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太湖的詩句
1.【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作者:蘇軾
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從來不著萬斛船,一葦漁舟恣奔快。仙
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今朝偶上法華嶺,縱觀始覺人寰隘。山頭臥碣
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壞。空余白棘網秋蟲,無復青蓮出幽怪。(事見本院碑。)
我來徙倚長松下,欲掘茯苓親洗曬。聞道山中富奇藥,往往靈芝雜葵薤。詩人空
腹待黃精,生事只看長柄械。(杜子美詩云,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今年大熟期一飽,食葉微蟲真癬疥。(賈云,今歲有小蟲食葉,不甚為害。)白
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鐮鎩。安得山泉變春酒,與子一洗
2.水龍吟--太湖抒懷
太湖風卷如潮
千峰擂鼓濤天際
滄廊柳下
三山霧里
年年如此
鹿頂迎暉
昆侖存志
觀潮人去
為一春長在
百花長見
吩咐水
別輕易
3.太湖秋夕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夢魂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4.題 太 湖
天帝何時遣六丁,鑿開混沌見雙青。
湖通南北澄冰鑒,山斷東西列畫屏。
掩雨龍歸霄漢暝,網魚船過水云腥。
乘風欲往終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5.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間,渡頭齊放打魚船。
數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二、關于太湖的詩句
1.【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作者:蘇軾 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從來不著萬斛船,一葦漁舟恣奔快。仙 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今朝偶上法華嶺,縱觀始覺人寰隘。山頭臥碣 吊孤冢,下有至人僵不壞。
空余白棘網秋蟲,無復青蓮出幽怪。(事見本院碑。)
我來徙倚長松下,欲掘茯苓親洗曬。聞道山中富奇藥,往往靈芝雜葵薤。
詩人空 腹待黃精,生事只看長柄械。(杜子美詩云,長镵長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為命。)
今年大熟期一飽,食葉微蟲真癬疥。(賈云,今歲有小蟲食葉,不甚為害。)
白 花半落紫穟香,攘臂欲助磨鐮鎩。安得山泉變春酒,與子一洗 2.水龍吟--太湖抒懷 太湖風卷如潮 千峰擂鼓濤天際 滄廊柳下 三山霧里 年年如此 鹿頂迎暉 昆侖存志 觀潮人去 為一春長在 百花長見 吩咐水 別輕易3.太湖秋夕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夢魂歸。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4.題 太 湖天帝何時遣六丁,鑿開混沌見雙青。湖通南北澄冰鑒,山斷東西列畫屏。
掩雨龍歸霄漢暝,網魚船過水云腥。乘風欲往終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5.泛 太 湖野坫投荒三四間,渡頭齊放打魚船。數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三、描述太湖的詩句
2.水龍吟--太湖抒懷
太湖風卷如潮
千峰擂鼓濤天際
滄廊柳下
三山霧里
年年如此
鹿頂迎暉
昆侖存志
觀潮人去
為一春長在
百花長見
吩咐水
別輕易
3.太湖秋夕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夢魂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4.題 太 湖
天帝何時遣六丁,鑿開混沌見雙青.
湖通南北澄冰鑒,山斷東西列畫屏.
掩雨龍歸霄漢暝,網魚船過水云腥.
乘風欲往終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5.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間,渡頭齊放打魚船.
數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四、描寫太湖的古詩詞
太湖秋夕
水宿煙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靜夢魂歸。
暗覺海風度,蕭蕭聞雁飛。
王昌齡:(約698-756),唐京兆長安(今屬陜西省)人。字少伯,開元進士,曾任江寧丞。為盛唐邊塞詩派著名詩人。明人輯有《王昌齡集》。
題 太 湖
天帝何時遣六丁,鑿開混沌見雙青。
湖通南北澄冰鑒,山斷東西列畫屏。
掩雨龍歸霄漢暝,網魚船過水云腥。
乘風欲往終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楊基:(1326-1378后)明初詩人,字孟載,號眉庵。吳縣(今屬江蘇省)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書畫,與張羽、高啟、徐賁稱明初“吳中四杰”。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間,渡頭齊放打魚船。
數聲鴻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吳昌碩:(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碩、倉石,別名缶廬、苦鐵,十七歲以字行,浙江省安吉縣人。清末任江蘇安東(今江蘇漣水)縣令一月,后寓上海,為我國近代藝術大師。工詩、書法和國畫,擅寫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三十歲始作畫,以寫意花卉、蔬菜為主,山水、人物亦偶為之,他的藝術風格,影響很大。曾創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長。著有《缶廬集》、《缶廬印存》等。
晚唐詩人汪遵寫了《五湖》一詩,對范蠡的深謀遠慮大加贊賞:“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飏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