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關冬天茶的詩句
1、《春日山中對雪有作》——唐代杜荀鶴
牢系鹿兒防獵客,滿添茶鼎候吟僧。
譯文:要把馴養的小鹿栓牢,嚴防它們亂跑而被雪天打獵的人捉去,將煮茶的壺水添滿,等候山寺的僧人共同品嘗、吟詩。
2、《寒夜》——宋代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3、《晚起》——唐代白居易
融雪煎香茗,調酥煮乳糜。
譯文:用融化的雪水煮茶,調和酥油用來煮粥。
4、《暮雪》——清代大須
呵筆難臨帖,敲床且煮茶。
譯文:噓氣使筆融暖,臨摹字帖,一邊吟詩敲擊床板作節拍,一邊烹茶,自得其樂。
5、《和翁靈舒冬日書事三首·其一》——宋代徐照
石縫敲冰水,凌寒自煮茶。
梅遲思閏月,楓遠誤春花。
譯文:在石縫間敲開堅冰汲取泉水,冒著寒冷烹煮著香茶。梅花遲遲未開,使人想起今年是閏臘月,遠處的楓葉,紅紅火火,讓人誤認是迎春的鮮花。
二、關于冬天煮茶的詩詞
琴茶
【唐】白居易
兀兀寄形群動內,陶陶任性一生間。
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來老更閑。
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
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云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云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云寺茶詩
【唐】呂巖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云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巖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三、品茶的詩句
靜坐 【林徽因】 冬有冬的來意, 寒冷像花,—— 花有花香,冬有回憶一把。
一條枯枝影,青煙色的瘦細, 在午后的窗前拖過一筆畫; 寒里日光淡了,漸斜…… 就是那樣地 像待客人說話 我在靜沉中默啜著茶。 茶的情詩 【張錯】 1 如果我是開水 你是茶葉 那么你的香郁 必須倚賴我的無味。
2 讓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開,舒散; 讓我的浸潤 舒展你的容顏。 3 我們必須熱,甚至沸 彼此才能相溶。
4 我們必須隱藏 在水里相覷,相纏 一盞茶功夫 我倆才決定成一種顏色。 5 無論你怎樣浮沉 把持不定 你終將緩緩的 (噢,輕輕的) 落下,攢聚 在我最深處。
6 那時候 你最苦的一滴淚 將是我最甘美的 一口茶。
四、關于喝茶的詩有哪些
1、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出自宋代杜耒的《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釋義: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
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2、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釋義: 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3、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出自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釋義: 如今的事態人情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賣杏花。
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4、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
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釋義: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
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
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5、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張可久的《人月圓·山中書事》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釋義: 千古以來,興亡更替就像繁華的春夢一樣。
詩人用疲倦的眼睛遠望著天邊。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廟中。
烏鴉飛來飛去。幾間茅屋里,藏著萬卷書,我回到了老村生活。
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6、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兩碗茶》唐代: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釋義: 吃飽了就睡一覺,睡醒了就喝茶;抬頭看一看太陽的方向,才知道已經到了黃昏時間;快樂的人珍惜時間,不開心混日子的人覺得時間太長;那些無喜無怒的人,任憑這日子,長也好,短也好,一切與己無關。
五、關于喝茶的詩有哪些
1、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出自宋代杜耒的《寒夜》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釋義:
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里沸騰著,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2、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釋義:
坐著倒一鼎清涼的水,看著正在煎煮的碧色茶粉細末如塵。手端著一碗茶無需什么理由,只是就這份情感寄予愛茶之人。
3、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出自宋代陸游的《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釋義:
如今的事態人情淡淡的像一層薄紗,誰又讓我乘馬來到京都作客沾染繁華?住在小樓聽盡了一夜的春雨淅瀝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賣杏花。鋪開小紙從容地斜寫著草書,在小雨初晴的窗邊細細地煮水、沏茶、撇沫,試品名茶。不要嘆息那京都的塵土會弄臟潔白的衣衫,清明時節還來得及回到鏡湖邊的山陰故家。
4、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釋義:
深秋慘淡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后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凄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5、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出自元代張可久的《人月圓·山中書事》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釋義:
千古以來,興亡更替就像繁華的春夢一樣。詩人用疲倦的眼睛遠望著天邊。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廟中。烏鴉飛來飛去。幾間茅屋里,藏著萬卷書,我回到了老村生活。山中有什么事?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6、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
《兩碗茶》唐代:白居易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
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釋義:
吃飽了就睡一覺,睡醒了就喝茶;抬頭看一看太陽的方向,才知道已經到了黃昏時間;快樂的人珍惜時間,不開心混日子的人覺得時間太長;那些無喜無怒的人,任憑這日子,長也好,短也好,一切與己無關。
六、春夏秋冬喝茶詩句
汲江煎茶(北宋)蘇軾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注釋: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貯月:月映水中,一并舀入春瓶,因此說是“貯月”。③分江:從江中取水,江水為之減了分量,所以說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時湯面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時滾動。
腳:茶腳。⑤松風:形容茶水倒出時的聲音。
蘇軾《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聲。”瀉: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
這一句語意用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