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湖水的詩句有那些
<;謁金門>>;-----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鄭清
二、形容湖泊的詩句
描寫湖泊的詩句
1、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日落長沙秋色遠,不知何處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3、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臨洞庭湖贈章丞相》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唐·劉禹錫《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7、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
8、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舟如空里泛,人似鏡中行。(*)——釋惠標《詠水》
10、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雍陶《題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盡南天不見云。
12、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宋·楊萬里《小池》
13、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張寧
14、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陽樓》
15、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
16、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韓愈《登岳陽樓》
17、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18、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19、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20、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三、關于中國湖水景色的古代詩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西湖)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孟浩然《臨洞庭上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崔灝《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王之渙《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溫庭筠《蘇武廟》
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樹兩茫然。云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 回日樓臺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四、【描寫湖泊的古詩】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里一青螺. [注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里指水色與月光融為一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里一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一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一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里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賞析] 這是詩人遙望洞庭湖而寫的風景詩,明白如話而意味雋永.第一句從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寫起,表現湖面的開闊廖遠,這應該是日暮時分的景象,天還沒黑但月亮已經出來,如果天黑就看不出兩者色彩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鏡子的比喻表現夜晚湖面的平靜,因為太陽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鏡子沒磨時光澤暗淡的樣子.第三句寫遠望湖中君山翠綠的色彩,這里的“山水”實際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屬于古代漢語中“偏義復詞”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個比喻,將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擱在白銀盤子里的青螺.全詩純然寫景,既有描寫的細致,又有比喻的生動,讀來饒有趣味.。
五、描寫湖水的詩句
<<謁金門>>-----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張若虛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花搖情滿江樹。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 孤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 蘇軾《夜泛西湖五絕》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底。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 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蘇公堤》中“蔭濃煙柳藏鶯語,香散風花逐馬蹄”的詩句。
詩句集中描寫了蘇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風景六條橋,一株楊柳一株桃。”
每到陽春三月,柳絲輕揚,翠浪翻空,碧桃吐艷,紅霞滿地,十里長堤,彌漫著綠煙彩霧,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張寧《蘇堤春曉》詩道:“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
畫船人未起,側枕聽鶯啼。”南宋吳唯信《蘇堤清明即事》詩云:“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陸游也有 “花滿蘇堤柳滿煙”的詩句。可見,寫蘇堤都離不開煙柳、紅桃、歌鶯。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白居易 徑行塔下幾春秋,每恨無因到上頭。
-----鄭清。
六、形容“湖泊”的詩句有哪些
1、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5、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6、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7、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9、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10、西湖創置自房公,心匠縱橫造化同。 1、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釋義: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2、卷地吹來忽不見,望湖樓下水如天。
——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釋義:卷地而來一陣大風忽然間把雨吹散,風雨后望湖樓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 釋義:如果把美麗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妝也好,濃妝也罷,總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麗質和迷人神韻。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六月里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 5、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霧散分林沙。
——楊周的《蘇堤春曉》 釋義:每當春風吹拂,蘇堤上楊柳吐翠,艷桃灼灼,蘇堤猶如一位翩翩而來的報春使者。晨曦初露時,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柳絲舒卷飄忽。
6、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 白居易的《春題湖上》 釋義:我不能離開杭州到別處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戀西湖。
7、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 白居易的《杭州回舫》 釋義:自從告別了錢塘水之后,很少喝酒和吟詩,我要把這種情意在小船歸去的時候讓西湖的風和月知道。
8、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勝悲。 —— 趙孟頫的《岳鄂王墓》 釋義: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詩,面對這樣的精致無從吟起。
9、東南第一名州,西湖自古多佳麗。 —— 陳德武的《水龍吟·東南第一名州》 釋義:作為東南第一明州,西湖自古以來有很多貌美的女子。
10、西湖創置自房公,心匠縱橫造化同。 —— 嚴公弼的《題漢州西湖》 釋義:西湖辦置自家的公辦房,心匠橫豎打造出不一樣的變化。
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
七、描寫湖水的句子,急
薄薄的青霧浮在湖面上,使這湖面又好象是籠著青紗的夢。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話故事中的寶鏡一樣”。 浩渺的江面,煙波蕩漾著山形塔影。
河面上水平如鏡,朝陽灑下來的光射在水面上,像是一個個柔和的光環漂浮在河上。 湖的藍,藍的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
像是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湖面被蒙上了一層薄薄的霧,使其美麗的身影并不那么真切,一切又如同是一個美麗的幻境。
湖面平靜得像一面明鏡,陽光一照,跳動起無數耀眼的光斑。 湖面上層層鱗浪隨風而起,伴著跳躍的陽光,伴著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戲。
湖是靜的,宛如明鏡一般,清晰地映出藍的天,白的云,紅的花,綠的樹。 湖水靜靜的,像一塊無限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湖水藍藍的,真像一顆藍寶石鑲嵌在大地之上。 湖水流得可真急!“嘩啦啦”向一支動聽的歌曲。
湖水滿盈盈的,照在夕陽之下,浪濤像頑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躍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湖水猶如一條條快馬融入大海之中。
湖水真清呀!你看!清澈見底,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 湖水之藍藍得晶瑩可愛,如“藍錦緞似的”。
極目遠眺,江峽如天際銀河奔流東去。 江水像滾沸了一樣,到處是泡沫,到處是浪花。
江水洶涌奔瀉而來,如箭離弦,如馬脫韁,如猛虎出山。 腳下平靜的水面與天上低垂的云幕構成了一副寧靜的水墨西湖圖。
金色的陽光照耀著湖水,湖面就像一個巨大無比的笑臉,露出了燦爛的笑容。{[csc:pagelist]}涓涓細流,匯在滔滔不絕的大江里;江水像微微拂動的絲綢。
寬闊的長江,就像一條燙平的金色飄帶,沒有一絲皺紋。 藍藍的湖水和藍藍的天連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漓江的湖水真綠呀!好似一顆碧綠的翡翠。 粼粼水波,像絲綢上的細紋,光滑嫩綠。
明媚的陽光灑向湖面,好像一顆顆小星星落到湖水里一樣一閃一閃的。 那時天近傍晚,從車窗望去,岱色山峰連綿一片,山腳是平靜的湖水,倒映著蒼白的落日,鉛色的云將湖面映成灰色,湖水平靜的沒有一絲波紋,宛若一面天鏡。
那是條平常而又美麗的小河,河水清澈見底,靜靜的流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點點星光,她日夜流趟,漸漸消失在山的轉彎處。站在高處看,它就像一條漂亮的帶子飄繞在山間 平靜的湖水像一塊無瑕的翡翠閃爍著美麗的光澤。
青海湖的藍,藍的純凈,藍得深湛,也藍得溫柔恬雅,那藍錦緞似的湖面上,起伏著一層微微的漣漪。像是小姑娘那水靈靈、藍晶晶的眸子。
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象神話故事中的寶鏡一樣。 清清的江水明澈見底,船兒連同游人全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水之中。
讓我們把這清澈的湖水,作為一面永遠的“明鏡”吧。 它藍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藍得純正;它藍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藍得深沉。
{[csc:pagelist]}夏天,湖水風平浪靜宛若一面巨大的鏡子。 向遠處眺望,只見清澈的長江好像一條白色的綢帶子直通天上。
像寶鏡一樣的湖水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小河解凍了,清凌凌的河水帶著碎冰碴兒歡快地流淌著,彈奏著美妙的琴聲。
小河有永遠看不厭的風景:柳樹、翠竹、水碼頭、石板橋;清澈見底的水下,有無法捕捉的“耗兒魚”和采之不盡的水草;久雨初晴的日子,陽光下的小河便成了“半邊天”們的世界——所有的聲音,所有的色彩和無數優美的曲線都在這里交織、展現…… 洶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條搖擺飛騰的金龍。 陽光灑在湖面上,就像湖水姑娘穿上了銀光閃閃的公主裙一樣漂亮。
陽光照耀著湖水,好像無數鉆石散落湖面,發出耀眼的光芒。 陽光照在波光細細的湖面上,像給水面鋪上了一層閃閃發光的碎銀,又像被揉皺了的綠緞。
一池碧藍的湖水,水鳥貼著水面飛翔,水邊金黃色的蘆葦草隨風輕輕搖擺。 一陣微風吹過,湖水微波蕩漾,像一朵朵漣漪。
盈盈的湖水一直蕩漾到腳邊,卻又緩緩地退回去了,像慈母輕拍著將睡未睡的嬰兒似的。 雨落在水庫里,像滴進晶瑩的玉盤,濺起了粒粒珍珠。
遠處望去,只看見白茫茫的一片湖水和天空合為一體,都分不清是水還是天 在那一望無際的天空中漂浮著幾朵白云,在蔚藍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樣湛藍,那樣晶瑩透澈。 在蔚藍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樣湛藍,那樣晶瑩透澈。
這是一灣清澈的湖水,湖面水平如鏡,倒映著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一切美不勝收,讓人仿佛走進畫卷之中。
八、關于“湖泊”的古詩或詞
望洞庭
唐五代?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題海圖屏風 元和己丑年作。
白居易
海水無風時, 波濤安悠悠。
鱗介無小大, 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鰲, 首冠三神丘。
鉤網不能制, 其來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 謂茲鰲可求。
贔屃牽不動, 綸絕沉其鉤。
一鰲既頓頷, 諸鰲齊掉頭。
白濤與黑浪, 呼吸繞咽喉。
噴風激飛廉, 鼓波怒陽侯。
鯨鯢得其便, 張口欲吞舟。
萬里無活鱗, 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漢水, 朝宗意亦休。
蒼然屏風上, 此畫良有由。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詩經?關雎》)
2.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4.白日依山盡,黃河人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5.旦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木蘭辭》)
6.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夏完淳《別云間》)
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8.蔞篙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題惠崇〈春扛晚景〉》)
9.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10.三萬里河東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詩中江
1.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夏日絕句》)
2.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杜甫《春夜喜雨》)
4.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白居易《憶江南》)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7.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8.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
9.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0.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1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2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4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5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6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7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8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9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10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
11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12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