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夏天小雨綿綿的詩句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時節,也是十分需要雨水滋潤的時節。但春雨貴如油,春天下雨,豈不是“好雨”?!一個“好”字,把作者的見春飄然而下的喜悅心情表現得頗為充分。三、四句言春雨伴隨著微風夜來,悄無聲息地滋潤萬物,寫春雨的作用,筆墨細膩。末兩句寫清晨看錦城成都的花在春雨的滋潤下,紅潤一片,花因飽含雨水而重、而濃,寫的情深意切。全詩通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溢于言表。
韓愈《初春小雨》:“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詩人以飽滿的激情盛贊小雨,于小中見大,于景中寓理寓情。的“小雨“比喻為酥酒之初熟,味甘滑、潤澤,連小草也沾上了雨露,細雨中草色微綠,近看不覺而遠視泛青。最后歸結為”一年春好處“,連帝王宮苑的景色也比不過了。初春的景色被描繪的細膩真切。
二、求以綿綿細雨寫“愁”的詩句、
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欄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添字采桑子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蘇軾《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聲聲慢》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以雨寫愁,雨的點點滴滴,不舍晝夜。雨的絲絲縷縷、密密麻麻、烘托出詞人以淚洗面、苦度時日的傷心和苦痛。
溫庭筠《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青草湖中萬里程,黃梅雨里一人行。愁見灘頭夜泊處,風翻暗浪打船聲。——唐·白居易《浪淘沙》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唐·白居易《長恨歌》
【浣溪沙】北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
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
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秦觀的“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描花繪雨,比喻巧妙,別具一格。詞人不說夢似飛花,愁如細雨,而說飛花似夢,細雨如愁,化具體為抽象,變有限為無窮,給人留下新奇玄奧、浮想聯翩的藝術空白。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
賀鑄的“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中,詞人將愁化為具體的形象來描繪,用江岸如煙的青草、隨風蕩漾的柳絮,江南梅熟時的連綿陰雨來比喻閑愁的多
春日釀成愁日雨,念疇昔風流,暗傷如許(柳如是《金明池》)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 ----晏殊
晏殊的“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愁三月雨”寫盡棄婦的離愁相思之苦。三月的春雨,淅淅瀝瀝,如絲如縷,綿綿不盡,如煙似霧,纏綿難遣。這正與棄婦心中愁腸百結、揮之不去的苦恨情緒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