陂陀,放出秋天月色多。
海送潮聲搖老桂,云隨蟾影度明河。有時畫角吹梅落,無處清樽下酒歌。
天末晴光連絕島.帝城曾識舊嫦娥。8、牧原芳草曾識沙陀放馬群,雨晴喜見滿川云。
四時芳草乎如剪,一氣中原遠不分。水際帶沙青苒苒,山中和露碧氤氳。
乘黃天上多鞿策,款段從教臥夕曛。以上都是王仕熙《崖州八景》,再就是(二)清朝嵇震的《邊城斜照》南交地盡古朱耶,控帶高城天一涯。
野戌鳥啼煙草綠,危樓人倚夕陽斜。雙洲海闊蛟涎長,五指山深豹霧遮。
瘴癘重于龍塞雪,何堪一樣奏悲笳?二、其余的不好分,你自己分辨吧1、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一題作立春) 宋 蘇軾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2、儋耳宋代 蘇軾霹靂收威暮雨開,獨憑欄檻倚崔嵬。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
野老已歌豐歲語,除書欲放逐臣回。殘年飽飯東坡老,一壑能專萬事灰。
三、還有一篇古文儋耳夜書蘇軾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書生數人來過,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從之。
步城西,入僧舍,歷小巷,民夷雜揉,屠酤紛然,歸舍已三鼓矣。舍中掩關熟寢,已再鼾矣。
放杖而笑,孰為得失?問先生何笑,蓋自笑也;然亦笑韓退之,釣魚無得,更欲遠去,不知釣者未必得大魚也。先就這些吧,以后再看到再補充。
四、關于秋天人文景觀的句子
關于秋天景色的詩句匯總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五、描寫自然景色的詩句
有關山水風光的詩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S226;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詩中水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S226;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詩中河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S226;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詩中云
1;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2.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賈島:《尋隱者不遇))
4.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6.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
7.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8.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六、關于秋天人文景觀的句子
關于秋天景色的詩句匯總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甕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蕩。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七、描寫自然景物的詩句
十三、十六字令十二組 1. 詠蓮四季圖 蓮, 多少風雨若等閑? 新春到, 只把美名傳。
蓮, 多少愛心灑人間? 陽光下, 無人可爭艷。 蓮, 為誰一生送纏綿? 想起你, 夜半猶憑欄。
蓮, 為誰流芳到永遠? 只有我, 等你一萬年。 2. 風 風, 吹動長袖舞長空。
多少年, 吹得兩袖清。 風, 吹將溫馨入夢中。
千萬里, 來去無影蹤。 風, 少年吹成白頭翁。
人已老, 寵辱皆不驚。 風, 為我吹落天上星。
化春雨, 落地皆無聲。 3. 霜 霜, 寒冷帶給小村莊, 一夜間, 天地換新妝。
霜, 令人牽掛我故鄉。 告訴我: 歲月已滄桑。
霜, 知我苦讀在寒窗。 凍結了: 窗前明月光。
霜, 勸我從此莫悲傷。 悲傷時, 伊人在遠方。
4. 雨 雨, 聲聲向我訴心曲。 曲未盡, 隨風輕輕舞。
雨, 愁如青絲恨如縷。 撫慰我: 溫柔如父母。
雨, 能否知我企盼苦? 降甘霖, 人間盡歡呼? 雨, 點點滴滴似祝福。 為天下, 孕育稻和谷。
5. 雪 雪, 一年一度喜相約。 輕聲問: 可曾記得我? 雪, 常使人間變天國。
在天國: 何人不超脫? 雪, 多少恩怨已忘卻? 潔如玉, 凈化魂與魄。 雪, 千言萬語憑誰說? 雪山下, 奔騰血與火。
6.云 云, 日日為誰送溫存? 這份情, 令人惜朱唇。 云, 夜夜為誰叩閨門? 門開處, 不見綠羅裙。
云, 夢中與誰做芳鄰? 醒來時, 相伴唯星辰。 云, 化作秋雨愁煞人, 秋雨過, 傷心欲斷魂。
7.鄉村四季圖 春, 花香鳥語飄滿村。 細聽來, 句句是鄉音。
夏, 村前村后一幅畫。 午飯后, 納涼大樹下。
秋, 有朋來自五大洲。 東海岸, 相約看海鷗。
冬, 佳節已在喜慶中。 大街上, 傳來爆竹聲。
8. 大雁歌十首 (十詠圖) 雁, 可曾夢見你同伴? 深夜中, 遙聞你長嘆。 雁, 聲似心靈在呼喚。
乍聞時, 肝腸為你斷。 雁, 昔日雄姿皆不見。
人煙處, 從此莫留戀。 雁, 奈何帶走我思念? 留下了: 柔情千百萬。
雁, 今朝又到小客棧。 尋故里, 行人駐足看。
雁, 帶給詩人新祝愿。 自在飛, 詩人共企盼。
雁, 比翼依舊成一線。 寒風急, 陣容不曾亂。
雁, 生性高潔最浪漫。 白云間, 惹得嫦娥贊。
雁, 奮飛千年不厭倦。 為蒼生, 驅盡苦與難。
雁, 胸懷萬里在霄漢。 有了你, 天地更燦爛。
9. 詩詞歌賦 詩, 曠世絕宇幾人知? 盡情時, 方顯我才思。 詞, 如癡如醉如著迷。
細讀來, 句句都神奇。 歌, 隨風飛到柳花泊。
遇知音, 知音從此多。 賦, 東方巨龍狂起舞。
起舞時, 抖落風和雨。 10. 日月星辰 日, 你的世界最美麗。
因為你, 閱盡千古事。 月, 今宵從我窗前過。
悄無聲, 憑添了寂寞。 星, 為誰閃爍在夜空? 知何時, 進入我夢中? 辰, 千里萬里苦追尋。
嘆銀河, 隔斷有情人。 11. 文房四寶 筆, 多少烽煙從此起? 彈指間, 戰火千萬里。
墨, 入我筆下成五岳。 五岳高, 雁飛不得過。
紙, 留住夢中的唯一, 人生如, 白駒過短隙。 硯, 歲月消磨成眷戀。
有幾人, 燈下讀秦漢? 12. 水鄉圖 江, 奔流不息到遠方。 似血脈, 連著我故鄉。
河, 源頭飛來白天鵝。 問詢我, 為誰作《三別》? 湖, 石壁聳立千丈余。
截云雨, 一展我宏圖? 海, 奔騰咆哮數萬載。 睡夢中, 猶為你喝彩。
參考資料:《詩詞三百首》,作者:白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關于人文景觀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