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時間變遷的詞語
白駒過隙 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
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百代過客 指時間永遠流逝。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直逆旅也;光陰者,百代直過客也。”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黃昏,指短暫的時間。
出處: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朝生暮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重修政和證類本草·草下之上》:“朝生幕落花……生糞穢處,頭如筆,紫色,朝生暮死。” 朝生夕死 ①早晨剛生,晚上就死亡。
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暫。 出處:《山海經·海外東經》:“[君子國]有薰華草,朝生夕死。”
春去秋來 春天過去,秋天到來。形容時光流逝。
出處:明·劉基《大堤曲》:“春去秋來年復年,生歌死哭長相守。”寸陰尺璧 陰:日影,光陰;寸陰:指極斷的時間。
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價值比徑尺的璧玉還要珍貴。極言時間可貴。
出處:《淮南子·原道訓》:“故圣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間得而易失也。” 彈指之間 彈指:按佛經說法,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
比喻時間極短暫。 出處:唐·司空圖《偶書之四》:“平生多少事,彈指一時休。”
東兔西烏 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
表示時光不斷流逝。 出處:宋·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
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
浮生若夢 浮生:空虛不實的人生;若:象。把人生當作短暫虛幻的夢境。
出處: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云朝露 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時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處:《周書·蕭大圜傳》:“人生若浮云朝露,寧俟長繩第景,實不愿之。” 光陰荏苒 荏苒:時間一點一點的流逝。
指時間漸漸地過去了。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陰荏苒,雙是新春。”
光陰如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
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光陰似箭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
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過隙白駒 隙:空隙;白駒:原指白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光像駿馬一樣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
出處:《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寒來暑往 盛夏已過,寒冬將至。
泛指時光流逝。 出處:《周易·系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呼吸之間 形容極為短暫的時間。 出處:《晉書·郗鑒傳》:“決勝負于一朝,定成敗于呼吸。”
及時行樂 不失時機,尋歡作樂。 出處:漢樂府《西門行》詩:“夫為樂,為樂當及時。”
《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 急景流年 形容光陰易逝。
駒窗電逝 比喻光陰消逝得很快。 出處:前蜀·杜光庭《封李真人告詞》:“振衣世表,抗跡云間,悁駒窗電逝之勞,得鰲嶺云行之趣。”
駒光過隙 指光陰易逝。 出處:清·吳趼人《痛史》第21回:“先生,何必自苦!人生如駒光過隙,總要及時行樂,方是達人。”
臘盡春回 臘:指臘月,即農歷十二月。臘月過去,春天又來了。
出處:唐·孫道絢《菩薩蠻·梅》:“闌干六曲天圍碧,松風亭下梅初白。臘盡見春回,寒梢花又開。”
良辰美景 良:美好;辰:時辰。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良辰媚景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同“良辰美景”。 出處:元·侯克中《醉花陰》套曲:“你縱寶馬,跳金鞍,玩玉京,迷戀著良辰媚景。”
良時美景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出處:唐·楊炯《送并州旻上人詩序》:“良時美景,始云蒸而電激;臨水登山,忽風流而雨散。” 流光瞬息 形容時間極短。
出處:明·徐霖《繡襦記·鳴珂嘲客》:“流光瞬息駒過隙,莫把青春枉拋擲。” 流光易逝 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處:宋·宋祁《浪淘沙近》:“少年不管,流光如箭,因循不覺韶光換。” 流年似水 流年:光陰。
形容時間一去不復返。 出處: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十出:“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流水無情 流水一去不復返,毫無情意。比喻時光消逝,無意停留。
出處:唐·白居易《過元家履信宅》:“落花不語空辭樹,流水無情自入地。” 露往霜來 比喻歲月遷移,時光流逝。
屢變星霜 星霜:星辰運轉,一年循環一次,每年秋季降霜,因此以星霜指代年歲。表示歲月更換。
出處:宋·柳永《玉蝴蝶》:“難忘文期酒會,幾孤幾月,屢變星霜。” 美景良辰 良:美好;辰:時辰。
美好的時光和景物。 出處: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
二、描寫時間和物像改變的句子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一日三秋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唐?王勃 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時之余. --《三國志?魏書?王肅傳》裴松之注引《魏略》 勿謂寸陰短,既過難再獲.勿謂一絲微,既紹難再白. --清?朱經 外國部分: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易被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高爾基 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 --歌德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赫胥黎 其他部分: 人們常說:“時間在流逝.”其實不對,時間是靜止的,是我們在流逝.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三、形容時間變遷的詞語
斗轉星移[dǒu zhuǎn xīng yí]
斗轉星移是漢語詞語,是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出自《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光陰似箭 guāng yīn sì jiàn
釋 義
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 處
唐·韋莊《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示 例
~,日月如梭,不覺半年有余。(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日月如梭 rì yuè rú suō
釋義:
梭:織布時牽引緯線的工具。太陽和月亮象穿梭一樣地來去。形容時間過得很快。
出處:
宋·趙德麟《侯鯖錄》卷二:“織烏,日也,往來如梭之織。”
例句:
我想這光陰似水,~。
示 例
元·鄭廷玉《忍字記》第四折
望采納,O(∩_∩)O謝謝啊。
四、描述歲月變遷古詩詞
作者:林哈皮鏈接:https://**question/36048441/answer/65839278來源:知乎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黃庭堅《寄黃幾復》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蔣捷《虞美人》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杜甫《贈衛八處士》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閣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日月擲人去,有志不獲騁。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蘇軾《行香子》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王國維《蝶戀花》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
——姜夔《鷓鴣天》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蓬。——賀鑄《六州歌頭》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游。
——劉過《唐多令》問秦淮舊日窗寮,破紙迎風,壞檻當潮,目斷魂銷,當年粉黛,何處笙簫?——孔尚任《折桂令 問秦淮》日月如磨蟻,萬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滾滾自東流。
——辛棄疾《水調歌頭 送楊明瞻》世事無窮,勞生有限,似此區區長鮮歡。——蘇軾《沁園春 孤館燈青》青青陵上柏,磊磊澗中石。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古詩十九首 青青陵上柏》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陸游《沈園兩首》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王羲之《蘭亭集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蘇軾《赤壁賦》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王勃《滕王閣序》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歐陽修《秋聲賦》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白居易《長恨歌》重見太平身已老,桃源久住不能歸。——劉長卿《會赦后酬主簿所問》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登金陵鳳凰臺》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
——納蘭性德《虞美人》世變文字異,歲久苔蘚蝕。——韓維《遺吳沖卿大饗碑文》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元好問《摸魚兒》人生豈得長無謂,懷古思鄉共白頭。——李商隱《無題》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楊慎《臨江仙》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揚州慢》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行行重行行》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霄。
——杜甫《閣夜》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
——《搜神后記》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糜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終成一夢。當今黍熟黃粱,平旅蟻穴,當做如何消受。
——張岱《陶庵夢憶序》榮華東流水,萬事皆波瀾。——李白《古風(其三十九)》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李賀《苦晝短》燕子經年夢,梧桐昨暮非。——陳與義《雨》從來系日乏長繩,水去云回恨不勝。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李商隱《謁山》不辭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
——蘇軾《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五、跪求關于時間變化,事物變化的古詩名言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魯迅
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的。 —— 《魯迅全集》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在晨。及時作勉勵,歲月不待人。 —— 陶淵明:《雜詩》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里,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去,從我的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 —— 《匆匆》《朱自清文集》
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時間就是生命。 —— 富蘭克林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于節約時間。 —— 培根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晨昏滾滾水東流,今古悠悠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 文嘉:《明日歌》
時間的步伐有三種:未來姍姍來遲,現在象箭一般飛逝,過去永遠靜立不動。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忽視而令人后悔的是時間。 —— 高爾基
青春一去不復返,事業一縱永無成(勃朗寧)
無人能喚回已去的時辰(英國)
六、表示時間變化的成語
看書快 一目十行 吃飯快.狼吞虎咽 走路快. 風馳電掣 日行千里 一日千里 水流快. 一瀉千里 變化快. 天翻地覆 日新月異 辦事快. 雷厲風行 寫字畫畫快.一揮而就 時間流逝快 一日三秋 歲月如梭 看書快——(一目十行) 水流快——(一瀉千里) 吃飯快——(狼吞虎咽) 變化快——(日新月異) 走變化多端 變幻莫測 千變萬化 瞬息萬變 日新月異 轉瞬即逝 變化真快 瞬息萬變 稍縱即逝 日新月異 白駒過隙 白云蒼狗 瞬息萬變 日新月異 變化如神 日異月更 日異月殊 瞬息萬變 日新月異 千變萬化 變化如神 日異月更 日異月殊 日新月異 白云蒼狗 喜努無常,變換莫策,千變萬化,瞬息萬變 瞬息萬邊路快——(大步流星) 時間快——(日月如梭) 辦事快 (雷厲風行) 對答如流 風馳電掣 白駒過隙, 稍縱即逝 光陰似箭 日月如梭 風馳電掣 雷厲風行 一日千里 白駒過隙 轉瞬即逝 說時遲,那時快 彈指一揮間 1.動作快捷: 超軼絕塵 風馳電掣 橫沖直撞 急起直追 狼奔豕突 星馳電走 安步當車 倍道而進 大步流星 飛檐走壁 健步如飛 馬不停蹄 2.時間短暫: 阪上走丸 不假思索 曾何幾時 寸陰尺璧 電光石火 咄磋便辦 飛針走線 俯仰之間 立談之間 翹足而待 桑榆暮景 曇花一現 偷安旦夕 為期不遠 惟日不足 五日京兆 下車伊始 新來乍到 一朝一夕 一時半刻 一年半載 指日可待 3.時間流逝: 白駒過隙 百代過客 不舍晝夜 斗轉星移 寒來暑往 日復一日 日月如梭 日居月諸 稍縱即逝 似水流年 跳丸日月 鳥飛兔走 物換星移 星移半轉 動作快捷: 超軼絕塵 風馳電掣 橫沖直撞 急起直追 狼奔豕突 星馳電走 安步當車 倍道而進 大步流星 飛檐走壁 健步如飛 馬不停蹄 2.時間短暫: 阪上走丸 不假思索 曾何幾時 寸陰尺璧 電光石火 咄磋便辦 飛針走線 俯仰之間 立談之間 翹足而待 桑榆暮景 曇花一現 偷安旦夕 為期不遠 惟日不足 五日京兆 下車伊始 新來乍到 一朝一夕 一時半刻 一年半載 指日可待 3.時間流逝: 白駒過隙 百代過客 不舍晝夜 斗轉星移 寒來暑往 日復一日 日月如梭 日居月諸 稍縱即逝 似水流年 跳丸日月 鳥飛兔走 物換星移 星移半轉 出口成章 對答如流 風馳電掣 絕塵而去。
七、表示時間的詩句
時光荏苒
時光荏苒,時間一點一點地流逝、不知不覺中便稍縱即逝,猶如白駒過隙。歲月匆匆,仿佛昨日還是積雪層層的酷冬,今天已是烈日炙烤的炎夏。時光荏苒須當惜,風雨陰晴勤值歷。
蹉跎歲月
蹉跎歲月。蹉跎:時光白白過去。把時光白白地耽誤過去。指虛度光陰。常被誤用來形容“歲月艱難、艱苦”,出處晉·阮籍《詠懷》詩:“娛樂未終極,白日忽蹉跎。”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出自《誡子書》:“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意思是:如果年華與歲月虛度,志愿時日消磨,最終就會像枯枝落葉般一天天衰老下去.這樣的人不會為社會所用而有益于社會,只有悲傷地困守在自己的窮家破舍里,到那時再悔也來不及了.
滄海桑田
滄海桑田:滄海,大海;桑田,種桑樹的地;泛指農田。意思是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世間事變化很大。也作“桑田滄海”;又簡稱“滄桑”。
語出:晉·葛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云;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
唐·儲光羲 《獻八舅東歸》詩:“獨往不可羣,滄海成桑田。” 明 劉基 《惜馀春慢·詠子規》詞:“滄海桑田有時,海若未枯,愁應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