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找一些關于看淡人世間一切的詩詞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譯文: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明代洪應明《菜根譚》
譯文: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4、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出自宋代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譯文: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5、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菜根譚》明代洪應明
譯文:人的內心假如不被物欲所蒙蔽,他的心情就會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靜的大海那樣開朗。對于一個平日閑居無事的人來說,假如有琴書陪伴,就會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的逍遙自在。
二、看淡一切的詩句
1、沉醉東風·漁夫
元代: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譯文
金黃的蘆葦鋪滿江岸,白色的蘋花飄蕩在渡口,碧綠的楊柳聳立在江堤上,紅艷的野草渲染著灘頭。雖然沒有生死之交,卻有毫無機巧算計之心的朋友,數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鷗鷺。鄙視那些達官貴人們的,正是那些不識字的江上釣魚翁。
2、秋雨夜眠
唐代:白居易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
譯文
有點涼的深秋之夜,又一個老頭悠閑自在。
吹燈后遲遲才躺下睡覺,秋雨聲中漸漸入眠。
火盆的火已經滅了,加點火,烤烤被子。
早上天晴了有些寒冷不想起,看看窗外樹葉霜打成紅的了。
3、舟中曉望
唐代: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譯文
揚帆起航,遠望東南方向,高山水鄉還很遙遠。
卦象顯吉,宜于遠航。那就高興地趁好日子乘風破浪前進吧。
若要問我現在要去哪里?我要到天臺山觀賞石橋。
朝霞映紅的天際璀璨美麗,那大約就是赤城山的尖頂所在。
4、冬末同友人泛瀟湘
唐代:杜荀鶴
殘臘泛舟何處好?最多吟興是瀟湘。
就船買得魚偏美,踏雪沽來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別衡陽。
與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詩入帝鄉。
譯文
臘月將盡時去哪里泛舟最好呢?吟詩起興最好之地莫過于瀟湘。
靠近湘江正在捕魚的漁船買來最肥美的魚兒,逢與落雪時沽來的酒酒香更加醇厚。
夜深之時,深山里的猿啼遍了整片岳麓山,雁子知道春天快到了,就別離衡陽飛回北方。
我與君更好欣賞這江山綺麗之景,裁來新擬的詩句傳到長安。
5、題屏
宋代:劉季孫
呢喃燕子語梁間,底事來驚夢里閑。
說與旁人渾不解,杖藜攜酒看芝山。
譯文
梁間傳出燕子的啼聲,呢呢喃喃的。它們在說什么?竟將我的閑夢驚醒了。
別人如果知道我希望明白燕子的話語,那一定會惹人奇怪。于是一個人拄上拐杖帶一壺美酒登芝山去吧。
三、表示“看淡世間所有的一切”的古詩詞是什么
1、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2、鶴沖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3、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5、《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四、表達看淡一切的詩句有哪些
1.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唐 杜甫《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2.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北宋 蘇軾《定風波》
3.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六祖慧能《六祖壇經》
4.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唐 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5.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 宋 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6. 風壑輾轉日月追,誰閉塵關不得歸。長欲揮劍斷逝水,卻盡青春鑄劫灰。 永劫 《仙劍奇俠傳四》
7.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 李商隱《錦瑟》
8.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唐 李商隱《無題·颯颯東風細雨來》
9.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 宋 辛棄疾《鷓鴣天·代人賦》
10.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宋 歐陽修《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
五、找一些關于看淡人世間一切的詩詞
1、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出自唐代惠能的《菩提偈》 譯文:菩提原本就沒有樹, 明亮的鏡子也并不是臺。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哪里會染上什么塵埃?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宋代,范仲淹《岳陽樓記》 譯文: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3、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明代洪應明《菜根譚》 譯文: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4、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出自宋代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譯文:竹杖和草鞋輕捷得勝過騎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憑風吹雨打,照樣過我的一生。 5、心無物欲,即是秋空霽海。
坐有琴書,便成石室丹丘。——《菜根譚》明代洪應明 譯文:人的內心假如不被物欲所蒙蔽,他的心情就會像秋天的碧空和平靜的大海那樣開朗。
對于一個平日閑居無事的人來說,假如有琴書陪伴,就會生活得像神仙一般的逍遙自在。
六、找一些關于看淡人世間一切的詩詞
我是專門研究過的,古代看淡政治
的兩位代表人物和代表作供你參閱:
1、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杜牧 遣懷)
2、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柳永 鶴沖天)
七、表示“看淡世間所有的一切”的古詩詞是什么
1、遣懷
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2、鶴沖天
柳永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
明代暫遺賢,如何向?
未遂風云便,爭不恣狂蕩。
何須論得喪?
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尋訪。
且恁偎紅倚翠,風流事,平生暢。
青春都一晌。
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3、菩提偈
唐代:惠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佛性常清凈,何處有塵埃!
心是菩提樹,身為明鏡臺。
明鏡本清凈,何處染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聽說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4、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代: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5、《夢游天姥吟留別 / 別東魯諸公》
唐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對世界一切看淡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