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珍惜韶光,不負年華的詩句
金縷衣
唐 杜秋娘
勸君須惜少年時.
勸君莫惜金縷衣,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
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
焜黃花葉衰.
百川東到海,
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
老大徒傷悲.
《明日歌》 文嘉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日日待明日,萬世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無窮老將至.
晨昏滾滾水流東,今古悠悠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二、“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下一句是什么
沒有下一句只有前一句。
以夢為馬 以汗為泉 不忘初心 不負韶華。出自《以夢為馬》,是當代詩人海子的著名詩篇。
解釋:以夢為馬,指把自己的夢想作為前進的方向和動力。馬,在這里是指動力,亦有希望的意思。
以馬這種強健美好的動物作為希望的載體,承載內心的理念和夢想,為未來的人生提供內在支持。 不負韶華:韶華,指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美好的年華(指青年時期),不負韶華,指不辜負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年華。
擴展資料 《以夢為馬》的詩歌含義 第一層面(前二節 )寫詩人的基本立場。詩人是追求遠大宏偉目標的,要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 。
在他的一生中,由于堅執高尚的信念,使得具體的日常生活貧瘠無告,但他并不以此為意“物質是短暫的,它并不值得我們去孜孜以求、錙銖必較。所以詩人說只做“物質的短暫情人”。
第二層面(三、四節)是寫詩人對語言 的認識。詩人是對作為“存在之家的語言 ”(海德格爾語)深度沉思的人。
詩人意識到人類本質特征之—的語言受遮蔽的境遇,澄明及提升的可能,以及通過拯救語言來創造精神發展精神的現實依據, 因此,對語言的理解關涉到對生存和生命的理解。 第三層面(五——九節)是寫詩人的偉大抱負以及對苦難命運的預感。
在這里, 詩人強調了自己是大地之子,面對夢縈魂牽的祖國泥土,他深深地彎下了腰。 人是最易朽的,“帶著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但大地永存,會哺育生生不息的 生命。
三、不負韶光什么意思
1. 直譯:不辜負美好時光。
2. 韶光,指美好的時光。最早出自南朝 梁簡文帝 《與慧琰法師書》:“五翳消空,韶光表節。”
與不負韶光有關的句子:
1. 歲月靜好,不負一世韶光!
2.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親卿愛卿,不負韶光。
3. 錦年如瑟,不負韶光。
4. 以夢為馬 不負韶光好年華。
5. 灼灼韶光,不負流年。
6. 不負韶光不負卿。
7. 不負韶光,砥礪前行。
8. 韶光不負轉流年。
9. 明媚向陽不負韶光。
10. 捻花飄香,不負韶光。
四、“不負韶華”的讀音
不負韶華的讀音是:bú fù sháo huá。
意思是指不辜負美好的時光、美好的年華。 當只有一個“不”字或“不”字后面緊接著的字為非第四聲時,讀音為四聲bù。
例如:不(bù)法之徒。但是如果后面的字也是四聲,則需要變調,變成bú。
例如:不(bú)是;不(bú)對。 擴展資料 “不負韶華”出自海子的著名詩篇《以夢為馬》。
馬,在這里是指動力,亦有希望的意思。以馬這種強健美好的動物作為希望的載體,承載內心的理念和夢想,為未來的人生提供內在支持。
海子(1964-1989),原名查海生,出生于安徽省懷寧縣高河鎮查灣村,當代青年詩人。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創造了近200萬字的詩歌、詩劇、小說、論文和札記。
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 海子的詩歌世界是非常復雜的,他的詩歌觀念是對古代史詩、近代抒情詩、浪漫主義詩歌和現代主義詩歌理念的綜合。
從思想上,他接近于一個存在主義者;從情感上,他接近于一個浪漫主義者;從精神上,他接近于一個“狂人”式的先知;從認知方式上,他又是一個充滿神性體驗色彩的理想主義者。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海子。
五、“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殤,等閑幸得山花漫,不負韶華不負君”,
1、這句最早出處是在蘇拭的《南鄉子》,其中有“ 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后三毛在《滾滾紅塵》引用時寫成“醉笑陪君三千場,不訴離傷”。
2、表達的意思是:蘇軾和楊元素,時移守密州。東武望余杭,云海天涯兩渺(一作杳)茫。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別有腸。今夜送歸燈火冷,河塘,墮淚羊公卻姓楊。
1、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2、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3、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4、后改編為《滾滾紅塵》劇本:樓高日盡,望斷天涯路,來時陌上初熏,有情風萬里卷潮來
推枕惘然不見,分攜如昨到處萍漂泊 浩然相對今夕何年,誰道人生無再少,依舊夢魂中,但有舊歡新怨,人生底事往來如梭 醉笑陪君三萬場 不訴離傷,禪心已失人間愛 又何曾夢覺 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踏盡紅塵何處是吾鄉
5、電影《滾滾紅塵》由嚴浩導演,三毛編劇,林青霞、秦漢、張曼玉和吳耀漢主演。影片內容影射民國時期女作家張愛玲與胡蘭成的感情糾葛以及張愛玲與炎櫻的姐妹情感。
6、《滾滾紅塵》是臺灣著名作家三毛唯一的劇本作品。電影在鏡頭、音樂、映像方面運用了一些實驗性拍攝手法,隨著女主角開篇精神上的歇斯底里到結識章能才后的心有所依,節奏漸趨輕快,后篇進入生離死別時又轉入深沉。電影將動蕩亂世的兒女私情述說得蕩氣回腸,畫面拍攝唯美又不失時代氣息,此外在大陸實地取景也增加了故事的真實感。演員方面,秦漢與林青霞的郎才女貌配搭成為經典,張曼玉的配戲也十分搶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