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活著的詩句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倒;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在石頭上的,
名字比尸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二、表達人活著什么事都能遇到的詩句
雜曲歌辭 行路難三首 其一(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閑來垂釣坐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雜曲歌辭 行路難三首 其二(唐·李白)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腰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歸去來。
雜曲歌辭 行路難三首 其三(唐·李白)
有耳莫洗潁川水①,有口莫食首陽蕨②。含光混世貴無名③,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子胥既棄吳江上④,屈原終投湘水濱⑤。
陸機才多豈自保⑥,李斯稅駕苦不早⑦。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士,秋風忽憶江東行⑧。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
按:① 高士傳:「堯之讓許由也,由以告巢父,巢父曰:『汝何不藏汝形,藏汝光?若非吾友也。』擊其膺而下之。由悵然不自得,乃過清泠之水,洗其耳曰:『向聞貪言,負吾友矣!。』遂去,終身不相見。
② 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之。」索隱:「薇,蕨也。」
③ 無名:老子:「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④ 子胥,伍子胥。春秋楚人。名員,父奢,兄尚,為平王所殺,子胥奔吳,仕行人,佐吳王闔廬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時平王已卒,子胥掘墓鞭尸,以報父兄之仇。闔廬伐越,傷指卒,子夫差立,伐越,大破之。越王句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諫不聽。其后屢請謀越,亦不納。太宰嚭得越賄,讒之,夫差賜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子胥謂其舍人曰:『抉吾眼懸諸吳東門,以觀越人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后九年,越果滅吳。○吳越春秋:「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劍,子胥……伏劍而死,吳王乃取子胥尸,盛以鴟夷(革囊也)之器,投之于江中。」國語。吳語:「申胥將死,曰:『而懸吾目于東門,以見越之入也。』王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鴟夷而投之于江。」
⑤ 屈原:戰國楚人,名平,別號靈均,博聞強記,明于治亂,仕楚為三閭大夫。懷王重其才,靳尚輩譖而疏之,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冀王感悟。襄王時復用讒,謫原于江南,原作漁父諸篇以見志,尋自沉汨羅而死。
⑥ 陸機:晉吳郡人,字士衡。服膺儒術,詞藻宏麗。祖遜,父抗,世仕吳。吳亡,機閉門勤學,作辯亡論二篇,以述吳之興亡,及其祖若父之功績。太康末,與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張華。華曰:「伐吳之役,利獲二俊。」后事成都王穎,受命討長沙王乂,拜大將軍,授河北大都督。軍敗被譖,穎使收機,機曰:「華亭鶴唳,可復聞乎?」遂遇害。有陸平原集。
⑦ 李斯:秦上蔡人。嘗從荀卿學。始皇既定天下,斯為丞相,定郡縣之制,下禁書令,變籀文為小篆。始皇崩,斯聽趙高計,矯詔殺扶蘇二世。二世立,趙高用事,與斯互忌,高乃誣斯子由通盜,腰斬咸陽市,夷三族。○太平御覽:「史記曰:『李斯臨刑,思牽黃犬,臂蒼鷹,出上蔡東門,不可得矣。』」考今本史記李斯傳中,無臂蒼鷹字,而太白詩中屢用其事,當另有所本。
⑧ 張翰:晉書卷九二張翰傳:「齊王囧辟為大司馬東曹掾,囧時秉權,‥‥‥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翰任心自適,不求當世,或謂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時人貴其曠達。」
三、描寫“活著無奈,想死”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活著無奈,想死”的詩句如下:
1. 鄭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2.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真珠姬一發亂掂亂擲,哭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3.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4.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倉央嘉措情歌》
曾慮無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5.文天祥《過零丁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人為什么會有如此生不如死的詩句?
古時戰事多,悲歡離合也就多,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都會妻離子散,所以有了悲觀的古詩來寫出自己內心生不如死的悲傷。
四、形容親人的詩句有哪些
1,《歲暮到家》清代詩人蔣士銓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
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
見面憐清瘦,呼兒問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嘆風塵。
白話文釋義:疼愛孩子的心是沒有窮盡的,最高興的事莫過于游子及時歸來。縫制寒衣的針腳密密麻麻地,家書里的字跡墨痕猶如新的一樣。看見兒子瘦了母親心疼,呼叫著我細問旅途的艱難。母親啊,兒子已經愧對您了,不會忍心訴說漂泊在外所受的風塵。
2,《墨萱圖·其一》元代:王冕
燦燦萱草花,羅生北堂下。
南風吹其心,搖搖為誰吐?
慈母倚門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問日以阻。
舉頭望云林,愧聽慧鳥語。
白話文釋義:燦燦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風吹著萱草,搖擺著是為了誰吐露著芬芳?慈祥的母親倚著門盼望著孩子,遠行的游子是那樣的苦啊!對雙親的奉養每天都在疏遠,孩子的音訊每天都不能傳到。抬頭看著一片云林,聽到慧鳥的叫聲思念起來至此很是慚愧。
3,《游子吟》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白話文釋義:慈母用手中的針線,為遠行的兒子趕制身上的衣衫。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有誰敢說,子女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
4,《十五》宋代王安石
將母邗溝上,留家白邗陰。
月明聞杜宇,南北總關心。
白話文釋義:把母親帶到揚州后,就安家于臨時白麻布能遮住的地方。每逢月明之夜,聞見杜鵑哀鳴時,倍加思念親人,心系南北兩處。
5,《小雅·蓼莪》先秦:佚名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白話文釋義:看那莪蒿長得高,卻非莪蒿是散蒿。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辛勞!看那莪蒿相依偎,卻非莪蒿只是蔚。可憐我的爹與媽,撫養我大太勞累!
汲水瓶兒空了底,裝水壇子真羞恥。孤獨活著沒意思,不如早點就去死。沒有親爹何所靠?沒有親媽何所恃?出門行走心含悲,入門茫然不知止。爹爹呀你生下我,媽媽呀你喂養我。你們護我疼愛我,養我長大培育我,想我不愿離開我,出入家門懷抱我。想報爹媽大恩德,老天降禍難預測!
南山高峻難逾越,飆風凄厲令人怯。大家沒有不幸事,獨我為何遭此劫?南山高峻難邁過,飆風凄厲人哆嗦。大家沒有不幸事,不能終養獨是我!
6,《憶父》清代:宋凌云
吳樹燕云斷尺書,迢迢兩地恨何如?
夢魂不憚長安遠,幾度乘風問起居。
白話文釋義:音信隔斷的無奈與悲戚,承載著滿滿的思念。也因此只能入夢尋找,夢境中才能乘風萬里回到父親身邊服侍孝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