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梧桐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秋天梧桐樹”的詩句有 1.《擊梧桐》 年代: 宋 作者: 柳永 香靨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與。
自識伊來,便好看承,會得妖嬈心素。臨歧再約同歡,定是都把、平生相許。
又恐恩情,易破難成,未免千般思慮。近日書來,寒暄而已,苦沒忉忉言語。
便認得、聽人教當,擬把前言輕負。見說蘭臺宋玉,多才多藝善詞賦。
試與問、朝朝暮暮。行云何處去。
2.《梧桐》 年代: 唐 作者: 戴叔倫 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3.《虞美人·翻翻翠葉梧桐老》 年代: 宋 作者: 葉夢得 翻翻翠葉梧桐老。
雨后涼生早。葛巾藜杖正關情。
莫遣繁蟬容易、作秋聲。 遙空不盡青天去。
一抹殘霞暮。病余無力厭躋攀。
為寄曲闌幽意、到西山。 4.《梧桐影·落日斜》 年代: 唐 作者: 呂巖 落日斜,秋風冷。
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5.《梧桐》 年代: 宋 作者: 司馬光 紫極宮庭闊,扶疏四五栽。
初聞一葉落,知是九秋來。實滿風前地,極添雨后苔。
群仙儻來會,靈鳳必徘徊。
二、關于描寫梧桐樹的詩句
常見詩句有: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酒闌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這里我列一首:
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三、關于桐字的詩句
今夜古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春去秋來,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闌人散草草,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
依前黃葉西風。
斜日更穿簾幕,
微涼漸入梧桐。
多少襟懷言不盡,
寫向蠻箋曲調中,
此情千萬重。
別來音信千里,
悵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
天遙云黯,
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
心長焰短,
向人垂淚。
時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長恨離亭,
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
淡月朧明。
好夢頻驚,
何處高樓雁一聲。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
想天教、離恨無窮。
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臨高閣,
亂山平野煙光保。
煙光薄,
棲鴉歸后,
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
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
又還秋色,
又還寂寞。
玉爐香,紅蠟淚,
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
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梧桐相待老,
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
此時歸夢闌,立在梧桐井。
四、描寫梧桐的詩句
常見詩句有: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酒闌人散草草,閑階獨倚梧桐。 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這里我列一首:李煜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2]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3] 【注釋】: [1]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2]離愁:指去國之愁。 [3]別是一般:亦做“別是一番”,另有一種之意。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
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于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后,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 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凄惋之神。
“無言”者,并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
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 “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
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
過片后“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后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這種寫法無疑有其深至之處。
五、有關梧桐的句子
1、這些梧桐樹,棵棵干高冠大。說它高,棵棵高出四層樓頂;說它粗,兩個小朋友合抱都摟不住。它枝繁葉茂,把綠意和濃蔭悄無聲息地送給人們。
2、在初春的暖風里,滿天飄著梧桐樹毛茸茸的黃色的飛花,像天上落下了奇異的雪。
3、一色的梧桐樹,像威武的哨兵站立在街道的兩旁,像是守衛著城市,又像特意為行人遮擋陽光。
4、炎熱的夏天到了,梧桐葉更是郁郁蔥蔥,挨挨擠擠,層層疊疊。龐大的樹冠好像一把把綠絨傘,在校院中搭起遮天蔽日的綠帳篷。
5、斜日更穿簾幕,微涼漸入梧桐。
6、夏天,暴烈的太陽當頭照。有了梧桐樹,烈日就只能投下星星點點的光斑,這些光斑有的像老虎,有的像一朵云,有的像蜘蛛……我們在梧桐樹下看這些光斑,覺得又有趣,又涼爽。
7、梧桐真不甘衰謝,數葉迎風尚有聲。
8、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9、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10、梧桐樹葉飄落在大地,像飄飛的蝴蝶;楓樹葉子紅得像一團團火。
11、梧桐樹葉恍如一頂頂金色的皇冠,在枝頭招搖,看到它我就想起了金色的橘子園。
12、梧桐樹的葉子大大的,像巴掌。一層層、一串串長得密密麻麻,像千手觀音,又像一頂頂巨大的綠絨大傘。
13、梧桐樹伴隨著我的 童年四季,只是一味的奉獻著,我們不斷地向他索取著,重不向我們討要什么,只是因為它不能說話,沒有思想么?
1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15、晚春時節,梧桐樹的碩大葉子堆滿了樹枝和樹梢,密密麻麻的,煞是好看。
六、關于梧桐的詩詞
1.《梧桐》【唐】戴叔倫
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
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
天資韶雅性,不愧知音識。
2.《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聲聲慢》【宋】李清照
4.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宋】劉翰
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相見歡》【唐】李煜
6.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鷓鴣天》【宋】周紫芝
7.寒月沉沉洞房靜,真珠簾外梧桐影。
--《寒閨怨》【唐】白居易
8.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更漏子》【唐】溫庭筠
9.斷香殘香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憶秦娥》【宋】李清照
10.臥聽疏雨梧桐,雨馀淡月朦朧。
--《清平樂》【宋】晏幾道
七、有關于梧桐的詩
1.《梧桐》【唐】戴叔倫亭亭南軒外,貞干修且直。
廣葉結青陰,繁花連素色。 2.《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唐】戴察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干。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凝空流欲遍,潤物凈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3.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聲聲慢》【宋】李清照 4.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立秋》【宋】劉翰 5.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相見歡》【唐】李煜 拓展資料: 梧桐(拉丁學名: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 Marsili),錦葵目梧桐屬,一種落葉喬木。 嫩枝和葉柄多少有黃褐色短柔毛,枝內白色中髓有淡黃色薄片橫隔。
葉片寬卵形、卵形、三角狀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截形或寬楔形,很少近心形,全緣或有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 原產中國,南北各省均有栽培,尤以長江流域為多。
現已被引種到歐洲、美洲各地作為觀賞樹種,多為普通行道樹及庭園綠化觀賞樹。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梧桐。
八、有關桐字的詩歌
含有桐的古詩句子
《過舊宅二首》李世民
新豐停翠輦,譙邑駐鳴笳。
園荒一徑斷,苔古半階斜。
前池消舊水,昔樹發今花。
一朝辭此地,四海遂為家。
金輿巡白水,玉輦駐新豐。
紐落藤披架,花殘菊破叢。
葉鋪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紉佩蘭凋徑,舒圭葉翦桐。
昔地一蕃內,今宅九圍中。
架海波澄鏡,韜戈器反農。
八表文同軌,無勞歌大風。
《秋日即目》李世民
爽氣浮丹闕,秋光澹紫宮。
衣碎荷疏影,花明菊點叢。
袍輕低草露,蓋側舞松風。
散岫飄云葉,迷路飛煙鴻。
砌冷蘭凋佩,閨寒樹隕桐。
別鶴棲琴里,離猿啼峽中。
落野飛星箭,弦虛半月弓。
芳菲夕霧起,暮色滿房櫳。
《喜雪》李世民
碧昏朝合霧,丹卷暝韜霞。
結葉繁云色,凝瓊遍雪華。
光樓皎若粉,映幕集疑沙。
泛柳飛飛絮,妝梅片片花。
照璧臺圓月,飄珠箔穿露。
瑤潔短長階,玉叢高下樹。
映桐珪累白,縈峰蓮抱素。
斷續氣將沉,徘徊歲云暮。
懷珍愧隱德,表瑞佇豐年。
蕊間飛禁苑,鶴處舞伊川。
儻詠幽蘭曲,同歡黃竹篇。
《嘲陸暢》宋若華
十二層樓倚翠空,鳳鸞相對立梧桐。
雙成走報監門衛,莫使吳歈入漢宮。
《感懷》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相見歡》李煜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采桑子》李煜
轆轤金井梧桐晚,幾樹驚秋。
晝雨如愁,百尺蝦須上玉鉤。
瓊窗春斷雙蛾皺,回首邊頭。
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
亭前春逐紅英盡,舞態徘徊。
細雨霏微,不放雙眉時暫開。
綠窗冷靜芳音斷,香印成灰。
可奈情懷,欲睡朦朧入夢來。
《儀坤廟樂章?金奏》徐彥伯
陰靈效祉,軒曜降精。
祥符淑氣,慶集柔明。
瑤俎既列,雕桐發聲。
徽猷永遠,比德皇英。
《淮亭吟》徐彥伯
貞寂慮兮淮山幽,憐芳若兮攬中洲。
崩湍委咽日夜流,孤客危坐心自愁。
矧鶴唳兮風曉,復猿鳴兮霜秋。
熠耀飛兮蟋蟀吟,倚清瑟兮橫涼琴。
擷瑤芳兮吊楚水,弄琪樹兮歌越岑。
山碕礒兮隈曲,水涓漣兮洞汨。
金光延起兮驟興沒,青苔竟兮綠蘋歇。
綠蘋歇兮凋朱顏,美人寂歷兮何時閑,君不見可憐桐柏上,豐茸桂樹花滿山。
《郊廟歌辭?享文敬太子廟樂章?請神》許孟容
觴牢具品,管磬有節。
祝道夤恭,神儀昭晰。
桐圭早貴,象輅追設。
聲達樂成,降歆豐潔。
《享文恭太子廟樂章》許孟容
觴牢具品,管弦有節。
祝道寅恭,神儀昭晰。
桐珪早貴,象輅追設。
磬達樂成,降歆豐潔。
九、關于桐字的詩句
今夜古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 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春去秋來, 往事知何處? 燕子歸飛蘭泣露, 光景千留不祝 酒闌人散草草, 閑階獨倚梧桐。 記得去年今日, 依前黃葉西風。
斜日更穿簾幕, 微涼漸入梧桐。 多少襟懷言不盡, 寫向蠻箋曲調中, 此情千萬重。
別來音信千里, 悵此情難寄。 碧紗秋月, 梧桐夜雨, 幾回無寐。
樓高目斷, 天遙云黯, 只堪憔悴。 念蘭堂紅燭, 心長焰短, 向人垂淚。
時光只解催人老, 不信多情。 長恨離亭, 滴淚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風急, 淡月朧明。 好夢頻驚, 何處高樓雁一聲。
流波墜葉,佳期何在, 想天教、離恨無窮。 試將前事,閑倚梧桐。
臨高閣, 亂山平野煙光保。 煙光薄, 棲鴉歸后, 暮天聞角。
斷香殘香情懷惡, 西風催襯梧桐落。 梧桐落, 又還秋色, 又還寂寞。
玉爐香,紅蠟淚, 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云殘, 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 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 空階滴到明。
梧桐相待老, 鴛鴦會雙死。 貞女貴徇夫, 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 妾心古井水。無言獨上西樓, 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 理還亂, 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月墮滄浪西,門開樹無影。
此時歸夢闌,立在梧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