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品德的詩句
2、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唐?杜甫《》)
丹青,朱紅色和青色的顏料,借指繪畫.這兩句說,一生沉浸在繪畫藝術中而不覺得將近年老,富貴對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般淡泊.詩句贊揚了名畫家曹霸潛心藝術,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
3、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宋?程顥)
不為富貴所迷惑而安于貧賤,男子漢能達到這一境界才稱得上英雄豪杰.今賦予其新的含義,形容志士仁人不謀名利的高尚品質.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蹊(xī):小路.桃樹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那芬芳的花朵和甜美的果實,卻吸引人們紛紛前去欣賞采摘,以至在樹下自然踩出一條條小路來.此句比喻品德高尚的人自然會贏得人們的敬仰.
5、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蜀?諸葛亮《誡子書》)
沒有恬淡寡欲的修養,就不能使志向清白;沒有寧靜的心胸,不排除外界干擾,就無法達到遠大的目標.諸葛亮認為,修身治學應該首先擺脫名韁利鎖的束縛,切戒浮躁,方能成才.
6、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如果孤獨地學習,沒有朋友相互切磋,那么就會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7、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戰國策?趙策一》)
指記住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后的借鑒.
8、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唐朝?杜荀鶴《涇溪》)
告誡人們,一帆風順時,不要自滿疏忽,而要小心謹慎.沉淪:指沉船、溺人.
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壞事即使很小也絕不要干,好事即使細微也一定要做.
10、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對待自己,每天都要自省,有錯即改,無錯自勉.對別人給自己提出的意見,也應采取這種態度.
1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宋?歐陽修《五代史?伶官傳序》)
辛勤操勞,艱苦奮斗,足以成就大業;貪圖安逸,放縱享樂,則必遭亡身之禍.
二、形容品德的詩句
形容品德的詩句
1.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 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李白藥)
3.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說》)
5.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6.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屈原)
7. 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諸葛亮《出師表》)
8.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9.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10.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三、贊頌人的高尚品格的詩句
古詩:竹石
竹 石
(清)鄭 燮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巖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
千 磨 萬 擊 還 堅 勁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爾 東 西 南 北 風 。
作者背景
鄭燮(1693-1765年),字克柔,號板橋、板橋道人。江蘇興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父親鄭立庵是縣私孰教師,教授幾百名學生。鄭燮自幼隨父親讀書,愛讀歷史書和詩文詞集,博學強記,所讀的書都能背誦。少年時在真州毛家灣讀書。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鄉試中舉人。干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禮部試,中進士。干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東范縣令。干隆十一年1746年調任濰縣縣令。鄭燮為官,愛民如子,任濰縣縣令時,正逢荒年,不顧他人阻擾,開倉貸糧,令老百姓寫借條,救活一萬多人;還大興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饑民工作就食。當年入秋又歉收,鄭燮把老百姓的借條,一把火燒掉;濰縣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為他建立生祠堂。鄭燮對于民事處理公正,十二年沒有一件冤案。干隆十三年1748年,干隆游山東,封鄭燮為書畫史,鄭燮自刻印章一枚:《干隆東封書畫史》。
鄭燮為官清廉,后來因老病罷官客居揚州,身無長物,只有廖廖幾卷圖書,便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被世人稱為“三絕”。其詩宗陶淵明、陸放翁,畫竹似蘇東坡。鄭燮的書法揉合行書、草書,自成一體,自號“六分半書”,后人稱為“板橋”體。
著作有《板橋詩鈔》、《板橋詞鈔》、《板橋家書》、《板橋題畫》、《板橋先生印冊》等自刻本行世。
注詞釋義
竹石:扎根在石縫中的竹子。詩人是著名畫家,他畫的竹子特別有名,這是他題寫在竹石畫上的一首詩。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來。
破巖:破裂的巖石縫隙。
磨:折磨,挫折。
擊:打擊。
堅勁:堅韌、剛勁。
任:任憑。
爾:你。
古詩今譯
咬住了青山就決不肯放松,
根須已經深扎在巖石之中。
歷經千萬次磨煉更加堅韌,
任憑你東西南北來的狂風。
名句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佳。既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也是一首詠物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風神;后兩句進一步寫巖竹的品格,她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一身特別挺拔的豐姿,決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鄭燮不但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一樣剛強勇敢。
四、贊美男人品德詩句
1、飲中八仙歌 唐代:杜甫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譯文 崔宗之是一個瀟灑的美少年,舉杯飲酒時,常常傲視青天,俊美之姿有如玉樹臨風。 2、俠客行 唐代:李白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譯文 朱亥與侯嬴真千秋萬古二壯士,聲名煊赫大梁城。身為俠客縱死俠骨也留香,不愧為一世英豪。
誰能學楊雄那個儒生,終身在書合上,頭發白了,還在書寫《太玄經》。 3、春日憶李白 唐代: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譯文 李白的詩作無人能敵,他那高超的才思也遠遠地超出一般人。
李白的詩作既有庾信詩作的清新之氣,也有鮑照作品那種俊逸之風。如今,我在渭北獨對著春日的樹木,而你在江東遠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遙相思念。
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同桌飲酒,再次仔細探討我們的詩作呢? 4、老將行 唐代:王維 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 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 一身轉戰三千里,一劍曾當百萬師。
譯文 當年十五二十歲青春之時,徒步就能奪得胡人戰馬騎。年輕力壯射殺山中白額虎,數英雄豈止鄴下的黃須兒?身經百戰馳騁疆場三千里,曾以一劍抵當了百萬雄師。
5、蘇武 唐代:李白 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 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
牧羊邊地苦,落日歸心絕。 渴飲月窟冰,饑餐天上雪。
譯文 蘇武被匈奴拘押了十九年,始終保留了漢節與對漢朝的忠誠。他利用白色大雁傳信息,飛到了漢武帝的上林苑。
他在遙遠的北方牧羊,艱苦萬分,回歸家鄉的心如同西落的太陽,幾乎要絕望。渴了就飲用寒冷的冰窖水,餓了就食用天上的飄雪。
五、形容品格的詩句
菊
鄭 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畫 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叢, 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風中。 泊 秦 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病 牛
李 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精疲誰復傷。
但使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禾 熟
孔平仲
百里西風禾黍香,鳴泉落竇谷登場。
老牛粗了耕耘債,嚙草坡頭臥斜陽 自 敘
杜荀鶴
酒甕琴書伴病身,熟諳時事樂于貧。
寧為宇宙閑吟客,怕作乾坤竊祿人。
詩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無言處,白發吾唐一逸人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