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句中帶有“葛”字的有什么
1、石磊磊兮葛蔓蔓(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
2、臥龍諸葛(宋·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3、葛強親近同心事(唐·杜甫·《清明》)
4、且訪葛仙丹井(宋·陸游·《好事近·華表又千年》)
5、舉鞭問、何如諸葛(宋·辛棄疾·《滿江紅·笳鼓歸來》)
6、臥龍諸葛(宋·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7、洞庭膠葛(宋·辛棄疾·《賀新郎·細把君詩說》)
8、夢魂猶在葛家溪(宋·辛棄疾·《定風波·昨夜山公倒載歸》)
9、葛巾自向滄浪濯(宋·辛棄疾·《菩薩蠻·葛巾自向滄浪濯》)
10、壯志還同諸葛膝(宋·韓淲·《浣溪沙》)
11、會有葛公清侶(宋·魏了翁·《水調歌頭·促織誰遣汝》)
12、出師一表儕諸葛(宋·吳潛·《滿江紅·岳后湘靈》)
13、胍惶才葛(宋·無名氏·《西江月·撲撲云垂四野》)
14、柳風輕拂葛衣涼(元·許有壬·《浣溪沙》)
15、諸葛菜(元·元好問·《鷓鴣天·白白紅紅小樹花》)
16、柳風輕拂葛衣涼(元·許有壬·《浣溪沙》)
17、炎天一葛冬一裘(宋·陸游·《短歌行》)
18、老翁高枕葛幮里(宋·陸游·《雜興》)
19、妙哉蔓葛(魏晉·盧諶·《贈劉琨詩二十首 七》)
20、葛坦半中凹(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
二、有哪些帶"葛"字或"歡"字的詩詞
歡:
1.歡情猶未極,落景遽西斜。
2.歡樂難再逢,芳辰良可惜。
3.香銷連理帶,塵覆合歡杯。
4.競理同心鬟,爭持合歡扇。
5.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歡。
6.惜別且為歡,裴回桃李間。
葛:
1.憩棠疑勿剪,曳葛似攀樛。
2.紫葛蔓黃花,娟娟寒露中。
3.種蘭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4.及茲春始暮,花葛正明榮。
5.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6.試問識藥人,始知名野葛。
三、采葛詩句的意思
詩詞概述
年代:【先秦】
作者:【詩經】
詩詞原文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詩詞注釋
①葛:一種蔓生植物,塊根可食,莖可制纖維。
②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青蒿。有香氣,古時用于祭祀。
③三秋:通常一秋為一年,后又有專指秋三月的用法。這里三秋長于三月,短于三年,義同三季,九個月。
④艾:植物名,菊科植物,可制艾絨灸病。
題解:情人相思之詞。一說朋友相念。
詩詞譯文
那個采葛的姑娘啊。
一日不見她,
好像三個整月長啊。
那個采蒿的姑娘啊。
一日不見她,
好像三個秋季長啊。
那個采艾的姑娘啊。
一日不見她,
好像三個周年長啊。
詩詞賞析
本篇由于只是表現一種急切的相思情緒而沒有具體內容,所以舊說隨意性很大,如《毛詩序》以為是“懼讒”,所謂“一日不見于君,憂懼于讒矣”;朱熹《詩集傳》則斥為“淫奔”之詩,說“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托以行也。故因以指其人,而言思念之深,未久而似久也”;吳懋清《毛詩復古錄》則以為采葛(蕭、艾)比喻平時蓄養人才,“臨時方獲其用,若求之太急……一日則如三月之久”;牟庭《詩切》又說是“刺人娶妻……而徒溺其色,一日不見,則思之如三月之久”;姚際恒、方玉潤、吳闿生卻一致認為是懷友憶遠之詩,方氏申述云:“夫良友情親如夫婦,一朝遠別,不勝相思,此正交情深厚處,故有三月、三秋、三歲之感也!”(《詩經原始》)近人則多主戀歌說。就詩論詩,視為懷念情人之作為妥。聞一多指出“采集皆女子事,此所懷者女,則懷之者男”(《風詩類鈔》)。譯文取聞說作男詞。
熱戀中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分離對他們是極大的痛苦,所謂“樂哉新相知,憂哉生別離”,即使是短暫的分別,在他或她的感覺中也似乎時光很漫長,以至于難以忍耐。本詩三章正是抓住這一人人都能理解的最普通而又最折磨人的情感,反覆吟誦,重疊中只換了幾個字,就把懷念情人愈來愈強烈的情感生動地展現出來了,仿佛能觸摸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聽到他那發自心底的呼喚。全詩既沒有卿卿我我一類愛的囈語,更無具體的愛的內容敘述,只是直露地表白自己思念的情緒,然而卻能撥動千古之下讀者的心弦,并將這一情感濃縮為“一日三秋”的成語,審美價值永不消退,至今仍活在人們口頭。其藝術感染力的奧妙在哪里?拙作《風詩含蓄美論析》曾剖析本詩“妙在語言悖理”,意思說:從科學時間概念衡量,三個月、三個季節、三個年頭怎能與“一日”等同呢?當是悖理的,然而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夸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舍的戀情。這一悖理的“心理時間”由于融進了他們無以復加的戀情,所以看似癡語、瘋話,卻能妙達離人心曲,喚起不同時代讀者的情感共鳴。
四、與葛暮有關的詩句,麻煩大神
是暮靄嗎??柳永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待與何人說!-------------------------------------------------------------------------------- 題揚州禪智寺 杜牧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 雙聲子 柳永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 榭,牢落暮靄初收。
夫差 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 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 浪,翻輸范蠡扁舟。
驗前 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 愁。
-------------------------------------------------------------------------------- 木蘭花慢 柳永 倚危樓佇立,乍蕭索、晚晴初。漸素景衰殘,風砧韻響,霜樹紅疏。
云衢。見新雁 過,奈佳人自別阻音書。
空遺悲秋念遠,寸腸萬恨縈紆。皇都。
暗想歡游,成往事、動欷〔虛欠〕。念對酒當歌,低幃并枕,翻恁輕孤。
歸 途。縱凝望處,但斜陽暮靄滿平蕪。
贏得無言悄悄,憑闌 盡日踟躕。-------------------------------------------------------------------------------- 蘇幕遮 杜安世 盡思量,還叵耐。
因甚當初,故故相招買。早是幽歡多障礙。
更遣分飛,脈脈如天外。有心憐,無計奈。
兩處厭厭,一點虛恩愛。獨上高樓臨暮靄。
憑暖朱闌,這意無人會。-------------------------------------------------------------------------------- 寶鼎現 范周 夕陽西下,暮靄紅隘,香風羅綺。
乘麗景、華燈爭放,濃焰燒空連錦砌。睹皓月、浸嚴城如畫,花影寒籠絳蕊。
漸掩映、芙蓉萬頃,迤邐齊開秋水。太守無限行歌意。
擁麾幢、光動珠翠。傾萬井、歌臺舞榭,瞻望朱輪駢鼓吹。
控寶馬、耀貔貅千騎。銀燭交光數里。
似亂簇、寒星萬點,擁入蓬壺影里。宴閣多才,環艷粉、瑤簪珠履。
恐看看、丹詔催奉,宸游燕侍。便趁早、占通宵醉。
緩引笙歌妓。任畫角、吹老寒梅,月落西樓十二。
-------------------------------------------------------------------------------- 醉蓬萊 謝薖 望晴峰染黛,暮靄澄空,碧天銀漢。圓鏡高飛,又一年秋半。
皓色誰同,歸心暗折,聽唳云孤雁。問月停杯,錦袍何處,一尊無伴。
好在南鄰,詩盟酒社,刻燭爭成,引觴愁緩。今夕樓中,繼阿連清玩。
飲劇狂歌,歌終起舞,醉冷光凌亂。樂事難窮,疏星易曉,又成浩嘆。
-------------------------------------------------------------------------------- 念奴嬌 朱敦儒 放船縱棹,趁吳江風露,平分秋色。帆卷垂虹波面冷,初落蕭蕭楓葉。
萬頃琉璃,一輪金鑒,與我成三客。碧空寥闊,瑞星銀漢爭白。
深夜悄悄魚龍,靈旗收暮靄,天光相接。瑩澈乾坤,全放出、疊玉層冰宮闕。
洗盡凡心,相忘塵世,夢想都銷歇。胸中云海,浩然猶浸明月。
-------------------------------------------------------------------------------- 醉思仙 孫道絢 晚霞紅。看山迷暮靄,煙暗孤松。
動翩翩風袂,輕若驚鴻。心似鑒,鬢如云,弄清影,月明中。
謾悲涼,歲冉冉,蕣華潛改衰容。前事銷凝久,十年光景匆匆。
念云軒一夢,回首春空。彩鳳遠,玉簫寒,夜悄悄,恨無窮。
嘆黃塵久埋玉,斷腸揮淚東風。-------------------------------------------------------------------------------- 芰荷香 史浩 過橫塘。
見紅妝翠蓋,柄柄擎香。月娥有意,暮靄收盡銀潢。
一輪高掛,且放同、千里清光。秋中氣爽天涼。
露凝玉臂,風拂云裳。老子通宵不忍睡,把青尊小酌,仍更思量。
自家活計,幸有無限珍藏。大千世界,靜極后、普現十方。
圓明不損毫芒。精神會處,獨坐胡床。
五、有“葛”或者“嵐”字的成語和詩句
冬裘夏葛、攀藤附葛、葛屨履霜、葛幃敞籯; 浮嵐暖翠、煙嵐云岫、怡嵐秀色 自蒲塘驛回駕經歷山水 韋應物 館宿風雨滯,始晴行蓋轉。
潯陽山水多,草木俱紛衍。 崎嶇緣碧澗,蒼翠踐苔蘚。
高樹夾潺湲,崩石橫陰巘。 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嵐淺。
性愜形豈勞,境殊路遺緬。 憶昔終南下,佳游亦屢展。
時禽下流暮,紛思何由遣。 神靜師院 韋應物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氣微。
經聲在深竹,高齋獨掩扉。 憩樹愛嵐嶺,聽禽悅朝暉。
方耽靜中趣,自與塵事違。 題鄭弘憲侍御遺愛草堂 居士近依僧,青山結茅屋。
疏松映嵐晚,春池含苔綠。 繁華冒陽嶺,新禽響幽谷。
長嘯攀喬林,慕茲高世躅。 同元錫題瑯琊寺 適從郡邑喧,又茲三伏熱。
山中清景多,石罅寒泉潔。 花香天界事,松竹人間別。
殿分嵐嶺明,磴臨懸壑絕。 昏旭窮陟降,幽顯盡披閱。
嶔駭風雨區,寒知龍蛇穴。 情虛澹泊生,境寂塵妄滅。
經世豈非道,無為厭車轍。 西塞山 韋應物 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
嵐橫秋塞雄,地束驚流滿 驪山行 韋應物 君不見開元至化垂衣裳,厭坐明堂朝萬方。 訪道靈山降圣祖,沐浴華池集百祥。
千乘萬騎被原野, 云霞草木相輝光。禁仗圍山曉霜切,離宮積翠夜漏長。
玉階寂歷朝無事,碧樹萎蕤寒更芳。三清小鳥傳仙語, 九華真人奉瓊漿。
下元昧爽漏恒秩,登山朝禮玄元室。 翠華稍隱天半云,丹閣光明海中日。
羽旗旄節憩瑤臺, 清絲妙管從空來。萬井九衢皆仰望,彩云白鶴方徘徊。
憑高覽古嗟寰宇,造化茫茫思悠哉。秦川八水長繚繞, 漢氏五陵空崔嵬。
乃言圣祖奉丹經,以年為日億萬齡。 蒼生咸壽陰陽泰,高謝前王出塵外。
英豪共理天下晏, 戎夷詟伏兵無戰。時豐賦斂未告勞,海闊珍奇亦來獻。
干戈一起文武乖,歡娛已極人事變。圣皇弓劍墜幽泉, 古木蒼山閉宮殿。
纘承鴻業圣明君,威震六合驅妖氛。 太平游幸今可待,湯泉嵐嶺還氛氳。
寄青城龍溪奐道人 岑參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云開露崖嶠,百里見石棱。
龍溪盤中峰,上有蓮花僧。絕頂小蘭若,四時嵐氣凝。
身同云虛無,心與溪清澄。誦戒龍每聽,賦詩人則稱。
杉風吹袈裟,石壁懸孤燈。久欲謝微祿,誓將歸大乘。
愿聞開士說,庶以心相應。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華陰王少府還縣(得潭字) 岑參 詳細內容 到百度里查 亭晚人將別,池涼酒未酣。
關門勞夕夢,仙掌引歸驂。 荷葉藏魚艇,藤花罥客簪。
殘云收夏暑,新雨帶秋嵐。 失路情無適,離懷思不堪。
賴茲庭戶里,別有小江潭。 桂嶺千崖斷,湘流一派通。
長沙今賈傅,東海舊于公。 章甫經殊俗,離騷繼雅風。
金閨文作字,玉匣氣成虹。 翰墨時招侶,丹青夙在公。
主恩留左掖,人望積南宮。 巧拙循名異,浮沉顧位同。
九遷歸上略,三已契愚衷。 責謝庭中吏,悲寬塞上翁。
楚材欣有適,燕石愧無功。 山曉重嵐外,林春苦霧中。
雪花翻海鶴,波影倒江楓。 去札頻逢信,回帆早掛空。
避賢方有日,非敢愛微躬。
六、葛字與暮字開頭的詩句都有什么
【葛】1、葛巾自向滄浪濯(宋·辛棄疾·《菩薩蠻》)2、葛強親近同心事(唐·杜甫·《清明》)3、葛坦半中凹(宋·釋紹曇·《偈頌一百零二首》)4、葛巾藜杖正關情(宋·葉夢得·《虞美人》)5、葛巾葵扇(宋·無名氏·《醉蓬萊》)6、葛陂還訪騎竹(宋·趙彥端·《念奴嬌》)7、葛洪爐內藥初成(宋·曾覿·《浣溪沙》)8、葛山仙隱(宋·葛勝仲·《減字木蘭花》)9、葛洪丹就(宋·韓元吉·《水龍吟》)10、葛生蒙楚(先秦·詩經·《葛生》)11、葛生蒙棘(先秦·詩經·《葛生》)12、葛帷藤簟(元·許有壬·《滿庭芳》)13、葛巾裹卻葛天民(宋·蘇泂·《金陵雜興二百首》)14、葛巾不整倩人扶(宋·無名氏·《定風波》)15、葛巾曉掛松間月(宋·侯置·《滿江紅》)16、葛幮竹簟夜更涼(宋·陸游·《喜雨》)17、葛之覃兮(先秦·詩經·《葛覃》)18、葛之覃兮(先秦·詩經·《葛覃》)19、葛陂化龍之杖(宋·釋正覺·《頌古一百則》)20、葛公住此山(宋·釋師觀·《偈頌七十六首》)21、葛藟系之(先秦·詩經·《樛木》)22、葛藟荒之(先秦·詩經·《樛木》)23、葛藟縈之(先秦·詩經·《樛木》)24、葛衣蕭爽接籬偏(宋·陸游·《夜意》)25、葛豐刺舉(唐·李瀚·《蒙求》)26、葛亮顧廬(唐·李瀚·《蒙求》)27、葛巾雅相宜(宋·張镃·《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28、葛延王室(魏晉·曹攄·《贈韓德真詩》)29、葛洪尸定解(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30、葛洪井畔慘風煙(宋·陸游·《出游》)31、葛衣初著喜新晴(宋·陸游·《喜晴》)32、葛屨五兩(先秦·詩經·《南山》)33、葛風細細(宋·劉辰翁·《齊天樂》)34、葛翁忽跨白驢來(宋·王镃·《游仙詞三十三首》)35、葛蔓石磊磊(宋·黃庭堅·《寄晁元中十首》)36、葛查節用(宋·佚名·《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37、葛查節用(宋·佚名·《淳熙三年發皇后冊寶十三首》)38、葛藟殖繁(宋·真宗·《寧宗郊前朝獻景靈宮二十四首》)39、葛嶺花開二月天(清·袁枚·《湖上雜詩》)40、葛衫紗帳冷修修(宋·方回·《喜雨》)41、葛洪井上聽松聲(宋·陸游·《旅思》)42、葛衫麥飯有即休(宋·陸游·《鳥啼》)43、葛盧驗聲(南北朝·沈約·《梁雅樂歌 牷雅》)44、葛帳筠床弄素琴(宋·陸游·《水亭》)45、葛陂雕龍睡(宋·黃庭堅·《蕭巽葛敏修二學子和予食筍詩次韻答之二首》)46、葛生綿綿(魏晉·曹叡·《步出夏門行》)47、葛巾隨分對荊釵(宋·方岳·《除夕》)48、葛衣斷碎趙城秋(唐·李賀·《酒罷,張大徹索贈詩。
時張初效潞幕》)49、葛衣斷碎趙城秋(唐·李賀·《酒罷,張大徹索贈詩。時張初效潞幕》)50、葛藟松千尺(宋·黃庭堅·《送徐景道尉武寧二首》)51、葛藟茂河(唐·元稹·《代曲江老人百韻》)52、葛藟自成陰(魏晉·曹植·《種葛篇》)53、葛嫩不任牽(南北朝·蕭衍·《游鐘山大愛敬寺詩》)54、葛公蓋世才(宋·張耒·《冬日放言二十一首》)55、葛荒葵老蕪城暮(宋·黃大輿·《虞美人》)56、葛苞玉粉生香壟(唐·貫休·《山居詩二十四首》)57、葛花零落風(唐·孟郊·《過分水嶺》)58、葛巾草履從人笑(宋·仇遠·《書與士瞻上人十首》)59、葛車勿速返(唐·盧照鄰·《益州城西張超亭觀妓》)60、葛洪及許靖(唐·杜甫·《詠懷二首》)61、葛冺杜廈儆嫖(宋·陸游·《宿魚梁驛五鼓起行有感》)62、葛花消酒毒(唐·王績·《食后》)63、葛嶺鵑啼月似霜(清·錢謙益·《西湖雜感 二十首選六》)64、葛相終宜馬革還(唐·薛能·《籌筆驛》)65、葛花滿把能消酒(唐·韓翃·《送王少府歸杭州》)66、葛花如綬蘸溪黃(唐·皮日休·《奉和魯望藥名離合夏月即事三首》)67、葛巾筠席更相當(唐·陸龜蒙·《藥名離合夏日即事三首》)68、葛根殫舊食(宋·王阮·《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69、葛侯真竭澤(唐·薛能·《西縣途中二十韻》)70、葛廬頻顧謾勞思(唐·詹敦仁·《勸王氏入貢,寵予以官,作辭命篇》)71、葛天之遺民(唐·白居易·《不出門》)72、葛弦調綠水(唐·高紹·《晦日宴高氏林亭》)73、葛絲茸茸春雪體(唐·鮑溶·《采葛行》)74、葛洪丹*(元·許有壬·《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75、葛洪丹*(元·許有壬·《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76、葛巾鶴氅試秋衣(宋·陸游·《泛舟至魯墟》)77、葛陂之龍又難致(宋·陸游·《游疏山》)78、葛屨翦翦兮絺綌涼涼(宋·黃庭堅·《聽履霜操》)79、葛家戶(元·楊維楨·《金溪孝女歌》)80、葛家父苦楚(元·楊維楨·《金溪孝女歌》)81、葛衣秋未換(唐·白居易·《秋暮郊居書懷》)82、葛井丹明(宋·丁察院·《萬年歡》)83、葛嶺樓臺(宋·羅志仁·《風流子》)84、葛巾竹稍掛(唐·元稹·《遣春十首》)85、葛水霧中龍乍變(唐·韋莊·《放榜日作》)86、葛亮更何之(唐·貫休·《壽春節進》)87、葛帔紗巾喜日長(宋·陸游·《龜堂初暑》)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