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7首描寫山中寺廟的古詩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游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望懸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題懸空寺 明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賦得寒山寺送別》年代:明 作者: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二、關于古寺廟的好詞好句
1、走進寺廟,我看見一尊巨大的佛。
走出寺廟,就看見一個池塘叫放生池,放生池里有一只烏龜,它游得可真“快”,可稱“游泳健將”了。2、走進寺門,跨過門檻,在前面有一尊釋迦牟尼的塑像,樣子不好看,我便朝他做了個鬼臉。
旁邊有幾個和尚一邊念經,一邊打坐。妙果寺墻上還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一看就知道有一些年頭。
這些建筑物的木樁經過時間的侵蝕,有一些外皮已經剝落,顯得十分破舊。3、走到大院中央,抬頭便是一望無際的天空,寺雖小,卻有一種不衰的感覺。
寺里若無他人,寂靜的空氣中,幾只鳥兒唱歌,聽著就十分悠然。這時,一個老和尚走了過來,向我們問好,我們也向他一拜。
剛拜完,老和尚便疾步離開。我有一點好奇,想出跟蹤一計,偷偷跟著老和尚前行。
4、走出建筑物,立馬就看見了一座舊得不能再舊的寺廟,它的屋角、屋檐都沾滿了塵土,看起來十分陰森,在傍晚霞光的照射下它就像一棟“鬼屋”。5、這座寺廟不大,廟頂上鋪滿了琉璃金碧輝煌,屋脊上雕刻了好多仙人,栩栩如生。
6、張飛廟是長江上游的一顆明珠,它位于云陽縣城南岸,號稱巴蜀第一勝景。7、遠遠望去,普先禪寺就像天宮一樣。
那一排排、一棟棟的建筑物映入我的眼簾。我迫不及待地跨進大門,啊!這里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建筑物上雕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顏色鮮艷奪目。
8、夕陽西下,漫步于寺廟之中,聆聽深沉而悠遠的鐘聲,感受詩人落榜之時之情之景,別有一番意境。9、我耳邊仿佛回響起了“當、當”的鐘聲,真是: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0、抬頭望廟頂,令人眼花繚亂。
那一個個佛爺凸起的臉也宛如夏季夜空數不清的星斗,它們神態各異,千姿百態。11、寺院周圍,那九座富有色彩的山巒,像正在開屏的孔雀,那艷麗迷人的尾巴環抱著孔雀頭——潭柘寺。
12、寺廟一定藏在深山中,我畫了一步步的石板路,彎彎曲曲,一直延伸到山頂,路上,有挑水的和尚,有絡繹不絕的香客,他們手提籃子,籃子里裝了水果、食物、香。
他們一直往前走,看起來非常虔誠。13、那映在綠樹叢中的寺院,杏黃色的院墻,青灰色的殿脊,蒼綠色的參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紅的朝霞之中。
14、離杭州西湖不遠的地方,有一座聽不到念經誦佛之聲,也聽不到悠揚鐘聲的寺廟,它,就是岳王廟。15、來到了寺廟的中央,一座“大雄寶殿”我情不自禁進了大門,一位頭戴黑珠、伸手張指,的“如來佛祖”呈現在我的眼前。
旁邊十八羅漢、觀音菩薩等。16、花寺的院子比較小,更顯得院中的幾棵菩提樹碩大無比。
雖然已是深秋了,但它們還是那么挺拔蒼翠。17、恒山懸空寺,全寺緊緊貼在恒山的懸崖峭壁上,僅用一柱支撐,十分驚險,似乎隨時都會掉下來,令人望而生畏。
18、古老的寺廟在朦朧夜霧的籠罩下,像一幅飄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顯得分外沉寂肅穆。19、古老的司徒廟,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它面臨碧波萬頃、銀光閃耀的西太湖,背靠諸峰連綿、重巖疊翠、巍峨高大的鄧尉山。園中有相傳為漢朝大司徒鄧禹親手栽植的四棵古柏。
20、俯瞰南完寺全景,廟廓綠樹環抱,花草簇擁,還有那栩栩如生的摩崖雕像,使我感到如坐云端,遨游于仙境,無限快活。21、登上石階,只見屈子祠就坐落在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之中,周圍的樹木花草為這座雄偉壯麗的祠廟增添了無限的光彩。
22、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這時香煙繚繞,絡繹不絕的朝拜者趕到這里,他們雙手合十,舉過胸、額、頭,然后平撲在地上。
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許多地方都凹了下去。23、大殿內塵封土積,蛛網縱橫,塑像已殘缺不全,壁畫因受風雪的侵襲,也色彩斑駁模糊不清了。
24、比起喧鬧的城隍廟,靜安寺,則是一個特立于繁華鬧市中的佛門凈地,人們排著長長的隊,只為在那顆由整木雕琢而成的觀世音菩薩像前三叩大拜,以祈求 平安別看叫靜安寺,但它是上海很繁華的地方。殿中供奉的釋迦牟尼佛像高三點八七米,寬二點六米,重一萬一千公斤,可是中國最大的玉佛像哦!。
三、27首描寫山中寺廟的古詩
唐代常建 《題破山寺后禪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 七律 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 空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陸游 《楓橋夜泊》 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蝶戀花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陸游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風直似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題杭州孤山寺 唐 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題杭州靈隱寺 唐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望懸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過懸空寺 明 鄭洛 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登懸空寺 明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 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題懸空寺 明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賦得寒山寺送別》 年代:明 作者: 高啟 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 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 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楓橋寺(宋·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 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四、描寫寺廟的詩詞
古代文人雅士喜歡游覽名勝古跡,其中包括寺廟,寫下了很多關于寺廟的詩詞:1、《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2、《題破山寺后禪院》唐代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 余鐘磬音。3、寺廟頌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
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3、云 怨 詞 (清。
陳維崧)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4、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門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游人宿佛堂。
5、朝中措——陸游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 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
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 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6、《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7、蝶戀花---陸游 禹廟蘭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盡湖邊樹。
鸚鵡杯深君莫訴,他時相遇知何處。 冉冉年華留不住。
鏡里朱顏,畢竟消磨去。一句丁寧君記取,神仙須是閑人做。
8、 《與從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李白 掛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覽云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詩成傲云月,佳趣滿吳洲。
9、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10、《過香積寺》---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11、《過感化寺曇興上人山院》---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一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12、《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13、《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14、《北岳廟》 賈島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巖巒疊萬重,詭怪浩難測。 人來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時起霖雨,一灑天地德。 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國。
15、《題破山寺后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16、《題杭州孤山寺》---張祜 樓臺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云水自陰。
斷橋蕪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17、《題杭州靈隱寺》 --- 張祜 峰巒開一掌,朱檻幾環延。 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樓下月,十里郭中煙。 后塔聳亭后,前山橫閣前。
溪沙涵水靜,澗石點苔鮮。 好是呼猿久,西巖深響連。
留題靈隱寺方丈 蘇軾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 喬木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筆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18、《題潤州金山寺》 唐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云。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19、《望懸空寺 》-- 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憑虛結構工。 梵宮依碧獻,棧閣俯丹楓。
濤壯磁窯雨,僧寒谷口風。 躋攀真不易,遙望意無窮。
20、《過懸空寺》 明 鄭洛石壁何年結梵宮,懸崖細路小徑通。 山川繚繞蒼寞外,殿宇參差碧落中。
殘月淡煙窺色相,疏風幽籟動禪空。 停車欲向山僧問,安得山僧是遠公。
21、《登懸空寺》 明 鄭洛 昨過招提故不登,重尋蘭若問山僧。 峰頭青鳥來還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誰結丹梯高萬丈,我聞佛法演三乘。 憑虛頓悟心無住,好歩禪關最上層。
22、《登懸空寺》 明 劉遵憲 誰開石壁禮金仙,縹縹層樓結構難。 清梵漫疑云外度,香臺真向霧中看。
山連太岳千秋壯,客到孤峰五月夜。 為問遠師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盤桓。
23、《題懸空寺》 明 吳禮嘉 飛閣丹霞上,白云幾度封。 蘿懸千洞月,風落半空鐘。
樹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龍。 慧光千萬丈,日夕滿恒宗。
24、《游懸空寺》 清 鄧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 凈土絕塵境,岑樓綴遠天。
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禪。 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25、《楓橋寺》俞桂 湖水相連月照天,雁聲嘹嚦攪人眠。昔年曾到楓橋宿,石岸傍邊系小船。
26、《賦得寒山寺送別》--高啟楓橋西望碧山微,寺對寒江獨掩扉。船里鐘催行客起,塔中燈照遠僧歸。
漁村寂寂孤煙近,官路蕭蕭眾葉稀。須記姑蘇城外泊,烏啼時節送君違。
27、《夜宿山寺》--李白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五、形容寺院很多的詩詞
《江南春》 杜 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注釋] 1. 啼:叫。
2. 山郭:靠山的城墻。 3. 酒旗:酒店門前高掛的布招牌。
4. 南朝:公元420-589年,南方宋、齊、梁、陳四個王朝的總稱。當時建立了大批佛教寺院。
[簡析] 這是一首素負盛譽的寫景詩。小小的篇幅,描繪了廣闊的畫面。
它不是以一個具體的地方為對象,而是著眼于整個江南特有的景色,故題為《江南春》。 首句“千里鶯啼綠映紅”,一開始就展現了江南大自然風光。
“千里”是對廣闊的江南的概括。這里到處是鶯啼,無邊的綠葉映襯著鮮艷的紅花。
這種有聲有色、生機勃勃的景色自然是江南特有的。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風”寫了江南獨特的地形風貌,臨水有村莊,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風中,酒旗在輕輕地招展。
這是多么明麗的江南啊! 一二句寫的是晴景,三四句寫的是雨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在春天的微雨中,則另有一番風光。在山明水秀之處,還有南朝遺留下來的數以百計的佛寺。
這些金碧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煙雨籠罩著,若隱若現,似有似無,給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朧迷離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虛數,不是實指,突出佛寺之多。
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描繪了江南明麗而迷蒙的春景。色彩鮮明,情味雋永。
一首七言絕句,能展現出這樣一幅廣闊的畫卷,真可謂“尺幅千里”了。
六、贊美寺廟的詩句有哪些
1. 《題覺海寺廟二首》戴栩 宋代
山頭金碧入層天,下瞰平坡百頃田。靈跡解扶膽圣運,斷碑猶記會昌年。日翻鳥鵲觚棱過,風落蠨蛸玉帳緣。祭罷數翁沙際立,暮潮一舸去翩然。
2. 《題覺海寺廟二首》戴栩 宋代
秋云閣雨暗江天,雨外鋤犁治廢田。作吏自慚空送日,爾晨何事不逢年。荒村獨往無人識,古寺頻來有佛緣。暫借茶爐供煮藥,松風繞鼎卻泠然。
3. 《月海遠上人游方過靈隱》 薛嵎 宋代
一點靈光在,月生滄海深。此中難著語,何處可相尋。野寺廟無定,窮冬日易陰。聽松行九里,卻坐冷泉吟。
4. 《三門留題》魏野 宋代
渦恐和山漩,濤疑若石奔。勢愁舂地軸,聲想震開閽。寺廟中流聳,煙云兩岸屯。樓臺疑蜃吐,舟檝畏鯨吞。游客雖驚險,居僧不厭喧。如潮無振鷺,似峽欠啼猿。孤店經商少,雄司漕運繁。
5. 《題破山寺后禪院》常建 唐代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余鐘磬音。
6. 《七律·寺廟頌》
鳴鐘香鼎繞紅塵,朝拜誰來覺了因。出入廟堂逢惡鬼,刮來膏血奉諸神。
7. 《云怨詞》陳維崧 清代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來齊綠。指點前村古寺
8. 《花祭騰:廟宇》
避世不須山,空門今倍忙。佛祖如有意,游人宿佛堂。
9. 《朝中措》陸游
冬冬儺鼓餞流年,燭焰動金船。彩燕難尋前夢,酥花空點春妍。文園謝病,蘭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風禹廟鶯天。
10.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