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山藥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山藥的詩句有:
1、《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
年代: 宋 作者: 陸游
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篇不我欺;
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
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2、《寄天臺司馬道士》
年代: 唐 作者: 宋之問
臥來生白發,覽鏡忽成絲。遠愧餐霞子,童顏且自持。
舊游惜疏曠,微尚日磷緇。不寄西【山藥】,何由東海期。
3、《郡齋贈王卿》
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
無術謬稱簡,素餐空自嗟。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
濩落人皆笑,幽獨歲逾賒。唯君出塵意,賞愛似山家。
4、《山藥》
年代: 元 作者: 王冕
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
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
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
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
5、《山藥》
年代: 宋 作者: 張舜民
人無本則憂,物以地為貴。
如何山芋輩,天下稱宋衛。
1. 陸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佃之孫。
2.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他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
3. 宋之問(約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人,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其詩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為近體詩定型的代表詩人。
4.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他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
二、贊美山藥的詩句
1.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
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
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
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
——山藥 王冕
2.圣君鴻業在扶持,日角龍章固不羸。
摛藻玉堂歸未晚,百花開赴御筵時。
——和錢太博見寄覓山藥 釋重顯
3.陽公得種自藍田,種在深山不計年。
雅愛茯神為伴侶,更邀枸杞作比聯。
俗名謾自呼山羊,佳口由來號玉延。
啜盡羊羹殊可厭,藉渠風味滌腥膻。
——送山藥與友人 卓田
4.鳳池春晚綠生煙,曾見高枝蔓正延。
常伴兔絲留我篋,幾隨竹葉泛君筵。
誰言御水傳名久,須信睢園得地偏。
纏護靈根便親植,一番新葉已森然。
——依韻和蔡樞密山藥 王珪
5.種玉能延命,居山易學仙。
青青一畝自鋤煙。
霧孕云蒸、肌骨更凝堅。
熟染蜂房蜜,清添石鼎泉。
雪香酥膩老來便。
煨芋爐深、卻笑祖師禪。
——南歌子 山藥 張鎡
6.誰種山中玉,修圓故自勻。
野人尋得慣,帶雨劚來新。
味益丹田暖,香凝石髓春。
商芝亦何事,空負白頭人。
——嘗山藥 劉崧
7.山藥本為林下享,筠籃那得致兵廚。
傳擔云月并持與,長夜讀書應所須。
——以山藥茶送沈宜之兄 趙蕃
三、描寫山藥的詩句有哪些
描寫山藥的詩句有: 1、《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年代: 宋 作者: 陸游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篇不我欺;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2、《寄天臺司馬道士》年代: 唐 作者: 宋之問臥來生白發,覽鏡忽成絲。遠愧餐霞子,童顏且自持。
舊游惜疏曠,微尚日磷緇。不寄西【山藥】,何由東海期。
3、《郡齋贈王卿》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無術謬稱簡,素餐空自嗟。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
濩落人皆笑,幽獨歲逾賒。唯君出塵意,賞愛似山家。
4、《山藥》年代: 元 作者: 王冕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
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
5、《山藥》年代: 宋 作者: 張舜民人無本則憂,物以地為貴。如何山芋輩,天下稱宋衛。
陸游(北宋宣和七年十月十七-南宋嘉定二年十二月廿九,公元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南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佃之孫。
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他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
其山水詩景致優美,感受深細,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意。宋之問(約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省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省靈寶)人,初唐時期著名詩人。
其詩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為近體詩定型的代表詩人。韋應物(737~792),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
他是山水田園詩派詩人,后人每以王孟韋柳并稱。
四、描寫山藥的句子
山藥依闌出,分披受夏涼。
葉連黃獨瘦,蔓引綠蘿長。結實終堪食,開花近得香。
烹庖入盤饌,不饋大官羊。——山藥 王冕(第二首)圣君鴻業在扶持,日角龍章固不羸。
摛藻玉堂歸未晚,百花開赴御筵時。——和錢太博見寄覓山藥 釋重顯(第三首)長苑古郡,鄒邑新屬,佳域勝境,民風淳樸。
東挽戲馬之臺,西擁旖旎長白,南垂商賈要衢,北承龍山文脈。范文正公憂樂,惠澤平章;顏氏孝婦遺德,浸潤百姓。
膏壤盈腴,物產蕃富。天賜薯蕷,堪稱國藥之寶;滋補神品,譽滿華夏神州。
山藥之史,源遠流長,山藥之用,矚目岐黃。《神農本草》始載,名列上品之屬;春秋諸侯紛爭,周室進貢之物。
《本草綱目》精研,五大功用奇效:可益腎氣,可健脾胃,可止泄痢,可化痰涎,可潤皮毛,功可益壽。《本草衍義》,詳敘入藥之法;《傷寒雜病》,細論去疾之方。
滋精固腎,長志安神,補療五勞七傷,充助六腑五臟。滋補佳品,藥膳良方,富含微量元素,精藏諸多礦物,抗氧化抗腫瘤,降血糖降血脂,久服耳聰目明,長食緩急解毒。
山藥美食,老少皆宜,花樣繁多,令君垂涎。清蒸山藥,朱熹美言盛贊,“其色似玉,其香似花,其甜似蜜,味似羊羹”。
棗泥山藥,《紅樓》保健秘方,滋陰養血,強健體魄,色香味美,駐容養顏。
五、描寫山藥的詩句
《秋夜讀書每以二鼓盡為節》年代: 宋 作者: 陸游腐儒碌碌嘆無奇,獨喜遺篇不我欺;白發無情侵老境,青燈有味似兒時;高梧策策傳寒意,疊鼓冬冬迫睡期;秋夜漸長饑作祟,一杯【山藥】進瓊糜。
《寄天臺司馬道士》年代: 唐 作者: 宋之問臥來生白發,覽鏡忽成絲。遠愧餐霞子,童顏且自持。
舊游惜疏曠,微尚日磷緇。不寄西【山藥】,何由東海期。
《郡齋贈王卿》年代: 唐 作者: 韋應物無術謬稱簡,素餐空自嗟。秋齋雨成滯,【山藥】寒始華。
濩落人皆笑,幽獨歲逾賒。唯君出塵意,賞愛似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