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菊花有關的古詩詞賞析
菊 象征堅貞高潔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其五)》陶淵明)
七絕.題畫菊
微黃淡紫凌霜菊,獨立疏籬秋月明。
滿地花陰人不見,寒煙漠漠抱幽貞。
【大意】:
明月映照的疏籬邊,菊花猶在傲寒斗霜。花陰滿地,
不見一個賞花人到來。它獨自在漠漠的寒煙中,保持著高潔堅貞的節操。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樹開。
青帝:司春之神。
不第后賦菊
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破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賞析:
黃巢流傳下來的三首詩中,有兩首是以菊花為題材的詠物詩。其中,《題菊花》寫道:“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表現了他頑強的斗爭精神和必勝信念。
《不第后賦菊》的境界比《題菊花》更雄偉、豪邁。在這首詩中,詩人運用比喻的手法,賦予菊花以農民起義軍的英雄風貌與高潔品格。
首句“待到秋來九月八”,意思是重陽佳節未到,而詩人即賦詩遙慶之。“待到”二字迸發突兀,“驟響如爆竹”,具有凌厲、激越的韻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陽節的前一天,從詩情奔騰的湍流來考察,詩人不寫“九月九”而寫“九月八”,并不僅僅是為了押韻,而且還透露出一種迫不及待,呼喚革命暴風雨早日來到的情緒。
次句“我花開后百花殺”,一方面向讀者展示了一種不可抗御的自然規律,用金菊傲霜盛開與百花遇霜而凋所造成的強烈對比,顯示出菊花生機盎然的頑強生命力,一方面暗示了農民革命風暴一旦來臨,腐敗的唐王朝立刻就會像“百花”遇霜一樣,變成枯枝敗葉。
第三、四句“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則是對菊花勝利遠景的預見和憧憬。第三句寫味,“沖天香陣透長安”,這香,不是幽香,不是清香,而是“沖天香陣”。“沖天”二字,寫出了菊花香氣濃郁、直沖云天的非凡氣勢;“香陣”二字說明金菊勝利時決非一枝獨放,而是群體皆榮,包含了樸素而深刻的天下太平觀念;一個“透”字,又顯示了菊花香氣沁人心脾、芳貫廣宇、無所不至的進取精神。
第四句“滿城盡帶黃金甲”,“滿城”是說菊花無處不有,遍滿京都;“盡帶”是說這遍滿長安的菊花,無一例外地全都披上了黃金甲。“滿”、“盡”二字,則狀摹出菊花奪魁天下時的奇觀——重陽佳節,菊花盛開,整個長安成了菊花的世界,這就充分展示出農民革命風暴摧舊更新、主宰一切的勝利前景。
菊花
元稹
秋菊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二、菊花的品質及詩句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
它雋美多姿,然不以嬌艷姿色取媚, 卻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后。人們愛它的清秀 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
中國賦予它 高尚堅強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視為國萃受人愛重,菊 作為傲霜之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菊名志,以 此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
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唐·無稹《菊花》: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白居易《重陽夕上賦白菊》: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宋·歐陽修《菊》:共坐欄邊日欲斜,更將金蕊泛流霞。
欲知卻老延齡藥,百草摧時始起花。唐 劉禹錫家家菊盡黃,梁園獨如霜。
瑩靜真琪樹,分明對玉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紅裝。
粉蝶來難見,麻衣拂更香。向風搖羽扇,含露滴瓊漿。
高艷遮銀井,繁枝覆象床。桂叢慚并發,梅蕊妒先芳。
一人瑤華詠,從此播樂章。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宋·楊萬里《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陳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黃巢《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元稹《菊花》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
三、古詩菊花的賞析
菊花
唐朝 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賞析
東晉大詩人陶潛寫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無人不曉,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難怪宋人周敦頤因陶淵明后真隱士不多,要大發“菊之愛,陶后鮮有聞”的感慨了。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
詩人對菊花由衷喜愛:開得正旺的菊花一簇簇、一叢叢,遍布屋舍四周,他沿著竹籬,忘情地欣賞這些親手栽種的秋菊,不覺日已西斜。第一句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境幽雅,如陶淵明家之感。第二句的“繞”字則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而是“遍繞籬邊”,直至不知日之將夕。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短短的十四個字,有景、有情、有聯想,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圖。
第三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時至深秋,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支持,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愛不能舍了。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如屈原的《桔頌》,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堅強的品格,也寓有深意。
這首詩取陶詩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讓人們去回味咀嚼,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歷來被人們所喜愛。
四、描寫菊花的品質的詩句
唐·白居易《詠菊》
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
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宋·楊萬里《詠菊》
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
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陳《秋菊》
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
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
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黃巢《題菊花》
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
元稹《菊花》
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五、寫菊花品質的詩句
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辜負卻桃嬌柳嫩三春景,捱盡了菊老荷枯幾度秋。
九月的天氣,秋風已帶來了寒意,百花園中多種鮮花漸漸的凋落。它們被無情的寒氣所驅趕,告別了暫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數花卻在這時大顯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這少數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隱士者也。她有松樹般的風格,有著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來,曾被世人所贊許。它沒有過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壯地成長著。它的枝干挺拔直立,葉片郁郁蒼蒼,足能給人美的享受。
菊花雖然沒有牡丹雍容華貴,沒有月季嬌艷嫵媚,沒有百合高貴優雅,但她那傲霜精神,確實令人喜愛。我們做人,就要像菊花那樣,不怕困難,知難而進,努力攀登科學文化的高峰。
秋菊能傲雪,風霜重重惡。 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
深秋的早晨,大地、屋頂、樹枝都灑滿了寒霜,瑟瑟秋風吹來,黃葉紛飛,百話凋謝。可是菊花卻挺立著干,伸長著枝,張開著葉,盛開著花,顯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我不僅喜歡菊花的美麗,更喜歡它傲霜的精神。到了秋天,別的花都凋謝了,惟獨菊花開的轟轟烈烈,在寒冷刺骨的秋風里,昂首挺胸向秋風挑戰。
有人贊嘆堅忍不拔的青松,有人欣賞波瀾壯闊的大海。有人喜愛使人陶醉的音樂,有人稱贊振翅高翔的鴻雁。而我,卻喜愛秋菊。因為它婀娜多姿,香味芬芳;因為它不畏嚴寒,傲視寒霜。
六、有關菊花品質的古詩,多多益善
黃巢《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 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 報與桃花一處開.元稹《菊花》秋絲饒舌似陶家,偏饒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菊韻 >> 李師廣秋霜造就菊城花,不盡風流寫晚霞;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菊城吟〕王如亭獅龍氣象竟飛天,再度輝煌任自威!淡巷濃街香滿地,案頭九月菊花肥。
晉·陶淵明《和郭主簿》: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
唐·太宗《賦得殘菊》:階蘭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濃希曉笑,風勁淺殘香。
細葉抽輕翠,圓花簇嫩黃。 還持今歲色,復結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舊摘人頻異,輕香酒暫隨。
唐·白居易《詠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
唐·吳履壘《菊花》粲粲黃金裙,亭亭白玉膚。極知時好異,似與歲寒俱。
墮地良不忍,抱技寧自枯。唐·李商隱《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黃。
陶令籬邊色,羅含宅里香。幾時禁重露,實是怯殘陽。
愿泛金鸚鵡,升君白玉堂。金·元好問《賦十月菊》秋香舊入騷人賦,晚節今傳好事家。
不是西風若留客,衰遲久已退梅花。宋·楊萬里《詠菊》物性從來各一家,誰貪寒瘦厭年華?菊花白擇風霜國,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故園三徑吐幽叢,一夜玄霜墜碧空。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
**《賞菊》名種菊逾百,花開麗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誰與?勤勞智自專。 賞心邀客共;歌詠樂延年。
陳毅《秋菊》秋菊能傲霜,風霜重重惡。本性能耐寒,風霜其奈何!《菊花》黃巢待到秋來九月八, 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 滿城盡帶黃金甲。
七、急..
唐?徐夤
虛生芍藥徒勞妒,羞殺玫瑰不敢開。
唐?殷文圭
遲開都為讓群芳,貴地裁成對玉堂。
紅艷裊煙疑欲語,素華映月只聞香。
剪裁偏得東風意,淡薄似矜西子妝。
雅稱花中為首冠,年年長古斷春光。
南窗睡起(南宋?陸游)
夢中志卻在天涯,一似當年錦里時。
狂倚寶箏歌白苧,醉移銀燭寫鳥絲。
酒來郫縣香初壓,花送彭州露尚滋。
起坐南窗成絕嘆,玉樓乾鵲誤歸期。
題彭州丹景山白玉盤(馬大骙)
不厭山行遠,春得見此花。
晶瑩明月凈,搖碧羽衣斜。
沾袖馨香久,撩人艷慕賒。
天生非俗品,豈可亂涂鴉。
丹景山牡丹(清?玉闿運)
娟娟壓檻紅,曾苑玉臺中。
探春伴霞倚,種玉許龍云。
敷體個腴麗,含香共露風。
落紈比葉重,朱粉映膚融。
暄晴百種鳥,采霧一叢峰。
偏入永嘉水,應惜寵遲逢。
若遇祥光艷,誰希世俗容。
紅樓夢里黛玉寶釵眾姐妹所作菊花詩
憶菊
悵對西風何所思,難忘芳菲留情時。
幽幽靜靜望新客,雅雅清清慰故知。
北去離人苦情遠,南來歸雁相思癡。
冰心一片花魂附,聚散兩依應有期。
(二) 訪菊
秋上南山獨自游,夢中景象此間留。
出塵可比清荷韻,高潔更顯紫菊幽。
誰言寸心鎖東籬,豈知尺素扮金秋。
山風亦羨情悠遠,寒重寒凝藏枝頭。
(三) 種菊
藍天碧碧絮飄來,青苗慢移用情栽。
暮春時節細雨浸,金秋九月滿園開。
笑指長天云千朵,淡對紅塵茶一杯。
待到漫天雪飛時,悄然離去化塵埃。
(四) 對菊
滿眼繁花處處金,園中有客思情深。
紅袖添香西窗剪,錦瑟無端相思吟。
縷縷幽香暗浮動,悠悠白云渺鄉音。
曉寒霜重我重歸,比翼雙飛度光陰。
(五) 供菊
慢啟蓮步花圃中,帶露紫菊意雅幽。
素手采得一點韻,空瓶供奉三分秋。
天空飛燕傳新訊,案前孤影念舊游。
多情總被無情誤,暗香淡雅心中留。
(六) 詠菊
不懼冷霜寒露侵,冰心只為謝知音。
高山流水緲琴韻,紅葉秋風伴月吟。
一身傲骨如枝干,滿腹華章藏花心。
誰說金菊花期短,悠然一夢到如今。
(七) 畫菊
尊前賦詩不知狂,驚羨雅魂難考量。
花前提筆凝眼眸,案上潑墨染秋霜。
濃情隱去隨風遠,淡心歸來與花香。
紅塵難留芳魂在,情思悠悠伴斜陽。
(八) 問菊
秋韻秋情難說知,叩訪錦菊在東籬。
舉杯邀月怎說早,斷水抽刀何意遲?
傲霜斗寒哪寂寞,賦詩寄情誰相思?
若解芳心花間問,執子之手待何時?
(九) 簪菊
日照東籬處處忙,綠葉黃花扮紅妝。
花中妾顏多嬌美,窗前郎心亦癡狂。
熾熱可比七月火,淡雅更如九秋霜。
信手拈來菊一枝,高情斜插在耳旁。
(十) 菊影
秋深霜浸寒重重,晚風吹拂菊夢中。
花枝綽綽搖清影,月輝縷縷鎖玲瓏。
香留人間魂歸遠,淚灑紅塵夢成空。
皓月憐花心亦碎,憑空一拜也朦朧。
(十一) 菊夢
霜凝露重和風清,月照菊心多空明。
意學雙飛花中蝶,魂系三生石上盟。
水月悠悠嘆緣斷,鏡花殘殘悲雁鳴。
一腔愁怨與誰訴,白云千載代傳情。
(十二) 殘菊
秋意濃濃香漸遠,誰阻花謝小雪時。
余情有心知淡泊,殘枝無葉翠離披。
一枕空寂成心病,千朵浮云送花遲。
年來花期再相會,明月清風說相思。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菊花的詩句鑒賞及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