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好學的詩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莊子)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文嘉《明日歌》)
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文嘉《今日詩》)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
二、形容學者的詩句有哪些
1. 晉·陶淵明《雜詩》
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
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
得歡當作樂,斗酒聚比鄰。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2. 宋·劉過《游郭希呂石洞二十詠·書院》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便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3. 唐·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4. 宋·蘇軾《送安敦秀才失解西歸》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他年名宦恐不免,今日棲遲那可追。
我昔家居斷還往,著書不復窺園葵。
朅來東游慕人爵,棄去舊學従兒嬉。
狂謀謬算百不遂,惟有霜鬢來如期。
故山松柏皆手種,行且拱矣歸何時。
萬事早知皆有命,十年浪走寧非癡。
與君未可較得失,臨別惟有長嗟咨。
5. 宋·王安石《勸學文》
讀書不破費,讀書利萬倍。
窗前讀古書,燈下尋書義。
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
延伸出這么一句話:貧者因書富,富者因書貴,貴者因書而守成。
三、形容多讀書的詩句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韓愈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歐陽修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四、形容學習的詩句
關于學習的名人名言
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 名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 ——普列漢諾夫
勤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業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惜時
★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 --富蘭克林
★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 --海倫·凱勒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歲去弦吐箭 --孟效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蕭繹
勸導學生努力學習的格言:
千言萬語,從頭學起
立下大志,能辦大事
三分靠教,七分靠學
寫作沒有巧,多看多思考
刀越磨越亮,文越寫越好。
要想寫得好,必須肯動腦。
筆桿沒多重,不寫拿不動。
寫作如繡花,認真不出差。
少而不學,老而不識。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刀怕沒鋼,人怕沒志。
胸無大志,枉活一世。
五、形容不斷學習新知識的古詩句有哪些
1、《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譯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男孩子們讀書的最好時間。少年時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時為什么不知道要勤奮學習。
2、《書院》
宋:劉過
力學如力耕,勤惰爾自知。
但使書種多,會有歲稔時。
譯文:努力學習就像是用力氣去耕田,勤勞、懶惰只有自己會知道,即便書的 種類很多,終究會有熟讀、理解的那一天。
3、《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 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譯文:古人學習知識是不遺余力的,終身為之奮斗,往往是年輕時開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從書本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薄的,未能理解知識的真諦,要真正理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必須親身去實踐,方能學有所成。
4、《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要問為什么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5、《勸學》
唐:孟郊
擊石乃有光,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已運,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譯文: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冒出。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青春年少時期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夠永遠都是“少年”嗎?
六、形容好學的詩詞
勤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東漢 張衡 《應閑》)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春秋 孔丘 《論語.述而》)
劍雖利,不厲不斷;材雖美,不學不高。(西漢 韓嬰 《韓詩外傳》卷三)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立志時。 書山有路勤為徑 學海無涯苦作舟。
惜時 最值得高度珍惜的莫過于每一天的價值。 --—歌德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岳飛
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 ----魯迅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1.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2.拳不離手,曲不離手.
3.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4.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5.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金縷衣 唐 杜秋娘 勸君須惜少年時。 勸君莫惜金縷衣,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勸學 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萬事成蹉跎。 答案補充 "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
七、形容學習古詩的詩句
關于學習的名言學無止境。
——荀子2.學者先要會疑。——程頤3.學然后知不足。
——禮記4.活到老學到老。——諺語5.學習永遠不晚。
——高爾基6.重復是學習之母。——狄慈根7.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8.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9.單學知識仍然是蠢人。
——歌德10.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11.師以質疑,友以析疑。
——李惺12.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13.學問難窮,幫親師取友。
——湯斌14.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子15.問學必有師,講習必有友。——陸佃16.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袁牧17.背得爛熟還不等于掌握知識。——蒙田18.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
——郭沫若19.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華羅庚20.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李嘉圖2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22.勤學和知識是一對最美的情人。
——佚名2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做舟。—佚名24.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增廣賢文》25.刀要磨才鋒利,人要學才聰明。——越南諺語26.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27.聞見廣則聰明辟,勝友之而學易成。——魏源28.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29.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3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31.學者觀書,每見每知新意則學進矣。——張載32.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3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曹雪芹34.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35.不向前不知道路遠,不學習不明白真理。——諺語36.在學習中取得知識,在戰斗中取得勇敢。
——佚名37.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38.惜時、專心、苦讀是做學問的一個好方法。
——蔡尚思39.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40.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佚名41.游手好閑的學習并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42.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43.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44.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著什么也不會知道。
——巴甫洛夫45.學到很多東西的決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東西。——洛克46.不奮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來窘隘而已。
——鄭板橋47.我所學到的任何有價值的知識都是由自學中得來的。——達爾文48.學問勤中得,螢窗萬卷書。
三冬今足用,誰笑腹空虛?——佚名49.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
——陶行知50.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孫中山51.多詐的人藐視學問,愚魯的人羨慕學問,聰明的人運用學問。
——培根52.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鄒韜奮53.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佚名54.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55.學貴精不貴博。
……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戴震56.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57.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么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58.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59.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60.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知道一切。
——高爾基6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學,如炳燭之光。——劉向62.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培根63.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綴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陶淵明64.學習這件事不在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恒心。——法布爾65.成功的科學家往往是興趣廣泛的人。
他們的獨創精神可能來自他們的博學。——貝弗里奇66.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67.舉一而反三,聞一而知十,及學者用功之深,窮理之熟,然后能融會貫通,以至于此。——朱熹68.做學問的功夫,是細嚼慢咽的功夫。
好比吃飯一樣,要嚼得爛,方好消化,才會對人體有益。——**69.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凈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
它永遠在創新,永遠在前進。——普良尼施尼柯夫70.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71.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就要沖破不利條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條件,并去創造新的條件。——高士其72.學習外語并不難,學習外語就像交朋友一樣,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見面,朋友之間就親密無間了。
——高士其73.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自然哲學使人精邃,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使人善辯。——培根74.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