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顏色的詩句和賞析
憶江南·江南好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譯文
江南的風景多么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春天到來時,太陽從江面升起,把江邊的鮮花照得比火紅,碧綠的江水綠得勝過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賞析:
要用十幾個字來概括江南春景,實屬不易,白居易卻巧妙地做到了。他沒有從描寫江南慣用的“花”、“鶯”著手,而是別出心裁地從“江”為中心下筆,又通過“紅勝火”和“綠如藍”,異色相襯,展現了鮮艷奪目的江南春景。
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兩種不同的顏色互相映襯,使詩意明麗如畫。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筆下,從初日,江花,江水之中獲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襯的手法而形成了人們想象中的圖畫,色彩絢麗耀眼,層次豐富,幾乎無需更多聯想,江南春景已躍然眼前。
此詞寫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個既淺切又圓活的“好”字,攝盡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而作者的贊頌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唯因“好”之已甚,方能“憶”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結句“能不憶江南”,并與之相關闔。次句“風景舊曾諳”,點明江南風景之“好”,并非得之傳聞,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時的親身體驗與親身感受。這就既落實了“好”字,又照應了“憶”字,不失為勾通一篇意脈的精彩筆墨。三、四兩句對江南之“好”進行形象化的演繹,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紅綠相映的明艷色彩,給人以光彩奪目的強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間的相互烘托,又有異色間的相互映襯,充分顯示了作者善于著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憶江南”收束全詞,既托出身在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嘆與懷念,又造成一種悠遠而又深長的韻味,把讀者帶入余情搖漾的境界中。
二、擬畫的詩句,有聲的詩句,著色的詩句,含味的詩句個一條
擬畫;王維詩都可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白云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含味。
李白的詩怨情 明月度關山 春思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送別 月下獨酌 遠別離 公無渡河 蜀道難 梁甫吟 鳥夜啼 烏棲曲 戰城南 將進酒 行行游且獵篇 飛龍引二首 天馬歌 行路難三首 長相思 上留田行 春日行 前有一樽酒行二首 夜坐吟 野田黃雀行 箜篌謠 雉朝飛 上云樂 白鳩辭 日出入行 胡無人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尋高鳳石門山中元丹丘 秋夜獨坐懷故山 魯中都東樓醉起作 對酒醉題屈突明府廳 月下獨酌四首 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 冬夜醉宿龍門覺起言志 尋山僧不遇作 過汪氏別業二首 待酒不至 獨酌 友人會宿 春日獨酌二首 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 月夜聽盧子順彈琴 日夕山中忽然有懷 對酒 春日醉起言志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獨坐敬亭山 憶東山二首 望月有懷 對酒憶賀監二首 落日憶山中 憶秋浦桃花舊游時竄夜郎 俠客行 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下途歸石門舊居 客中行 太原早秋 奔亡道中五首 郢門秋懷 至鴨欄驛上白馬磯贈裴侍御 荊門浮舟望蜀江 上三峽 金陵三首 早發白帝城 秋下荊門 江行寄遠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宿蝦湖 西施 王右軍 上元夫人 蘇臺覽古 越中覽古 商山四皓 過四皓墓 峴山懷古 蘇武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廬江主人婦 陪宋中丞武昌夜飲懷古 望鸚鵡洲懷禰衡 宿巫山下 金陵白楊十字巷 謝公亭蓋謝眺范云之所游 紀南陵題五松山 夜泊牛渚懷古 姑孰十詠 登錦城散花樓 登峨嵋山 大庭庫 登單父陶少府半月臺 天臺曉望 早望海霞邊 焦山望松寥山 杜陵絕句 登太白峰 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登新平樓 謁老君廟 秋日登揚州西靈塔 登金陵冶城西北謝安墩 登瓦官閣 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眺 登金陵鳳凰臺 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登廬山五老峰 江上望皖公山 望黃鶴樓 鸚鵡洲 九日登巴陵置酒望洞庭水軍 秋登巴陵望洞庭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北風行 游南陽白水登石激作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 金陵望漢江 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望天門山 望木瓜山 攜妓登梁王棲霞山孟氏桃園中 過崔八丈水亭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登巴陵開元寺西閣贈衡岳僧方外 東魯門泛舟二首 游泰山六首 秋獵孟諸夜歸置酒單父東樓觀妓 秋夜與劉碭山泛宴喜亭池 游南陽清泠泉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同友人舟行游臺越作 朝下過盧郎中敘舊游 侍從游宿溫泉宮作 邯鄲南亭觀妓 春日游羅敷潭 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游謝氏山亭 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安州般若寺水閣納涼喜遇薛員外義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宴鄭參卿山池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與周剛清溪玉鏡潭宴別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 在水軍宴韋司馬樓船觀妓 楚江黃龍磯南宴楊執戟治樓 同族侄評事黯游昌禪師山池二首 夜泛洞庭尋裴侍御清酌 銅官山醉后絕句 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宣城青溪 與謝良輔游涇川陵巖寺 春日陪楊江寧及諸官宴北湖感古作 九日登山 九日 秋浦清溪雪夜對酒客有唱山鷓鴣者 九日龍山歌 游水西簡鄭明府 陪族叔當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風亭 宴陶家亭子 金陵鳳凰臺置酒 登梅岡望金陵贈族侄高座寺僧中孚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憶崔郎中宗之游南陽遺吾孔子琴撫之潸然感舊 入彭蠡經松門觀石鏡緬懷謝康樂題詩書游覽之志 九月十日即事 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時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尋魯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蒼耳中見范置酒摘蒼耳作 流夜郎至江夏陪長史叔及薛明府宴興德寺南閣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與賈至舍人于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湖。
三、關于詩句的問問
似畫的詩句-- 一縷寒冷如纖細的褐色的小蛇從她指尖直爬入心的深處,徐徐的紆旋的蜷伏成一環,尖瘦的尾如因得到溫暖的休憩所而翹顫
有聲的詩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著色的詩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含味的詩句--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潺.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
夏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四、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著色仿寫句子
人生如一首詩,應該多一些悠揚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嘆息。
人生如一幅畫,應該多一些亮麗的著色,少一些灰色的基調。人生如一支歌,應該多一些昂揚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詠嘆。
人生如一局棋,應該多一些主動的出擊,少一些消極的龜縮。心靈如一瓢水,應該多一份純凈的蕩漾,少一份渾濁的迸放;感情如一場夢,應咳多一絲美好的祈禱,少一絲罪惡的許咒;生命如一座峰,應該多一番豪邁的巍峨,少一番渺小的懦弱。
人生如一杯水,應該多一些沁心的溫熱,少一些徹骨的冰涼 。人生如一杯酒,應該多一些時間的沉淀,少一些虛無的浪費 。
五、古詩詞中的色彩美
古詩詞中的色彩美(轉自南京市08中考試題 ①“詩中有畫”,詩歌雖然不能像繪畫那樣直觀地再現色彩,卻可以通過語言的描寫表情達意,喚起讀者相應的聯想和體驗,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畫卷。
②許多詩人寫詩在運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復色搭配之莢。用色時,或組合,或對比,方法多樣。
③詩人通過多種色彩的組合給詩歌帶來了濃郁的畫意。“兩個黃鸝嗚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黃、翠、白、青四種顏色,點綴得錯落有致;而且由點到線,向著無垠的空間延伸。
這里,明麗的色彩組合,繪出了詩人舒展開闊的心境。 ④詩人愛用鮮明的色彩對比,來增加感情的濃度。
白居易回憶江南春色之莢:“日出江花紅勝火,春采江水綠如藍。”楊萬里贊美西湖荷花風韻:“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些佳句都是用鮮明的對比色,使畫面顯得十分絢麗,使情感表現得明朗而熱烈。這種“著色的情感”,具有繪畫的鮮明性和直觀感,增強了詩歌意境的感染力,達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完美境界。
⑤詩人還善用色彩的暗地對比,初看似不覺得,一加玩味,就感到富有含蓄的畫意莢。杜甫的“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李賀的“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都是先用大塊黑色,用暗色調作底色,又用亮光點染,色調明暗差別很大,構成一幅色調分明的畫面。
⑥詩人用色有時還不局限于一句一聯,所寫詩詞全篇用色,色彩更加豐富,詩的境界更為開閱。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開始使出人意料地用潔白的梨花比喻落在樹上的積雪,生動地勾畫出塞外八月飛雪的奇景。接著又以空曠荒涼的塞外、烏云沉沉的天空、紛紛揚揚的白雪構成了送別的背景。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在一片銀白的世界中,詩人特弗1描繪了那面鮮艷的紅旗。在整個背景和個別事物的映襯上,在色彩的調配上,是那么美麗而又和諧,真是“獨樹一幟”。
全詩展現出一幅色彩鮮明、奇異壯偉的邊塞圖景。 ⑦有時詩人不用復色搭配,而是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莢。
這樣也能浸潤情感,收到很好的抒情效果。“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淡黃深黃相互對襯,蝴蝶和花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的喜愛之情。
⑧還有的詩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莢。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蒼天、草原、牛羊,這些具有不同色彩的形象構成了一幅蒼茫的畫面。
⑨詩歌中的色彩飽蘸著感情,在詩人筆下可以產生神奇的魅力。它已經超越了客觀的寫景效果,而成為獨特的抒情手段。
從色彩莢的角度來欣賞詩歌,我們對詩歌的莢便有了更深層的認識。 13.閱讀全文,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
(3分 14.說說④小節中“著色的情感”的含義。(2分) 答: 15.④、⑤兩小節都是介紹運用色彩的對比表現畫意美,能否調換它們的順序?為什么?(3分) 答: 16.結合本文,請你也從色彩美的角度,對下面的詩句作一點賞析。
(3分)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答: 17.不僅詩歌講究色彩的畫意美,園林設計常常也著眼于此。
下面《蘇州園林》中的一段文字,與本文在巧用色彩創造美感方面,有哪些道理是相通的?(3分) 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墻壁白色。
有些室內墻壁下半截鋪水磨方磚,淡灰色和白色對村。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
這些顏色與草木的綠色配合,引起人們安靜閑適的感覺。花開時節,更顯得各種花明艷照限。
答: 參考答案: 13.(3分)(1)單一色調的變化之美 (2)全篇用色 (3)多色組合 14.(2分)詩歌中表達色彩的詞語寄托了詩人的情感。(意思對即可) 15.(3分)不能。
因為前者明顯,直觀,后者需稍加玩味。這樣的順序符合人們的認知習慣。
(意思對即可) 16.(3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用直接表示色彩的詞語,各種景物巧妙組合,形成色調之美。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橘紅色的夕陽輝映著閃著白光的河水,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
雄渾寥廓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意思對即可) 17.(3分)①追求單一色調深淺濃淡的變化之美 ②運用多種色彩的組合 ③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意思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