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游湖用自己話寫寫一寫詩句的意思
《春游湖》中并沒有描寫比喻的詩句,第二句“夾岸桃花蘸水開”中“蘸”字,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把樹枝壓彎了后貼著水面的情景。
春游湖
朝代:宋代
作者: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
譯文
一對對燕子,你們什么時候飛回來的?小河兩岸的桃樹枝條浸在水里,鮮紅的桃花已經開放。
下了幾天雨,河水漲起來淹沒了小橋,人不能過河,正在這時候,一葉小舟從柳陰下緩緩駛出。
《春游湖》是宋代詩人徐俯的一首七言絕句。詩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詩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據覓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蹤安排構圖。
燕子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是沾著水面。但桃花不同于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是不能蘸水的。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連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詩人只選一處:就在春雨把橋面淹沒了的地方。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 就過不去了。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詩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來加以表現,通過燕子歸來,桃花盛開.描繪出春日湖光美景,通過春雨斷橋,小舟擺渡來突出湖水上漲的特點。
這首詩后兩句尤為著名。由橋斷而見水漲,由舟小而見湖寬。充分體現了中國詩歌藝術的兩個重要審美特點:一是寫景在秀麗之外須有幽淡之致。桃花開、燕雙飛,固然明媚,但無斷橋,便少了逸趣;二是以實寫虛,虛實相生。小舟撐出柳陰,滿湖春色已全然托出。
二、《春游湖》這首詩主要寫什么
春游湖徐俯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度,小舟撐出柳陰來。這樣的小詩,不一定有什么深意,寫來卻風韻翩翩,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
徐俯(?——一一四○)是北宋詩人黃庭堅的外甥。這首詩在當時就頗為流傳,稍后于他的南宋詩人曾經稱贊:“解道春江斷橋句,舊時聞說徐師川。”
師川是徐俯的號。詩人游湖,是早春天氣。
何以見得?有詩為證。燕子是一種候鳥。
它來了,象征著春天的來臨。詩人遇上了在田野中忙著含泥的燕子,馬上產生了春天到來的喜悅,不禁突然一問:“雙飛的燕子啊,你們是幾時回來的?”這一問問得很好,從疑問的語氣中表達了當時驚訝和喜悅的心情。
再放開眼界一看,果然春天來了,湖邊的桃花盛開,鮮紅似錦。蘸[zhān],是沾著水面。
但桃花不同于柳樹,它的枝葉不是絲絲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蕩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聯成一片,遠處望見,仿佛蘸水而開,這景色美極了!然而還沒有寫出“游”字,突破這個難關,得有巧妙的構思。
詩句不能象記敘文那樣直接表達,而是應該選出一個畫面,用鮮明的形象,使讀者理解到確實是春游湖邊。詩人在漫長的湖堤上游春,許許多多動人的景色迎面而來,那么選用哪一處最好呢?最后選出來了:就在“春雨斷橋”的地方。
一條小溪上面,平常架著小木橋。雨后水漲,小橋被淹沒,走到這里,就過不去了。
“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過。對稱心快意的春游來說,是一個莫大的挫折。
可是湊巧得很,柳蔭深處,悠悠撐出一只小船來,這就可以租船擺渡,繼續游賞了。經過斷橋的阻礙,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斷橋這塊地方,集中了矛盾,是春游途中的關鍵。從前進中遇到阻礙,又在阻礙中得到前進。
這個“游”字就在這樣的行動中被表現出來了。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破除千篇一律的手法,讓千百年以來的讀者,仿佛也嘗受到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三、徐俯的《春游湖》這首詩的詩意
徐俯:春游湖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作者介紹】徐俯(1075-1141) 字師川,號東湖居士,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
黃庭堅之甥。 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
紹興二年(1132),賜進士出身。三年,遷翰林學士,擢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官至參知政事。
后以事提舉洞霄宮。工詩詞,語言秀麗,意境開闊。
代表作有《念奴嬌》、《卜算子》([二]、[三])、《踏莎行》([一]、[三])、《鷓鴣天》(一)等,其中以《念奴嬌》為最著名。 該詞聯想豐富,意象紛呈,浩氣彌漫,頗有李白《月下獨酌》和蘇軾《水調歌頭*中秋》的那般放蕩不羈和豪邁氣象。
有《東湖集》,不傳。 【說明】這首詩把春天湖邊景色寫得明媚可人。
第三、四句描寫春江雨后水勢高漲,把石橋都給淹沒了,行人只好坐船擺渡過去。 景致雖小,頗見情趣。
這首詩很受人傳誦,甚至一想到“春雨斷橋”,就聯想到了徐師川的名字。 【解釋】①這句意思是:轉眼之間春意已經很濃了。
②夾岸--兩岸。蘸水--碰到了湖水。
這句形容湖水高漲,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輕輕貼著水面開放。 ③斷橋--把橋面淹沒了。
度--同“渡”。文字 參考資料:百度詞條。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春游湖徐府雙飛燕子幾時回
1。
“蘸”字,擬人手法,一方面生動形象地寫出桃花開得繁密;另一方面也形象地表現了“桃花帶雨”的情形,表達了作者的喜悅心情。2。
春水上漲,沒過橋面,正當游人無法“度”過之際,一只小船從柳陰深處撐過來。詩句告訴人們,困境中仍然蘊含著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體現了宋詩特有的理趣。
1。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煉字,回答時,要注意結合詩句分析作答。
詩句中一個“蘸”字,將桃花鮮艷水靈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進而使人聯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連成一片,仿佛蘸水而開,據此可作答。考點: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
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2。
試題分析:要分析“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中蘊含的哲理,需要明確:這兩句從過橋與乘舟兩路寫游湖之興,雨后水漲,淹沒小橋,只好舍橋登船,柳陰中撐出一葉小舟,使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 這首詩以清新的筆意寫出江南水鄉特有的風光,秀麗幽淡,虛實相生,讓讀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陰中撐出的小船帶來的喜悅。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用自己的話講講春游湖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