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嫦娥全詩的拼音
cháng é
嫦 娥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隱
táng
唐
yún mǔ píng fēng zhú yǐng shēn
云 母 屏 風 燭 影 深,
cháng hé jiàn luò xiǎo xīng chén
長 河 漸 落 曉 星 沉。
cháng é yīng huǐ tōu líng yào
嫦 娥 應 悔 偷 靈 藥,
bì hǎi qīng tiān yè yè xīn
碧 海 青 天 夜 夜 心。
譯文:
透過裝飾著云母的屏風,燭影漸漸暗淡下去。銀河漸漸沉沒,晨星漸漸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靈藥,現在只有那青天碧海夜夜陪伴著她一顆孤獨的心。
擴展資料:
李商隱的詩歌流傳下來的約600首,其中以直接方式觸及時政題材的占了相當比重。李商隱的詠史詩有很高的成就。它們絕不是“發思古之幽情”的無病呻吟,也不同于前人那些托古以述懷的詩篇,而是著眼于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來指陳政事、譏評時世加以補充發揮,使詠史成為政治詩的一種特殊形式。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造。
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且能疏密相間,讀來令人回腸蕩氣。幼年的環境和所受的教育使李商隱的世界觀基本上屬于儒家體系,其人生態度是積極入世、渴望有所作為的。
同時,他頗能獨立思考,很早便對“學道必求古,為文必有師法”的說教不以為然,甚至萌生出“孔氏于道德仁義外有何物”這樣大膽的想法。在詩歌創作上,他起初醉心于李賀奇崛幽峭的風格和南朝輕倩流麗的詩體,曾仿照它們寫了許多歌唱愛情的詩篇,如《燕臺》、《河陽》、《河內》等。
待屢次下第和被人譖毀的遭際向他顯示了人生道路的崎嶇不平,他的詩便開始表現出憤懣不平之氣和對社會的某些批判。大和末,甘露之變以血淋淋的現實打開他的眼界,使他在思想上和創作上都大進一步。這時他寫的《有感二首》、《重有感》等詩,批判腐朽政治已相當深刻有力。
二、古詩嫦娥的詩句
關于嫦娥的詩句:1.把酒問月(李白)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2.憶內(傅若金)湘皋煙草碧紛紛,淚灑東風憶細君。
浪說嫦娥能入月,虛傳神女解為云。花陰晝坐閑金剪,竹里春游冷翠裙。
留得舊時殘錦在,傷心不忍讀回文。3.甘州歌(符載)月里嫦娥不畫眉,只將云霧作羅衣。
不知夢逐青鸞去,猶把花枝蓋面歸。4.柳枝(和凝)鵲橋初就咽銀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不是昔年攀桂樹,豈能月里索嫦娥。5.宮中行樂詞其一(李白)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寶髻,石竹繡羅衣。每出深宮里,常隨步輦歸。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飛。柳色黃金嫩,梨花白雪香。
玉樓巢翡翠,金殿鎖鴛鴦。選妓隨雕輦,征歌出洞房。
宮中誰第一,飛燕在昭陽。盧橘為秦樹,蒲萄出漢宮。
煙花宜落日,絲管醉春風。笛奏龍吟水,簫鳴鳳下空。
君王多樂事,還與萬方同。玉樹春歸日,金宮樂事多。
后庭朝未入,輕輦夜相過。笑出花間語,嬌來竹下歌。
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繡戶香風暖,紗窗曙色新。
宮花爭笑日,池草暗生春。綠樹聞歌鳥,青樓見舞人。
昭陽桃李月,羅綺自相親。今日明光里,還須結伴游。
春風開紫殿,天樂下朱樓。艷舞全知巧,嬌歌半欲羞。
更憐花月夜,宮女笑藏鉤。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
宮鶯嬌欲醉,檐燕語還飛。遲日明歌席,新花艷舞衣。
晚來移彩仗,行樂泥光輝。水綠南薰殿,花紅北闕樓。
鶯歌聞太液,鳳吹繞瀛洲。素女鳴珠佩,天人弄彩球。
今朝風日好,宜入未央游。6.賀新郎(吳潛)汲水驅炎熱。
晚些兒、披衣露坐,待他涼月。俄頃銀盤從海際,推上璇霄璧闕。
盡散作、滿懷冰雪。萬里河潢收卷去,掩長庚、弧矢光都滅。
一大片,琉璃揭。玉ょ搗藥何時歇。
幾千年、陰晴隱現,團圓虧缺。月缺還圓人但老,重換朱顏無訣。
想舊日、嫦娥心別。且吸瓊漿斟北斗,盡今來、古往俱休說。
香茉莉,正清絕。7.滿江紅(王清惠)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
曾記得、春風雨露,玉樓金闕。名播蘭簪妃后里,暈潮蓮臉君王側。
忽一聲、顰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云滅。
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盈襟血。
客館夜驚塵土夢,宮車曉碾關山月。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
8.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辛棄疾)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9.木蘭花慢 中秋(辛棄疾)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10.浪淘沙(高登)璧月掛秋宵。丹桂香飄。
廣寒宮殿路迢迢。試問嫦娥緣底事,欲下層霄。
蘭玉自垂髫。拜命當朝。
神仙會里且逍遙。分取壺中閑日月,來伴王喬。
11.嫦娥(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江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三、關于嫦娥的詩句
1、《嫦娥》
唐代: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3、《嫦娥》
年代:明 作者: 邊貢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4、《浣溪沙》
唐代:閻選
寂寞流蘇冷繡茵,倚屏山枕惹香塵,小庭花露泣濃春。
劉阮信非仙洞客,嫦娥終是月中人,此生無路訪東鄰。
5、《月》
唐代:袁郊
嫦娥竊藥出人間,藏在蟾宮不放還。
后羿遍尋無覓處,誰知天上卻容奸。
四、古詩中描寫嫦娥的詩句有哪些
1. 唐代:薛能《謝劉相寄天柱茶》
兩串春團敵夜光,名題天柱印維揚。偷嫌曼倩桃無味,
搗覺嫦娥藥不香。惜恐被分緣利市,盡應難覓為供堂。
粗官寄與真拋卻,賴有詩情合得嘗。
2. 唐代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3. 唐代 :《白居易 醉后聽唱桂華曲》
桂華詞意苦丁寧,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
4. 唐代 : 李商隱《嫦娥》
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5. 明代 : 邊貢《嫦娥》
月宮秋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古人為何都愛用常娥來寫詩?
古人每逢中秋賞月總會想起離別的家人,或是用來形容與愛人分離之苦,借此來表達思念之情。
五、錦瑟拼音版和嫦娥拼音版
jǐn sè
錦瑟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隱
jǐn sè wú duān wǔ shí xián ,
錦瑟無端五十弦,
yī xián yī zhù sī huá nián 。
一弦一柱思華年。
zhuāng shēng xiǎo mèng mí hú dié ,
莊生曉夢迷蝴蝶,
wàng dì chūn xīn tuō dù juān 。
望帝春心托杜鵑。
cāng hǎi yuè míng zhū yǒu lèi ,
滄海月明珠有淚,
lán tián rì nuǎn yù shēng yān
藍田日暖玉生煙。
cǐ qíng kě dài chéng zhuī yì ,
此情可待成追憶,
zhī shì dāng shí yǐ wǎng rán 。
只是當時已惘然。
---------------------------------------------------
cháng é
嫦娥
lǐ shāng yǐn
李商隱
yún mǔ píng fēng zhú yǐng shēn
云母屏風燭影深,
cháng hé jiàn luò xiǎo xīng shěn
長河漸落曉星沈。
cháng é yìng huǐ tōu líng yào
嫦娥應悔偷靈藥,
bì hǎi qīng tiān yè yè xīn
碧海青天夜夜心。
六、古詩《嫦娥》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燭影深,
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
碧海青天夜夜心!
【詩文解釋】
云母屏風上映著幽暗的燭影,銀河漸漸疏落,啟明星要消失了。嫦娥應該后悔偷吃了靈藥,眼望著碧海青天,夜夜心情孤寂。
【詞語解釋】
長河:銀河。
【詩文賞析】
這首詩借嫦娥飛月的故事抒寫了身處孤寂中的感受。在黑暗污濁的現實包圍中,詩人精神上力圖擺脫塵俗,追求高潔的境界,而追求的結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獨的境地。清高與孤獨的孿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賞又自傷,被詩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蘊的語言成功地表現出來了,這正是本詩的特色。全詩精致傷感,蘊含深厚。
七、古詩《十五夜·望月》的拼音是什么
shí wǔ yè wàng yuè
十五夜·望月
【táng】 wáng jiàn
【唐 】 王 建
zhōng tíng dì bái shù qī yā ,
中庭地白樹棲鴉
lěng lù wú shēng shī guì huā 。
冷露無聲濕桂花
jīn yè yuè míng rén jìn wàng ,
今夜月明人盡望
bù zhī qiū sī lu? shuí jiā ?
不知秋思在誰家?
1、譯文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鋪上了一層霜雪那樣白,樹上的鴉雀停止了聒噪,進入了夢鄉。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濕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當空,人們都在賞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誰家?
2、賞析
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遠的七言絕句。在民俗中,中秋節的形成歷史悠久。詩人望月興嘆,但寫法與其他中秋詠月詩完全不同,很有創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3、作者簡介
王建,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省許昌市人)。出身寒微。大歷(唐代宗年號,公元766—779年)進士。晚年為陜州司馬,又從軍塞上。擅長樂府詩,與張籍齊名,世稱“張王”。其以田家、蠶婦、織女、水夫等為題材的詩篇,對當時社會現實有所反映。所作《宮詞》一百首頗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