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為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尊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籍.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16.對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蘇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地.B.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曾:曾經.C.而吾與子之所共食 食:享用.D.茍非吾之所有 茍:如果.17.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郁乎蒼蒼 相與枕藉乎舟中B.舉匏樽以相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哀吾生之須臾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D.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 蟹六跪而二螯18.對這兩段文字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用主客問答這一賦的傳統手法,表現了作者力求排遣苦悶、順應自然的情懷.【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文章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B.用曹操的典故是為了贊美他橫槊賦詩的英雄氣概,也是為了表達對他被周郎所困的遭遇的同情.C.與永恒的水月對比,人是渺小的、可悲的,但蘇軾能變化角度看到“物我皆無盡”,這是他思想的通達之處.D.最后蘇子與客相互枕躺在舟中,不知道東方已經泛白,這是一種物我合一、物我兩忘的境界.19.翻譯下列句子(7分).(1)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3分)(2)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4分)答案16.B,竟然.17.C結構助詞,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A形容詞詞尾,……的樣子/介詞,于,在;B連詞,表修飾/連詞,因為;D連詞,表轉折/連詞,表并列.)18.B.寫曹操是為了感嘆世事無常,再偉大的功業也湮沒不見了.19.(1)更何況我跟你在江上打漁,在沙洲上砍柴,以魚蝦為朋友,與麋鹿做朋友.(3分.【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文言文閱讀答案】“漁樵”作動詞1分;“江渚”兩個詞,1分;“侶”“友”意動用法,1分)(2)面對長江斟酒(暢飲),橫執長矛吟詩,本來就是一世英雄,但現在又在哪里呢!(4分,每分句1分,后面兩個分句分別是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翻譯時應體現出來)。
二、下列句子中“以”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是哪兩項
陳遺至孝 答案是:A和B望采納A歸以遺母 以:就,表承接B遂帶以從軍 以:以便,表承接C遺獨以焦飯得活 以:因為D時人以為純孝之報也 以:當作4個以哪兩個的意義和用法相同?譯文【譯文】吳郡人陳遺,在家里非常孝順。
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后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
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靠鍋巴活了下來。
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應。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下列詩句中相字的意義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