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困難很多需努力”的古詩有哪些
1、石以砥焉,化鈍為利。——劉禹錫《砥石賦》
2、功名多向窮中立,禍患常從巧處生。——陸游 《讀史》
3、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陳毅《大雪壓青松 》
4、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劉禹錫 《浪淘沙·莫道讒言如浪深》
5、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朱熹《警世賢文·勤奮篇》
6、玉經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9、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晁錯論》
10、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氣之盛衰。——蘇軾《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11、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12、精感石沒羽,豈云憚險艱。——李白《豫章行》
1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七律 長征》
1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的《行路難》
15、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游山西村》
二、描寫難和容易的語句有哪些
自古艱辛意謂做一個杰出的人,自古以來是很艱難辛苦 的。
唐?李白《陳情贈友人》:“英豪未豹變,自古多艱辛。”豹 變,命運轉機。
難易相成意謂難和易相互轉化,相輔相成。《老子?第 二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 前后相隨。
”迎刃而解意謂抓住關鍵環節,問題就容易解決了。原意 劈竹只須劈開頭幾節,以下就順著刀刃裂開來了。
喻指。《晉 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皆迎刃而 解,無復著手處也。”
‘川頁風而呼意謂順著風勢大聲呼喚。《荀子?勸學》:“登 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 者彰。
”勢如轉規意謂順勢而為,如同轉圓規,圓者易轉。南朝 宋?范曄《后漢書?馬援傳》:“乃招集豪杰,曉誘羌戎,謀如涌 泉,勢如轉規。”
。知難而上意謂明明知道困難,也敢于去面對、去克服。
《左傳?定公六年》:“陳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 亦以我為知難而行也。 ’”。
亦作“知難而行”、“知難而進”。扶危持傾意謂迎難而上,抉持危急、傾倒的局勢。
《三國 志?蜀志?許靖傳》:“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亦作 “扶急持傾”。
事難兩全意謂世上許多人和事,很難做到兩全其美,有 利就有弊,宜權衡后作決斷。外國諺語。
萬事開頭難意謂世上任何事情都是難于開頭,打破堅 冰,曙光就在前面。中國諺語。
萬類競生存意謂在這個世界上,萬物勃發,都在競爭中 求生存。外國諺語。
朵朵玫瑰都連刺意謂凡事都有難處,要想摘玫瑰就得不怕刺。外國諺語。
腐木不可以為柱意謂腐朽的木頭不可以用作梁柱。 喻 指。
《漢書?劉輔傳》引諺語。
三、形容困難的詩句
1、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2、世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3、山重水復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千磨萬擊還堅勁,任你東西南北風。
5、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6、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7、塵勞回脫事非常,緊把繩頭做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
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9、寶劍峰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0、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11、青山座座皆巍峨,壯心上下勇求索
四、形容“困難很快就會過去”的詩句有哪些
1、《望岳》
唐代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行路難·其一》
唐代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代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4、《題烏江亭》
唐代 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5、《小松》
唐代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五、描寫困境的詩句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嘆息。
俄頃風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里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譯文:
八月里秋深,狂風怒號,狂風卷走了我屋頂上好幾層茅草。茅草亂飛,渡過浣花溪,散落在對岸江邊。飛得高的茅草纏繞在高高的樹梢上,飛得低的飄飄灑灑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南村的一群兒童欺負我年老沒力氣,竟忍心這樣當面做“賊”搶東西,毫無顧忌地抱著茅草跑進竹林去了。我嘴唇干燥也喝止不住,回來后拄著拐杖,獨自嘆息。
一會兒風停了,天空中烏云像墨一樣黑,深秋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下來了。布被蓋了多年,又冷又硬,像鐵板似的。孩子睡覺姿勢不好,把被子蹬破了。一下雨屋頂漏水,屋內沒有一點兒干燥的地方,房頂的雨水像麻線一樣不停地往下漏。自從安史之亂之后,我睡眠的時間很少,長夜漫漫,屋漏床濕,怎能挨到天亮。
如何能得到千萬間寬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間貧寒的讀書人,讓他們開顏歡笑,房子在風雨中也不為所動,安穩得像是山一樣?唉!什么時候眼前出現這樣高聳的房屋,到那時即使我的茅屋被秋風所吹破,我自己受凍而死也心甘情愿!--- 譯文出自百度百科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形容困難比較多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