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子”字開頭的詩句
1、《鄉村四月》
宋代: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譯文: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臨江仙·櫻桃落盡春歸去》
五代:李煜
櫻桃落盡春歸去,蝶翻金粉雙飛。子規啼月小樓西,玉鉤羅幕,惆悵暮煙垂。
別巷寂寥人散后,望殘煙草低迷。爐香閑裊鳳凰兒,空持羅帶,回首恨依依。
譯文:宗廟難獻的櫻桃已落盡——全都隨著春天歸去,無知的粉蝶兒還是尋樂雙飛。杜宇轉化的子規在小樓西面夜夜泣血鳴啼。倚著樓窗的玉鉤羅幕了望,惆悵地看著幕煙低垂。
入夜后小巷里一片岑寂,人們都以紛紛散去,凄然欲絕面對煙草低迷。爐里的香煙閑繞著繪飾鳳凰的衾枕。但見她愁容滿面空持羅帶,怎能不令人回首恨依依。
3、《送春》
宋代:王令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子規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
譯文:春天的花落了,明年依舊會開,屋檐下的燕子走了還會回來。但那迷戀美好春光的杜鵑在午夜依舊苦苦啼鳴,不相信,那春天喚不回來。
4、《行路難·其三》
唐代: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譯文: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采薇而食。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么要隱居清高自比云月?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后不自行隱退都死于非命。 伍子胥被吳王棄于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的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
5、《垂老別》
唐代:杜甫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譯文: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茍全。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
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明知道死別最后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么不憐她饑寒。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
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普天下應征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彌漫了崗巒。
尸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二、子字開頭的古詩
蠶婦吟 謝枋得
子規啼徹四更時,起視蠶稠怕葉稀。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豐 詩經
子之豐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將兮。
衣錦褧[1]衣,裳錦褧裳。叔兮伯兮,駕予與行。
裳錦褧裳,衣錦褧衣。叔兮伯兮,駕予與歸。
還 詩經
子之還兮,遭我乎峱[1]之間兮。
并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子之茂兮,遭我乎峱之道兮。
并驅從兩牡兮,揖我謂我好兮。
子之昌兮,遭我乎峱之陽。
并驅從兩狼兮,揖我謂我臧兮。
褰裳 詩經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
子不我思,豈無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
子不我思,豈無他士?狂童之狂也且!
宛丘 詩經
子之湯兮,宛丘之上兮。洵有情兮,而無望兮。
坎其擊鼓,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
坎其擊缶,宛丘之道。無冬無夏,值其鷺翿
贈周散騎興嗣 吳均
子云好飲酒,
家在成都縣。
制賦已百篇,
彈琴復千轉。
敬通不富豪,
相如本貧賤。
共作失職人,
包山一相見。
金陵十二釵正冊——賈迎春
子孫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梁。
贈寫真者 白居易
子騁丹青日,予當丑老時。
無勞役神思,更畫病容儀。
迢遞麒麟閣,圖功未有期。
區區尺素上,焉用寫真為?
王子晉廟 白居易
子晉廟前山月明,人聞往往夜吹笙。
鸞吟鳳唱聽無拍,多似霓裳散序聲。
經下邳圯橋懷張子房 李白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潛匿游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圯橋上,懷古欽英風。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嘆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長安送友人游湖南 杜牧
子性劇弘和,愚衷深褊狷。
相舍囂譊中,吾過何由鮮。
楚南饒風煙,湘岸苦縈宛。
山密夕陽多,人稀芳草遠。
青梅繁枝低,斑筍新梢短。
莫哭葬魚人,酒醒且眠飯。
三、各位高手幫忙我找以“文字開頭的詩句和以文”字結尾的詩句越多越
賚·詩經 文王既勤止,我應受之。
敷時繹思,我徂維求定。 時周之命,於繹思。
文章·陸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無疵瑕,豈復須人為。
君看古彝器,巧拙兩無施。 漢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為者,豪竹雜哀絲。 后夔不復作,千載誰與期? 文杏館·王維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
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 春日憶李白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謝公山下留詩仙——李白墓 【標題】:李白墓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采石江邊李白墳,繞田無限草連云。
可憐荒壟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但是詩人多薄命,就中淪落不過君。
宋 晏殊 澹澹梳妝薄薄文。 唐 黃幡綽 可憐好個劉文樹,髭須共頦頤別住。
文樹面孔不似猢猻,猢猻面孔強似文樹。 宋 張順之 照我胸中筆,吐出江淹文。
宋 陽枋 文章不數向歆輩,姓字須教班馬香。 宋 無名氏 文章卻似呼延贊,風貌全同富相公。
宋 王化基 文章換桂一枝秀,清白傳家兩弟貧。 宋 蘇紳 一篇此日?ず柙澹逕?暝》鏤摹? 宋 史化堯 文仙亭與遠峰齊,縱目憑欄似此稀。
宋 李?D 文林換卻山林興,誰道山人索價高。 宋 晃? 文昭豈異天垂象,澤布還同雨灑溟。
宋 吳濤 文書堆裹形骸苦,竹木陰中日月閑。 唐 鄭仁表 文章世上爭開路,閥閱山東拄破天。
宋 真宗 噫我大君,嗣世修文。 宋 姚勉 文獻風流想故家,玉川室邇已人遐。
宋 汪元量 文園多病厭文君,恨入金徽不忍聞。 宋 林訪 文士相輕自古然,堪嗟嘲詠費雕鐫。
唐 岑參 文公不可見,空使蜀人傳。 唐 趙嘏 青娥埋沒此江濱,江樹颼溜慘暮云。
文字在碑碑已墮,波濤辜負色絲文 宋 宋度宗 文窺先漢,詩到盛唐。 宋 釋達觀 良玉不雕,美言不文。
宋 龔開 龍數肖九,汝有九文。 蓋從東皇,駕五色云。
唐 王維 文杏裁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里云,去作人間雨。
宋 張耒 我雖不知文,嘗聞于達者。 文以意為車,意以文為馬。
宋 喻良能 文章無正體,源浚流乃深。 唐 戴叔倫 文案日成堆,愁眉拽不開。
偷歸甕間臥,逢個楚狂來。 唐 王魯復 文字元無底,功夫轉到難。
苦心三百首,暫請侍郎看。 唐 劉叉 文王久不出,賢士如土賤。
妻孥從餓死,敢愛黃金篆。 唐 劉禹錫 文苑振金聲,循良冠百城。
不知今史氏,何處列君名 唐 李端 文章似揚馬,風骨又清羸。江漢君猶在,英靈信未衰。
宋 梅堯臣 毛氏穎出中山中,衣白兔褐求文公。 文公嘗為穎作傳,使穎名字存無窮 。
太多了,這個網址可以查 。
四、以子字打頭的成語
子字開頭的成語:
子丑寅卯: 四個地支。多指事理。
子虛烏有: 子虛:并非真實;烏有:哪有。指假設的、不存在的、不真實的事情。
子孝父慈: 兒女孝順,父母慈愛。同“父慈子孝”。
子子孫孫: 子孫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子夏懸鶉: 鶉:鶉鳥尾禿有如補綻百結。指子夏生活寒苦卻不愿做官,衣服破爛打結,披在身上像掛著的鶉鳥尾一樣。形容人衣衫襤褸,生活困頓卻清高自持,安貧樂道。
子為父隱: 兒子為父親隱瞞劣跡。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與財產。后用以泛指財物、美女。
子曰詩云: 子:指孔子;詩:指《詩經》;曰、云:說。泛指儒家言論。
子承父業: 兒子繼承父親的事業
五、求“以”子開頭的成語
度人之心 以渴服馬 以口問心 以快先睹 以荷析薪 以火止沸 以己度人 以計代戰 以絕后患 以酒解酲 以假亂真 以儆效尤 以簡馭繁 以簡御繁 以卵擊石 以利累形 以老賣老 以卵投石 以鄰為壑 以鹿為馬 以類相從 以蠡測海 以售其奸 以殺去殺 以微知著 以微知著 以心傳心 以貍至鼠 以貍致鼠 以貍致鼠,度人之腹 以己之心以碫投卵 以禮相待 以冠補履 以管窺豹 以管窺天 以筦窺天 以古制今 以卵敵石 以貍餌鼠 以理服人 以力服人 以白詆青 以半擊倍 以白為黑 以暴易暴 以冰致蠅 以公滅私 以骨去蟻 以古為鑒 以古為鏡 以攻為守 以規為瑱 以宮笑角 以瞽引瞽 以古喻今 以膠投漆 以叔援嫂 以殺止殺 以噎廢餐 以噎廢飡 以夷伐夷 以義割恩 以辭害意 以詞害意 以此類推 以辭取人 以德報德 以德報怨 以點帶面 以德服人 以毒攻毒 以黨舉官 以大惡細 以德追禍 以惡報惡 以訛傳訛 以耳代目 以耳為目 以防不測 以豐補歉 以不濟可 以法為教 以防萬一 以功補過 以戈舂黍 以古非今 以古方今 以觀后效 以火救火 以火去蛾 以黑為白 以毀為罰 以煎止燔 以己之心、以冰致繩 以貍至鼠 以貌取人 以毛相馬 以沫相濡 以偏概全 以勤補拙 以權達變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以強凌弱 以權謀私 以屈求伸 以其人之道,度君子之腹 以郄視文 以心問心 以血洗血 以學愈愚 以刑止刑 以刑致刑 以怨報德 以一持萬 以鎰稱銖 以義斷恩 以逸待勞 以佚待勞 以玉抵鵲 以一當十 以玉抵烏 以一奉百 以夷攻夷 以眼還眼,還治其人之身 以強勝弱 以筌為魚 以求一逞 以肉啖虎 以人廢言 以日繼夜 以柔克剛 以容取人 以肉驅蠅 以肉去蟻 以肉餧虎 以弱勝強 以忍為閽 以肉喂虎 以人為鏡 以人為鑒 以日為年 以人擇官 以柔制剛 以弱制強 以身報國 以私廢公 以私害公 以手加額 以疏間親 以水濟水 以水救水 以升量石 以身試法 以身試險 以石投卵 以石投水 以水投水 以水投石 以守為攻 以慎為鍵 以書為御 以身許國 以身殉國 以水洗血 以身殉職 以索續組 以身作則 以螳當車 以桃代李 以莛叩鐘 以莛扣鐘 以湯沃沸 以退為進 以湯沃雪 以天下為己任 以湯止沸 以莛撞鐘 以文害辭 以為后圖 以文會友 以往鑒來 以文亂法 以偽亂真 以小見大 以刑去刑 以小人之心,以牙還牙 以牙還牙 以眼還眼 以一警百 以一儆百 以逸擊勞 以譽進能 以言舉人 以夜繼日 以疑決疑 以夜繼朝 以夜繼晝 以意逆志 以言取人 以魚驅蠅 以養傷身 以蚓投魚 以言為諱 以譽為賞 以意為之 以言徇物 以夜續晝 以羊易牛 以一知萬 以夷制夷 以夷治夷 以眾暴寡 以直報怨 以直抱怨 以錐刺地 以指測河 以錐餐壺 以錐飡壸 以銖稱鎰 以銖程鎰 以澤量尸 以紫亂朱 以指撓沸 以戰去戰 以終天年 以珠彈雀 以紫為朱 以戰養戰 以子之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