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誰知道帶“亭”的詩句
另外哦還有一句我很喜歡的..
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勞勞亭,三國吳時建,故址在今南京市區南,是古時送別之所。李白寫這首絕句時,春風初到,柳條未青,應當是早春時節。不過,詩人要寫的并非這座古亭的春光,只是因地起意,借景抒情,以亭為題來表達人間的離別之苦。
[http://*]
詩的前兩句“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以極其洗煉的筆墨,高度概括的手法,破題而入,直點題旨。就句意而言,這兩句就是屈原《九歌·少司命》所說的“悲莫悲兮生別離”和江淹《別賦》所說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但詩人既以亭為題,就超越一步,透過一層,不說天下傷心事是離別,只說天下傷心處是離亭。這樣直中見曲,越過了離別之事來寫離別之地,越過了送別之人來寫送客之亭,立言就更高妙,運思就更超脫,而讀者自會因地及事,由亭及人。
[http://*]
不過,這首詩的得力之處,還不是上面這兩句,而是它的后兩句。在上兩句詩里,詩人為了有力地展示主題,極言離別之苦,已經把詩意推到了高峰,似乎再沒有什么話好講,沒有進一步盤旋的余地了。如果后兩句只就上兩句平鋪直敘地加以引伸,全詩將纖弱無力,索然寡味。而詩人才思所至,就亭外柳條未青之景,陡然轉過筆鋒,以“春風知別苦,不遣柳條青”這樣兩句,另翻新意,振起全篇。
這一出人意表的神來之筆,出自詩人的豐富聯想。《文心雕龍·物色篇》說:“詩人感物,聯類不窮。”詩思往往是與聯想俱來的。詩人在構思時要善于由甲及乙,由乙及丙。聯類越廣,轉折和層次越多,詩篇就越有深度,也越耐人尋味。古時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一些詩人寫離別時常想到楊柳,在楊柳上做文章。例如王之渙的《送別》:“楊柳東風樹,青青夾御河;近來攀折苦,應為別離多”,就是從楊柳生意,構思也很深曲;但就詩人的聯想而言,只不過把送別與楊柳這兩件本來有聯系的事物聯在了一起,而在詩中雖然說到楊柳是“東風樹”,卻沒有把送別一事與東風相聯。李白的這兩句詩卻不僅因送別想到折柳,更因楊柳想到柳眼拖青要靠春風吹拂,從而把離別與春風這兩件本來毫不相干的事物聯在一起了。如果說王詩的聯想還是直接的,那么,李詩的聯想則是間接的,其聯想之翼就飛得更遠了。
[http://*]
應當說,古詩中,從送別寫到折柳,再從楊柳寫到春風的詩,并非絕無僅有。楊巨源的《折楊柳》:“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憔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寫得也具見巧思,但與李白的這兩句詩相比,顯得巧而不奇,而李白則是把聯想與奇想結合為一的。詩人因送別時柳條未青、無枝可折而生奇想,想到這是春風故意不吹到柳條,故意不讓它發青,而春風之所以不讓柳條發青,是因為深知離別之苦,不忍看到人間折柳送別的場面。從詩人的構思說,這是聯想兼奇想;而如果從藝術手法來說,這是托物言情,移情于景,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春風寫得有知有情,使它與相別之人同具惜別、傷別之心,從而化物為我,使它成了詩人的感情化身。李锳在《詩法易簡錄》中贊美這兩句詩“奇警無倫”,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正是一語中的的評論。
與李白的這首詩異曲同工、相映成趣的有李商隱的《離亭賦得折楊柳》詩的第一首:“暫憑樽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對照之下,兩詩都以離亭為題,都是從離別想到楊柳,從楊柳想到春風,也都把春風寫得深知離別之苦,對人間的離別滿懷同情。但兩詩的出發點相同,而結論卻完全相反:李白設想春風因不愿見到折柳送別的場面,而不讓柳條發青;李商隱卻設想春風為了讓人們在臨別之時從折柳相贈中表達一片情意,得到一點慰藉,而不惜柳條被人攀折。這說明,同一題材,可以有各種不同的構思,不同的寫法。詩人的想象是可以自由飛翔的,而想象的天地又是無限廣闊的。
二、帶亭字的古詩句
1、《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白話翻譯: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3、《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白話翻譯: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4、《憶江南詞三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白話翻譯: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江南的回憶,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游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
什么時候能夠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5、《獨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白話翻譯: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三、帶亭字的古詩句
1、《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作者】晏殊 【朝代】北宋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白話翻譯: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再回來? 那花兒落去我也無可奈何,那歸來的燕子似曾相識,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3、《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白話翻譯: 應是常常想起一次郊游,一玩就到日暮時分,沉醉在其中不想回家。 一直玩到沒了興致才乘舟返回,卻迷途進入藕花池的深處。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嘰喳聲驚叫聲劃船聲驚起了一灘鳴鷺。 4、《憶江南詞三首》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能不憶江南?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
早晚復相逢! 白話翻譯: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 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江南的回憶,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游玩靈隱寺尋找皎潔月亮中的桂子,枕臥其上,欣賞那起落的錢塘江大潮。
什么時候能夠再次去游玩?江南的回憶,再來就是回憶蘇州的吳宮;喝一喝吳宮的美酒春竹葉,看一看吳宮的歌女雙雙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總要再次相逢。
5、《獨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白話翻譯: 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云獨去自在悠閑。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四、帶有亭字的詩詞
李煜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采桑子 其二】園林蕭索,亭臺寂靜,萬木皆凍凋傷。 【滿庭霜/滿庭芳 蠟梅】亭童芝蓋擁旌龍。
【景靈宮奉安神御三首 其一 徽宗皇帝導引】暮天澄淡,云收霧卷,亭亭皎月如圭。 【愛月夜眠遲慢】毛開霞散錦舒,密映窺,亭亭萬枝開遍。
【燕山亭 勔侄求睡紅亭為賦】王萬之亭畔秋千,當時歡笑。 【踏莎行】王安石亭亭佇立春宵短。
【憶王孫 夢中作】丘崇沙路曉,亭亭淺立人無對。 【千秋歲 其一 用秦少游韻】盧炳亭上人如蓬島客,坐中別有飛瓊伴。
【滿江紅】亭亭翠葉相依。 【清平樂】史達祖亭亭不語,多應嗔賦玉井。
【隔浦蓮/隔浦蓮近拍 其二 荷花】史浩亭亭碧葉何曾老。 【采蓮舞】白君瑞鐸聲到耳,亭亭孤塔現林隈。
【水調歌頭】劉應李亭外冉冉斜陽,杯行尚聯斷。 【祝英臺近 登武夷平林】向子諲亭亭秋水芙蓉。
【相見歡 其一】呂同老亭亭翠蓋,盈盈素靨,時妝凈洗。 【水龍吟 浮翠山房擬賦白蓮】呂勝已葉下云行,亭皋風靜,涼雨絲絲。
【柳梢青】想蘭菊凋疏,松筠茂密,亭館清幽。 【八聲甘州 懷渭川作】何夢桂浪說南樓北,亭花縱好、能似少年否。
【摸魚兒 其二】亭北海棠還開否,縱金釵、猶在成長恨。 【賀新郎 其三 三用韻寄舊宮怨】吳文英酹酒蒼茫,倚歌平遠,亭上玉虹腰冷。
【十二郎/二郎神 垂虹橋上有垂虹亭,屬吳江】亭上秋聲,鶯籠春語,難入丹青。 【柳梢青 題錢得閑四時圖畫】張先亭下花空羅綺散。
【天仙子 其二 鄭毅夫移青社】張耒亭亭畫舸系春潭,直待行人酒半酣。 【絕句】張伯端亭亭蟾影照寒泉。
【西江月 十二首 其三】張掄亭亭槐柳午陰圓。 【阮郎歸 詠夏十首 其一】亭亭照水芙蕖拆。
【醉落魄/一斛珠 其九】張炎向淺洲遠渚,亭亭清絕。 【綠意/疏影】張矩亭亭影,驚艷目。
【應天長 其五 曲院荷風】張矩亭亭水邊月下,勝人間、等閑花草。 【孤鸞 以梅花為趙懶窩壽】張镃攜向華堂戲斗,亭臺小、籠巧妝金。
【滿庭芳】李處全婥婥妝樓紅袖,亭亭將閫青油。 【西江月 其二 芍藥】李石一春多少閑風雨,亭院落花時。
【烏夜啼 其二】李彌遜亭上仙翁自昏曉。 【感皇恩 次韻尚書兄老山堂作】李萊老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涼收雨。
【臺城路/齊天樂 寄弁陽翁】李曾伯亭障驚沙,氈裘卷地,倏度黃龍磧。 【醉蓬萊 其四 丁亥壽蜀帥】杜安世亭欄花綻顏色好。
【菊花新 其一】楊無咎亭亭佇立移時。 【柳梢青】汪宗臣亭長空艤扁舟,范增群輩,盡涂脂流髓。
【酹江月/念奴嬌 題烏江項羽廟】蘇軾誰似臨平山上塔,亭亭。 【南鄉子 送述古】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
【水調歌頭 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辛棄疾文字覷天巧,亭榭定風流。 【水調歌頭 其五】亭上秋風,記去年裊裊,曾到吾廬。
【漢宮春 其二 會稽秋風亭懷古】陳與義亭亭風骨涼生牖。消盡尊中酒。
【虞美人 邢子友會上】陳以莊亭蘭風蕙,昨日山陰曲。 【驀山溪 壽種春翁】陳允平謝他終日,亭前伴羈旅。
【解蹀躞】陳亮鐵石心腸,叫龍根干,亭亭天柱。 【水龍吟】陳著亭館飛入腥煙,殘香惟有,數朵酴醾雪。
【念奴嬌 其一 留范景山處有感】陳德武亭上一翱翔。 【望海潮 拱日亭】周邦彥亭皋分襟地,難堪處,偏是掩面牽衣。
【風流子 大石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