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笑的詩句有哪些
2、瓊酥酒面風吹醒,一縷斜紅臨晚鏡。
小顰微笑盡妖嬈,淺注輕勻長淡凈。 3、親屬惜我老,相顧興嘆咨。
而我獨微笑,此意何人知? 4、玉珂聲瑣瑣,錦帳夢悠悠。 微笑知今是,因風謝釣舟。
5、美人微笑轉星眸。月華羞。
捧金甌。 6、柳眼向人微笑,傍闌干堪折。
7、社甕釀成微笑。半缺癭瓢共舀。
8、輿問階上,簸錢時節,記微笑,但把纖腰,向人嬌倚。 9、微笑遮紈扇。
教展香裀,看舞霓裳促遍。 10、手把合歡彩索,殷勤微笑殢檀郎。
11、枕上芙蓉,如夢還驚覺。勻妝了。
背人微笑。 12、輕盈微笑舞低回,何事尊前拍誤招。
13、魚與雁,兩浮沈。淺顰微笑總關心。
相思恰似江南柳,一夜春風一夜深。 14、黛尖低、桃萼破,微笑輕顰。
早做成、役夢勞魂。 15、莫問新歡與舊愁。
淺顰微笑總風流。 16、花如頰。
眉如葉。語如簧。
微笑微顰相惱、過回廊。 17、問梅何事,對巖東微笑,暗中輕馥。
18、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結。 19、汀花岸草,佳人微笑,眼波橫注。
20、微笑倚春風,似窺宋、墻頭凝佇。 21、倚風含露,似輕顰微笑,盈盈脈脈。
22、西清微笑,為渠模寫香色。 常記月底風前,水沈肌骨,瘦不禁憐惜。
23、舉杯重嘆,帖云微笑,應道人癡。 24、手拈荷花微笑,傳雅令、侑清歡。
25、新欲晚涼梳洗罷,半嬌微笑下堂來。 26、探春常恨無顏色,試濃抹、當場微笑。
27、微笑語還羞。愿郎同白頭。
28、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 29、白玉杯將青玉綠,據晴香、暖艷還如此。
微笑道,有些是。 30、玉樣松鱸今正美,想子真、微笑還招手。
且為我,飲三斗。 31、送望眼,但憑舷微笑,書空無語。
32、無事微吟,會心微笑,逢場微醉。 33、懶浴新涼睡早。
雪靨酒紅微笑。 34、隔帳燈花微笑,倚窗云葉低收。
35、有時微笑,把伊綰個雙結。 36、遙想壽椿堂上,飲霞觴、捧孫微笑。
37、摩詰本無病,微笑指蒲團。 38、春入南塘,粉梅花、盈盈倚風微笑。
39、正襟三誦悠然句,聊遣花微笑。 酒休賒,醒眼看花正好。
40、微歌微笑驀思量,瞥然拋與東流去。 41、佯拈花枝微笑,溜晴波一瞥。
42、問梅邊消息有還無,似微笑應人。 43、粉面倚、天風微笑,是日暖、雪已晴時。
44、試問占先眾卉,微笑不奈苦寒欺。 何須問,定應未羨,桃李芳菲。
45、裊裊凌波淺,深深步月來。隔紗微笑恐郎猜。
46、相逢不肯語,微笑畫屏前。 47、新妝對鏡知無比,微笑時時出瓠犀。
48、弄珠游女,微笑自含春。 49、問年來、活人多少,只囅然、微笑說尋常。
50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二、關于“笑”的詩詞有哪些
笑歌行 李白
笑矣乎,笑矣乎。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
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笑矣乎,笑矣乎。
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巢由洗耳有何益,
夷齊餓死終無成。君愛身后名,我愛眼前酒。
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男兒窮通當有時,
曲腰向君君不知。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笑矣乎,笑矣乎。寧武子,朱買臣,扣角行歌背負薪。
今日逢君君不識,豈得不如佯狂人。
《笑歌行》是詩人李白的雜言詩,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6卷第24首。[1] 《笑歌行》,在《樂府詩集》中屬新樂府辭。唐代偉大詩人李白作有《笑歌行》一首,收于《李太白集》中。宋代蘇軾認為這首詩是偽作,無實證。
此詩可分為四段。每段都是以“笑矣乎”開頭。第一段化用漢代童謠,借古諷今,旨在揭露當時國君昏聵,如張儀、蘇秦般朝秦暮楚、反復無常之人受寵得勢。第二段借奚落屈原、隱者漁父的鮮明對比,冷嘲熱諷是非錯位、黑自顛倒的現實社會。第三段運用豫讓、屈平、巢父、許由、伯夷、叔齊等古人以不同方式求得“身后名”,深入展開議論。第四段以寧武子、朱買臣的事跡宕起一筆,旨在說明窮通有時,應順其自然。
這首詩以“笑矣乎”連綴全篇,一唱三嘆,不以莊語;使事用典,不著痕跡;發盡牢騷,極盡諷刺;莊子再世,亦當嘆為觀止,表現出李白不汲汲于“身后名”的傲骨和大志,把批判的矛頭直指封建上層統治集團。
【題都城南莊】 唐五代-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
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題都城南莊》是唐代詩人崔護的作品,載于《全唐詩》卷三百六十八。這首詩設置了兩個場景,“尋春遇艷”與“重尋不遇”,雖然場景相同,卻是物是人非。開頭兩句追憶“去年今日”的情景,先點出時間和地點,接著描寫佳人,以“桃花”的紅艷烘托“人面”之美;結尾兩句寫“今年今日”此時,與“去年今日”有同有異,有續有斷,桃花依舊,人面不見。兩個場景的映照,曲折地表達出詩人的無限悵惘之情。此詩膾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二句流傳甚廣。
三、求形容笑的詩句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指的是楊貴妃楊玉環!“我自橫刀向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是譚嗣同獄中題筆!“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五代崔戶長安考試進士未中,清明獨游南莊遇一女子,相談甚歡;第二年去時卻院門緊閉,無人應答,故做此城南題壁!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映相紅,今年春歸尋芳蹤,桃花依然笑春風。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映相紅,今年春歸尋芳蹤,桃花依然笑春風。
笑一笑,十年少
回眸一笑百媚生
竹為樂器,君子樂然后笑也。——《字林》。朱駿聲曰:“此字古皆從犬,本義犬狎人聲也。從犬,箾省聲。”
露濃晞晚笑,風勁淺殘香。——唐太宗《賦得殘菊花》
勿以為笑。——《詩·大雅·板》
顧我則笑。——《詩·邶風·終風》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孟子·梁惠王上》
四、【找形容笑的句子各種各樣的笑.比如笑得很陽光\很透明單純\陰險\漂亮
周汝昌,當代紅學家,著有《紅樓夢新證》等.作者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笑”來說明“祖國語言何等豐富,何等生動”.文章把100多種表示笑的詞語作了分類,并巧妙的聯接,構成條理分明、生動有趣的文章.查字典,給下邊加黑字注音:霽顏 抿嘴 撇嘴 解頤 脫頷 笑煞 訕誚哂嗤 笑,是反映內心的一種面部表情.“笑臉相迎”,“滿面春風”,“滿臉堆下笑來”,證明笑和臉的關系.“啟顏”,“霽顏”,“笑逐顏開”,文氣了些,說的卻是同樣的關系.“笑面虎”,“笑在臉上,苦在心頭”,情況不同了,“反映內心”云云,要重新研究了,可是“面部表情”依然有效.臉,是籠統而言,笑,又與它的某些“局部”關系特別密切.一是嘴,“笑口常開”,“笑得合不上嘴”,固然易見;“抿嘴”笑,“撇嘴”笑,“咧嘴”笑,同是嘴的事,又各有千秋.不過,有時候嘴是不讓你看到使用何一形態的,“掩口胡盧”,你就只好去自己揣摩.二是牙.文雅的人,大家閨秀,講究“笑不露齒”.可是“粲齒”,“齒冷”免不了也略有表現.“笑掉大牙”那就越發欲文雅而無從了.三是下巴.“解頤”尚可,竟至“脫頷”,要請正骨大夫給“拿”一“拿”才行.四是眼.打心里高興,會“眉開眼笑”,會“笑得眼瞇成一條縫”.笑只和臉——不管“整體”還是“局部”——有關系嗎?亦不盡然.“拊掌”,在于手;“捧腹”,又關乎肚.笑也有牽及全身的,“笑不可仰”,“笑彎了腰”,也還罷了,有時要“絕倒”.“笑得肚腸疼”,還不打緊”,“笑破肚皮”,甚至“笑熬”,那事情就非同小可了,勢須尋醫搶救.搶救無功,終于“笑死活人”,其事大概也是有過的吧.“笑熬”之后,也不一定算完,因為還可以“含笑”于地下呢.“冠纓索絕”,這非古人不辦.“噴飯滿案”,今人猶可試行.笑因人而異其態.夫子定是“莞爾”美人勢必“嫣然”.《紅樓夢》里的張道士理應是“呵呵大笑”.“回眸一笑”只能楊玉環.薛大傻子“呆霸王”決不會工于“巧笑”,他一發言,常常引起“哄堂”“轟然”.“粲然”,“囅然”,“咍然”,“嘩然”,何嘗千篇一律?論其聲音,“哈哈”,“嘿嘿”,“嚇嚇”,“噗哧”,“啞然”,還有“咯咯”之類,大約用來形容少女的“銀鈴般的笑聲”.“笑嘻嘻”,“笑迷迷”,“笑盈盈”,“笑吟吟”又是各有一副神情意態.辨其種類,“苦笑”,“傻笑”,“憨笑”“假笑”,“陪笑”,“諂笑”,“冷笑”(雖無“熱笑”,但“冷笑熱哈哈”一語證明笑是有熱的),“暗笑”,“狂笑”,“奸笑”,“獰笑”.也有“隱笑”,“淺笑”,“嬌笑”,“妍笑”,“長笑”,“佯笑”.這大抵過于“古雅”,但也無法罷免它們的存在權.“會心微笑”,“相視而笑”,“付之一笑”,“仰天大笑”,“不覺失笑”,“無人自笑”,“似笑非笑”,“不笑強笑”……還有“皮笑肉不笑”(這種本領是最不易企及的).另有一類,“取笑”,“逗笑”,“招笑”,“貽笑”,“見笑”,“索笑”,“調笑”,“買笑”,“賣笑”.至于“訕”“誚”“哂”“嗤”“譏嘲”“揶揄”………自然也難摒諸笑的大范圍之外.笑是如此多彩,當我們想到這一點,也會“忍俊不禁”的.我常常想,即此而觀,祖國語言是何等豐富,何等生動,這其間又反映出人民群眾對生活的體會是何等深刻,何等全面.漫畫家、創作家、表演家、說唱家、翻譯家、語言學者、社會學者……豈能不向這種寶庫中作一番巡游探討.如果有這么一部詞典,能夠分門別類,搜集古今雅俗的詞匯(“笑”的典故,另為一類,尚不在此數),讓人能夠一覽而得,其意義應是十分肯定的.我這種想法,也許早有學者付諸實踐了,我還在此如數家珍,那就成了“笑柄”“笑料”了.。
五、【關于笑的無奈的詩句
獄中題壁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出游 年代:【唐】 作者:【皎然】 少時不見山,便覺無奇趣.狂發從亂歌,情來任閑步.此心誰共證,笑看風吹樹.答客問 年代:【元】 作者:【王冕】 人間塵土苦囂煩,林下風生六月寒.夜半酒醒方脫屐,日高眠起不簪冠.笑看游蟻巡危磴,靜聽閑花落古壇.老我自無軒冕意,尋常豈是傲時官? 次韻贈清涼長老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過淮入洛地多塵,舉扇西風欲污人.但怪云山不改色,豈知江月解分身.安心有道年顏好,遇物無情句法新.送我長蘆舟一葉,笑看雪浪滿衣巾.一世歌 年代:【明】 作者:【唐寅】 人生七十古來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間光陰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花前月下得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世人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春夏秋冬捻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草里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虞美人 年代:【宋】 作者:【杜安世】 紅顏綠鬢催人老,世事何時了.君心天意與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為誰忙.樽前正好閑風月,莫話生離別.直饒終日踏紅塵,浮名浮利枉勞神,更愁縈. 散發一扁舟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散發一扁舟,夜長眠屢起.秋水瀉明河,迢迢藕花底.愛此露的皪,復憐云綺靡.諒無與歌弦,幽獨亦可喜.定風波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自詠五首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朝亦隨群動,暮亦隨群動.榮華瞬息間,求得將何用.形骸與冠蓋,假合相戲弄.但異睡著人,不知夢是夢.一家五十口,一郡十萬戶.出為差科頭,入為衣食主.水旱合心憂,饑寒須手撫.何異食蓼蟲,不知苦是苦.公私頗多事,衰憊殊少歡.迎送賓客懶,鞭笞黎庶難.老耳倦聲樂,病口厭杯盤.既無可戀者,何以不休官.一日復一日,自問何留滯.為貪逐日俸,擬作歸田計.亦須隨豐約,可得無限劑.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歲.官舍非我廬,官園非我樹.洛中有小宅,渭上有別墅.既無婚嫁累,幸有歸休處.歸去誠已遲,猶勝不歸去.南歌子 年代:【宋】 作者:【蘇軾】 苒苒中秋過,蕭蕭兩鬢華.寓身化世一塵沙.笑看潮來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漁人一葉家.早知身世兩聱牙.好伴騎鯨公子、賦雄夸. 歲夜詠懷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彌年不得意,新歲又如何.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幾多.以閑為自在,將壽補蹉跎.春色無情故,幽居亦見過.池上 年代:【唐】 作者:【鄭谷】 池榭愜幽獨,狂吟學解嘲.露荷香自在,風竹冷相敲.喪志嫌孤宦,忘機愛澹交.仙山如有分,必擬訪三茅.問秋光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殷卿領北鎮,崔尹開南幕.外事信為榮,中懷未必樂.何如不才者,兀兀無所作.不引窗下琴,即舉池上酌.淡交唯對水,老伴無如鶴.自適頗從容,旁觀誠獲落.身心轉恬泰,煙景彌淡泊.回首語秋光,東來應不錯. 自遣 年代:【唐】 作者:【李群玉】 翻覆升沉百歲中,前途一半已成空.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里風.修竹萬竿資闃寂,古書千卷要窮通.一壺濁酒暄和景,誰會陶然失馬翁.時運 年代:【魏晉】 作者:【陶淵明】 其一邁邁時運,穆穆良朝.襲我春服,薄言東郊.山滌馀靄,宇曖微霄.有風自南,翼彼新苗.其二洋洋平潭,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人亦有言,稱心易足.揮茲一觴,陶然自樂.其三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齊業,閑詠以歸.我愛其掙,寤寐交揮.但恨殊世,邈不可追.其四斯晨斯夕,言息其廬.花藥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慨獨在余. 答諸友 年代:【宋】 作者:【于石】 之子詞場無敵手,騎麟翳鳳集北斗.藉藉人間月旦評,滔滔筆下風濤吼.方摶扶搖九萬里,可速則速久則久.文章何止擬相如,政事亦堪修冉有.回首落日煙塵昏,滿眼風寒沙石走.老天應未喪斯文,君子固宜知所守.刀以銛而缺,硯以鈍而壽.名高多謗毀,女妒無妍丑.乃知明哲可保身,安用嚅唲浪開口.悠然一笑對南山,壁上有琴樽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