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的詩有什么
描寫"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的詩: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枉凝眉一個是美玉無瑕。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 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 《枉凝眉》譯文: 一個是閬苑仙葩【林黛玉絳珠仙草轉世】 一個是美玉無瑕【賈寶玉神瑛侍者轉世】 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 【這個妹妹我曾見過 】 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誰知公子無緣,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一個枉自嗟呀【黛玉轉世為還淚】 一個空勞牽掛【寶玉常慨嘆月不常圓,花不常開】。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
【水月鏡花,虛無飄渺,終是一場空】 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正應絳珠還淚之說】 注釋: 閬苑(làng yuàn 浪院):傳說中神仙所住的地方。仙葩(pā趴):仙花。
“閬苑仙葩”自然指絳珠仙子林黛玉。瑕:玉的疵斑。
“美玉無瑕”指賈寶玉,賈寶玉本是赤瑕宮的神瑛侍者(瑛,玉之光彩;瓊瑛瑛瑤皆謂美玉),“瑛”即美玉。須化:成空,化為烏有。
戚序本誤作“虛花”,變動詞為名詞;程式乙本改作“虛話”,變心事為明言;甲戌本經涂改作程乙本的“虛話”,但仔細辨認可看出“須”字,今從周汝昌校本。枉凝眉一個枉自嗟呀, 一個空勞牽掛:——一個常因寶玉而流淚(指黛玉),一個常因黛玉而感嘆(指寶玉)。
很顯然這里說的就是正文以及脂批所提示的寶玉對黛玉訴肺腑等事。年年歲歲風刀霜劍打擊是促使黛玉殞命的主要原因。
嗟呀,因悲傷而嘆息。牽掛,在情況不明時對人的懸念。
它與前面晴雯判詞中“多情公子空牽念”的“牽念”以及后面寫探春的《分骨肉》曲中“奴去也,莫牽連”的“牽連”意思相同。水中月、鏡中花:都是虛幻的景象。
說寶玉與黛玉的愛情理想雖則美好,終于如鏡花水月一樣不能成為現實。想眼中:曹雪芹八十回后原稿中有《證前緣》一回(靖臧本第七十九回批),寫黛玉“淚盡夭亡”。
從多方面線索確知,“賈府事敗”、“樹倒猢猻散”的變故發生在秋天,所謂“到頭來,誰見把秋捱過?”林黛玉因寶玉的獲罪而慟哭,自秋至冬、自冬歷春,她的病勢迅速加重。“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
還沒有到第二年的夏天,她就用全部淚水報答了神瑛侍者用甘露灌溉她的恩惠,實現了眼淚還債的諾言。故曲中所寫“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禁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并非泛泛之言。
“秋流到冬盡”,程式乙本無“盡”字,為后人所刪。有人以為此處無“盡”字更妥,筆者以為不然。
即使從句式的音節上看,亦當有。
二、有沒有什么詩詞形容林黛玉和賈寶玉的“、
形容林黛玉的詩詞:正冊判詞(釵黛合一)畫著兩株枯木,木上懸著一圍玉帶,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也有四句言詞,道是: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里埋。
紅樓夢曲-枉凝眉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化?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淚珠兒,怎經得秋流到冬盡,春流到夏!《葬花詞》: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
《葬花詞》:質本潔來還潔去,強于污淖陷渠溝。《問菊》:孤標傲世偕誰隱,一樣花開為底遲?《桃花行》: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形容賈寶玉的詩詞:判詞《西江月》其一無故尋愁覓恨,有時似傻如狂;縱然生得好皮囊,腹內原來草莽。潦倒不通庶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其二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凄涼;可憐辜負好韶光,于國于家無望。
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寄言紈绔與膏粱:莫效此兒形狀!。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古文描寫賈寶玉與林代玉愛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