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詩句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是流傳中國廣大地區的一句農諺,是中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天氣預報經驗,反映了節日天氣之間的呼應關系。
意思是說當年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如果天空被云幕遮蔽(陰天或下雨),看不到中秋圓月,來年正月十五這天就會陰天或下雪。資料顯示,2006年農歷中秋節當天北京等地區陰天轉多云,中秋節晚上開始云遮月,后來多云轉晴。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凌晨大雪紛飛,中午后雪逐漸停止,但仍為陰天到多云天氣,寒風呼嘯,正好再次驗證了這句農諺的準確性。
二、關于元宵節的古詩
1、不是暗塵明月,那時元夜。——蔣捷《女冠子·元夕》
2、聽元宵,今歲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3、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蘇軾《蝶戀花·密州上元》
4、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王磐《古蟾宮·元宵》
5、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6、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元好問《京都元夕》
7、美人慵翦上元燈,彈淚倚瑤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細如塵》
8、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9、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李商隱《觀燈樂行》
10、見說馬家滴粉好,試燈風里賣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詞》
11、望千門如晝,嬉笑游冶。——周邦彥《解語花·上元》
12、將壇醇酒冰漿細,元夜邀賓燈火新。——趙時春《元宵飲陶總戎家二首》
13、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周端臣《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14、九衢雪小,千門月淡,元宵燈近。——晁端禮《水龍吟·詠月》
15、宣和舊日,臨安南渡,芳景猶自如故。——劉辰翁《永遇樂·璧月初晴》
三、元宵節的俗語,成語,對聯,古詩
關于元宵節的諺語有: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意思是指元宵節是什么天氣,中秋節就會是同樣的天氣,而在北方說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如果是陰天(云遮月),來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會下雪(雪落在元宵花燈上).2、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3、雨打上元燈,云罩中秋月對聯蜃樓海市落星雨;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野花啼鳥一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踏歌擊鼓助春聲。
古詩《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四、關于雪的詩句和諺語
雪的諺語
雪地里埋不住尸體
瑞雪兆豐年
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男也懶,女也懶,下雨落雪翻白眼。
狗仗人勢,雪仗風勢。
瑞雪兆豐年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
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瑞雪兆豐年 * 霜前冷,雪后寒。
* 落雪勿冷,融雪冷。 *冬有大雪是豐年。
* 冬有三白是豐年。 * 雪后易晴。
* 冬有三天雪,人道十年豐。 * 雪姐久留住,明年好谷收。
* 今年大雪飄,明年收成好。 * 江南三足雪,米道十豐年。
* 冬雪消除四邊草,來年肥多蟲害少 。 *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蟲害一掃空。
* 雪落有晴天。 * 大雪兆豐年,無雪要遭殃
五、關于下大雪寫下的詩詞有那些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盧梅坡)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艷(呂本中)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羅萬朵云。 (元稹)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高駢)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韓愈)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歐陽修) 燕上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張元作) 柳絮因風起(謝道蘊)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獨坐夜寒人欲倦,迢迢,夢斷更殘倍寂寥。
(沈佩) 。 年代:宋 作者:吳潛 作品:暗香 內容: 雪來比色。
對澹然一笑,休喧笙笛。莫怪廣平,鐵石心腸為伊折。
偏是三花兩蕊,消萬古、才人騷筆。尚記得,醉臥東園,天幕地為席。
回首,往事寂。正雨暗霧昏,萬種愁積。
錦江路悄,媒聘音沈兩空憶。終是茅檐竹戶,難指望、凌煙金碧。
憔悴了、羌管里,怨誰始得。 --------------------- 年代:元 作者:元無名氏 作品:八聲甘州 內容: 一團春雪,拋在玉爐中煎。
炎炎進火不住添。要曉得通紅無焰煙。
須管莫虧折,斤兩依然。如此三千。
鍛煉待不搖不動,方可為禪。全真養命,只在恁么之間。
家園自有甘露泉。要澆灌黃芽長瑞蓮。
------------------- 年代:唐 作者:朱灣 作品:長安喜雪 內容: 千門萬戶雪花浮,點點無聲落瓦溝。 全似玉塵消更積, 半成冰片結還流。
光含曉色清天苑,輕逐微風繞御樓。 平地已沾盈尺潤,年豐須荷富人侯。
----------------------- 年代:唐 作者:盧綸 作品:出山逢耿湋 內容: 云雪離披山萬里,別來曾住最高峰。 暫到人間歸不得,長安陌上又相逢。
--------------- 年代:唐 作者:焦郁 作品:春雪 內容: 散漫天涯色,乘春四望平。 不分殘照影,何處斷鴻聲。
繚繞先經塞,霏微近過城。因風低未斂,帶雨重還輕。
干呂知時泰,如膏候歲成。小儒同品物,無以答皇明。
春雪空蒙簾外斜,霏微半入野人家。 長天遠樹山山白,不辨梅花與柳花。
選擇二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3、《雪梅》【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4、《絕句》【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5、《觀獵》【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6、《終南望余雪》【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7、《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8、《問劉十九》【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9、《梅花》【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10、《北風行》【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11、《別董大》【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塞下曲》【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 ;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唐·韓愈《春雪》 ;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宋·呂本中《踏莎行》 。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
唐·李賀《十二月樂辭·十一月》 ; “天街飛轡踏瓊英,四顧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 “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無香。
”宋·楊萬里《觀雪》 ; “對瓊瑤滿地,與君酬酢。”宋·辛棄疾《和廓之雪》 。
玉 “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 “開門枝鳥散,一絮墮紛紛。
”宋·司馬光《雪霽登普賢閣》 ; “峴山一夜玉龍寒,鳳林千樹梨花老。”唐·呂巖《劍畫此詩于襄陽雪中》 ; “剩喜滿天飛玉蝶,不嫌幽谷阻黃鶯。”
元·華幼武《春雪》 ; “玉花飛半夜,翠浪舞明年。 ”宋·蘇軾《和田國博喜雪》 。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唐·高駢《對雪》 ; “黃昏門外六花飛,困倚胡床醉。
六、元宵節的俗語,成語,對聯,古詩
關于元宵節的諺語有:
1、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意思是指元宵節是什么天氣,中秋節就會是同樣的天氣,而在北方說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如果是陰天(云遮月),來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就會下雪(雪落在元宵花燈上).
2、八月十五云遮月,來歲元宵雨打燈
3、雨打上元燈,云罩中秋月對聯
蜃樓海市落星雨;火樹銀花不夜天。
碧樹銀臺萬種色;野花啼鳥一般春。
舞鳳飛龍成夜市;踏歌擊鼓助春聲。
古詩
《正月十五夜》 (唐) 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