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趵突泉的詩句
1、《趵突泉》明代:汪廣洋
原文:
濟南泉有七十二,趵突泉當第一流。
山谷幽深開虎穴,水心明白現鰲頭。
譯文:濟南有七十二個泉口,排第一位當屬趵突泉。 趵突泉坐落在山谷幽深的地方,在水心清楚可以看見鰲頭。
2、《紀游》清代:李玖
原文:
萍蹤游覽此追陪,故國他鄉孰勝哉。
趵突泉從平地起,濯纓水自半山來。
譯文:行蹤不定的游覽到此追隨,遠離家鄉的的景色哪里才是名勝。濟南趵突泉從地而起,從半山而來洗滌著如帶子般的泉水。
3、《趵突泉詩》元代:趙孟頫
原文: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
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譯文:濼水發源于濟南城中心的趵突泉,平地涌出白色的泉水。谷虛日久害怕元氣泄漏,在天旱時也不會干涸。
4、《再題趵突泉》 清代:弘歷
原文:
濟南城南古觀里,別開仙境非塵市。
致我清蹕兩度臨,卻為突泉三竇美。
譯文:濟南城南邊的古寺里,和仙境不一樣卻也非人世間,讓我坐著車輦兩次來到這里。實在是為了看趵突泉的三孔水流之美。
5、《趵突泉》清代:玄燁
原文:
十畝風潭曲,亭間駐羽旗。
鳴濤飄素練,迸水濺珠璣。
譯文:十畝大的風潭曲,在亭間插著旗子。響聲飄蕩到遠處,水珠飛濺像珍珠。
二、求趵突泉的詩句
乾隆 珍珠泉
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
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
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
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
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
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于。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
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
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
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
安得符圣言,遠近均沾濡。
張之翰 酹江月 賦濟南風景,和東坡韻
南山北濟,算難盡、十二全齊風物。平地華峰天一柱,鵲倚巖巖青壁。金線橫波,真珠出水,趵突噴寒雪。無窮瀟灑,品題宜有才杰。遙憶工部來時,謫仙游處,興自云間發。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塵磨滅。細嚼遺篇,高歌雅句,風動蕭蕭發。英靈何許,畫船獨醉月。
三、趵突泉的詩句
1、《趵突泉詩》
(元)趙孟頫
濼水發源天下無,平地涌出白玉壺。
谷虛久恐元氣泄,歲旱不虞東海枯。
云霧蒸潤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
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
2、《趵突泉》
(宋)曾鞏
一派遙從玉水分,暗來都灑歷山塵。
滋榮冬茹溫嘗早,潤澤春茶味更真。
已覺路傍行似鑒,最憐沙際涌如輪。
層城齊魯封疆會,況托娥英詫世人。
3、《詠趵突泉》
(明)胡纘宗
王屋流來山下泉,清波聊酌思泛然。
云含雪浪頻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
4、《千佛山》
(清)翁方綱
山對濟南城,人言帝舜耕。
登臨記秋晚,幾案與云平。
曾鞏文傳久,開皇像鑿成。
歷亭遙望處,寤寐倚欄情。
5、《濟南竹枝詞》
(清)王初桐
濟源誰向地中探,岱北潛行出郡南。
斷續但看丁未歲,鐵牌何必五龍潭。
四、形容“趵突泉”的詩句有什么
1. 滔滔不管云根瘦,沸沸常疑地髓枯。----《趵突泉詩》[清] 郭奎先
2. 趵突由來天下無,仙人何事覓蓬壺。----《趵突泉》[清] 魏裔魯
3. 云含雪浪頻翻地,河涌三星倒映天。----《詠趵突泉》[明] 胡纘宗
4. 時來泉水濯塵土,冰雪滿懷清與孤。----《趵突泉詩》[元] 趙孟頫
5. 天下靈泉哪第一?澈澄清洌涌朝夕。----《趵突泉》[現代] 胡秉言
1.趵突泉位于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五龍潭。趵突泉面積達158畝,是以泉為主的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特色園林、國家首批重點公園。
2.趵突泉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譽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見于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3.趵突泉是泉城濟南的象征與標志,與濟南千佛山、大明湖并稱為濟南三大名勝。趵突泉周邊的名勝古跡枚不勝數,尤以濼源堂、觀瀾亭、尚志堂、李清照紀念堂、李苦禪紀念館等景點最為人稱道。
4.泉名。 在 山東省 濟南市 西門外 趵突泉公園 內。是 濼水 源頭。泉水噴涌,高數十厘米。其北有 呂祖廟 ,其西為 觀瀾亭 ,東有 漱玉泉 。 宋 曾鞏 《齊州二堂記》:“自崖以北,至於 歷城 之西,蓋五十里,而有泉涌出,高或至數尺,其旁之人名之曰 趵突之泉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古跡·趵突泉》:“ 趵突泉 在 山東 濟南府 西門外 呂祖廟 前,三窟突起,聲如殷雷。相傳此泉自 王屋山 來,為 濼水 之源也。”《老殘游記》第三回:“這 趵突泉 乃 濟南府 七十二泉中的第一個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畝地寬闊,兩頭均通溪河。”
參考資料
百度漢語:http://**s?wd=%E8%B6%B5%E7%AA%81%E6%B3%89&ptype=zici
五、描寫趵突泉的好詞好句有哪些
有的要隔一會兒才冒出十來個氣泡,只見氣泡輕快地往上躥,好像你追我趕似的.有的半天冒出一個氣泡,那些氣泡比較大,大多扁扁的,一邊往上升一邊搖晃,碰著水面就碎了.在陽光照射下,大大小小的水泡五光十色,沒有哪一種珠寶能比得上.2:沿著小溪往南走,就來到趵突泉公園.一個開闊的泉池,差不多是見方的,占了大半個公園.池里的水清極了,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中央偏西,有三個大泉眼,水從泉眼里往上涌,冒出水面半米來高,像煮沸了似的,不斷地翻滾.三個水柱都有井口大,沒晝沒夜地冒,冒,冒,永遠那么晶瑩,那么活潑,好像永遠不知疲倦.要是冬天來玩就更好了,池面騰起一片又白又輕的熱氣,在深綠色的水藻上飄蕩著,會把你引進一種神秘的境界.3:趵突泉泉池東西長約三十米,南北寬約二十米,略成方形,面積畝許,周繞石欄,池水澄碧.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每當秋末冬初、晴朗無風的早晨,水面上水氣裊裊,像一層薄薄的煙霧緩緩蒸騰擴散,一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間仙境,當地人稱之為“云蒸霧潤”.趵突泉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筑群,通稱三大殿.最南大殿“濼源堂”,三間兩層,歇山飛檐,古色古香,建于北宋年間,挹廈柱上,刻著元代文學家趙孟兆頁的著名詩句:“云霧潤蒸華不住,波濤聲震大明湖.”字體雄渾有力,詩句生動傳神,恰與眼前的波光水影交相輝映.在三大殿院內的花格透墻上,鑲嵌著30余方石刻,都是歷代名人的佳作詩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院內的那尊罕見的“雙御碑”,記載著康熙三臨、乾隆二臨趵突泉的題詞詩文,襯托出趵突泉的身價.泉池西側伸入水中的“觀瀾亭”建于明朝天順五年,亭內設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憩賞泉.亭西墻壁上嵌刻的“觀瀾”、“第一泉”石刻和“趵突泉”石碑,均出自明清名家之手.趵突泉東池北岸,依水而筑,窗明幾凈的建筑就是有名的蓬萊社,又稱望鶴亭茶社,當年康熙、乾隆兩個皇帝都曾在這里品茗賞泉,領略趵突泉的萬般風韻.,趵突泉水水質清醇甘冽,煮茶最宜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水質清醇甘冽,煮茶最宜趵突泉水清澈透明,清醇甘冽,“潤澤春茶味更真”,“不飲趵突水,空負濟南游”之說也就不逕而走,風靡天下.。
六、求趵突泉的詩句
乾隆 珍珠泉濟南多名泉,岳陰水所潴。
其中孰巨擘,趵突與珍珠。趵突固已佳,稍藉人工夫,珍珠擅天然,創見訝仙區。
卓冠七十二,分匯大明湖,幾曲繞瓊房,一泓映綺疏。可以滌心志,可以鑒眉須,圓流有靈孕,顆顆旋相于。
乍如歷海嶠,鮫人捧出余,又如對溟渤,三五顯方諸。作霖仰堯題,澤物留神謨,我來值暮春,農夫正新畬。
看彼芃芃者,欣此涓涓如,安得符圣言,遠近均沾濡。張之翰 酹江月 賦濟南風景,和東坡韻 南山北濟,算難盡、十二全齊風物。
平地華峰天一柱,鵲倚巖巖青壁。金線橫波,真珠出水,趵突噴寒雪。
無窮瀟灑,品題宜有才杰。遙憶工部來時,謫仙游處,興自云間發。
翠琰高名千古在,不逐兵塵磨滅。細嚼遺篇,高歌雅句,風動蕭蕭發。
英靈何許,畫船獨醉月。
七、描寫趵突泉的詩詞
1,《趵突泉》明代 汪廣洋 濟南泉有七十二,趵突泉當第一流。
譯文:濟南有七十二個泉口,排第一位當屬趵突泉。 2,《紀游》清代 李玖 萍蹤游覽此追陪,故國他鄉孰勝哉。
趵突泉從平地起,濯纓水自半山來。 譯文:行蹤不定的游覽到此追隨,遠離家鄉的的景色哪里才是名勝。
濟南趵突泉從地而起,從半山而來洗滌著如帶子般的泉水。 3,《西園引并序》 清代 毛澄 銅溝瀉入高粱閘,玉乳流從趵突泉。
譯文:如古銅色的河水一瀉而入流進水閘中,玉乳般的泉水從趵突泉里噴出。 4,《舟中雜詠 其二》 明代 區大相 洑流幾千里,往往見清川。
匯作滎河澤,奔為趵突泉。 譯文:水流回旋到幾千里之外后,往往可以看得到清澈的河川。
匯聚成滎河之水,奔涌為趵突泉。 5,《再題趵突泉》 清代 弘歷 濟南城南古觀里,別開仙境非塵市。
致我清蹕兩度臨,卻為突泉三竇美。 譯文:濟南城南邊的古寺里,和仙境不一樣卻也非人世間,讓我坐著車輦兩次來到這里。
實在是為了看趵突泉的三孔水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