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安貧樂道的詩句 急
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二、關于安貧樂道的名言及事例有哪些
1、一個人只有站在安貧樂道的立場上,才能成為一名公正而又有智慧的人生觀察者。 ——梭羅
2、我們只有站在安貧樂道的立場上,才能夠無私地或者明智地去觀察人類的生活。 ——梭羅
3、要善于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的,安貧樂道的朋友。 ——于丹
安貧樂道
[ ān pín lè dào ]
【出處】《后漢書·韋彪傳》:“安貧樂道;恬于進趣;三輔諸儒莫不慕仰之。”
【事例】
田園樂七首·其五
唐代: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五柳先生對門
【譯文】遠處的山邊橫臥著一個寂靜的小村莊,綠樹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翹起,其間正升起一縷裊裊的炊煙。生活在顏回那樣簡陋、艱苦的環境中,與陶潛那樣與世無爭的高士為鄰。
【解析】顏回是個相當鮮明的例子了,身為孔子的學生,雖處于貧困卻仍然積極向上追求儒道。
三、形容安貧樂道的成語
【簞瓢陋室】: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古代裝水的小容器。
一簞食物,一瓢湯水。形容生活簡樸,安貧樂道。
【簞瓢陋巷】: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古代裝水的小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
形容生活簡樸,安貧樂道。【飯蔬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共挽鹿車】: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君子固窮】: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鹿車共挽】: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疏水簞瓢】:疏水:粗糙的飲食;簞瓢:簡陋的食具。比喻安貧樂道。
【飲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子夏懸鶉】: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
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四、形容安貧樂道的成語
【簞瓢陋室】: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古代裝水的小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形容生活簡樸,安貧樂道。
【簞瓢陋巷】:簞:古代盛飯的圓形竹器;瓢:古代裝水的小容器。一簞食物,一瓢湯水。形容生活簡樸,安貧樂道。
【飯蔬飲水】: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共挽鹿車】:挽:拉;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君子固窮】:君子:有教養、有德行的人;固窮:安守貧窮。指君子能夠安貧樂道,不失節操。
【鹿車共挽】:鹿車:古時的一種小車;挽:拉。舊時稱贊夫妻同心,安貧樂道。
【疏水簞瓢】:疏水:粗糙的飲食;簞瓢:簡陋的食具。比喻安貧樂道。
【飲水曲肱】:形容清心寡欲、安貧樂道的生活。
【子夏懸鶉】: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