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湖的詩歌有哪些
湘湖散記 文 / 琴石
在歷史面前
我們都是她的匆匆過客
——題記
【城山懷古】
登臨城山,夏天一路狂舞著
沾滿微塵的綠裙子
藍天和陽光是我的性情
水是我的性情
在時間的內部,一枚卵石的心跳
有著木槳滑動的余音
透過銹蝕的船舷
歲月依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看著日子,像涌動的水漬
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薄薄的,一層層被涂改時
又一個日子即將被風干
或者被覆蓋上新的印記
蕭然的七月,盡顯悶熱
湘湖是懷古的詞典里
最柔情、最清涼的一部分
閃熠在兩重藍天和陽光之間
一陣向晚的微風
承載著八千年漁歌和神話
自山澗古道窸窣而來
我像一個巡獵的小將
順著時光的波折
在變幻的時空之間
踩著舊日的馬蹄
跌宕起伏
【望】
這是七月的下午
站在夢湖橋上
湘湖更像是一個靈秀而嚴謹的布陣
新栽的岸柳、桂樹……
誠服于八千年的底蘊
彎下了蒼老的腰身
湖面、草地像一張綠色的絲毯
在風中展掩
亭臺水榭間,我已經無法構想
湘湖村落的變遷
三兩個村民和我一樣
在湖邊享受空曠和靜雅
已無所謂歷史沉鉤,風云變幻
【山道】
一條路,蜿蜒成歷史的遺跡
每一粒石子是一只天然的小錘
叩打出春秋戰國細碎而蒼老的陶紋
還是舊日吳越。一個人臥薪嘗膽
布衣在夢鄉里搖身一變
帝王率萬千鐵騎隱入山道
我傾聽。山溪迂回奔突
仿佛逡巡的馬蹄,踩響歷史的足音
不絕于耳
【飲馬池】
放眼飲馬池
野草蔭綠,砌石斑駁
一潭淺水
已載不動一尾紅鯉的尾鰭
懷想還鯉退兵的神話
在智者的心里
永遠有一層薄薄的霧色
面對虛張的深邃或者淺薄
同樣地望而卻步
【睡蓮】
我提著相機,沿湖畔而行
湖水靜謐,岸石參差
不能不說說那些睡蓮
紅的、黃的、白的,次第盛開
在淺水間
淺淺漣漪,小小花兒
我捕捉到的一朵朵火焰
在清朗、矜持的雨后
依然保持著撲不滅的熱烈
二、湘湖的詩歌有哪些
湘湖散記 文 / 琴石 在歷史面前 我們都是她的匆匆過客 ——題記 【城山懷古】 登臨城山,夏天一路狂舞著 沾滿微塵的綠裙子 藍天和陽光是我的性情 水是我的性情 在時間的內部,一枚卵石的心跳 有著木槳滑動的余音 透過銹蝕的船舷 歲月依舊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我看著日子,像涌動的水漬 干了又濕,濕了又干 薄薄的,一層層被涂改時 又一個日子即將被風干 或者被覆蓋上新的印記 蕭然的七月,盡顯悶熱 湘湖是懷古的詞典里 最柔情、最清涼的一部分 閃熠在兩重藍天和陽光之間 一陣向晚的微風 承載著八千年漁歌和神話 自山澗古道窸窣而來 我像一個巡獵的小將 順著時光的波折 在變幻的時空之間 踩著舊日的馬蹄 跌宕起伏 【望】 這是七月的下午 站在夢湖橋上 湘湖更像是一個靈秀而嚴謹的布陣 新栽的岸柳、桂樹…… 誠服于八千年的底蘊 彎下了蒼老的腰身 湖面、草地像一張綠色的絲毯 在風中展掩 亭臺水榭間,我已經無法構想 湘湖村落的變遷 三兩個村民和我一樣 在湖邊享受空曠和靜雅 已無所謂歷史沉鉤,風云變幻 【山道】 一條路,蜿蜒成歷史的遺跡 每一粒石子是一只天然的小錘 叩打出春秋戰國細碎而蒼老的陶紋 還是舊日吳越。
一個人臥薪嘗膽 布衣在夢鄉里搖身一變 帝王率萬千鐵騎隱入山道 我傾聽。山溪迂回奔突 仿佛逡巡的馬蹄,踩響歷史的足音 不絕于耳 【飲馬池】 放眼飲馬池 野草蔭綠,砌石斑駁 一潭淺水 已載不動一尾紅鯉的尾鰭 懷想還鯉退兵的神話 在智者的心里 永遠有一層薄薄的霧色 面對虛張的深邃或者淺薄 同樣地望而卻步 【睡蓮】 我提著相機,沿湖畔而行 湖水靜謐,岸石參差 不能不說說那些睡蓮 紅的、黃的、白的,次第盛開 在淺水間 淺淺漣漪,小小花兒 我捕捉到的一朵朵火焰 在清朗、矜持的雨后 依然保持著撲不滅的熱烈。
三、描寫湘湖景色的優美句子
當我們走近城門,啊!這越山的樹木可真蔥郁啊!向上仰望,只能隱隱約約看見亭子和小徑。
爬到半山腰,來到一座亭子里,這亭子四個角都掛著燈籠,上面寫著“越”字,我發現這亭子里的每個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每幅畫上都寫了一個成語,臥薪嘗膽、屯兵城山、復國雪恥……站在亭子里向山下俯視,湘湖的景色盡收眼底:只見湘湖的水面靜地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在水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湖面上,一條長堤橫貫在水面上。
終于,我們爬上了山頂,只見勾踐祠和洗馬池在山頂上特別顯眼,勾踐祠看起來很破舊,顯然年代已久了。
四、有“湖”字的詩句
太多了—— 伶人 【戲為冥吏判】 焦湖百里,一任作獺。
蔡押衙 【題洞庭湖】 可憐洞庭湖,恰到三冬無髭須。 丘丹 【狀江南·季冬】 江南季冬月,紅蟹大如。
湖水龍為鏡,爐峰氣作煙。 李白 【琴曲歌辭·蔡氏五弄·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崔顥 【雜曲歌辭·長干曲四首】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
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崔國輔 【雜曲歌辭·小長干曲】 月暗送湖風,相尋路不通。
菱歌唱不輟,知在此塘中。 張仲素 【雜曲歌辭·春江曲二首】 乘曉南湖去,參差疊浪橫。
前洲在何處,霧里雁嚶嚶。 張翚 【絕句】 茫茫煙水上,日暮陰云飛。
孤坐正愁緒,湖南誰搗衣。 崔國輔 【湖南曲(一作古意)】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歸。
湖里鴛鴦鳥,雙雙他自飛。 王維 【輞川集·臨湖亭】 輕舸迎上客,悠悠湖上來。
當軒對尊酒,四面芙蓉開。 王維 【輞川集·欹湖】 吹簫凌極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維 【輞川集·北垞】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
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文杏館】 迢迢文杏館,躋攀日已屢。
南嶺與北湖,前看復回顧。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宮槐陌】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
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南垞】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
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欹湖】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
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 裴迪 【輞川集二十首·北垞】 南山北垞下,結宇臨欹湖。
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崔顥 【長干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涌。
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儲光羲 【江南曲四首】 綠江深見底,高浪直翻空。
慣是湖邊住,舟輕不畏風。 李華 【晚日湖上寄所思】 與君為近別,不啻遠相思。
落日平湖上,看山對此時。 孟浩然 【北澗泛舟】 北澗流恒滿,浮舟觸處通。
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 李白 【淥水曲】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初謂鵲山近,寧知湖水遙。
此行殊訪戴,自可緩歸橈。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湖闊數千里,湖光搖碧山。
湖西正有月,獨送李膺還。 李白 【陪從祖濟南太守泛鵲山湖三首】 水入北湖去,舟從南浦回。
遙看鵲山轉,卻似送人來。 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 船上齊橈樂,湖心泛月歸。
白鷗閑不去,爭拂酒筵飛。 李白 【越女詞五首(越中書所見也)】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
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
豈知因謫宦,斑鬢入江湖。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千頃水紋細,一拳嵐影孤。
君山寒樹綠,曾過洞庭湖。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光闊重湖水,低斜遠雁行。
未曾無興詠,多謝沈東陽。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秋寒鷹隼健,逐雀下云空。
知是江湖闊,無心擊塞鴻。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平湖五百里,江水想通波。
不奈扁舟去,其如決計何。 錢起 【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 湖口分江水,東流獨有情。
當時好風物,誰伴謝宣城。 皇甫冉 【初出沅江夜入湖】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
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間心。 嚴維 【狀江南·季春(共十二詠,丘丹等同賦,各見本集)】 江南季春天,莼葉細如弦。
池邊草作徑,湖上葉如船。 顧況 【臨平湖】 采藕平湖上,藕泥封藕節。
船影入荷香,莫沖蓮柄折。 戴叔倫 【古意寄呈王侍郎】 夜光貯懷袖,待報一顧恩。
日向江湖老,此心誰為論。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新亭】 湖上新亭好,公來日出初。
水文浮枕簟,瓦影蔭龜魚。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月臺】 南館城陰闊,東湖水氣多。
直須臺上看,始奈月明何。 韓愈 【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北湖】 聞說游湖棹,尋常到此回。
應留醒心處,準擬醉時來。 張仲素 【春江曲二首】 乘曉南湖去,參差疊浪橫。
前洲在何處,霜里雁嚶嚶。 白居易 【庾樓新歲】 歲時銷旅貌,風景觸鄉愁。
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樓。 白居易 【湖上夜飲】 郭外迎人月,湖邊醒酒風。
誰留使君飲,紅燭在舟中。 施肩吾 【句】 池塘已長雞頭葉,籬落初開狗脊花。
(贈臨平湖主人) 李商隱 【柳枝五首】 畫屏繡步障,物物自成雙。如何湖上望,只是見鴛鴦。
薛瑩 【秋日湖上】 落日五湖游,煙波處處愁。沈浮千古事,誰與問東流。
李群玉 【放魚】 早覓為龍去,江湖莫漫游。須知香餌下,觸口是铦鉤。
溫庭筠 【題賀知章故居疊韻作】 廢砌翳薜荔,枯湖無菰蒲。老媼飽藁草,愚儒輸逋租。
皮日休 【秋江曉望】 萬頃湖天碧,一星飛鷺白。此時放懷望,不厭為浮客。
陸龜蒙 【南塘曲】 妾住東湖下,郎居南浦邊。閑臨煙水望,認得采菱船。
司空圖 【雜題九首】 驛步堤縈閣,軍城鼓振橋。鷗和湖雁下,雪隔嶺梅飄。
韓偓 【效崔國輔體四首】 羅幕生春寒,繡窗愁未眠。南湖一夜雨,應濕采蓮船。
錢珝 【江行無題一百首】 自念平生意,曾期一郡符。可知因謫宦,斑鬢入江湖。
錢珝 【江行無題。
五、描寫湘湖的作文
蕭山湘湖
湘湖位于浙江蕭山市面上城西1公里,湖成葫蘆形,南北兩岸旁山,舊稱沿湖八十里。明朝孫學思在湖的中狹處建有“跨湖橋”,把湖分為上、下湘湖,后因上湘湖淤塞成田,目前的湘湖僅是當時下湘湖一隅。湘湖原是錢塘江古河道貌岸然的遺跡,它因旁水依山、襟江帶湖,風景秀麗而得名。有一覽亭、越王城、老虎洞、壓湖山、菊花山、獅子峰、至湖嶺等多處風景名勝。湘湖西北岸一座小山,因山形四高中低,宛若城墻。
湘湖位于杭州市蕭山區西側,這里既是八千年前跨湖橋文化的搖籃,又是兩千年前吳越相爭的古戰場;既是美女西施的出生地,又是詩人賀知章的故鄉。該書由30余篇短文匯編而成,作者以飽含深情的筆墨描寫了湘湖的歷史演變、湖光山色、名勝古跡、湘湖特產、歷史名人以及有關的詩詞文章等,反映了湘湖深厚的文化底蘊。
歷史上,湘湖成湖早于西湖,但與“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相比,與之相距僅十幾公里的湘湖則“養在深閨人未識”,而且目前的湘湖零星水域合計不足1平方公里。
從去年8月18日蕭山湘湖旅游度假區管委會成立之日起,蕭山正式拉開了保護、開發湘湖的大幕。據管委會同志介紹,蕭山建設湘湖的定位是與西湖錯位發展。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西湖就像是個大家閨秀,而湘湖則是被外界遺忘民間的美女。在著力打造歷史湘湖、文化湘湖的同時,在建的湘湖會考慮打好生態牌,使其“野”味更足。此外,他們還將致力于夜湘湖的建設,使湘湖更具魅力。
和西湖十景一樣,古湘湖也有八景。比較有名氣的如越王懷古,家喻戶曉的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就誕生于此。湘湖景區內還有8000多年歷史的獨木舟,這是獨一無二的世界資源。另據介紹,一些日本、美國的訪問學者曾做過湘湖方面研究。如美國學者蕭邦齊所寫的《湘湖——九個世紀的中國世事》,洋洋灑灑20余萬字。像這樣的專著共有9本,此外還有一些古籍,現都正在加緊翻譯之中,可以從中挖掘湘湖的歷史文化底蘊,為如何破題提供充分的依據。
漁父 陸游
湘湖煙雨長菁絲,菰米新炊滑上匙.云散后,月斜時,潮落舟橫醉不知.
六、關于蕭山的詩詞歌賦
毛西河即毛奇齡(1623—1716),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齊于,號西河,學者稱其西河先生。蕭山城廂鎮人。他四歲識字.由其母口授《大學》,即能瑯瑯成誦。少時聰穎過人,以詩名揚鄉里,十多歲就中秀才。明亡,清兵南下,他與沈 禹錫、蔡仲光、包秉德避兵于縣之南鄉深山,筑土室讀書。毛奇齡生性倔強而恃才傲物,曾謂:“元明以來 無學人,學人之絕斯三百年矣。”評判言詞過激,得罪人多,因此仇家羅織罪名,遭幾度誣陷。后輾轉江淮,遍歷河南、湖北、江西等地。 賴友人集資向國子監捐得廩監生。清康熙十八年(1679),毛奇齡中博學鴻儒科,被授翰林院檢討,國史館纂修等職。期間以《古今通韻》一卷進呈,得到康熙帝的贊賞,詔付史館。康熙二十四年(1685)離館回鄉,專心從事著述。
毛奇齡博覽群書,經學詞章各擅勝場。又善于雄辯標新立異。遇有異說,必“搜討源頭”“字字質正”,好持自己獨特見解。其所撰《四書改錯》是針對朱熹《四書集注》之抨擊。毛奇齡一生以辯定諸經為己任,力主治經以原文為主,不摻雜別家述說。他在少林寺寫的《大學知本圖說》,為其得意之作。以及其它眾多著作,均闡明他的治經思想。除潛心經學外,對地方志亦有研究,著有《湘湖水利志》3卷,《蕭山縣志刊誤》3卷等。此外,毛對文學、音樂頗有造詣,好詩詞歌賦,著有《西河詩話》、《西河詞話》多卷;又曾教授樂律,著有《竟山樂泉》4卷,《樂本解說》2卷等。
毛奇齡70歲時,自撰墓志銘.提出死后“不冠、不履,不易衣服,不接受吊客”。康熙五十五年(1716)在家病逝。他的遺著由學生編纂為《西河全集》,共493卷,有40余部著作收錄干《四庫全書》。
注:你還可以在網上搜索毛奇齡(毛西河)會有看到很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