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古代愛國情感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二、【中國古代愛國詩句.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三、中國古代愛國詩句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
——-陸游《病起書懷》。
四、古代愛國的詩句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關于愛國的古代詩句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晏殊和尚的詩句“:契闊死生君莫問,行云流水一孤僧。無端歡笑無端哭,縱有歡腸已成冰。”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3、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4、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6、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樸子·外篇·廣譬》烈士:有抱負.有作為的人。
7、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9、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11、精忠報國。——《宋史·岳飛列傳》
12、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于今日》
13、唐·李夢陽: 向北望星提劍立,一生長為國家憂。
14、明·于謙: 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忠家。
15、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16、三國志: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
17、唐·李白: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
18、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五、古代愛國詩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作者:杜甫 紈袴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
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
騎驢三十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
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
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
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是借“舜舉棄為農司”的故事,說明一個明君應當像堯舜那樣發展農業。
就是實現或恢復“男耕女桑不相失”的小生產秩序。
六、古代愛國詩詞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落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拋絮,身世飄搖雨打萍。 皇恐灘頭說皇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梅嶺三章 陳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圍。
余傷病伏叢莽間二十 余日, 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 旋圍解。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沁園春 雪 **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過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英雄。 這首詩作于宋朝滅亡的那一年。
示兒(其四) 【宋】陸 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是南宋愛國詩人,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示兒》詩是詩人臨終寫給兒子的遺囑,表達了詩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統一祖國的深摯強烈的愛國激情。
已亥雜詩(其一百二十五)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課本中已經學過,不作過多介紹。 摸魚兒 【宋】辛棄疾 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
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春且住,見說道、天涯芳草無歸路。
怨春不語。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盡日惹飛絮。
長門事,準擬佳期又誤。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
這是我國愛國詩詞中的名篇之一,作者是宋代的愛國詞人辛棄疾。 這首詞和《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寫作手法相似,都是借原本沒有感情的事物來抒發作者的愛國情感。
1.死去無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示 兒(陸游) 2、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王師又一年。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3、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訴衷情(陸游) 4.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陸游) 5.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書 憤(陸游) 6.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
《關山月》陸游 7 、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 《關山月》陸游 8、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
《金錯刀行》陸游 9、嗚呼!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金錯刀行》陸游 10、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書憤》陸游 11、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 〈〈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陸游 12、“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
(陸游《隴頭水》) 1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 15、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6、“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辛棄疾《鷓鴣天》 17.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南鄉子(辛棄疾) 18.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破陣子(辛棄疾) 19。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永遇樂(辛棄疾) 2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文天祥) 21.把吳鉤看了, 欄干拍遍,無人會, 登臨意。
《水龍吟》辛棄疾 22、我最憐君中宵舞,道“男兒到死心如鐵”。看試手,補天裂。
辛棄疾 23、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辛棄疾 24、“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
楊濟翁 25、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2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滿江紅 (岳飛) 27、“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 岳飛 28、“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 29、“直搗黃龍府,與諸君痛飲耳” 岳飛 30、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題 臨 安 邸(林升) 31、辜負胸中十萬兵,百無聊賴以詩鳴。 讀陸放翁集四首(梁啟超) 3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岳陽樓記》 3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34、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戰國策》) 3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 3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37、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39、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40、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唐。
七、古代愛國詩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拼得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青天!---**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李賀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2、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八、愛國的古代詩句要4句哦
1、《從軍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白話釋義: 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遮得連綿雪山一片黯淡。
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 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2、《南園十三首·其五》——唐·李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白話釋義: 男子漢大丈夫為什么不腰帶武器,去收復黃河南北被割據的關塞河山五十州呢? 請你暫且登上那凌煙閣去看一看,又有哪一個書生曾被封為食邑萬戶的列侯? 3、《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倫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白話釋義: 我巍巍大唐的獵獵旌旗在陰山飄揚,突厥胡人膽敢來犯定叫他有來無還。
作為子民我愿以此身終生報效國家,大丈夫建功立業何須活著返回家園。 4、《泊秦淮》——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白話釋義: 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
入夜,我將小舟泊在秦淮河畔,臨近酒家。 金陵歌女似乎不知何為亡國之恨黍離之悲,竟依然在對岸吟唱著淫靡之曲《玉樹后庭花》。
5、《出塞》——清·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
白話釋義: 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歸來,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 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為國捐軀,哪會想將來戰死后尸體以馬革包裹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