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林字的詩句
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
朝代:五代
作者: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白話釋義:
姹紫嫣紅的花兒轉眼已經凋謝,春光未免太匆忙。也是無可奈何啊,花兒怎么能經得起那凄風寒雨晝夜摧殘呢?
著雨的林花嬌艷欲滴好似那美人的胭脂淚。花兒和憐花人相互留戀,什么時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遺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東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無盡頭。
擴展資料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派詞人的傳統,又受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語言明快、形象生動、用情真摯,風格鮮明,其亡國后詞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對后世詞壇影響深遠。
作品賞析
南唐后主的這種詞,都是短幅的小令,況且明白如話,不待講析,自然易曉。他所“依靠”的,不是粉飾裝做,扭捏以為態,雕琢以為工,這些在他都無意為之;所憑的只是一片強烈直爽的情性。其筆亦天然流麗,如不用力,只是隨手抒寫。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起筆“林花”,但不是重點,重的卻是“謝了春紅,太匆匆”:林花凋謝,遍地落紅。花開花落幾時許?春去太匆匆。
無奈啊,嬌艷的花兒怎么能經得起那朝來的寒雨晚來凄風?春季是最美好的季節,“春紅”是最美好的物品,“紅”最美麗的顏色。這樣美好的事物突然間竟自“謝了”,而且是“太匆匆”,多么令人惋惜感嘆!
二、李白含有林字的詩句
1、別東林寺僧(首句)
東林送客處,月出白猿啼。笑別廬山遠,何煩過虎溪。
2、早過漆林渡寄萬巨(前兩句)
西經大藍山,南來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煙橫積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競奔注。潭落天上星,龍開水中霧。
峣巖注公柵,突兀陳焦墓。嶺峭紛上干,川明屢回顧。
因思萬夫子,解渴同瓊樹。何日睹清光,相歡詠佳句。
3、新林浦阻風寄友人(首句)潮水定可信,天風難與期。清晨西北轉,薄暮東南吹。
以此難掛席,佳期益相思。海月破圓影,菰蔣生綠池。
昨日北湖梅,開花已滿枝。今朝東門柳,夾道垂青絲。
歲物忽如此,我來定幾時。紛紛江上雪,草草客中悲。
明發新林浦,空吟謝脁詩。4、江上寄元六林宗(第四句)霜落江始寒,楓葉綠未脫。客行悲清秋,永路苦不達。
滄波眇川汜,白日隱天末。停棹依林巒,驚猿相叫聒。
夜分河漢轉,起視溟漲闊。涼風何蕭蕭,流水鳴活活。
浦沙凈如洗,海月明可掇。蘭交空懷思,瓊樹詎解渴。
勖哉滄洲心,歲晚庶不奪。幽賞頗自得,興遠與誰豁。5、廬山東林寺夜懷(第二句)我尋青蓮宇,獨往謝城闕。霜清東林鐘,水白虎溪月。
天香生虛空,天樂鳴不歇。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發。
湛然冥真心,曠劫斷出沒。再有一些只是題目中含林字的李白詩就不一一例舉了。
三、帶林字的古詩詞有哪些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唐 ·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唐 ·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舊時茅店社林邊 —— 宋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 唐 · 王維《竹里館》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 現代 · **《沁園春·長沙》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 唐 · 杜牧《山行》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 唐 · 李白《蜀道難》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 宋 · 蘇軾《定風波·三月七日》懶搖白羽扇,裸體青林中 —— 唐 · 李白《夏日山中》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 唐 · 王維《鹿柴》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 清 · 袁枚《所見》1.《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辛棄疾 【朝代】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譯文:天邊的明月升上了樹梢,驚飛了棲息在枝頭的喜鵲。
清涼的晚風仿佛傳來了遠處的蟬叫聲。在稻花的香氣里,人們談論著豐收的年景,耳邊傳來一陣陣青蛙的叫聲,好像在說著豐收年。
天空中輕云漂浮,閃爍的星星時隱時現,山前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從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廟附近的樹林中,山路一轉,曾經那記憶深刻的溪流小橋呈現在他的眼前。2.《竹里館》 【作者】王維 【朝代】唐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譯文:獨自閑坐幽靜竹林,時而彈琴時而長嘯。
密林之中何人知曉我在這里?只有一輪明月靜靜與我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