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阻止亂砍樹的古詩
《鹿柴》(唐)王維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賦得古原草送別》 (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都可以的,望采納,謝謝O(∩_∩)O。
二、形容山上樹木的句子有哪些
仰望天湖山,只見那嵯峨黛綠的群山,滿山蓊郁蔭翳的樹木與湛藍遼闊的天空,縹緲的幾縷云恰好構成了一幅雅趣盎然的淡墨山水畫。
仰望天臺,峰上云霧繚繞,樹木繁茂,山徑蜿蜒曲折,像一條彩帶從云間飄落下來,游人似一個個小白點,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帶上,緩緩地向上移動著。蒼山19座山峰連為一體,樹木枝繁葉茂,宛如一條蜿蜒盤旋的巨龍,環繞著整個大理,成了一座天然的“擋風屏障”。
遠處,奇山兀立,群山連亙,蒼翠峭拔,云遮霧繞。遠處,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山上綠樹成陰,又有花兒映襯,把整個山峰打扮得分外妖燒。
井岡山五百里林海.從遠處看,郁郁蒼蒼,重重疊疊.望不到頭。西面山洼里那一片柿樹。
紅得多么好看.簡直像一片火似的,紅得耀眼。原始森林被秋天的有所等待的寂靜籠罩著,滿目盡是金葉和枯草。
無邊無際的山林,像一件大衣一樣.裹著整個山坡。山風吹來,山上的叢林變成了波濤滾滾的海洋。
逶迤連綿的峰巒上,長滿了云南松、雪松、冷衫,像無邊無際的碧藍色的海洋。森林綠得像翡翠,山谷像鋪著綠色的天鵝絨,河水像流動的凝脂,濕潤的空氣也給人水晶似的感覺。
林木幽深,古樹參天,隨著緩坡徐徐上升,視野所及,一片綠洲。沿著白皚皚的群峰的雪線以下,是蜿蜒無盡的翠綠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撐天的巨傘,重重迭迭的枝丫。
綿長的峰巒,蔥蘢的樹木,一眼彌望的蒼翠蓊郁,人像被漂浮在綠色的海上。
三、描寫山樹的詩句有哪些
1、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2、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采蘩祁祁. 《詩經·小雅·出車》
3、唐·方干《題報恩寺上方》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盛一院香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蘭幽香風定,松寒不改容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岸頭樹子直如筠,誰遣相招住水濱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四、形容“樹木茂密”的詩句有哪些
1.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觀滄海》--曹操2.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孟浩然3.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庭中有奇樹》--佚名4.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題李凝幽居》--賈島5.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詠柳》--賀知章6.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7.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黃鶴樓》--崔顥8.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池》--楊萬里10.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韓愈1. 《觀滄海》注釋 ⑴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⑵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得勝回師時經過此地。
⑶滄:通“蒼”,青綠色。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聳立。竦 ,通聳,高。
⑻蕭瑟:樹木被秋風吹的聲音。⑼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⑿星漢:銀河,天河。
⒀幸:慶幸。⒁甚:極點。
⒂至:非常,⒃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最后兩句每章都有,與本詩正文的內容沒有的直接關系。)
2、《過故人莊》注釋 ⑴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
莊,田莊。⑵具:準備,置辦。
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
⑶邀:邀請。至:到。
⑷合:環繞。⑸郭:古代城墻有內外兩重,內為城,外為郭。
這里指村莊的外墻。斜(xiá):傾斜。
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所以應讀xiá。⑹開:打開,開啟。
軒:窗戶。面:面對。
場圃:場,打谷場、稻場;圃,菜園。⑺把酒:端著酒具,指飲酒。
把:拿起。端起。
話桑麻:閑談農事。桑麻:桑樹和麻。
這里泛指莊稼。⑻重陽日:指夏歷的九月初九。
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⑼還(huán):返,來。
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就,靠近,指去做某事。
3、《庭中有奇樹》注釋1、奇樹:猶“嘉木”,美好的樹木。2、滋:當“繁”解釋。
“發華滋”,花開得正繁盛。3、榮:猶“花”。
4、致:送達。5、貢:獻。
一作“貴”。4、《題李凝幽居》注釋 ⑴少(shǎo):不多。
⑵池邊:一作“池中”。⑶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橋分開。
⑷云根:古人認為“云觸石而生”,故稱石為云根。這里指石根云氣。
⑸幽期:時間非常漫長。負言:指食言,不履行諾言,失信的意思。
5、《詠柳》碧玉:碧綠色的玉。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綠的柳葉。
妝:裝飾,打扮。一樹:滿樹。
一:滿,全。在中國古典詩詞和文章中,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
下一句的“萬”,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絳(tāo):用絲編成的繩帶。
這里指像絲帶一樣的柳條。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6、《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注釋 ⑴武判官:名不詳。
判官,官職名。唐代節度使等朝廷派出的持節大使,可委任幕僚協助判處公事,稱判官,是節度使、觀察使一類的僚屬。
⑵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變白色。⑶胡天:指塞北的天空。
胡,古代漢民族對北方各民族的通稱。⑷梨花:春天開放,花作白色。
這里比喻雪花積在樹枝上,像梨花開了一樣。⑸珠簾:用珍珠串成或飾有珍珠的簾子。
形容簾子的華美。羅幕:用絲織品做成的帳幕。
形容帳幕的華美。這句說雪花飛進珠簾,沾濕羅幕。
“珠簾”“羅幕”都屬于美化的說法。⑹狐裘(qiú):狐皮袍子。
錦衾(qīn):錦緞做的被子。錦衾薄(bó):絲綢的被子(因為寒冷)都顯得單薄了。
形容天氣很冷。⑺角弓:兩端用獸角裝飾的硬弓,一作“雕弓”。
不得控:(天太冷而凍得)拉不開(弓)。控:拉開。
⑻都(dū)護:鎮守邊鎮的長官此為泛指,與上文的“將軍”是互文。鐵衣:鎧甲。
難著(zhuó):一作“猶著”。著:亦寫作“著”。
⑼瀚(hàn)海:沙漠。這句說大沙漠里到處都結著很厚的冰。
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百丈:一作“百尺”,一作“千尺”。
⑽慘淡:昏暗無光。⑾中軍:稱主將或指揮部。
古時分兵為中、左、右三軍,中軍為主帥的營帳。飲歸客:宴飲歸京的人,指武判官。
飲,動詞,宴飲。⑿胡琴琵琶與羌(qiāng)笛:胡琴等都是當時西域地區兄弟民族的樂器。
這句說在飲酒時奏起了樂曲。羌笛:羌族的管樂器。
⒀轅門:軍營的門。古代軍隊扎營,用車環圍,出入處以兩車車轅相向豎立,狀如門。
這里指帥衙署的外門。⒁風掣(chè):紅旗因雪而凍結,風都吹不動了。
掣:拉,扯。凍不翻:旗被風往一個方向吹,給人以凍住之感。
⒂輪臺:唐輪臺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米泉縣境內,與漢輪臺不是同一地方。⒃滿:鋪滿。
形容詞活用為動詞。⒄山回路轉:山勢回環,道路盤旋曲折。
7、《黃鶴樓》注釋1.黃鶴樓:故址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民國初年被火焚毀,1985年重建,傳說 古代有一位名叫費祎的仙人,在此乘鶴登仙。2.昔人:指傳說中的仙人子安。
因其曾駕鶴過黃鶴山〔又名蛇山〕,遂建樓。3.乘:駕。
4.去:離開。5.空:只。
6.返:通返,返回。7.空悠悠:。
五、有哪句古詩是描寫山上樹木多的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鹿柴 [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簡要評析] 這首《鹿柴》詩是王維山水詩中的重要代表作,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中空靈境界的追求和喜愛,這也是他隱居輞川中的樂趣之一。這首詩的主要特色是充滿了繪畫的境界。宋人劉辰翁在《唐詩品匯》卷三十九中說:“無言而有畫意”。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卷十九發揮劉之說,謂:“佳處不在語言,與陶公‘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同。”王維此詩與陶淵明的空靈、隱逸是類似的境界。這就是說,本詩優長之處在于蘇軾評論王維時所說的“詩中有畫”。前兩句雖不見空山中有他人,“空同不見人”,寫出了山林的幽靜。后兩句寫光返深林,復照青苔,是畫卷中的主人公所見之景。兩者結合,便是一幅絕好的人景相依的圖畫。本詩的重要藝術手法便是反襯,用以突出詩人所要描寫的中心內容即幽寂兩字,表現在前兩句中是“不見人”,后兩句中是“青苔上”。前兩句,詩人目的是寫他在山中“不見人”,因而山只是一座“空”山。接著一聲“人語響”,劃破了這一分山林的幽靜,這樣的手法便是反襯。這同南朝梁人王籍所寫的名句“鳥鳴山更幽”中以鳥的聲響來反襯山之幽靜是一致的。同樣,后兩句中詩人目的是寫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寫“青苔上”的“幽”景。但他卻不是直接描寫整座山林一片漆黑,而是讓一縷淺明的陽光投進林深之處,還照在青苔之上,這樣給讀者的感覺便是,明者自明,幽處自幽,而且經此明者的比照,幽處就顯得更幽了。此詩反映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官場的厭倦。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山上亂砍樹有什么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