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戒色的詩句
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嫵媚嬌羞本是空,淫欲習氣來做工。狠心來把習氣斷,清涼自在做主公。
紅粉佳人體態妍,相逢勿認是良緣。試觀多少貪花輩,不削功名也削年
春心一動棄千般,只曉偷來片刻歡,損德招災都不管,愛河浪起自傷殘。
空即色來色即空,色字頭上利刀鋒。勸君莫墮迷魂陣,何愁富貴不相逢。
少年休去被花迷,失足青樓空慘凄。散盡錢財實可惜,一有疾病更難提
閑花野草且休拈,贏得身安心自然。山妻本是家常飯,不害相思不費錢。
貪花好色罪彌天,折福短壽苦無邊。奇男倚天抽寶劍,英雄定過美人關!
休逞少年狂蕩,莫貪花酒便宜。脫離煩惱是非,隨分安閑得意。
莫到妓家買歡笑,歡笑過后是號啕。勸爾錦床仔細看,色字頭上有利刀。
淫欲之歡片刻間,后來災害重如山。慧心劍斬淫魔去,快樂逍遙似神仙。
若要戒欲很簡單,一念不動即過關。勿思新奇清心亂,便是逍遙自在仙。
人言是牡丹,佛說是花箭。射人入骨髓,死而不知怨。
若要戒欲很簡單,一念不動即過關。勿思新奇清心亂,便是逍遙自在仙。
蓮花開放碧池中,淫如刀槍利更兇,一念之差名已削,好兆翻為惡兆逢。
情欲是毒令人苦,美色猶如傷人虎,邪淫是禍不是福,懸崖勒馬大丈夫。
二、表示“悔過”的詩句有哪些
表示“悔過”的詩句有
1.《甲戌九月日有食之紀異三十韻》
年代: 宋 作者: 五邁
甲戌九月秋,朔旦風災眚。
孛彗犯太陽,凄凄如月冷。
方其如虧時,宛然蟲食皿。
食之至於既,當空懸殊黑餅。
仿佛存圈子,中陷猶枯井。
云間星書見,草木森弄影。
天地寂無聲,疑似非人境。
問之道旁翁,欲語喉先哽。
翁今九十余,眼未見此景。
爰有蟣虱臣,拜跪淚沾領。
天高聽則卑,宜鑒愚臣請。
日者陽之宗,千古光常炳。
此日何不臧,臣心憂耿耿。
或者得天君,先事示之警。
流金為湯戒,洚水為堯儆。
雖重一時憂,何傷天歷永,
吾君今堯湯,四海元元幸。
公道大開明,朝列肅而整。
祗恐萬一間,左右容憸悻。
方秋陰用事,陽微陰漸逞。
不去讒慝根,懼作忠良罕。
天乃出怪異,意欲悟觀省。
吾國必有人,伏蒲輸骨鯁。
吾君必開納,小心知畏謹。
陽政必日修,陰邪必痛屏。
天其終仁愛,悔過在俄頃。
大叫天上人,齊喚金烏醒。
2.《朝中措·新來省悟一生癡》
年代: 宋 作者: 朱敦儒
新來省悟一生癡。尋覓上天梯。拋失眼前活計,踏翻暗里危機。莫言就錯,真須悔過,休更遲疑。要識天蘇阤味,元來只是黃齏。
3.《滿庭芳·欺味成家》
年代: 元 作者: 譚處端
欺味成家,慳貪積富,靜言獨坐思量。養他數口,罪孽自家當。催促光陰似箭,才青鬢、容改衰蒼。百年里,誰人盡數,兀兀謾羅張。身強。聞早悟,知愆悔過,速改行藏。向閑中細細,增福消殃。更有高明大志,拋韁鎖、物外飄?。修行好,游山玩水,日用*心香。
4.《道逢散遣之卒云講和退師無所用之矣輒以二》
年代: 宋 作者: 宗澤
翁擁麾幢我為兒,剩聞竊睹皆兵機。
其中襲擊不容瞬,飆行電制猶逶迤。
戎人長驅越大河,天下震驚觀闕危。
肉食之謀殊未臧,我憤切骨其誰知。
慨然奏疏金馬門,力陳盟賂損國威。
嚴尤下策尤可笑,晃錯上書亦奚為,
道路荊棘初剪除,花如步障吾東之。
八年閉戶尺蠖屈,一旦渡關匹馬馳。
行行側身聽戎捷,忽聞募士詔遣歸。
濃書大墨榜教詔,曰敵悔過今退師。
羽檄向來召貔虎,乃詠出車歌杕杜。
橐兵銷刃兵猶怒,卻把鉏犁農歌舞。
君王神武今藝祖,爾如不歸污我斧。
5.《八月五日病中》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于心敢自欺,但恐不精思。
未覺扶顛易,方驚悔過遲。
病堪長作客,貧可薦招醫。
觀井如彭祖,聞諸草角時。
三、唐太宗戒貪文言文翻譯
貞觀初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有個明珠,沒有不敬重。如果拿去彈射鳥雀,這難道不是很可惜?何況人的性命比明珠,見金銀錢帛不畏懼刑法網,立即直接接受,這是不愛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還不能拿去彈射鳥雀,何況性命的重,就以換取財物呢?群臣如果能準備盡忠誠,更利于國家人,那么官職爵位建立到。都不能用這種方法求得榮耀,于是我接受財物,賄賂既露,他自己也死,實在是可笑。帝王也是這樣。任性放縱,勞役無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誠正直,有一個在這里,怎么會不滅亡?隋煬帝奢侈而自認為,死于匹夫之手,也是可笑。”
貞觀二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我曾對貪婪的人不懂愛財的。至于朝廷內外五品以上的官員,傣祿優厚,一年所得,他多次從多。如果接受別人的賄賂,不過幾萬。一旦暴露出來,俸祿剝奪,這難道是懂得吝惜財物?他們是因小失大,得不償失的事。從前公儀休很喜歡吃魚,而不接受別人送的魚,他的魚長存。而且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詩》說:大風疾吹呼呼響,貪利敗類有一幫。'所言不虛啊。過去秦惠王想征伐蜀,不知道這條,于是刻五石牛,設置金以后,蜀人見到他,認為牛會金。蜀王派遣五個力士拉牛入蜀,蕭道成。秦國軍隊隨后進攻的,蜀國滅亡。漢朝大司田延年貪贓三千萬,事情被發覺而死亡。這樣的流,不勝枚舉!我現在把蜀王為借鑒,你們也要把田延年當做前車之鑒啊。
貞觀四年,太宗對公卿們說:“我整天忙忙碌碌,不但憂念愛惜百姓,也希望你們能夠長守富貴。上天不是不高,土地不是不好,我常常小心謹慎,以敬畏天地。你們如果能小心遵守法律,常像我畏懼天地,不但百姓安寧,自己經常得到歡樂。古人說:‘賢人多財損其志,愚蠢的人多財生自己的過失。這句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貪污,不僅敗壞國法,損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害怕?恐懼多,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大丈夫豈能茍且貪圖財物,以害及性命,讓子孫們常常感到慚愧羞恥嗎??你們應該認真思考這些話。”
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從九成宮赴京,違法收取驛家麩皮幾石。太宗賜給他數,讓自己背出以可恥的。
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說:“宣、饒州各山大有銀坑,采用了極大的收益,每年可以得到錢幾百萬貫。”太宗說:“我貴為天子,這件事沒有所缺少的。只需忠言,進好事情,對老百姓有益的。而且國家剩下幾百萬貫錢,如何得到一個有才能德行人?你不推舉賢能進善之事,也不揭發違法,肅清豪強震驚,只有道路稅賣銀坑認為好處。從前堯、舜美玉在山林,珠寶投入深淵,因此,崇名美號,被稱為“千年。后來漢桓帝、靈帝重利輕義,作為近代昏庸無能的君主。你就想將我與桓帝、靈嗎?”這日下令將權萬紀回家。
貞觀十六年,太宗對身邊的大臣說:“古人說:‘鳥棲息在樹林,恐怕他不高,再窩在樹梢;魚藏于水,恐怕他不深,又挖在地下下。然而,為人所獲得的,都是因為貪圖誘餌的緣故。現在臣下接受任命。,在高位,享受優厚的薪水,必須履行忠誠正直,遵循公正,那么就沒有災難,長守富貴了。古人說:‘禍福無門,只有人的召喚。’而損害自身的,都是因為貪圖財利,與那些魚鳥有什么不同呢??你們應該思考這些話,作為鑒誡。
“作為君主貪婪,必定亡國;為我貪婪,必定喪命。”這是唐太宗對大臣不要貪贓受賄的告誡和對自己的努力。唐太宗及左右大臣能夠修德治國,戒貪安邦,最終使大唐王朝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繁榮的一個朝代。
其實,不僅是政府治理水平需要不要貪婪,在物欲橫流的中,正對永無枯竭停的私欲,只有知足和隨其自然才能長保樂。
四、戒枉戒貪文言文翻譯
出自《貞觀政要·貪鄙》。
【原文】
貞觀初,太宗謂侍臣曰:“人有明珠,莫不貴重。若以彈雀,豈非可惜?況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見金錢財帛不懼刑網,徑即受納,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彈雀,何況性命之重,乃以博財物耶?群臣若能備盡忠直,益國利人,則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榮,遂妄受財物,贓賄既露,其身亦殞,實可為笑。帝王亦然,恣情放逸,勞役無度,信任群小,疏遠忠正,有一于此,豈不滅亡?隋煬帝奢侈自賢,身死匹夫之手,亦為可笑。”
貞觀四年,太宗謂公卿曰:“朕終日孜孜,非但憂憐百姓,亦欲使卿等長守富貴。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朕常兢兢業業,以畏天地。卿等若能小心奉法,常如朕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寧,自身常得歡樂。古人云:‘賢者多財損其志,愚者多財生其過。’此言可為深誡。若徇私貪濁非止壞公法損百姓縱事未發聞中心豈不常懼?恐懼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豈得茍貪財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孫每懷愧恥耶?卿等宜深思此言。”
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自九成宮赴京,違法取驛家麩數石。太宗賜其麩,令自負出以恥之。
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言:“宣、饒二州諸山大有銀坑,采之極是利益,每歲可得錢數百萬貫。”太宗曰:“朕貴為天子,是事無所少之。惟須納嘉言,進善事,有益于百姓者。且國家剩得數百萬貫錢,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見卿推賢進善之事,又不能按舉不法,震肅權豪,惟道稅鬻銀坑以為利益。昔堯、舜抵璧于山林,投珠于淵谷,由是崇名美號,見稱千載。后漢桓、靈二帝好利賤義,為近代庸暗之主。卿遂欲將我比桓、靈耶?”是日敕放令萬紀還第。(節選自《貞觀政要·貪鄙》)
【譯文】
貞觀初年,太宗皇帝對侍臣們說:“一個人(如果)手中有一顆明珠,沒有不以之為貴重之物的,如果拿(它)去彈射鳥雀,這難道不是很可惜嗎?何況人的性命比明珠更珍貴,見到金銀錢帛不懼怕法律的懲罰,立即直接收受,這就是不愛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彈射鳥雀,何況更加珍貴的性命,竟用它來換取財物?各位大臣如果能夠竭盡忠誠正直,有益于國家,有利于百姓,那么官職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這種受賄的手段求取榮華富貴,隨便就收受財物。贓物賄賂暴露以后,自身也將受到損害,確實是可笑的。帝王也是這樣,任性放縱逸樂,強迫百姓當差服役沒有限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誠正直的人,犯有其中一件事,哪能不滅亡的?隋煬帝揮霍浪費錢財,過分追求享受,卻自認為賢能,自身死在一介匹夫手里,也是很可笑的。”
貞觀四年,太宗對公卿說:“我整天都不敢懈怠,不僅僅只憂念愛惜百姓,也想讓你們能夠長守富貴。天非不高,地非不厚,我長久以來小心謹慎地敬畏天地。你們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總是像我敬畏天地那樣,這樣不但百姓安寧,自己也可常得快樂。古人說:‘如果明智賢良的人財多了會影響他奮發向上的志向;如果愚笨的人有很多的錢財,那只會增加他們去犯錯的機會’,這話可以深以為戒。如果徇私貪污,不但是破壞國法,傷害百姓,即使事情沒有敗露,心中怎能不常懷恐懼呢?恐懼多了也有因此而導致死亡的。大丈夫難道能為了貪求財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孫總是蒙受羞恥嗎?你們應當深刻地思考這些話。”
貞觀六年,右衛將軍陳萬福從九成宮去京城,他在驛站處違法取得幾擔麥麩。唐太宗知道后,就把這些麥麩賜給他,讓他自己背出宮,以此來羞辱他。
貞觀十年,治書侍御史權萬紀上書說:“宣州、饒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銀礦,如果把它們開采出來,可獲得極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繳錢數百萬貫。”唐太宗說:“我貴為天子,這樣的事知道得很多,現在,我需要的只是采納對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對老百姓有益的善事。再說,國家積攢數百萬貫錢,哪如得到一個有才行的人?你不推舉賢能,表彰善事,也不揭發奸邪之人,肅清豪強,只知道上奏售賣銀礦這些有關實利的事情。過去,堯舜把美玉扔在山林,把寶珠沉沒在深淵,因此高尚的美名,流芳千古。后漢時,桓帝、靈帝重利輕義,是近世有名的昏聵之君。你這樣做,是竟然想把我與桓帝、靈帝相比嗎?”就在這一天,他下令將權萬紀削官為民。
五、戒嫖、貪、賭、煙詩詞集錦及七個字的成語
其一 閑花野草且休拈, 贏得身安心自然。
山妻本是家常飯, 不害相思不費錢。 其二 休逞少年狂蕩, 莫貪花酒便宜。
脫離煩惱是非, 隨分安閑得意。 其三 少年休去被花迷, 失足青樓空慘凄。
散盡錢財誠可惜, 一有疾病更難提。 幾多瘋染身軀腐, 亦有疔侵鼻骨低。
鴛鴦起居同枕席, 君家未必獨無妻? 其四 莫到妓家買歡笑, 歡笑過后是號啕。 勸爾錦床仔細看, 色字頭上有利刀。
其五 人言是牡丹, 佛說是花箭。 射人入骨髓, 死而不知怨。
其六 明代文學家陳繼儒,曾極力主張戒嫖。他曾填詞一首: 紅顏雖好,精氣神三寶,都被野狐偷了。
眉峰皺,腰肢裊,濃妝淡掃,弄得君枯槁。 暗發一枝花箭,應弦倒。
病魔纏繞,空去尋醫禱,房術誤人不少。 這煩惱,自家討。
填精補腦,下手應須早。 快把凡心打疊,訪仙翁,學不老。
其七 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朱有燉,堅決反對嫖娼行徑,寫下《戒嫖蕩》詞一首: 風情休話,風流莫夸;意薄似風中絮,情空如眼淚花,都是些虛脾煙月,耽擱了好生涯………… 莫再偎她,莫再偎她…… 后又寫下一首《再戒嫖蕩》詞: “誠心相勸,衷腸盡言,休戀惡姻緣。笑里藏刀鋒,綿里安圈套……” 須恁是錢。
……嬋娟(這里指妻子)怨你,慚愧怎重相見?” 二、戒貪詩 其一 終日奔波只為饑, 方才一飽便思衣。 衣食兩般皆足備, 又想嬌容美貌妻。
娶得愛妻生下子, 恨無田地少根基。 買到田園多廣闊, 出入無船少馬騎。
槽頭結了騾和馬, 嘆無官職被人欺。 若是世人心里足, 除非南柯一夢西。
其二、 戒貪五首 1、越奸越巧越貧窮,奸巧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巧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2、錢財有命古來聞,理欲關頭一念分。
識破此中原有數,自然一笑等浮云 3、不結良因與善緣,苦貪財利日憂煎。豈知住世金銀寶,借爾全看數十年 4、日夜無休只認真,略差半點便紛爭。
誰知一赴泉臺路,悔把恩仇抵死分 5、占便宜處失便宜,吃得虧時天自知。但把此心存正直,不愁畢世被人欺 其三 相傳當年蘇東坡與好朋友佛印和尚在相國寺對飲,酒酣興至,佛印即興題詩曰: 酒色財氣四堵墻, 人人都在內中藏, 若能跳出墻垛外, 不是神仙亦命長。
蘇東坡不以為然,立即和詩一首: 飲酒不醉最為高, 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 和氣忍讓氣自消。 其四 唐朝宿州太守陳王番因貪贓被處死時,居然索筆題詩: 積玉堆金官又崇, 禍來倏忽變成空。
五年榮貴今何在? 不異南柯一夢中。 其五 宋朝臭名昭著的奸相蔡京在舉家南逃的路上也寫了一首《西江月》: 八十一年往事,四千里外無家。
如今流落向天涯,夢到瑤池闕下。 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幾度宣麻。
止因貪戀此榮華,便有如今事也。 其六 和珅被新皇帝嘉慶抓進死囚牢里,在獄中寫了一首詩: 夜色明如許,嗟余困不伸。
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 室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
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 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
余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七 通元子作《四箴詩》 惟酒伐性,養生宜禁。
能飲不飲,消除百病。 《戒飲詩》曰: 不學佛時只學仙,當年曾掛杖頭錢 而今惡酒先刪頌,笑煞劉伶葬路邊 色箴曰:有女如玉,骷髏血肉,必知遏欲,命乃不促。
《戒淫詩》曰: 美人施粉又施朱,鉆穴相窺賤丈夫 獨有生平無二色,魯男原不學登徒 財箴曰:財原數定,貪夫所殉 。守分安命,為真學問。
《戒貪詩》曰: 浮云富貴圣人胸,陋巷簞瓢志與同 莫取一毫非所有,近今猶自說蘇公。 氣箴曰:不忍不忿,大謀必紊。
來逆受順,豈笑尺寸 《戒斗詩》曰: 項羽當年力拔山,八千子弟戰征酣 鴻門宴后烏江敗,喚到虞兮事可嘆 三、戒賭詩 其一 我今有忠言,勸君且莫賭;人道賭為安,誰知賭中苦? 相對有戈矛,相交無肺腑;贏來隨意揮,輸了行殘酷; 頃刻百萬翁,轉眼就抱股;寢廢通宵坐,熬夜揪肺腑; 贏輸總歸誰,流入雜貨鋪;妻老辛苦來,不幸全家苦。 其二、 賭門歪道把人迷,半夜贏來半夜輸。
笑里藏刀相對戰,暗中舞弊兩相欺。 衣衫襤褸親朋笑,手腳骯臟骨肉離。
不信且看鄉黨內,貪賭喪命幾傷悲。” (明朝合浦縣廉垌一才女勸賭棍丈夫) 其三 清朝,有個叫施文炳的教書先生,為了挽救染上賭癮的“獨苗”,也作了一首《戒賭詩》: “貝者是人不是人, 只為今貝起禍根, 有朝一日分貝了, 到頭成了貝戎人。”
這四句詩通過對“賭、貪、貧、賊”的字形分析(貝者相合為“賭”。 今貝相合為“貪”,分貝相合為“貧”,而貝戎相合為“賊”),將賭徒的行為、賭徒的心態、賭徒的后果以及賭徒的下場都融入詩中,實為戒賭詩一絕。
其四 金陵的李發,嗜賭如命,惡習難改。其友李魚單為勸其改邪歸正,便贈他一幅畫,并在畫上題詩一首: 丈夫在外賭紅了眼, 妻子在家哭腫了眼, 兩個孩子餓昏了眼, 梁上繩子正張著眼。
其五 吳文暈的《賭徒》: 相喚相呼日征逐,野狐迷人無比酷。 一場縱賭百家貧,后車難鑒前車覆。”
詩中以賭博和野狐相比,進一步指出賭博比野狐更殘酷,形象地表明了賭博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極大危害。末句猶如警鐘,催人警醒。
其六 詩人黃安濤作詩道: 已將華。
六、有關貪欲的名言警句,最好是古代的詩句和文言文,寫明出處,越多
1,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明,張居正《張大岳文集》
2,宴安鳩毒,古人深戒;死于逸樂,又何足怪。 ------《忍經》
3,人心不足蛇吞象-------- 《山海經·海內南經》
4,好利者,逸出于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于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明,洪應明《菜根譚》
5,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6,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情,情則無進。
7,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8,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9,心無私欲,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會正。
10,清白之心不可無,貪欲之念不可有。
11,高飛之鳥,亡于貪食;深潭之魚,死于香餌。
12,貧窮要一點東西,奢侈要許多東西,貪欲卻要一切東西。 ------高 里
13,把金錢奉為神明,它就會象魔鬼一樣降禍于你。 ------菲爾特
14,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 ------泰戈爾
15,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16,"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
17,貪一分,百姓惡十分;廉百分,百姓喜萬分。
18,貪一滴,占一點,點點滴滴是深淵;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間。
19,窮奢極欲是通向毀滅的捷徑;貪婪到頭只能落個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