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靈隱寺宋之問是有關什么的詩句
鷲嶺郁岧峣, 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 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 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 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 看余度石橋。
【賞析】: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東晉時。《淳祐臨安志》說,在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這座山,驚嘆道:“此天竺國(古印度)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于是籌建了靈隱寺。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鷲嶺,即印度靈鷲山,這里借指飛來峰。岧峣,山勢高峻貌;冠一“郁”字,見其高聳而又俱有蔥蘢之美。
龍宮,相傳龍王曾請佛祖講經說法,這里借指靈隱寺。寂寥,佛家以“清靜”為本,冠一“鎖”字,更見佛殿的肅穆空寂。
這兩句,借用佛家掌故而能詞如己出;先寫山,后寫寺,山寺相映生輝,更見清嘉勝境。“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是詩中名句。
入勝境而觀佳處,開人心胸,壯人豪情,怡人心境,它以對仗工整和景色壯觀而博得世人的稱賞。據說這兩句詩一出,競相傳抄,還有人附會為他人代作。
接下去,進一步刻畫靈隱一帶特有的靈秀:“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傳說,在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時刻,常有似豆的顆粒從天空飄落,傳聞那是從月宮中落下來的。
天香,異香,此指祭神禮佛之香。上句寫桂子從天上飄落人間,下句寫佛香上飄九重,給這個佛教勝地蒙上了空靈神秘的色彩。
寫詩如作畫,要有主體,有旁襯,有烘托。詩的前六句是詩的主體。
下面八句是寫詩人在靈隱山一帶尋幽搜勝的情景和感想:“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四句是說,詩人在靈隱山上,時而攀住藤蘿爬上高塔望遠;時而循著引水瓠木尋求幽景名泉;時而觀賞那迎冰霜盛開的山花和未凋的紅葉。 這四句雖為旁襯之筆,但通過對詩人游蹤的描寫,不是更能使人想見靈隱寺的環境之幽美嗎?“夙齡尚異,搜對滌煩囂”,是說自己自幼就喜歡遠方的奇異之景,今日有機會面對這愜意的景色正好洗滌我心中塵世的煩惱了。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天臺山是佛教天臺宗的發源地,座落在浙江天臺縣,天臺山的楢(yóu由)溪上有石橋,下臨陡峭山澗。
這兩句,乍看似乎離開了對靈隱寺的描寫,而實際上是說因游佛教勝地而更思佛教勝地。乍看“若離”,而實“不離”。
這種若即若離的結尾,最得詠物之妙,它很好地起到了對靈隱秀色的烘托作用。張炎在《詞源·詠物》條下說:“體認稍真,則拘而不暢;模寫差遠,則晦而不明;要須收縱聯密,用事合題,一段意思,全在結句,斯為絕妙”。
“看余度石橋”不正是詩人游興極濃的藝術再現嗎?以一幅想象中的游蹤圖結束全篇,給人以新鮮之感。這是一首勵豪邁的志詩篇!。
二、宋之問的詩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描寫的是杭州哪一個景點
描寫的是:靈隱寺
宋之問《靈隱寺》詩歌鑒賞
鷲嶺郁岧嶢, 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 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 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 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 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 看余度石橋。
靈隱寺在杭州西湖西北武林山下,始建于東晉時。《淳佑臨安志》說,在東晉咸和元年(326),印度僧人慧理,看到這座山,驚嘆道:「此天竺國(古印度)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佛在世日,多為仙靈所隱……」于是籌建了靈隱寺
三、哪位知道十六國寒食節著名的詩句給我說說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
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
不獨明朝為子推。
寒食
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和子由寒食》 蘇軾
寒食今年二月晦,樹林深翠已生煙。
繞城駿馬誰能借,到處名園意盡便。
但掛酒壺那計盞,偶題詩句不須編。
忽聞啼貝驚羈旅,江上何人治廢田。
《途中寒食》 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上冢》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四、哪位能說一下晉朝寒食節出名的詩句給我說說
你好,雖然寒食節是在晉朝恢復并推廣全國的,但是小編遍查古詩文,沒發現一篇唐以前關于寒食節的詩文,小編心想,即便是有,也只是只言片語吧,特將后面相關詩句列出,僅供參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____韓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____孟云卿《寒食》
暗柳啼鴉,單衣佇立,小簾朱戶。____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____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____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車系在誰家樹。____馮延巳《鵲踏枝·幾日行云何處去》
畫樓洗凈鴛鴦瓦,彩繩半濕秋千架。____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復春。____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____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____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清曉妝成寒食天,柳球斜裊間花鈿,卷簾直出畫堂前。____韋莊《浣溪沙·清曉妝成寒食天》
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____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不知何處火,來就客心然。____沈佺期《寒食》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____沈佺期《寒食》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____楊萬里《寒食上冢》
春游浩蕩,是年年、寒食梨花時節。____丘處機《無俗念·靈虛宮梨花詞》
三年遇寒食,盡在洛陽城。____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寒食不多時,牡丹初賣。____晁沖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時》
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____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憶得盈盈拾翠侶,共攜賞、鳳城寒食。____李甲《帝臺春·芳草碧色》
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流水翻催淚,寒灰更伴人。____胡皓《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
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____鄭剛中《寒食》
清愁詩酒少,寒食雨風多。____張镃《寒食》
紅深綠暗徑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____溫庭筠《寒食日作》
落花夜雨辭寒食。塵香明日城南陌。____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
闌風伏雨催寒食,櫻桃一夜花狼藉。____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____史達祖《壽樓春·尋春服感念》
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____李清照《念奴嬌·春情》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____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幾蕭條戴鹖冠。____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____云表《寒食詩》
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____王安石《壬辰寒食》
雨中禁火空齋冷,江上流鶯獨坐聽。____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____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____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____王建《寒食》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煙雨中。____韓偓《夜深 / 寒食夜》
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____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____周邦彥《蘭陵王·柳》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____孟云卿《寒食》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____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 送別》
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____趙鼎《寒食》
留戀海棠顏色、過清明。____張輯《南歌子·柳戶朝云濕》
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____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五、關于靈隱寺的著名詩句
靈隱寺(宋之問)
鷲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
題靈隱寺紅辛夷花戲酬光上人(白居易)
紫粉筆含尖火焰,紅胭脂染小蓮花。
芳情香思知多少,惱得山僧悔出家。
夏日登靈隱寺后峰(方干)
絕頂無煩暑,登臨三伏中。深蘿難透日,喬木更含風。
山疊云霞際,川傾世界東。那知茲夕興,不與古人同。
寄杭州靈隱寺宋震使君(貫休)
罷郡歸侵夏,仍聞靈隱居。僧房謝脁語,寺額葛洪書。
月樹獼猴睡,山池菡萏疏。吾皇愛清靜,莫便結吾廬。
早秋寄題天竺靈隱寺(賈島)
峰前峰后寺新秋,絕頂高窗見沃洲。人在定中聞蟋蟀,
鶴從棲處掛獼猴。山鐘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樓。
心憶懸帆身未遂,謝公此地昔年游。
灑泉子(潘閬)
長憶西山。靈隱寺前三竺后。
冷泉亭上幾行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時見攀高樹,長嘯一聲何處去。
別來幾向畫闌看。終是欠峰巒。
題靈隱寺山頂禪院(綦毋潛)
招提此山頂,下界不相聞。塔影掛清漢,鐘聲和白云。
觀空靜室掩,行道眾香焚。且駐西來駕,人天日未曛。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蘇軾)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
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
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時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
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立秋日禱雨宿靈隱寺同周徐二令(蘇軾)
百重堆案掣身閑,一葉秋聲對榻眠。
床下雪霜侵戶月,枕中琴筑落階泉。
崎嶇世味嘗應遍,寂寞山棲老漸便。
惟有憫農心尚在,起瞻云漢更茫然。
靈隱前一首贈唐林夫(一題聞林夫當徙靈隱寺(蘇軾)
靈隱前,天竺后,兩澗春淙一靈鷲。
不知水従何處來,跳波赴壑如奔雷。
無情有意兩莫測,肯向冷泉亭下相縈回。
我在錢塘六百日,山中暫來不暖席。
今君欲作靈隱居,葛衣草履隨僧蔬。
能與冷泉作主一百日,不用二十四考書中書。
六、中國古代著名詩人的著名詩句
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2、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煥《登鸛雀樓》)
4、沉舟側畔千帆過,并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5、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等飛來峰》)
10、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11、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
12、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烏衣巷》)
1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