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牡丹亭中經典詩句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
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萬歷戊戌秋清遠道人題。
二、牡丹亭中經典詩句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
傳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復能溟莫中求得其所夢者而生。如麗娘者,乃可謂之
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
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豈少夢中之人耶!必
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傳杜太守事者,仿佛晉武都守
李仲文、廣州守馮孝將兒女事。予稍為更而演之。至于杜守收拷柳生,亦如漢睢
陽王收拷談生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第云理之所必無,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萬歷戊戌秋清遠道人題
三、牡丹亭中所用到的詩詞
湯顯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戲曲作家 ,他的戲曲代表作《 牡丹亭》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卓越的藝術成就。
對這部作品 ,湯顯祖自謂“一生‘四夢’ ,得意處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敘》) <1 > 與他同時代的沈德符亦云 :“《牡丹亭夢》一出 ,家傳戶誦 ,幾令《西廂》減價”(《顧曲雜言》)可見 ,《牡丹亭》在當時就有巨大的影響。《牡丹亭》取得如此之大的藝術成就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引用、化用古典詩詞 ,這對描寫景物 ,刻劃人物形象 ,推動劇情發展 ,增強作品語言的抒情性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牡丹亭》所引用的古典詩詞的時代跨度比較長 ,自先秦兩漢 ,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至宋金元明 ,湯顯祖之前各個朝代的詩詞都有引用 ,而以唐代最多。這些詩詞涉及的詩人也比較廣 ,既有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等一流詩人 ,也有曹植、柳永、李商隱、周邦彥等杰出詩人 ,還有張祜、許渾、趙孟 等著名詩人 ,其中被引用詩作最多的詩人是杜甫。
所引詩詞種類比較多 ,既有樂府民歌、民謠諺語 ,也有元雜劇劇詩 ,還有無名氏詩作。湯顯祖在《牡丹亭》中 ,往往將劇中人物與古典詩歌或詩人聯系起來 ,構成一種對應關系。
杜麗娘父親杜寶是“西蜀名儒 ,南安太守” ,<2 > 他“表字子充 ,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杜寶從姓到名都與大詩人杜甫有聯系 ,同姓“杜” ,一“子美” ,一“子充” ,也都是一個字的名 ,一“甫”一“寶”。
杜甫曾在四川生活多年 ,杜寶也有“流落巴蜀”的經歷。杜麗娘母親和詩人曹丕、植兄弟有關系 ,在《訓女》一出中 ,杜寶云 :“內有夫人甄氏 ,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他說的甄皇后即指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甄氏 ;杜麗娘母親也說自己是“甄妃洛浦”。男主角柳夢梅與柳宗元有關系。
柳宗元被人稱為“柳河東” ,而柳生也是“河東舊族” ,并指明柳生“原系唐朝柳州司馬柳宗元之后。”一些次要人物也與詩人有關系 ,如柳生的朋友韓子才和仆人郭橐駝孫 ,韓子才是“唐韓退之”之孫 ,“韓退之”即詩人兼古文家韓愈 ;從上面的敘述看 ,《牡丹亭》將劇中主要、次要人物都與詩人聯系在一起 ,或姓氏名字相似 ,或生活事跡類同 ,湯顯祖把它們連接起來 ,有的甚至有些牽強 ,顯得虛虛實實 ,甚至模糊不清 ,但這正是作為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 ,讀者不僅不覺得附會 ,相反 ,還覺得更加真實可信 ,增強了人物的歷史感。
在劇情發展上 ,引用、化用古典詩詞的作用更加明顯和重要。柳夢梅上場時 ,用了“門前梅柳爛春暉”(張窈窕 )來寫他的年輕而有活力。
“梅柳”與柳生姓名暗合 ,“爛春暉” ,一個“爛”字 ,寫出他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杜寶為官清正 ,年過五旬卻膝下無子 ,用苗發詩“伯道暮年無嗣子”來描寫最合適不過。
為了教育好女兒 ,以便日后知書知禮 ,杜寶請了陳最良作塾師 ,這位老先生“燈窗苦吟” ,雖然“觀場十五次” ,但終因“考居劣等停廩” ,“兼且兩年失館 ,衣食單薄” ,如今“年可六旬”的他 ,“誰睬髭須白似銀 ?”(曹唐 )當柳夢梅窮困潦倒 ,衣食無著時 ,心里是“應念愁中恨索居”(段成式 )杜麗娘整天在閨房里 ,父母親嚴加管束 ,六十歲的陳老先生是她可接觸的惟一男性 ,她的心里有“無限春愁莫相問”(趙嘏 )的煩悶 ,畢竟是及箅的年齡了。她去花園游玩甚至也被認為是出格的事情。
有一次 ,趁著父親“日暮不辭停五馬”(羊土諤 )去下鄉勸農的時候 ,她才和春香溜到花園 ,這里真是“東郊風物正薰馨”(崔日用 ) ,看到如許美麗景致 ,聯想到自己還孤身一人 ,便有“回首東風一斷腸”(韋莊 )之感。在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里 ,想自由地與心上人相識相愛是不可能的 ,她只有寄希望于“從此時時春夢里”(白居易 )了。
此時的柳生 ,到處游歷 ,可謂“此身飄泊苦西東”(杜甫 )。金主完顏亮利用李全攻打南方 ,他巴不得“飲盡江南酒”(化用張祜“可勝飲盡江南酒”)。
李全是一個“漢兒學得胡兒語 ,又替胡兒罵漢人”(司空圖 )的賊子。杜麗娘為情而病 ,父母親一邊“紫微寇女夜焚香”(王建 ) ,一邊“道家妝束厭禳時”(薛能 ) ,但杜麗娘還是“魂歸冥漠魄歸泉”(朱褒 )。
四、誰有《牡丹亭》中的詩詞好句
牡丹亭曲詞 第一出 標目 【蝶戀花】〔末上〕忙處拋人閑處住。
百計思量,沒個為歡處。白日消磨腸斷句,世間只有情難訴。
玉茗堂前朝復暮,紅燭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負,牡丹亭上三生路。
〔漢宮春〕杜寶黃堂,生麗娘小姐,愛踏春陽。感夢書生折柳,竟為情傷。
寫真留記,葬梅花道院凄涼。三年上,有夢梅柳子,于此赴高唐。
果爾回生定配。赴臨安取試,寇起淮揚。
正把杜公圍困,小姐驚惶。教柳郎行探,反遭疑激惱平章。
風流況,施行正苦,報中狀元郎。 杜麗娘夢寫丹青記。
陳教授說下梨花槍。 柳秀才偷載回生女。
杜平章刁打狀元郎。 第二出 言懷 【真珠簾】〔生上〕河東舊族、柳氏名門最。
論星宿,連張帶鬼。幾葉到寒儒,受雨打風吹。
謾說書中能富貴,顏如玉,和黃金那里?貧薄把人灰,且養就這浩然之氣。〔鷓鴣天〕“刮盡鯨鰲背上霜,寒儒偏喜住炎方。
憑依造化三分福,紹接詩書一脈香。能鑿壁,會懸梁,偷天妙手繡文章。
必須砍得蟾宮桂,始信人間玉斧長。”小生姓柳,名夢梅,表字春卿。
原系唐朝柳州司馬柳宗元之后,留家嶺南。父親朝散之職,母親縣君之封。
〔嘆介〕所恨俺自小孤單,生事微渺。喜的是今日成人長大,二十過頭,志慧聰明,三場得手。
只恨未遭時勢,不免饑寒。賴有始祖柳州公,帶下郭橐駝,柳州衙舍,栽接花果。
橐駝遺下一個駝孫,也跟隨俺廣州種樹,相依過活。雖然如此,不是男兒結果之場。
每日情思昏昏,忽然半月之前,做下一夢。夢到一園,梅花樹下,立著個美人,不長不短,如送如迎。
說道:“柳生,柳生,遇俺方有姻緣之分,發跡之期。”因此改名夢梅,春卿為字。
正是:“夢短夢長俱是夢,年來年去是何年!” 【九回腸】〔解三酲〕雖則俺改名換字,俏魂兒未卜先知?定佳期盼煞蟾宮桂,柳夢梅不賣查梨。還則怕嫦娥妒色花頹氣,等的俺梅子酸心柳皺眉,渾如醉。
〔三學士〕無螢鑿遍了鄰家壁,甚東墻不許人窺!有一日春光暗度黃金柳,雪意沖開了白玉梅。〔急三槍〕那時節走馬在章臺內,絲兒翠、籠定個百花魁。
雖然這般說,有個朋友韓子才,是韓昌黎之后,寄居趙佗王臺。他雖是香火秀才,卻有些談吐,不免隨喜一會。
門前梅柳爛春暉,張窈窕 見君王覺后疑。王昌齡 心似百花開未得,曹松 托身須上萬年枝。
韓偓 第三出 訓女 【滿廷芳】〔外扮杜太守上〕西蜀名儒,南安太守,幾番廊廟江湖。紫袍金帶,功業未全無。
華發不堪回首。意抽簪萬里橋西,還只怕君恩未許,五馬欲踟躕。
“一生名宦守南安,莫作尋常太守看。到來只飲官中水,歸去惟看屋外山。”
自家南安太守杜寶,表字子充,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流落巴蜀,年過五旬。
想廿歲登科,三年出守,清名惠政,播在人間。內有夫人甄氏,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此家峨眉山,見世出賢德。夫人單生小女,才貌端妍,喚名麗娘,未議婚配。
看起自來淑女,無不知書。今日政有余閑,不免請出夫人,商議此事。
正是:“中郎學富單傳女,伯道官貧更少兒。” 【繞池游】〔老旦上〕甄妃洛浦,嫡派來西蜀,封大郡南安杜母。
〔見介〕〔外〕“老拜名邦無甚德,〔老旦〕妾沾封誥有何功!〔外〕春來閨閣閑多少?〔老旦〕也長向花陰課女工。”〔外〕女工一事,想女兒精巧過人。
看來古今賢淑,多曉詩書。他日嫁一書生,不枉了談吐相稱。
你意下如何?〔老旦〕但憑尊意。 【前腔】〔貼持酒臺,隨旦上〕嬌鶯欲語,眼見春如許。
寸草心,怎報的春光一二!〔見介〕爹娘萬福。〔外〕孩兒,后面捧著酒肴,是何主意?〔旦跪介〕今日春光明媚,爹娘寬坐后堂,女孩兒敢進三爵之觴,少效千春之祝。
〔外笑介〕生受你。 【玉山頹】〔旦進酒介〕爹娘萬福,女孩兒無限歡娛。
坐黃堂百歲春光,進美酒一家天祿。祝萱花椿樹,雖則是子生遲暮,守得見這蟠桃熟。
〔合〕且提壺,花間竹下長引著鳳凰雛。〔外〕春香,酌小姐一杯。
【前腔】吾家杜甫,為飄零老愧妻孥。〔淚介〕夫人,我比子美公公更可憐也。
他還有念老夫詩句男兒,俺則有學母氏畫眉嬌女。〔老旦〕相公休焦,倘然招得好女婿,與兒子一般。
〔外笑介〕可一般呢!〔老旦〕“做門楣”古語,為甚的這叨叨絮絮,才到中年路。〔合前〕〔外〕女孩兒,把臺盞收去。
〔旦下介〕〔外〕叫春香。俺問你小姐終日繡房,有何生活?〔貼〕繡房中則是繡。
〔外〕繡的許多?〔貼〕繡了打綿。〔外〕甚么綿?〔貼〕睡眠。
〔外〕好哩,好哩。夫人,你才說“長向花陰課女工”,卻縱容女孩兒閑眠,是何家教?叫女孩兒。
〔旦上〕爹爹有何分付?〔外〕適問春香,你白日眠睡,是何道理?假如刺繡余閑,有架上圖書,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書知禮,父母光輝。
這都是你娘親失教也。 【玉抱肚】宦囊清苦,也不曾詩書誤儒。
你好些時做客為兒,有一日把家當戶。是為爹的疏散不兒拘,道的個為娘是女模。
【前腔】〔老旦〕眼前兒女,俺為娘心蘇體劬。嬌養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
兒啊,爹三分說話你自心模,難置八字梳頭做目呼。 【前腔】〔旦〕黃堂父母,倚嬌癡慣習如愚。
剛打的秋千畫圖,閑榻著鴛鴦繡譜。從今后茶余飯飽破工夫,玉鏡臺前插架書。
〔老。
五、《牡丹亭》中經典的詩句有哪些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這般,都付與了斷瓦殘垣。
2、西風揚子津頭樹,望長淮渺渺愁予。 3、砧聲又報一年秋。
江水去悠悠。 4、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6、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見。
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來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萊洞里。蹙金蓮紅繡鞋,蕩湘裙嗚環佩,轉過那曲檻之西。
12、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15、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16、天意秋初,金風微度,城闕外畫橋煙樹。 17、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20、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延展閱讀: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還魂記》,改編于明代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記》。
《牡丹亭》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他曾言“吾一生四夢,得意處唯在《牡丹》。” 《牡丹亭》與《紫釵記》、《邯鄲記》和《南柯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也叫“臨川四夢”。
受到了儒、釋、道三家學說的不同影響,其故事背景就描寫的是腐朽的儒家封建體系,故事中出現的花神卻是道家的產物,而女主角杜麗娘身死又還魂乃是佛家的三生說。總之,湯顯祖在這部《牡丹亭》中傾注了自己畢生的思想感情,完美的詮釋了他的“至情說”。
作品把傳說故事以及明代社會相結合,使之成為一部具有浪漫主義的精神杰作。全劇共計五十五出,每一出都為后面的劇情提供了暗示。
下場詩全部采用了唐詩而無不如意。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湯顯祖對于他的《牡丹亭》的重視超出了他的其他作品。
《牡丹亭》不僅謳歌了人性,同時也用另一種獨特的方式抨擊了當時大行其道的“存天理,滅人欲”的程朱理學。 創作背景 昆曲·牡丹亭 畫家劉文進作品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家湯顯祖的代表作之一,創作于1598年。
全名《牡丹亭還魂記》[4] ,即《還魂記》,也稱《還魂夢》或《牡丹亭夢》,傳奇劇本,二卷,五十五出,據明人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的愛情故事。
正是:慕色還魂杜麗娘,游園驚夢柳夢梅。它與湯顯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稱為“臨川四夢”。
舞臺上常演的有《鬧學》、《游園》、《驚夢》、《尋夢》、《寫真》、《離魂》、《拾畫叫畫》、《冥判》、《幽媾》、《冥誓》、《還魂》等幾折。 湯顯祖萬歷二十六年被罷免還家,絕意仕途,筆耕以終老。
其一生四部傳奇雜劇比較著名,《牡丹亭》、《南柯記》、《紫釵記》、《邯鄲記》(又稱“臨川四夢”),其中,以《牡丹亭》最為著名,他本人也十分得意,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明朝人沈德符稱“湯義仍《牡丹亭夢》一出,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
內容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戲曲史上浪漫主義的杰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
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里繼崔鶯鶯之后出現的最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通過杜麗娘與柳夢梅的愛情婚姻,喊出了要求個性解放、愛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聲,并且暴露了封建禮教對人們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殘。《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曲詞兼用北曲潑辣動蕩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
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出,無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5] 。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閱讀《牡丹亭》,享受文字的饗宴,穿越時空的生死之戀,不必借助現代科技,纏綿秾麗,至情弘貫蒼茫人世,逶迤而來。 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若士,海若,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
出身書香門第,為人耿直,敢于直言,一生不肯依附權貴,因此經常得罪人。早年參加進士考試,因拒絕內閣首輔張居正的招攬而落選。
直到三十三歲時才中進士。中進士后,拒絕當。
六、牡丹亭里最經典的詞句
1、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似這般,都付與了斷瓦殘垣。
2、西風揚子津頭樹,望長淮渺渺愁予。 3、砧聲又報一年秋。
江水去悠悠。 4、偶然間心似繾,梅樹邊,似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怨、便凄凄慘慘無人念,待打并香魂一片,守得個陰雨梅天。
5、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盡。 6、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7、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夢中之情,何必非真。 8、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見。
不提防沈魚落雁鳥驚喧,只怕的羞花閉月花貌。 9、情由心生,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以死,死不可以生者,情非之至也! 10、這般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愿,便酸酸楚楚無人怨。
11、本待要送春向池塘草萋,我且來散心到荼蘼架底,我待教寄身在蓬萊洞里。蹙金蓮紅繡鞋,蕩湘裙嗚環佩,轉過那曲檻之西。
12、驚覺相思不露,原來只因已入骨。 13、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賞心樂事誰家院。
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14、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15、原來這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悅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16、天意秋初,金風微度,城闕外畫橋煙樹。 17、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
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我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18、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19、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兒閑尋遍,在幽閨自憐。
20、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七、牡丹亭中所用到的詩詞
湯顯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戲曲作家 ,他的戲曲代表作《 牡丹亭》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 ,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卓越的藝術成就。
對這部作品 ,湯顯祖自謂“一生‘四夢’ ,得意處唯在《牡丹》”(王思任《牡丹亭敘》) <1 > 與他同時代的沈德符亦云 :“《牡丹亭夢》一出 ,家傳戶誦 ,幾令《西廂》減價”(《顧曲雜言》)可見 ,《牡丹亭》在當時就有巨大的影響。《牡丹亭》取得如此之大的藝術成就 ,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引用、化用古典詩詞 ,這對描寫景物 ,刻劃人物形象 ,推動劇情發展 ,增強作品語言的抒情性都起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牡丹亭》所引用的古典詩詞的時代跨度比較長 ,自先秦兩漢 ,經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 ,至宋金元明 ,湯顯祖之前各個朝代的詩詞都有引用 ,而以唐代最多。這些詩詞涉及的詩人也比較廣 ,既有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等一流詩人 ,也有曹植、柳永、李商隱、周邦彥等杰出詩人 ,還有張祜、許渾、趙孟 等著名詩人 ,其中被引用詩作最多的詩人是杜甫。
所引詩詞種類比較多 ,既有樂府民歌、民謠諺語 ,也有元雜劇劇詩 ,還有無名氏詩作。湯顯祖在《牡丹亭》中 ,往往將劇中人物與古典詩歌或詩人聯系起來 ,構成一種對應關系。
杜麗娘父親杜寶是“西蜀名儒 ,南安太守” ,<2 > 他“表字子充 ,乃唐朝杜子美之后。”杜寶從姓到名都與大詩人杜甫有聯系 ,同姓“杜” ,一“子美” ,一“子充” ,也都是一個字的名 ,一“甫”一“寶”。
杜甫曾在四川生活多年 ,杜寶也有“流落巴蜀”的經歷。杜麗娘母親和詩人曹丕、植兄弟有關系 ,在《訓女》一出中 ,杜寶云 :“內有夫人甄氏 ,乃魏朝甄皇后嫡派。”
他說的甄皇后即指魏文帝曹丕的夫人甄氏 ;杜麗娘母親也說自己是“甄妃洛浦”。男主角柳夢梅與柳宗元有關系。
柳宗元被人稱為“柳河東” ,而柳生也是“河東舊族” ,并指明柳生“原系唐朝柳州司馬柳宗元之后。”一些次要人物也與詩人有關系 ,如柳生的朋友韓子才和仆人郭橐駝孫 ,韓子才是“唐韓退之”之孫 ,“韓退之”即詩人兼古文家韓愈 ;從上面的敘述看 ,《牡丹亭》將劇中主要、次要人物都與詩人聯系在一起 ,或姓氏名字相似 ,或生活事跡類同 ,湯顯祖把它們連接起來 ,有的甚至有些牽強 ,顯得虛虛實實 ,甚至模糊不清 ,但這正是作為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所在 ,讀者不僅不覺得附會 ,相反 ,還覺得更加真實可信 ,增強了人物的歷史感。
在劇情發展上 ,引用、化用古典詩詞的作用更加明顯和重要。柳夢梅上場時 ,用了“門前梅柳爛春暉”(張窈窕 )來寫他的年輕而有活力。
“梅柳”與柳生姓名暗合 ,“爛春暉” ,一個“爛”字 ,寫出他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杜寶為官清正 ,年過五旬卻膝下無子 ,用苗發詩“伯道暮年無嗣子”來描寫最合適不過。
為了教育好女兒 ,以便日后知書知禮 ,杜寶請了陳最良作塾師 ,這位老先生“燈窗苦吟” ,雖然“觀場十五次” ,但終因“考居劣等停廩” ,“兼且兩年失館 ,衣食單薄” ,如今“年可六旬”的他 ,“誰睬髭須白似銀 ?”(曹唐 )當柳夢梅窮困潦倒 ,衣食無著時 ,心里是“應念愁中恨索居”(段成式 )杜麗娘整天在閨房里 ,父母親嚴加管束 ,六十歲的陳老先生是她可接觸的惟一男性 ,她的心里有“無限春愁莫相問”(趙嘏 )的煩悶 ,畢竟是及箅的年齡了。她去花園游玩甚至也被認為是出格的事情。
有一次 ,趁著父親“日暮不辭停五馬”(羊土諤 )去下鄉勸農的時候 ,她才和春香溜到花園 ,這里真是“東郊風物正薰馨”(崔日用 ) ,看到如許美麗景致 ,聯想到自己還孤身一人 ,便有“回首東風一斷腸”(韋莊 )之感。在禮教森嚴的封建社會里 ,想自由地與心上人相識相愛是不可能的 ,她只有寄希望于“從此時時春夢里”(白居易 )了。
此時的柳生 ,到處游歷 ,可謂“此身飄泊苦西東”(杜甫 )。金主完顏亮利用李全攻打南方 ,他巴不得“飲盡江南酒”(化用張祜“可勝飲盡江南酒”)。
李全是一個“漢兒學得胡兒語 ,又替胡兒罵漢人”(司空圖 )的賊子。杜麗娘為情而病 ,父母親一邊“紫微寇女夜焚香”(王建 ) ,一邊“道家妝束厭禳時”(薛能 ) ,但杜麗娘還是“魂歸冥漠魄歸泉”(朱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