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達“沉淪”的詩句有哪些
1.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2.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涇溪》
3. 會稽王謝兩風流,王子沉淪謝女愁。 ——《和三鄉詩》
4. 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
5. 盡日嘆沉淪,孤高碣石人。——《吊從兄島》
1.鷓鴣天·祖國沉淪感不禁 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2.涇溪 杜荀鶴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3.和三鄉詩 李縞
會稽王謝兩風流,王子沉淪謝女愁。
歸思若隨文字在,路傍空為感千秋。
4.和江西蕭少卿見寄二首 徐鉉
亡羊岐路愧司南,二紀窮通聚散三。老去何妨從笑傲,
病來看欲懶朝參。離腸似線常憂斷,世態如湯不可探。
珍重加餐省思慮,時時斟酒壓山嵐。
身遙上國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金印不須辭入幕,
麻衣曾此嘆迷津。卷舒由我真齊物,憂喜忘心即養神。
世路風波自翻覆,虛舟無計得沉淪。
5.吊從兄島 無可
盡日嘆沉淪,孤高碣石人。詩名從蓋代,謫宦竟終身。
蜀集重編否,巴儀薄葬新。青門臨舊卷,欲見永無因。
二、求一句最凄美的詩詞
流年入口,牽誰的手?一場戲,傾覆河東。繁華依舊,孤等候,誰又懂清秋?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回頭發現,你不見了,忽然我亂了。 空傷悲,獨惆悵,怎解此心凄涼? 風花逝盡夜茫茫,曉月微寒雪芳芳。冷風襲得人腸斷,望月踏雪獨自傷。煙云壟斷門前路,塵雪盡蓋瓦上霜。清冷寒夜猶自守,只憶何人在何方?晴空落雪仍未央,殘花逝去獨存香。點點朱砂陌銀雪,片片殘楓融赤霜。冷風吹雪紛飛亂,寒云覆空凄自涼。孤葉零落心悲卻,望眼欲穿更惆悵。 這是我自己寫的。怎么樣?
三、有關安全的詩句有哪些
1、《詩經·小雅·小旻》——春秋·佚名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譯文:不敢空手去打虎,不敢徒步去過河。人們只知這危險,不知其他災禍也會。面對政局我戰戰兢兢,小心謹慎,就像面臨深淵,就像腳踏薄冰。
2、《涇溪》——唐代杜荀鶴
涇溪石險人兢慎,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石處,時時聞說有沉淪。
譯文:涇溪里面礁石很險浪很急,人們路過的時候都非常小心,所以終年都不會聽到有人不小心掉到里面淹死的消息。恰恰是在水流緩慢沒有礁石的地方,卻常常聽到有人被淹死的消息。
3、《醉高歌帶攤破喜春來·旅中》——元代顧德潤
歸去難,修一緘回兩字報平安。
譯文:要回家是那樣的艱難,我只能寫一封信,報上“平安”兩字,以撫慰家人對我的惦念。
4、《逢入京使》——唐代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干。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譯文:向東望去,家鄉的路程又遠又長,熱淚濕雙袖還不斷流淌。在馬上與你相遇,沒有紙筆寫字,只能請你代為轉告家人,說我平安無恙。
5、《不遇詠》——唐代王維
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
譯文:我到河朔寄居在朋友家里,心里卻無時無刻不在牽掛家人的平安。
四、關于溪流的詩句
小池 [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溪細流,
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涇 溪
杜荀鶴
涇溪石險人兢慎,
終歲不聞傾覆人;
卻是平流無險處,
時時聞說有沉淪.
外國詩歌….
我愿意是溪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溪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嶇的路上
巖石上經過。 。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條小魚
在我的浪花中
快樂的游來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兩岸
對一陣陣的狂風
勇敢的作戰。 。.
只要我的愛人
是一只小鳥
在我稠密的
樹枝間做巢,鳴叫
我愿意是廢墟
在峻峭的山巖上
這靜默的毀滅
并不使我懊喪。. 。..
只要我的愛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著我荒涼的額
親密的攀援上升
五、關于傾城的詩句有多少
清平調
李白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桿。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傾城釋義
(1)《詩·大雅·瞻昂》:“哲夫成城,哲婦傾城。” 鄭玄箋:“城,猶國也。” 孔穎達疏:“若為智多謀慮之婦人,則傾敗人之城國。”以“傾城”為女主擅權、傾覆邦國的典故。《北史·后妃傳論》:“ 靈后淫恣,卒亡天下。傾城之誡,其在茲乎!”
(2)舊以形容女子極其美麗。《漢書·外戚傳》 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晉 陶潛 《閑情賦》:“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秦并六國平話》卷上:“ 子楚 累舉目觀之,此姬絕色傾城。” 清 宣鼎《夜雨秋燈錄·湯文正》:“花燭之下,婦果艷麗傾城。”參見“ 傾國傾城”。
(3)形容花色絕美。明 劉基《絕句漫興》詩之一:“芙蓉亦有傾城色,不見東風卻拒霜。”
(4)指美女。三國 魏 阮籍《詠懷詩》:“傾城迷下蔡 ,容好結中腸。” 宋 蘇軾《詠溫泉》:“雖無傾城浴,幸免亡國污。” 明 梁辰魚《浣紗記·家門》:“三載羈囚,歸把傾城相借,得報吳讎。”
(5)全城,滿城。晉 孫楚《征西官屬送于陟陽候作》詩:“傾城遠追送,餞我千里道。” 唐 杜甫《高都護驄馬行》:“ 長安 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二刻拍案驚奇》卷五:“傾城士女通宵出游,沒些禁忌。” 清 田蘭芳《明河南參政袁公(袁可立子袁樞)墓志銘》:“傾城往送,手植墳松。勿翦勿拜,千秋郁蔥。”葉圣陶《登雁塔》:“將來逢四野花開的時節,春秋晴明的日子……城里人必將傾城空巷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