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贊美山的詩句有哪些
1、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杜甫《望岳》
2、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杜甫《望岳》
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題西林壁》
4、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李白《夏日山中》
8、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9、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10、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11、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王維《終南山》
12、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寇準《詠華山》
13、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14、南岳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杜甫《望岳三首·其三》
15、西岳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杜甫《望岳三首·其二》
16、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蕭綱《蜀道難·其二》
1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三首》
18、青山霽后云猶在,畫出東南四五峰。——郎士元《柏林寺南望》
19、浮云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韓翃《宿石邑山中》
20、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李白《登太白峰》
1、山水詩簡介: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輔助內容,但是呈現耳目所及的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的主要目的。由謝靈運開創,脫胎于玄言詩。
2、山水詩定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在一首山水詩中,并非山和水都得同時出現,有的只寫山景,有的卻以水景為主。但不論水光或山色,必定都是未曾經過詩人知性介入或情緒干擾的山水,也就是山水必須保持耳目所及之本來面目。當然,詩中的山水并不局限于荒山野外,其他經過人工點綴的著名風景區,以及城市近郊、宮苑或莊園的山水亦可入詩。
3、著名的山水詩人:謝靈運、王維、孟浩然、謝朓、王維、劉長卿、韋應物、劉禹錫、柳宗元、裴迪、常建、儲光羲、李白、杜牧、陶淵明、王之渙等。
二、贊美山的詩句有哪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 元稹《離思五首·其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沁園春·雪》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陸游《游山西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陶淵明《飲酒·其五》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 蘇軾《題西林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杜甫《望岳》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 杜甫《絕句二首》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王昌齡《出塞二首》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 許渾《咸陽城東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杜甫《春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 柳宗元《江雪》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 王之渙《登鸛雀樓》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 蘇軾《題西林壁》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 —— 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 杜牧《江南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 杜牧《山行》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 王維《鳥鳴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 李商隱《夜雨寄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 鄭燮《竹石》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 王灣《次北固山下》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 李商隱《夜雨寄北》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 李白《望天門山》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過故人莊》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 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鳥鳴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過故人莊》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 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鳥鳴澗》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過故人莊》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 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 李白《渡荊門送別》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 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王維《鳥鳴澗》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李白《行路難·其一》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 曾幾《三衢道中》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李白《行路難·其一》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 曾幾《三衢道中》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時眠。 —— 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 李白《行路難·其一》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泛盡卻山行。
—— 曾幾《三衢道中》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 李商隱《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 杜甫《望岳》鵝湖山下稻粱肥,豚柵雞棲半掩扉。 —— 王駕《社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
—— 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 —— 李煜《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
—— 納蘭。
三、贊美山的詩句有哪些
贊美群山的詩句有
1. 碧池縐澄綠,群山發清響。《山居雜詩九十首》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2. 南溪地逐名賢重,深鎖群山。燕喜公閑。一斛明珠兩小鬟。《采桑子·馬湖來舞釵初賜》年代: 宋 作者: 黃庭堅
3. 溪上群山,戢戢分駝背。《蝶戀花·清曉天容爭顯晦》年代: 宋 作者: 李彌遜
4. 云涌群山,山外海翻濤。《江城子·客中重九共登高》年代: 宋 作者: 李綱
5. 應與君家卻暑,冷看白滿群山。《朝中措·斜斜整整暗江灣》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6. 點點群山吳楚,歷歷三州燈火,潮落沒沙鷗。《水調歌頭·江影浮空闊》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7. 群山燦燦晚光迷。朔風寒日度云遲。《浣溪沙》年代: 宋 作者: 趙師俠
四、**贊美山的詩句有哪些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沁園春·長沙》,1925年) 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菩薩蠻·黃鶴樓》,1927年春) 匡廬一帶不停留,要向瀟湘直進。
(《西江月·秋收起義》,1927年)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西江月·井岡山》,1928年秋) 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
(《如夢令·元旦》),1930年1月) 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1930年2月) 霧滿龍崗千嶂暗……不周山下紅旗亂。
(《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1931年春) 白云山頭云欲立,白云山下呼聲急。(《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1931年夏) 雨后復斜陽,關山陣陣蒼……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
(《菩薩蠻·大柏地》,1933年夏)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清平樂·會昌》,1934年夏)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憶秦娥·婁山關》,1935年2月)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 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 奔騰急,萬馬戰猶酣。
山,刺破青天鍔末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
(《十六字令三首》,1934年到1935年)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更喜岷山千里雪,……(《七律·長征》,1935年10月) 橫空出世,莽昆侖……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念奴嬌·昆侖》,1935年10月)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清平樂·六盤山》,1935年10月)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1949年4月)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熱來尋扇子,冷去對佳人。
(《五律·看山》,1955年) 五云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峰近拂堤。(《七絕·五云山》,1955年) 曲檣動,龜蛇靜……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
(《水調歌頭·游泳》,1956年6月)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 一山飛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七律·登廬山》,1959年7月1日) 翻身躍入七人房,回首峰巒入莽蒼。(《七絕·莫干山》,1959年) 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七律·答友人》,1961年)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七律·為李進同志所攝廬山仙人洞照》,1961年)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
(《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1965年5月) 參天萬木,千百里,飛上南天奇岳。(《念奴嬌·井岡山》,1965年5月)。
五、贊美各山的古詩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年代:明
作者:李夢陽
作品:泰山
內容:
俯首無齊魯,東瞻海似杯。
斗然一峰上,不信萬山開。
日抱扶桑躍,天橫碣石來。
君看秦始后,仍有漢皇臺。
和元遺山呈泰山天倪布山張真人
[元]王奕
廬山的詩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淵明:《歸園田居》)
9.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題西林壁》)
11.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題破山寺后禪院))
12.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李叔同:《送別》)
13.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夏完淳:《別云間》)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王灣《次北故山下》)
15.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王安石《登飛來峰》)
16.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17.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18.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9.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李白《早發白帝城》)
2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21.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王之渙《涼州詞》)
22.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飲酒》)
23.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望洞庭》)
24.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王昌齡《從軍行》)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贊美山的詩句分別是什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