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親人離別的古詩
1、《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
歸臥南山陲。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2、《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4、《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圣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云吾道非。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5、《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6、《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9、《送魏萬之京》【唐】李頎
朝聞游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11、《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2、《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3、《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路出寒云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14、《賦得暮雨送李胄》【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5、《送人東游》【唐】溫庭筠
荒戌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樽酒慰離顏。
16、《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7、《雨霖鈴》【宋】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摧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晚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18、《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二、紀念逝去親人的詩句
**:祭文·祭母文 (1919年) 嗚呼吾母,遽然而死。
壽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東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艱辛備歷。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間萬萬,皆傷心史。
不忍卒書,待徐溫吐。 今則欲言,只有兩端。
一則盛德,一則恨偏。 吾母高風,首推博愛。
遠近親疏,一皆覆載。 愷惻慈祥,感動庶匯。
愛力所及,原本真誠。 不作誑言,不存欺心。
整飭成性,一絲不詭。 手澤所經,皆有條理。
頭腦精密,劈理分情。 事無遺算,物無遁形。
潔凈之風,傳遍戚里。 不染一塵,身心表里。
五德犖犖,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綱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獲。
精神痛苦,以此為卓。 天乎人歟?傾地一角。
次則兒輩,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黃。
病時攬手,酸心結腸。 但呼兒輩,各務為良。
又次所懷,好親至愛。 或屬素恩,或多勞瘁。
大小親疏,均待報賚。 總茲所述,盛德所輝。
以秉悃忱,則效不違。 致于所恨,必補遺缺。
念茲在茲,此心不越。 養育深恩,春暉朝靄。
報之何時?精禽大海。 嗚呼吾母,母終未死。
軀殼雖隳,靈則萬古。 有生一日,皆報恩時。
有生一日,皆伴親時。 今也言長,時則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淺。 此時家奠,盡此一觴。
后有言陳,與日俱長。 尚饗! 祭妹文 袁枚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嗚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離吾鄉七百里矣;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貞,遇人仳離,致孤危?落;雖命之所存,天實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 嘗非予之過也。
予幼從先生受經,汝差肩而坐,愛聽古人節義事,一旦長成,遽躬蹈之。嗚 呼!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奮臂出其間,歲寒蟲僵,同臨其穴。今予殮汝葬汝,而當日之情形,憬然 赴目。
予九歲,憩書齌,汝梳只髻,披單縑來,溫緇衣一章。 適先生?L戶入,聞兩童子音瑯 瑯然,不覺莞爾,連迷則則;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當分明記之。
予弱冠粵行,汝掎 裳悲慟。逾二年,予披宮錦還家,汝從東廂扶案出,一家瞠視而笑,不記語從何起;大概說 長安登科,函使報信遲早云爾。
凡此瑣瑣,雖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 舊事 填膺,思之凄梗,如影歷歷,逼取便逝。
悔當時不將??鑾樽矗蘼萍痛媯蝗歡暌巡輝諶? 間,則雖年光倒流,兒時可再,而亦無與為證印者矣。 汝之義絕高氏而歸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時;家中文墨,順汝辦治。
嘗謂女流中最少明 經義、諳雅故者;汝嫂非不婉??,而于此微缺然。 故自汝歸后,雖為汝悲,實為予喜。
予又 長汝四歲,或人間長者先亡,可將身后?汝;而不謂汝之先予以去世。 前年予病,汝終宵刺探,減一分則喜,增一分則憂。
后雖小差,猶尚??炸,無所娛遣。 汝來床前,為說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資一歡。
嗚呼!今而后吾將再病,教從何處呼汝 耶! 汝之疾也,予信醫言無害,遠吊揚州。 汝又慮戚吾心,阻人走報。
及至□?芬鴨£⒛? 問望兄歸否,強應曰諾已。予先一日夢汝來訣,心知不祥,飛舟渡江,果予以未時還家,而 汝以辰時氣絕,四支猶溫,一目未瞑,蓋猶忍死待予也。
嗚呼痛哉!早知訣汝,則予豈肯遠 游;即游,亦尚有幾許心中言,要汝知聞,共汝籌畫也。 而今已矣!除吾死外,當無見期。
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見汝;而死后之有知無知,與得見不得見,又卒難明也。然則抱此無 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詩,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傳;惟汝之窀穸,尚未謀耳 。
先塋在杭,江廣河深,勢難歸葬,故請母命而寧汝于斯,便祭掃也。 其旁葬汝女阿印,其 下兩冢:一為阿爺侍者朱氏,一為阿兄侍者陶氏。
羊山曠渺,南望原隰,西望棲霞,風雨晨 昏,羈魂有伴,當不孤寂。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后,至今無男,兩女牙牙,生汝 死后,才周??耳。
予雖親在,未敢言老;而齒危發禿,暗里自知,知在人間,尚復幾日!阿 品遠官河南,亦無子女,九族無可繼者。 汝死我葬,吾死誰埋,汝倘有靈,可能告我?朔風 野大,阿兄歸矣,猶屢屢回頭望汝也。
嗚呼哀哉!嗚呼哀哉! 。
三、對親人離去的句子
這些都是網上摘錄的,你可以選擇使用。老漢希望能夠幫助你!
1、這段時間,我總覺得眼色朦朧濕潤,總是尋找原因而不知,是清明將至,逝去的親人在那邊思念我,而或我在懷念我故去的親人?
2、我知道各地風俗迥異,但共同的是要表達出對親人離去的悲戚心情,我也只能在數千里之外讓他代我叩首作揖進獻花圈!
3、此刻,作為朋友,我們只有懷念,深深地記住并感謝你陪著我們一起走過從前,有你在的時候,陰雨天也時常陽光燦爛,你的笑容、單純與對朋友的赤誠,將是我們一生中永遠的財富;而失去你,是我們一生永遠無法彌補的痛。
4、忽然想,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誰像我一樣,有著如此切切的貌似做作的情感?還有誰像我一樣,能夠哭得悲傷痛得徹骨的貌似虛偽的宣泄?
5、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在家里舉行追悼儀式,共同寄托對我慈母***老人的哀思。
6、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悼念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朋友,我們美好記憶的一部分——xxx先生。
7、我改變不了自己,讓自己隨波逐流,讓自己虛偽冷漠,我也不愿意!哪怕迎來的只有那些無知世故而又貌似成熟的冷嘲熱諷!
8、我們懷著極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們的親人xxx。
9、今天我們全家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愛的母親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遺體作最后的告別。
10、親人已仙游,未呈兒孫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四、追悼親人離開的詩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
親人已仙游,未呈兒孫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親人仙游去,兒孫福未觸。游魂千里處,思量千百度。
親人已仙游,未聚兒孫樓。游魂千里奏,如何思量愁。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
縱使相逢應不識,
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
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
[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
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五、離開親人不舍的句子
1、從別后,憶相逢。
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缸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2、分別時,我們沒有流連的淚眼,相對,無語。看夕陽透過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暉灑在西清河畔。
3、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4、高山重洋將我們分離,沒奈何我只能在回憶中與你重逢,在夢境中與你相遇。5、揮別的是手臂,更近的是心靈。
6、白浪給你獻花,陽光與你擁抱,海鷗與你話別,啊,生活的大海托著你青春的船只啟航了。7、別后悠悠君莫問,無限事,不言中。
8、別離的淚水,為記憶的長河增添新的浪花;別離的祝福,為再一次相聚拉開了序幕。9、不要勉強自己,明天沒什么特別!只是想你能完完全全陪我在你有時間我離開前。
10、既不回頭,何必不忘?既然無緣,何需誓言今日種種?似水無痕,明日何夕,君無陌路。11、今天笑著和你分手,但愿不日笑著把你迎接。
12、盡管是匆匆地相逢,匆匆地離別,但短促的生命歷程中我們擁有著永恒,相信今日的友情是明日最好的回憶。13、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離緒千種,期待著一次重逢。
14、如果還可以,令你在須臾的閑暇之間追尋我的身影,我愿若深藏于地底的繭,再沉睡二十年,然后在春日的暖陽中,破繭而出,化蛹為蝶,在藍天下碧草邊,翩翩為你而舞。15、一些人一些事就這么明明滅滅地刻在沿途的風景中。
我學會了安穩、學會了謊言、學會了冷靜、學會了沉默、學會了堅忍。輾轉中的快樂在百轉千回中碎成一地琉璃,我站在風中把它們掃進心底最陰暗的角落,再也沒有關系。
16、流年似水,歲月蹉跎,不知不覺的便遺忘了許多。曾經那些熟悉的容顏,似乎也都在歲月的風聲里越去越遠了,只余下一些記憶的痕跡,散落成一地的斑駁,再也找不回昨日的似錦繁華。
看慣了花開花落,潮漲潮汐,也就不會再……17、愛情就如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飄在外面,甜甜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底面,模模糊糊地把你倒映在咖啡里面。18、晚風拂過我的臉龐,一場錯開的花季,埋首煙波,似水流年。
我將手中畫筆散落,亂了晴天里的陰霾,終是成了剪影。往事如煙,一紙愁情,亂了我的世界,你一低頭,寫傷了一片天。
19、是誰安排了那一次次的錯誤,還是我不小心讓那最美麗的瞬間被風吹落?或許我只是那承載著一個夢想的風,而你卻是那天空中漂移的云。或許你只是那一滴穿過云層,穿過風中的雨滴,盡管我們可以傾心的相遇,可卻無能……20、這一生,遇不到彼此最寂寞。
遇到了,還是寂寞。傷感的句子看、花開了呢、莪又熬過了一年。
寂寞的人總是記住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正如我總是意猶未盡地想起你!不是我的終究不是我的,我終歸是你的一個過客。當你真正愛一樣東西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語言多么的脆弱和無力。
21、這一年的那一季,早已錯過了等候,櫻花飄落后的樹影里,與記憶一起回想她的美麗。“若千年的回首能換來一世長相守,我愿是你身旁一株花樹,年年季季的花開花落,只為你回首一顧”,那些長長短短的句子,一點點將時光拖住,謄寫在遠去的日子里,卻不知人面何處。
22、等待你的關心,等到我關上了心;走完同一條街,回到兩個世界;多謝你的絕情,讓我學會死心;不是不死心是死不了心;真心離傷心最近;我想哭,可是我已經不知道該怎么流淚了;誰把誰真的當真,誰為誰心疼;等待,也許并不容易;傷害,卻輕而易舉。23、我那些曾經最親密的伙伴們,好久不見了。
現在,你們已經不再是我觸手可及的伙伴了。但卻依舊相信著,那時的我們,都是彼此生命中的一道光線。
最近喜歡上這樣的一句話:如果有天我們變陌生了,那么我就重新認識你。親人離別傷感的句子當你踏上月臺從此一個人走,你知道我好擔心,心中縱有千言萬語,卻只能對你深深地凝瞬;我好難過卻不肯說出口。
分別時,我們沒有流連的淚眼,相對,無語。看夕陽透過文峰塔尖,把它的余暉灑在西清河畔。
故鄉今夜思千里,愁鬢明朝又一年。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離別時,留下一串艱難的足跡;相逢時,歡愉一對欣喜的身影沒有離別的痛苦,也就沒有相逢的歡愉。離別時的感傷,是你我都無法忍受的;它讓難舍的感情就此斷絕。
留下相逢的倩影,帶走萌芽的相思草,惟有綠色的郵路,載下別離的思念。那些刻在椅子背后的愛情,會不會像水泥上的花朵,開出沒有風的,寂寞的森林 。
你走來的時候,我的期待在遠方;你離去的時候,你就是我夢繞魂牽的期待。你走了,帶著我全部的愛走了,只是一句分手.我忍著眼淚看著你的背影,好想最后在抱你一次,好想在對你說一次“我愛你” 。
片云凝不散,遙掛望鄉愁。似乎都感覺到了分離前的傷悲,所以彼此都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共同的友誼。
多么希望時間就此停靠在岸邊;多么希望時間不再前進;多么希望時間可以倒流;讓我們再一次珍惜美好的友情,讓我們一起分享這份默契的沉默,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
六、懷念已故親人的詩句
一、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宋)陸游《沈園二首》
譯文: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當年這里我曾經見到她美麗的側影驚鴻一現。
二、紀叟黃泉里,還應釀老春。——(唐)李白《哭宣城善釀紀叟》
譯文:紀老在黃泉里,還會釀制老春美酒。
三、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宋)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譯文: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沒有地方跟她訴說心中的凄涼悲傷。
四、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宋)賀鑄《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譯文: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五、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唐)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二》
譯文:我誠知死別之恨世間人人都有,但咱們貧賤夫妻事事更覺悲哀。
七、寫親人離別的詩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3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王維《送別》) 4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5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6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7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 8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10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11掩淚空相向,風塵何處期。
(盧綸《送李端》) 12遠送從此別,青山空復情。幾時杯重把,昨夜月同行。
(杜甫《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13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4望君煙水闊,揮手淚沾巾。飛鳥沒何處,青山空向人。
(劉長卿《餞別王十一南游》) 15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羅衣,白云堪臥君早歸。(李白《白云歌送劉十六歸京》) 16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哀愁的詩句。
八、表達對離別親人的美好祝福(填寫合適的詩詞)有哪些
1、表達對離別親人的美好祝愿的詩句:但愿人長,千里共嬋娟。
2、當我們回憶母愛,要報答母親的深情時,會很自然地吟誦起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當我們在外地過年時,常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4、離家在外的游子對著一輪明月思鄉思親,這樣的詩句有:《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九、親人去世了悲哀旳句子
如何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來?親人的突然離去,人人都會悲痛欲絕,傷心不已。
但冷靜下來,仔細思量,人生無常啊,今天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再說有些親人年紀大了,也不可能跟隨我們一輩子,總是要有一天離開我們的。
夫妻到時候往往總有一個人先走的。最痛心的是白發人送黑發人。
其實人生在冥冥之中自由天數的。人的壽命也是如此。
明白了這些自然規律和道理之后,我們在親人離去的時候,痛苦就會減少一些。時間是撫平心靈創傷的最好良藥。
保重自己的身體,快樂幸福的生活------也是離去親人在天堂對我們的真心希望啊。所以報答離去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每一天的快樂幸福!。
一、追悼親人離開的詩句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
出自:[漢]韓嬰《韓詩外傳》親人已仙游,未呈兒孫福。游魂于千里,如何度思量。
親人仙游去,兒孫福未觸。游魂千里處,思量千百度。
親人已仙游,未聚兒孫樓。游魂千里奏,如何思量愁。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1]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注釋】[1]孟啟《本事詩·徵異第五》載張姓妻孔氏贈夫詩:“欲知腸斷處,明月照孤墳。”蘇軾十九歲與同郡王弗結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調和,甘苦與共。
十年后王弗亡故,歸葬于家鄉的祖瑩。這首詞是蘇軾在密州一次夢見王弗后寫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
生者與死者雖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
“不思量”極似無情,“自難亡”則死生契闊而不嘗一日去懷。這種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難以消除。
讀慣了詞中常見的那種“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柳永)的愛情濃烈的詞句,再來讀蘇軾此詞,可以感受到它們寫出不同人生階段的情感類型。前者是青年時代的感情,熱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
后者是進入中年后一起擔受著一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蘇軾本來欣賞“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的藝術風格,這首詞表達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此詞還有一個值得注意之處,即這次夢中的夫妻相會,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別的烙櫻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縭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
蘇軾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塵滿面,鬢如霜”,心情十分蒼老。王弗見了蘇軾,也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似乎在傾訴生離死別后的無限哀痛。
生活的磨難,對于無意識的夢境,同樣起著潛在而深該的影響。末了三句設想亡妻長眠于地下的孤獨與哀傷,實際上兩心相通,生者對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