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
小學六年級古詩詞運用練習題1、若是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我們應該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2、若是好朋友分離,依依惜別,我們可以說(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3、一般用( 形影不離 )成語來形容朋友之間關系親密.4、每當月亮升起,你的心中會有一種美好的對幸福、團圓的一種向往,就會想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5、每當看到春光將桃、李、梨的花一夜間催開時,你自然的想起了(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梨花開)6、汗代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說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中的“于” 當“比”講,它與(唐)代詩人(杜牧)寫的《山行》中的(霜葉紅于二月花)(詩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8、來到瀑布腳下,捧著清澈的泉水,舒服極了.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撞擊在巖石的棱角上,濺起了朵朵美麗的水花.望著美麗的瀑布,我不禁想起“(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9、人們常用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一句來贊美老師對學生默默無聞的培育,潛移默化的熏陶.10、每逢佳節,我們會給遠方的親人寫信或發郵件,可以引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詩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11、要寫好作文,不光要看書,還要多參加實踐活動,正如古人說的那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12、每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用(“粉身碎骨全不怕.”)來表達自己的決心.13、同學們,當你們的朋友在學習浪費時間,有所松懈時,我們可以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樣的名句來勸告他.14、面對人生中的成功和失敗,我們應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15、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先進人物層出不窮,我們可以用**《沁園春·雪》中的詞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來贊美他們.16、《白雪歌送武判斷歸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7、《天凈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8、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勇挑重擔,可用(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來形容.19、蘇軾名詞《明月幾時有》中富有哲理的名句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20、生活中既要善于學習他人好的方面,又要善于從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訓,這正如孔子《論語》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1、《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傳誦千古的名句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22、《贈汪倫》一詩中,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來表達他與汪倫之間的深厚情誼.23、《示兒》一詩中,寫作者心事的詩句是(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24、讀了《匆匆》,我想借用“(《長歌行》中的詩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句名言警句來提醒自己莫讓時間“匆匆而逝”.25、看到自己的朋友虛度時光,不好好學習,你會用這樣一句名言告誡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6、教育人要積極向上,好上加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二、小學古詩詞運用
1.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自有強中手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
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5.臨 行 密 密 縫,意 恐 遲 遲 歸。誰 言 寸 草 心,報 得 三 春 暉
6.16、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7.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9.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泊船瓜州》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10.先天下之憂而后天下之樂而樂
1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2.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13.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15.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了泰山的高大雄偉,“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出了廬山的多姿多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寫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厭
16.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古往今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祖國,拋頭顱灑熱血,文天祥說道:“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陸游臨終前還告誡兒子:“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王昌齡發出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滿臉豪情,而丘逢甲在萬紫千紅的春天卻這樣悲嘆“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岳飛則怒發沖冠,仰天長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語文詩句運用
12)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_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贊美你。“_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_”這是大詩人杜甫描述你來到人間的佳句。你來了,如煙似粉,悄無聲息,垂柳在你的撫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潤下拔節,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閃光……
(14)“_吹面不寒楊柳風_”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
(15)月亮漸漸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著滿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對我說的話,是啊,“_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爸爸,請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16)中秋佳節,手捧著香香甜甜的月餅,凝神眺望著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在大連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禱著:“_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
(17)戰火連連,兵荒馬亂,“望湖樓”酒家卻依然是一片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這真是“_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_”,達官貴人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被侵占之地何時才能收復,
(18)爺爺70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爺爺卻嘆道:“_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__老驥伏櫪,志在千里_”。爺爺,你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爺爺笑了,摸摸我的頭:“就你會耍貧嘴!”
八)、引用古詩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勸誡效果。當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詩最為恰當呢?
1、教育人要積極向上,好上加好_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___
2、說明生命力頑強,用來禮贊百折不撓、蓬勃向上、積極有為的頑強精神和人生態度:_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__。
3、教育節約糧食,珍惜農民勞動成果:_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_。
4、教育我們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吸取新鮮知識,思想、才學、智慧才會永不枯竭,永不陳舊,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育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要從容不迫、無所畏懼:_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_。
四、(小學語文)按要求寫出詩句根據下列要求把古詩詞寫下來:br/ 愛問
根據下列要求把古詩詞寫下來:1春天的一個夜晚,一位久別家鄉的人,望著皎潔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鄉,于是吟起詩來:(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2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做兒女的怎么能夠報答得了母親的愛呢?這使我們想起了(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3有的同學不認真學習,不知道珍惜時間,老師就語重心長地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4夏天你去賞荷花,滿池的荷花映入眼簾,此時此刻美景無法用語言表達。你能用兩句詩恰如其分地把這種美的感受表現出來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5來到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傾瀉而下,潑灑飛流,可以用李白寫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來表達。6昨晚有一道數學題,我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山重水復疑無路”時, 爸爸走過來,經他一點撥,我豁然開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7當我們浪費糧食時,老爺爺經常用唐代李坤的詩句教育我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當我們在外地過節時,常引用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來表達對家人的懷念。
五、【小學畢業班語文:古詩運用練習題答案
①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2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3一道殘陽鋪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紅”,天氣晴朗無風,江水緩緩流動,江面皺起細小的波紋.受光多的部分,呈現一片“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深深的碧色.詩人抓住江面上呈現出的兩種顏色,卻表現出殘陽照射下,暮江細波粼粼、光色瞬息變化的景象.詩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悅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寫之中了. 4第一個是友情,第二個是思鄉,第三個是愛國 ②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生在此山中. 柳樹: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小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梅花: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③修辭手法:1.夸張 2.比喻 3.夸張 4擬人 5.互文,夸張 ④1,春: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2,夏: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3,秋: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4,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⑤1:二月春風似剪刀 2:一枝紅杏出墻來 3:萬紫千紅總是春 4:春風不度玉門關 5:愿君多采擷 6:誰言寸草心 7:晴川歷歷漢陽樹 8:孤帆遠影碧空盡 ⑥略(自己在網上查啊,我懶得查啦)⑦1,秋 2,春 3,夏 4,冬 5,夏 6,冬 7,秋 8,春 ⑧1,孔融 2,李清照 3,李白 4,屈原 5,高適。
六、小學語文運用打比方的詩句:運用夸張手法的詩句:贊美長江的詩句:
運用打比方的詩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運用夸張手法的詩句: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贊美長江的詩句: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抒懷》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登高》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至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門山》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江流 (李白《渡荊門送別》 寫黃河的詩句:《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
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涼州詞(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5、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 (張養浩《潼關懷古》) 6、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七、語文詩句運用(12)老師,你可記得我
12)老師,你可記得我--一個令您付出無數心血與汗水的“小淘氣”。
您那眼角的皺紋,有一條是為我而生,您那頭上的銀發,有一絲為我而白。“_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_”,這詩句不是贊頌您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奉獻精神,還能贊頌誰呢? (13)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贊美你。
“_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_”這是大詩人杜甫描述你來到人間的佳句。你來了,如煙似粉,悄無聲息,垂柳在你的撫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潤下拔節,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閃光…… (14)“_吹面不寒楊柳風_”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泥土的信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濕潤的空氣里醞釀。
(15)月亮漸漸西沉,星星又悄悄地眨起了眼睛。望著滿天星星,我不由得想起了爸爸白天對我說的話,是啊,“_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爸爸,請你放心,我不會讓你失望的。 (16)中秋佳節,手捧著香香甜甜的月餅,凝神眺望著皎潔的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遠在大連的表弟,心里默默祈禱著:“_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__”。
(17)戰火連連,兵荒馬亂,“望湖樓”酒家卻依然是一片燈紅酒綠,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這真是“_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_”,達官貴人竟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這被侵占之地何時才能收復, (18)爺爺70大壽,親朋好友都前來祝賀。 大家祝爺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可爺爺卻嘆道:“_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_”我趕緊把爺爺的話打住:“__老驥伏櫪,志在千里_”。
爺爺,你的身子骨比年輕人還壯實。”爺爺笑了,摸摸我的頭:“就你會耍貧嘴!” 八)、引用古詩名句,往往能起到很好的勸誡效果。
當遇到下列情景,用上哪一句詩最為恰當呢? 1、教育人要積極向上,好上加好_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___ 2、說明生命力頑強,用來禮贊百折不撓、蓬勃向上、積極有為的頑強精神和人生態度:_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__。 3、教育節約糧食,珍惜農民勞動成果:_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_。
4、教育我們只有不斷讀書學習,吸取新鮮知識,思想、才學、智慧才會永不枯竭,永不陳舊,永遠充滿活力和生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教育我們面對嚴峻的考驗要從容不迫、無所畏懼:_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_。
八、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有哪些
教師要教得好,讓學生學得好,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古詩教學要設計得精彩握要,首先教師必須對古詩文相當熟悉,對古詩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最好還能對其中一些古詩文有獨特的體會和感受,從而想方設法引導學生進入對古詩文的欣賞與品味之中。大量的文獻顯示,當前古詩教學關注四大方面的內容。
第一、創作背景;第二、分析與理解;第三、欣賞與體驗;第四、朗讀與背誦。這四個大方面較為完整地體現了古詩教學的主要內容。
在探索有效古詩課堂教學研究中,小學古詩詞教學設計分七步進行: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古詩導課的方式與閱讀教學的導課方式類似,即:間接導課與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并板書課題。
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如:故事導入法、疑問導入法,預習導入法,背景導入法等等.不管哪種導入法都與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如:我執教的《回鄉偶書》采取的就是間接導入法,由已學過的詩人賀知章的《詠柳》來喚醒學生對詩人的再現進而在增強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進入本課的學習。
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就像本人執教的《泊船瓜洲》,從今天起我們進入第二組元的學習,隨著今天的學習我們將認識一位宋朝詩人王安石,今天學習他筆下的一首詩板書課題。
二、背景介紹,知曉詩人。古詩的創作背景包括時代背景、詩人創作此詩的境遇與心態等。
古詩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是傳統文化教育的好素材,是小學語文人文性的典型體現。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了解詩人及其創作背景,可以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并且新課程標準還指出: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要在課內外創設各種各樣的交際情境,讓每個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口語交際。因此處理好這部分教學內容,不僅可以增長歷史知識,也可以使教學增添生趣。
像我在這一環節介紹詩人賀知章創作《回鄉偶書》這首詩的背景,學生就會在這種情境中展開想象,獲得情感體驗。課程標準對高年級閱讀積累提出較高的要求: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能根據需要搜集有關材料。
我教學《長相思》在這一環節讓學生交流對于納蘭性德你知道多少呢?這樣既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又訓練學生聽說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還為下一步學習古詩、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準備。三、自主學習,弄懂詩意。
《語文課程標準》將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的四大理念之一。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這就要求教師創設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營造一種寬松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策略,做到放和扶有機地結合,引導學生學習古詩。
首先要大膽地放。先讓學生自由討論學習古詩的方法,然后讓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探索新知,弄懂詩意。
對于不能獨立解決的問題,鼓勵學生通過合作和幫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問題得到解決。引導學生利用書上的圖畫,注釋或其他工具書等幫助理解詩詞的意思。
理解詩詞的意思還應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抓詩眼:例如王維的名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更能理解異鄉異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個獨字,就知道倍思親時的孤單了,更能理解詩人見到別人團圓而自已只影形單的寂寞了。
(2)抓詞語:例如,同是寫送別的詩《芙蓉樓送辛漸》和《送元二使安西》,只要抓住詩句中的重點詞,就能體會到詩人送別時的感情是不同的。《芙蓉樓送辛漸》寫到: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詞,從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別辛漸時心中充滿了傷感與凄涼,到底送別的辛漸是何人呢?為何這樣悲痛呢?一定與詩人的親友有關。
(3)抓詩句:一首詩,每每有兩句是重點句,有些甚至成為了名句。那就抓住其中的重點去理解就行了。
例如《登鸛雀樓》的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靜夜思》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題西林壁》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4)抓詩題:有些詩,從它的題目,就可以知道整首詩到底寫的什么內容。
例如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從題目就可見作者在西湖上飲酒(欣賞風景?賦詩?)碰到了開頭是晴朗的,后來下雨了這樣的景象。又例如《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如果不看題目,一讀而知是寫的夏天的荷花。
可要是結合詩題細讀全詩,你就會發現作者是借物抒情,寫下了對林子方上京為官的無限祝福。四、誦詩想象,品詩悟情。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博大精深,凝煉含蓄。有著音樂、建筑、繪畫、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小學語文古詩句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