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天氣好風景好的詩句
1、《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6、《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9、《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等詩句。由于太多附上幾首參考
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
E鍵云通回答!
二、描寫天氣語句的詩句并畫出畫來
描寫天氣的詩句1、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曹操《觀滄海》2、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賀知章《詠柳》4、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盧綸《塞下曲》5、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高適《除夜作》6、好雨知節氣,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7、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8、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10、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白居易《觀刈麥》11、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孟郊《登科后》12、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元好問《同兒輩賦未開海棠》13、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14、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冥》15、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霜要起遲。
——王實甫《滾繡球》16、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17、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18、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蘇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19、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20、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梅俗了人。
——盧梅坡《雪梅》21、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宋·趙師睪22、不管煙波與風雨,載將離恨過江南。
——宋·鄭文寶23、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24、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李白《北風行》25、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26、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樂府《敕勒歌》27、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除州西澗》28、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王勃《詠風》29、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30、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31、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32、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33、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楊萬里《小雨》34、動枝生亂影,吹花送遠香。
——虞世南《詠風》35、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張志和《漁歌子》36、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王實甫《西廂記》37、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泊船瓜洲》38、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39、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40、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高駢《對雪》41、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杜牧《贈別》42、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王灣《次北固山下》43、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4、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蘇軾《江城子》45、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46、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朱熹《春日》47、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后風流陌上花。——宋·蘇軾48、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白居易《長恨歌》49、風吹仙袂飄飄舉。——唐·白居易50、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志南《絕句》51、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52、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楊萬里《臘前月季》53、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無題》54、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賈島《劍客》5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杜牧《江南春》56、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張軾《立春偶成》57、大風起兮云飛揚 ——漢·劉邦58、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王維《觀獵》59、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高適《別董大》60、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李白《聽蜀僧浚彈琴》6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靜夜思》62、生無桃李春風面,名在山林處士家。——楊萬里《蘭花》6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64、風光如此須行樂,莫管頭顱白幾莖。——清·袁枚65、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繼《楓橋夜泊》66、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67、清霜醉楓葉,淡月隱蘆花。
——許有壬《荻港早行》6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69、大江之南風景殊,杭州西湖天下無。
——明·劉基7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71、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72、渡船滿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楊萬里《庚子正月五日》。
三、形容天氣好風景好的詩句
1、《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2、《竹枝詞》 唐·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晴。 3、《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4、《春日》 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5、《絕句》 宋·僧志南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6、《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7、《早發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穎是銀河落九天。 9、《望天門山》 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等詩句。
由于太多附上幾首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謝謝。E鍵云通回答!。
四、形容天氣好,心情好的詩句
1、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
出自宋代歐陽修的《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釋義:
西湖風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鮮麗。鷗鳥白鷺安穩地睡眠,它們早就聽慣了不停的管弦樂聲。 那風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鋪成的田野,有誰還會羨慕乘鸞飛升成仙呢,這時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
2、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出自宋代朱熹的《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釋義: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3、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出自唐代李白的《采蓮曲》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釋義: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麗的采蓮女三三倆倆采蓮子。隔著荷花共人笑語,人面荷花相映紅。陽光照耀采蓮女的新妝,水底也顯現一片光明。風吹起,衣袂空中舉,荷香體香共飄蕩。那岸上誰家游冶郎在游蕩?三三五五躺在垂楊的柳陰里。身邊的紫騮馬的嘶叫隆隆,落花紛紛飛去。見此美景,騷人踟躕,愁腸空斷。
4、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釋義:
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風光與其它季節確實不同。荷葉接天望不盡一片碧綠,陽光下荷花分外艷麗鮮紅。
5、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初夏即事》
石梁茅屋有彎碕,流水濺濺度兩陂。(度兩陂 一作:度西陂)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釋義:
石橋和茅草屋繞在曲岸旁,濺濺的流水流入西邊的池塘。晴朗的天氣和暖暖的微風催生了麥子,麥子的氣息隨風而來。碧綠的樹蔭,青幽的綠草遠勝春天百花爛漫的時節。
五、形容好風景的詩詞
《山亭夏日》
唐·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詠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桃花溪》
唐·張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賦得春風扇微和》
唐·范傳正
曖曖當遲日,微微扇好風。
吹搖新葉上,光動淺花中。
澹蕩凝清晝,氤氳曖碧空。
稍看生綠水,已覺散芳叢。
徙倚情偏適,裴回賞未窮。
妍華不可狀,竟夕氣融融。
《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句留是此湖。
《南湖春早》
唐·白居易
風回云斷雨初晴,返照湖邊暖復明。
亂點碎紅山杏發,平鋪新綠水蘋生。
翅低白雁飛仍重,舌澀黃鸝語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減心情。
《春水》
唐·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
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
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麗春》
唐·杜甫
百草競春華,麗春應最勝。
少須好顏色,多漫枝條剩。
紛紛桃李枝,處處總能移。
如何貴此重,卻怕有人知。
《秋晚山居》
唐·黃滔
爽氣遍搜空,難堪倚望中。
孤煙愁落日,高木病西風。
山寂樵聲出,露涼蟬思窮。
此時塵外事,幽默幾人同。
六、形容美好景色的詩句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五月天山雪,開花只有寒。”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
????散射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下弦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冷鋒
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月初蛾眉月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玉盤。
?????滿月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山地垂直氣候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對流層氣溫垂直變化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新月
月落烏啼霜滿天
夜半鐘聲到客船,
?????上弦月
七、形容清晨美好的風景的詩句有哪些
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柳枝詞
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
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輕柔的柳枝垂下來,就像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
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3、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4、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唯 通:惟)
譯文
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
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5、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八、寫風景的佳句、好段落,詩句
王維在隱居輞川時,曾創作了一批精美的山水詩。
他自編為《輞川集》,收入他和友人裴迪互相唱和的五言絕句各二十首,內容主要是描寫輞川別業附近的風景,抒發隱居生活的情趣。先看其中的《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寂靜的山澗里,辛夷花自開自落,自生自滅,不假外物,不關世事,也無人知曉。
這是一個遠離塵囂的世界,也是詩人王維主客觀契合一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無寂滅觀念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論家胡應麟說,此詩是“入禪”之作,“讀之身世兩忘,萬念皆寂。”
(《詩藪》內編卷六)王維在這里所創造的意境,生于象外,是一種詩境與禪境的合一體,它具有極大的暗示性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能取得這種藝術成就,不能不說是得利于他對佛學的鉆研及佛教思想方式的熏陶。
王維被后人稱作“詩佛”。他早年即相信佛教。
母親崔氏持戒安禪三十余年。王維和弟弟王縉“俱奉佛,居常蔬食,不如葷血”(《舊唐書·王維傳》)。
王維于31歲時,妻亡不再娶,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迥無子孫”(《責躬薦弟表》)。他還撰有多篇有關佛教的詩文,對佛學有較高的造詣。
在唐代的佛教流派中,王維信仰的是禪宗,而且主要是信仰南宗禪。南宗禪是佛教思想與中國本土的儒道思想相結合的產物,它的那套隨緣任運的人生哲學,為中國士大夫知識分子提供了最新的最完備的處世良方。
而南宗禪的某些修持方法,又和中國特色的詩歌創作有相通相似之處。宋代文論家嚴羽說:“大抵禪道惟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滄浪詩話》)。
妙悟即是對禪的識見力,也可表現為對藝術的感受力。詩和禪都需要敏銳的內心體驗,都重啟示和象喻,都追求言外之意。
南宗禪講“頓悟”,常使用形象的表達方式傳法,特別強調直覺、暗示、感應、聯想在體悟中的作用。王維參禪有得,自然對這種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體會。
他把自己對佛法的理解融匯到人生觀中,把宗教情感化為詩思,創造出一種“空”、“寂”、“閑”的詩的意境。禪宗崇尚山林勝景的風格,也對王維自覺地親近山水,發掘山水的美學價值,具有引導和啟示作用。
王維在《竹里館》一詩中這樣描寫他的內心體驗: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詩人獨坐在幽深的竹林里彈琴長嘯,無人知曉他的存在,只有明月來相伴。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明月的清輝帶給他一種寂靜的快樂。
物我合一而物我兩忘,禪意與詩情水**融。《鹿柴》也是這樣的: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空山里寂靜無人,只聽見深林里飄蕩著斷續的人聲,一縷夕陽透射在密林深處的青苔上,是那樣的恍惚而凄清。
這正是王維所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的空寂的境界,雖然孤獨,卻也蘊藉。 清代王漁洋說,王維的這類小詩“字字入禪”,“妙諦微言,與世尊拈花,迦葉微笑,等無差別”(《蠶尾續文》)。
也就是說,王維的這類山水詩具有禪趣、禪悅、禪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傳達出了禪的意蘊。自然,也就充分表現了詩人對山水美景的獨特品味。
王維并不一定只到渺無人跡的所在去尋求禪意,他也把眼光射向茫茫大千世界,射向熱鬧的農家生活: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農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新晴野望》 一場春雨,洗滌塵垢,景象一新。農事正忙,人和景物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
“白水”二句把近景和遠景組成有層次的畫面,水色明亮,峰巒碧翠,光和色的對比十分和諧。表面上,我們看不出這首詩的禪意。
實際上,那場春雨多象是佛家凈瓶傾下的圣水,把萬物洗滌得明凈空靈。只不過萬物把禪境和詩境融會得太妙了,他并沒有讓禪理壓倒詩趣。
當然,我們關注的是那種對農家生活的贊美之意,欣賞的是山水美的靈光,而不必孜孜求其禪理。 王維是一位詩歌、音樂、繪畫、書法兼長的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味摩詰(王維)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田煙雨圖》)其言精辟,切中肯綮。
王維是唐代一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用蕭疏清淡的水墨筆法作畫,創水墨山水,自成一家,被后人稱作山水畫南宗的開山祖。
他的繪畫強調寫意,追求神似,表達主觀情致,故“畫物多不問四時,如畫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蓮花同畫一景”,“難可以形器求也。”(沈括《夢溪筆淡》引張彥遠語)所以,王維又被稱為中國文人寫意畫之祖。
繪畫能得神似,也就有了詩的情韻和意趣,即畫中有詩。用這種繪畫思想去凝視自然山水,發為詠嘆,造境入詩,必然詩中有畫的神韻。
王維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所具有的深厚藝術素養,使他在詩歌創作時,比一般詩人更能精確地、細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響以及大自然的千變萬化,并將之訴諸筆端。也更會用辭設色,注意詩歌音調的和諧。
詩中有畫的意境,詩中有音樂的流暢,詩中有書法的變化。這樣就無形中形成了他獨有的“詩中有畫”和“百囀流鶯,宮商迭奏”的詩歌藝術風格。
我們在欣賞他的山水詩時,應緊緊把握這個特色。 王維善于概括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