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含志,剛的詩句,能否全面些
【志】得志重寸陰,忘懷輕尺璧。
心隨朗日高,志與秋霜潔。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彌懷矜樂志,更懼戒盈心。寄言博通者,知予物外志。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志。還當葵霍志,傾葉自相依。
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剛】人生不滿百,剛作千年畫。三次論諍退,其志亦剛強。
今宵剛道別,舉世勿人爭。擬歸仙掌去,剛被謝公留。
惟擎一鐵缽,舊亦講金剛。壯士性剛決,火中見石裂。
始知靜剛猛,文教從來先。不會當時作天地,剛有多般愚與智。
春光靄靄忽已暮,主人剛地不放去。山水本同真趣向,侯門剛有薄因緣。
芝術未甘銷勇氣,風騷無那激剛腸。希望能幫助到你~望采納~。
二、【關于托物言志的詩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里開采出來 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間 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 [簡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于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最后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云:“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并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干將被摧折.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詞語解釋】 望春臺: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常刻苦.幾年后,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后,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遠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蘊深刻.望梅花 年代:【唐】 作者:【和凝】 體裁:【詞】 春草全無消息, 臘雪猶馀蹤跡. 越嶺寒枝香自拆, 冷艷奇芳堪惜. 何事壽。
三、【有哪些托物言志的古詩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蟬 【作者】:李商隱 【年代】:唐五代【主題類別】:托物言志【題材】:五言律詩【韻類】:ingㄧㄥ英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望岳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題類別】:托物言志【題材】:五言古詩【韻類】:aoㄠ熬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名言名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注 釋】: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2、鐘:賦予、集中.3、決:裂開.4、凌:躍上.【評 析】:詩以“望”入題,贊嘆東岳,謳歌造化.希望凌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地的壯偉.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句寫遙望,見山中云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后兩句寫望岳而生登臨峰頂之意愿.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青溪 【作者】:王維 【年代】:唐五代【主題類別】:托物言志【題材】:五言古詩【韻類】:iㄧ衣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請留盤石上,垂釣將已矣.【注 釋】:1、逐:循、沿.2、趣:同“趨”.3、澹:安靜.【評 析】:此詩借頌揚名不見經傳的青溪,來印證自己的素愿.以青溪之淡泊,喻自身之素愿安閑.全詩自然清淡素雅,寫景抒情皆輕輕松松,然而韻味卻雋永醇厚.詩人筆下的青溪是喧鬧與沉郁的統一,活潑與安祥的揉合,幽深與素靜的融和.吟來令人羨慕向往.題李迪牡丹圖 花后無語荒草肥,焉知天外無驚雷?囊括涯內群魔亂,難忍鼠輩稱強賊.沖天一怒寒星落,十萬義士遙相隨.長驅直入九萬里,槍林彈雨奪金魁.。
四、有關志的詩句
1、《詠史》魏晉·左思
習習籠中鳥,舉翮觸四隅。落落窮巷士,抱影守空廬。
出門無通路,枳棘塞中涂。計策棄不收,塊若枯池魚。
外望無寸祿,內顧無斗儲。親戚還相蔑,朋友日夜疏。
蘇秦北游說,李斯西上書。俯仰生榮華,咄嗟復雕枯。
飲河期滿腹,貴足不愿余。巢林棲一枝,可為達士模。
2、《游崇真觀南樓睹新及第題名處》 唐·魚玄機
云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勾指下生。
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
3、《自嘲》 宋·陸游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4、《望江南·超然臺作》宋·蘇軾
春未老,風細柳斜針。試上超然臺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5、《鶴沖天·黃金榜上》宋·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去便,爭不恣狂蕩?何須論得喪。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6《將進酒》李白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五、關于花或者托物言志的詩句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x04\x0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x04\x03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x04\x0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x04\x03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司馬光《客中初夏》\x04\x03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x04\x03聞說梅花早,何如此地春. ——孟浩然《訪袁拾遺不遇》\x04\x03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劉禹錫《再游玄都觀》\x04\x03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韓愈 《晚春》\x04\x03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x04\x03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李白 《金陵酒肆留別》\x04\x03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南宋志南和尚《絕句》\x04\x03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x04\x0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 《贈汪淪》\x04\x0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x04\x03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黃巢 《題菊花》\x04\x03蔌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蘇軾 《浣溪沙?蔌蔌衣巾》石灰吟 于謙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蟬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