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九九重陽的古詩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唐)白居易《九日登巴臺》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唐)白居易《九日題涂溪》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唐)白居易《九日醉吟》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唐)白居易《閏九月九日獨飲》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二、【描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采桑子 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唐)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齊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盧照鄰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九日作(唐)王縉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九日(唐)楊衡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韋安石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醉花蔭(宋)李清照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南朝 陳)江總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沉醉東風 重九(元)關漢卿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明)文森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三、9月9日重陽節詩句
秋登蘭山寄張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登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 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黃。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重陽席上賦白菊 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白霜。 還似今朝歌舞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踏莎行 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辛棄疾 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 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
醉花蔭 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沉醉東風 重九 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采桑子·重陽 **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重陽 文天祥 萬里飄零兩鬢蓬,故鄉秋色老梧桐。 雁棲新月江湖滿,燕別斜陽巷陌空。
落葉何心定流水,黃花無主更西風。 干坤遺恨知多少,前日龍山如夢中。
九日渡江 李東陽 秋風江口聽鳴榔,遠客歸心正渺茫。 萬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風日幾重陽。
中樹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繞建康。 酬過真州更東下,夜深燈火宿維揚。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最出名的應該屬于這首。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唐】李群玉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 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四、關于九月九日重陽節登山的詩歌,有多少首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罷,今朝再舉觴。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盧照鄰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望積風煙。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九日作
(唐)王縉
莫將邊地比京都,八月嚴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無。
九日
(唐)楊衡
黃花紫菊傍籬落,摘菊泛酒愛芳新。
不堪今日望鄉意,強插茱萸隨眾人。
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得枝字
韋安石
重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
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醉花蔭
(宋)李清照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于長安還揚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賦韻
(南朝 陳)江總
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故鄉籬下菊,今日幾花開?
沉醉東風 重九
(元)關漢卿
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
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
誰肯教白衣送酒。
九日
(明)文森
三載重陽菊,開時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對故園花。
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登臨無限意,何處望京華。
五、九月九重陽節的詩句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九月九憶山東兄弟》
人老去西風白發,蝶愁來明日黃花。——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鄭谷《菊》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王勃《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九日明朝酒香,一年好景橙黃。——張可久《滿庭芳·客中九日》
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只覺魂銷。——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呂本中《南歌子·驛路侵斜月》
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晏殊《訴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九日龍山飲,黃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龍山飲》
吟懷未許老重陽,霜雪無端入鬢長。——序燈《九日吳山宴集值雨次韻》
重陽過后,西風漸緊,庭樹葉紛紛。——晏殊《少年游·重陽過后》
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近多風雨。——辛棄疾《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六、九月九日重陽節重陽節王維的詩
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全文如下: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譯文獨自遠離家鄉無法與家人團聚,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注釋⑴九月九日:即重陽節。
古以九為陽數,故曰重陽。憶:想念。
山東:王維遷居于蒲縣(今山西永濟縣),在函谷關與華山以東,所以稱山東。⑵異鄉:他鄉、外鄉。
為異客:作他鄉的客人。⑶佳節:美好的節日。
⑷登高:古有重陽節登高的風俗。⑸茱萸(zhūyú):一種香草,即草決明。
古時人們認為重陽節插戴茱萸可以避災克邪。創作背景 此詩原注:“時年十七。”
說明這是王維十七時的作品。王維當時獨自一人漂泊在洛陽與長安之間,他是蒲州(今山西永濟)人,蒲州在華山東面,所以稱故鄉的兄弟為山東兄弟。
九月九日是重陽節,中國有些地方有登高的習俗。《太平御覽》卷三十二引《風土記》云:“俗于此日,以茱萸氣烈成熟,尚此日,折萸房以插頭,言辟熱氣而御初寒。”
詩人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
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參考資料 于海娣.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
七、九月九重陽詩句
51.重陽日寄韋舍人 【唐】趙嘏 節過重陽菊委塵,江邊病起杖扶身。
不知此日龍山會,誰是風流落帽人。 52.重陽日示舍弟 【唐】趙嘏 多少鄉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開。
新霜何處雁初下,故國窮秋首正回。 漸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驅馬傍塵埃。
侯門無路提攜爾,虛共扁舟萬里來。 53.旅中過重陽 【唐】朱慶馀 一歲重陽至,羈游在異鄉。
登高思舊友,滿目是窮荒。 草際飛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籬畔菊,今日為誰黃。 54.重陽日陪韋卿宴 【唐】朱灣 何必龍山好,南亭賞不暌。
清規陳侯事,雅興謝公題。 入座青峰近,當軒遠樹齊。
仙家自有月,莫嘆夕陽西。 55.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唐】樊忱 凈境重陽節,仙游萬乘來。
插萸登鷲嶺,把菊坐蜂臺。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開。
秋風詞更遠,竊抃樂康哉。 56.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57.九日題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58.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59.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東籬獨酌一陶然。 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60.九日與友人登高 【唐】鮑溶 云木疏黃秋滿川,茱萸風里一尊前。幾回為客逢佳節,曾見何人再少年。
霜報征衣冷針指,雁驚幽夢淚嬋娟。古來醉樂皆難得,留取窮通付上天。
61.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62.九月九日 【唐】崔國輔 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 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63.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 【唐】獨孤及 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64.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65.重九日宴江陰 【唐】杜審言 蟋蟀期歸晚,茱萸節候新。 降霜青女月,送酒白衣人。
高興要長壽,卑棲隔近臣。 龍沙即此地,舊俗坐為鄰。
66.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 【唐】李乂 涌塔臨玄地,高層瞰紫微。鳴鑾陪帝出,攀橑翊天飛。
慶洽重陽壽,文含列象輝。小臣叨載筆,欣此傾巍巍。
67.九月九日 【唐】李治 端居臨玉扆,初律啟金商。鳳闕澄秋色,龍闈引夕涼。
野凈山氣斂,林疏風露長。砌蘭虧半影,巖桂發全香。
滿蓋荷凋翠,圓花菊散黃。揮鞭爭電烈,飛羽亂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虛側月張。怯猿啼落岫,驚雁斷分行。
斜輪低夕景,歸旆擁通莊。 68.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
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
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
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
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
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
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
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
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
69.九月九日劉十八東堂集 【唐】李頎 風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惡酒,湯餅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風吹閑宇涼。主人盡歡意,林景晝微茫。
清切晚砧動,東西歸鳥行。淹留悵為別,日醉秋云光。
70.九日登高 【唐】劉禹錫 世路山河險,君門煙霧深。年年上高處,未省不傷心。
71.重九日廣陵道中 【唐】羅隱 秋山抱病何處登,前時韋曲今廣陵。廣陵大醉不解悶,韋曲舊游堪拊膺。
佳節縱饒隨分過,流年無奈得人憎。卻驅羸馬向前去,牢落路岐非所能。
72.九日落星山登高 【唐】徐鉉 秋暮天高稻穟成,落星山上會諸賓。黃花泛酒依流俗,白發滿頭思古人。
巖影晚看云出岫,湖光遙見客垂綸。風煙不改年長度,終待林泉老此身。
73.九日雨中 【唐】徐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國逢秋此恨稀。 目極暫登臺上望,心遙長向夢中歸。
荃蘪路遠愁霜早,兄弟鄉遙羨雁飛。 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
74.庚午歲九日作 【唐】齊己 門底秋苔嫩似藍,此中消息興何堪。 亂離偷過九月九,頭尾算來三十三。
云影半晴開夢澤,菊花微暖傍江潭。 故人今日在不在,胡雁背風飛向南。
75.九日登玉山 【唐】錢起 霞景青山上,誰知此勝游。龍沙傳往事,菊酒對今秋。
步石隨云起,題詩向水流。忘歸更有處,松下片云幽。
76。.。
八、【九月九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由此想起唐代詩人杜牧寫有《
九日齊山登高作者: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薇2.塵世難逢開口笑3,菊花須插滿頭歸4.但將酩酊5酬佳節,不用登臨送落暉.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6.全部注釋 1.九日:九月九日重陽節.齊山:今安徽省貴池縣.2.翠薇:指山.菊花:此暗用典故.3.塵世句:《莊子》:"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除病瘦死喪憂患,其中開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過四五日而已矣."此言人生歡笑既難得,則更應善自寬慰,多方開解,切不可對一些煩惱事過于掛懷.4.菊花句:《藝文類聚》卷四引《續晉陽秋》:"陶潛嘗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留,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5.酩酊:大醉.6.牛山:《晏子春秋·內篇諫上》:"(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皆從而泣." 此詩以曠達(甚至頹廢)之意來消解人生多憂、生死無常的悲哀.起二句興寄高遠,以高秋寫高情,頗顯名士風范.三四句即引古名士莊周、陶潛以為解釋.后四句直言縱飲銷憂、曠達處世,不必憂生傷逝.據說詩中的"客"是詩人張祜.此詩風格既爽利俊健,又含思凄惻,因而讀來頗覺頓挫跌宕,風神搖曳.。
九、寫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有哪些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九日登巴臺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開。
閑聽竹枝曲,淺酌茱萸杯。 去年重陽日,漂泊湓城隈。
今歲重陽日,蕭條巴子臺。 旅鬢尋已白,鄉書久不來。
臨觴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九日題涂溪 【唐】白居易 蕃草席鋪楓葉岸,《竹枝》歌送菊花杯。
明年尚作南賓守,或可重陽更一來。 九日醉吟 【唐】白居易 有恨頭還白,無情菊自黃。
一為州司馬,三見歲重陽。 劍匣塵埃滿,籠禽日月長。
身從漁父笑,門任雀羅張。 問疾因留客,聽吟偶置觴。
嘆時論倚伏,懷舊數存亡。 奈老應無計,治愁或有方。
無過學王績,唯以醉為鄉。 閏九月九日獨飲 【唐】白居易 黃花叢畔綠尊前,猶有些些舊管弦。
偶遇閏秋重九日, 東籬獨酌一陶然。自從九月持齋戒,不醉重陽十五年。
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唐】岑參 九日黃花酒,登高會昔聞。 霜威逐亞相,殺氣傍中軍。
橫笛驚征雁,嬌歌落塞云。 邊頭幸無事,醉舞荷吾君。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九日登山 【唐】李白 淵明歸去來,不與世相逐。為無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我來不得意,虛過重陽時。
題輿何俊發,遂結城南期。筑土按響山,俯臨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彈霜絲。自作英王胄,斯樂不可窺。
赤鯉涌琴高,白龜道馮夷。靈仙如仿佛,奠酹遙相知。
古來登高人,今復幾人在。滄洲違宿諾,明日猶可待。
連山似驚波,合沓出溟海。揚袂揮四座,酩酊安所知。
齊歌送清揚,起舞亂參差。賓隨落葉散,帽逐秋風吹。
別后登此臺,愿言長相思。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關于9月9日重陽節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