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炊煙的詩句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九月晦日作(陸游) 炊煙漠漠衡門寂,寒日昏昏倦鳥還.數樹丹楓映蒼檜,天工解作范寬山.舍北晚步(陸游) 漠漠炊煙村遠近,冬冬儺鼓埭西東.三叉古路殘蕪里,一曲清江淡靄中.外物已忘如棄屣,老身無伴等羈鴻.天寒寂寞籬門晚,又見浮生一歲窮.歸園田居 其一(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馀閑.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
二、描寫炊煙的古詩詞
1、疏林外、一點炊煙
宋
周邦彥
《一寸金·州夾蒼崖》
2、田舍炊煙常蔽野
宋
洪適
《望江南/憶江南》
3、苒苒炊煙一縷
宋
袁去華
《水調歌頭·鳥影度疏木》
4、一點炊煙時起
宋
陸游
《桃源憶故人·斜陽寂歷柴門閉》
5、認炊煙
宋
張孝祥
《多麗·景蕭疏》
6、炊煙一點孤村迥
宋
趙長卿
《菩薩蠻·炊煙一點孤村迥》
7、亂云剩帶炊煙去
宋
辛棄疾
《鷓鴣天·千丈清溪百步雷》
8、舊歲炊煙渾欲斷
宋
辛棄疾
《滿江紅·我對君侯》
9、炊煙深巷聽繅繭
宋
陳三聘
《蝶戀花·閶闔城西山四面》
10、野灶炊煙里
宋
劉過
《六州歌頭·鎮長淮》
11、柳影人家起炊煙
宋
高觀國
《留春令·斷霞低映》
12、數旬間、渾不見炊煙
宋
魏了翁
《念奴嬌·被東風吹送》
13、見炊煙又起
宋
黃機
《沁園春·日過西窗》
14、炊煙三兩人家住
宋
劉克莊
《踏莎行·日月跳丸》
15、淮河北去炊煙少
宋
劉克莊
《憶秦娥·梅謝了》
16、炊煙少
宋
劉克莊
《憶秦娥·梅謝了》
三、形容炊煙的詩句有哪些
1、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譯文: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
2、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譯文:渡頭那邊太陽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煙一縷縷飄散。
3、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譯文:碧云飄悠的藍天,黃葉紛飛的大地,秋景連接著江中水波,波上彌漫著蒼翠寒煙。
4、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陶淵明《歸園田居 其一》
譯文:遠處的鄰村舍依稀可見,村落里飄蕩著裊裊炊煙。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
譯文:南朝遺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無數的樓臺全籠罩在風煙云雨中。
6、碧穗炊煙當樹直,綠紋溪水趁橋灣。——范成大《早發竹下》
譯文:村頭的炊煙,形狀象碧藍色的波紋,到了橋邊,也乘勢拐了個彎。
7、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譯文:浩渺寒江之上彌漫著迷蒙的煙霧,皓月的清輝灑在白色沙渚之上。
8、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寒食》
譯文: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9、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王勃《詠風》
譯文:它吹散了山中的煙云,卷走了山間的霧靄,顯現出了山上澗旁的人家房屋。
10、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張旭《桃花溪》
譯文:一座高橋隔著云煙出現,在巖石的西畔詢問漁船。
四、有關“炊煙”的詩句有哪些
1.《桃源憶故人》
宋 陸游
然如世外。予留七十日,被命參成都戎幕而去。臨行徙倚竟日作桃源憶故人一首 。
斜陽寂歷柴門閉。一點炊煙時起。雞犬往來林外。俱有蕭然意。
衰翁老去疏榮利。絕愛山城無事。臨去畫樓頻倚。何日重來此。
2.《 滄灘》
宋 陸游
百夫正讙助鳴櫓,舟中對面不得語。
須臾人散寂無嘩,惟聞百丈轉兩車。
嘔嘔啞啞車轉急,舟人已在沙際立。
霧歛蘆村落照紅,雨余漁舍炊煙濕。
故鄉回首已千山,上峽初經第一灘。
少年亦慕宦游樂,投老方知行路難。
3.《九月晦日作》
宋 陸游
炊煙漠漠衡門寂,寒日昏昏倦鳥還。
數樹丹楓映蒼檜,天工解作范寬山。
4.《暮秋》
宋 陸游
清秋又是一年新,滿眼丹楓映白蘋。
海內故人書斷絕,汀洲鷗鷺卻心親。
5.《清平樂》
宋 施岳
水遙花瞑,隔岸炊煙冷。
十里垂楊搖嫩影。宿酒和愁都醒。
6.《西太一宮樓》
宋 王安石
草際芙蕖零落,水邊楊柳欹斜。
日暮炊煙孤起,不知魚網誰家。
7.《踏莎行 雪晴縱步》
清 汪斌
踏雪橋邊,訪梅溪曲。春風初破梢頭玉。村村茅屋晚炊煙,更尋村酒穿茅屋。
8.《使至塞上》
唐 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吳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9.《舍北晚步》
宋 陸游
漠漠炊煙村遠近,冬冬儺鼓埭西東。
三叉古路殘蕪里,一曲清江淡靄中。
外物已忘如棄屣,老身無伴等羈鴻。
天寒寂寞籬門晚,又見浮生一歲窮。
10.《歸園田居 其一》
晉 陶淵明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十三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抱拙歸園田。
方宅十馀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馀閑。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
五、描寫炊煙的句子
只要聽到鄧麗君那如流水似的“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歌詞的時候,眼前不由自主就會有縷縷炊煙在裊裊飄蕩。
炊煙是房屋升起來的云朵,是柴草灶火化成的幽魂,是村莊的聲息和呼吸。它們經過了烈火的歷練,再經過一段漆黑的煙道的洗禮和無網的過濾,便急不可耐地從煙囪中脫穎而出而且不斷地推陳出新,它們是農作物為人們殫精竭慮后想不朽的靈魂的顯身。
炊煙是那么的寧靜、純潔、輕盈、縹緲。因為,它既有古樸敦厚的溫柔的一面,又有股超凡脫俗的優雅的一面。
有風的日子里,炊煙風雨飄搖“山舞銀蛇,猿馳臘象”、“驚濤破岸,卷起千堆雪”,象一個仗義行俠的武士;無風的日子里,炊煙則裊裊娜娜、和顏悅色,“微風燕子斜”、“無風不起浪”,儼然又是個文弱的書生。而在無云的日子里,它們就是天空中飄浮著的最貼近人們的不肆張揚低調處事的淡色調的云朵,永遠與人們保持著不離不棄而又不遠不近的距離,也不知是否為了讓人們來觀“云”識天氣;有云的日子里,炊煙的存在就顯得稍有那么點多余和不自信,風輕云淡的仿佛是云的棄浪兒,更似云尾下的小點綴,是云下畫蛇添足旁逸斜出多余出來的足,顯得有它無它天空都是一樣的多姿又多彩,那么,你就把炊煙看成是云姑娘長裙下飄逸的小流蘇吧。
炊煙也不是橫空出世的“孫悟空”,當然也不會是空穴來風,“怨有頭,債有主”,不必尋根溯源,村莊里的炊煙大多都是農作物秸桿獻身的幽魂。農作物的果實是供人果腹的糧食,其秸桿在經過一季汲取天地日月的精華又作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燃料,可謂是獻了青春獻終身的光輝典范。
人們就可以觀“云”識天氣(炊煙),對煙色不用細細打量,憑肉眼就可以知道“龍生龍,鳳生鳳”,甚至于憑炊煙的氣味就知道哪家的炊煙是哪種柴草養育的孩子。“曾經滄海難為水”,因為各種柴火有各種柴火的煙色和氣味,特別是有過農村生活經歷的人們,非常不易混淆的。
長期以來,對不食人間煙火的理解,我總覺得是說給那些不能夠正確辨認炊煙人們聽的話,因為凡是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會有炊煙,炊煙就是村莊的喘氣與呼吸,沒有炊煙升起的地方就是一片死寂,當然不是煙火人間,不食人間煙火的是神仙,但他們不居住在人間,不是生龍活虎的人。 所謂的人間煙火最旺處,就是這樣的:村莊有了炊煙的映襯,一動一靜,彰顯和撩繞著的是人間的悠閑與繁忙,因為他們巧妙地組成了一幅農耕文明的鄉風俚俗畫,靜的是百年老屋,動的是裊裊升騰的炊煙,它們動與靜那么不經意的時不時地一結合,“金風玉露一結合,便勝卻人間無數”,炊煙隨意的一舒展就是一幅人間最和諧的生活畫景,尤顯薪火相傳萬家燈火了,這應是村莊的萬古流傳寧靜平和的生活常態。
炊煙應是“牧童遙指杏花村”人們繁衍生息的所在,因為,有炊煙的地方就不會沒有人的存在。炊煙總是一副冷看日出日落,漠視月缺月圓,它給人們的總是人間煙火的親切,和超脫凡塵的浪漫,有炊煙的升騰,就會使人設身處地的所在雜陳融化成一種無處不在可以親近的空氣和氛圍,這時炊煙就變成了村莊活著的呼吸與視聽,讓人們特別是晚歸和旅人的心就會變的柔軟清明起來,似乎也得到了村莊及家的無微不至的照撫和牽引。
早晨的炊煙,一般是風輕云淡,顯得清淡疏朗,裊裊娜娜似“草色遙看近卻無”;中午的炊煙,因為生活還得繼續,顯得大風大浪直來直去,就有些“天高云則淡”,說是來的急去的也快;而晚炊則是最能夠顯出農村生活粗糙中的細致來,“炊煙裊裊牧人歸”,這時一般都是家人齊全的時候,上校的孩子、遠歸的旅人、勞頓的農民,一日三餐,當然最注重晚飯的溫馨,一年四季,周而復始、年年歲歲以至歲歲年年,讓炊煙風里來雨里去而又濃濃的經久不散。 炊煙也是四季不同如詩似畫各有千秋,夏、春、秋的炊煙就似農民們的早中餐,需要儉樸,簡單中的簡樸顯細膩,一般都隨季節的變遷而不雷同的漸變著;冬天的炊煙就似農民們的晚餐,和其他的季節有著天壤之別的,炊煙要冒得勤些和濃些,因為冬燒煤碳來夏燒柴草。
冬季天寒地冬,炊煙升起的顯得語無倫次雜亂無章,其實,也是錯落有致,亂中有序,粗中有細。親友來臨,籠團火暖暖身子也是人之常情,所以不只是一日三餐所能夠囊括得了的,再則加上農歷的大年節的蒞臨,因此,炊煙此起彼伏、連綿不斷、欲說還羞是再也正常不過,煩亂有節制也就不足為奇了,生活也顯得是那樣的豐富多彩、生龍活虎、雞鴨魚肉,年復一年的簡樸生活,有了簡單中的豐富,在這溫馨甜蜜而又陶醉的日常生活里,任是多么粗糙的心靈也會在這大自然的溫暖的包圍里,嗅出生活萬千風情多姿多彩的塌實的根基來。
城市化下的所謂現當代工業文明生活,其實是一邊在虛情假意地拒絕著農耕時代的最具生態環保循環利用的農事炊煙,又一面在大張旗鼓地制造瘋行烏煙瘴氣的工業化的煙塵。君不見到處林立的工業化的煙囪,它們的“炊”煙似一道道刺破蔚藍天空的黑色厲劍,它們子孫繁茂蔚為大觀是當仁不讓的龐然大物,統治起江天一片“紅(黑)”,它們肯定不是我們愿意看到的煙火人間里和諧的裊裊炊煙,它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