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理想志趣的詩句有
、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戰國策》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林逋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孟子 安得直梯懸碧落,共操長慧掃妖氛。—王令 吞舟之魚,不游支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列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豈無懷土心?所羨千里途。
—顧炎武 居天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至不廣。—孔子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
—杜荀鶴 愿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陳恭尹 愿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
—孟郊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劉希夷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韓愈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起開。—黃巢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 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男兒墜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陸游 志立則學思而從之,故才日益而從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篤,則其從其職,以不倦而日新。
—王夫之 無好學之至,則雖圣人復出,亦無益也。—二程(程顥、程頤) 蚯蚓霸一穴,神龍行九天。
—方孝孺 縱使三靈改,無移百煉鋼。—吳騏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復嘉精專。
—劉過 萬里乾坤千里目,欣從奇險得奇觀。—查慎行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劉過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顧炎武 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
—陶淵明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孟浩然 縱橫計不成,慷慨志猶存。
—魏征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包拯 誓麾白羽,一掃天下翳。
—顧炎武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曹植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李白 誰憐龜鶴千年語,空負鵬程萬里心。—文天祥 鯤鵬自有天池蓄,誰謂太狂須束縛。
—陸游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司馬光 受光于隙見一床,受光于窗見室央,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騏驥筋力稱,意在萬里外。—李白 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陶淵明 醉斬長鯨倚天劍,笑凌駭浪濟川舟。—陸游 磨劍莫磨錐,磨錐成小利。
—李白 猶喜眼中多壯觀,時看云海化鯤鵬。—陸游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李白 生平只負云山夢,一步能空天下山。—徐霞客 不安與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誘與小利,然后可以立遠功。
—《史記》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黃鵠一舉摩蒼天,誰念樊籠束修翼?—元好問 丈夫意志薄青云。
—馮夢龍 壯心無復在千里,老氣尚能橫九州。—陸游 此生有盡志不移。
—陸游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李白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不患妨功,惟恐奪志。
—朱熹 立志之始,在脫習氣,習氣熏人,不醪而醉。—王夫之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
—李白 老天生才既有需,豈向塵埃長碌碌。—薛瑄 努力圖樹立,庶幾終有成。
—歐陽修 非才無以濟志,非志無以輔其志。—朱熹 事經錯誤方知悔,志為功名苦始捐。
—蒲松齡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身可危,而志不可奪也。
—《論語》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無志,非人也。
—嵇康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秋瑾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孟子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之手中耶?—馬援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丈夫皆有志,會是立功勛。
—楊炯 面歧路者有行速之憂,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傅玄 夫志,氣之帥也。
—《論語》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呂氏春秋》 頭雖長低氣不屈。
—蘇軾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陸游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辛棄疾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李時珍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千年精衛心平海,三日於虎氣食牛。
—陸游 持其氣,無暴其志。—《孟子》 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兒何為。
—蘇轍 心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
—王安石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張耒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箸立處。—朱熹 學者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君子之志,所慮者豈止一身,直慮及天下千萬世。小人之慮,一朝之慮。
不遑其身。—程頤 志不立,天下無可立之事。
歲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何所底乎?—王守 仁 。
二、寫理想志趣的詩句有
、志當存高遠。
—諸葛亮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 、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
—《戰國策》 心不清則無以見道,志不確則無以立功。—林逋 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孟子 安得直梯懸碧落,共操長慧掃妖氛。—王令 吞舟之魚,不游支流;鴻鵠高飛,不集污池。
—列子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 豈無懷土心?所羨千里途。
—顧炎武 居天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至不廣。—孔子 共莫更初志,俱期立后名。
—杜荀鶴 愿為飛絮衣天下,不道邊風朔雪寒。—陳恭尹 愿為天下明,一使夜景情。
—孟郊 丈夫清萬里,誰能掃一室。—劉希夷 口銜山石細,心望海波平。
—韓愈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起開。—黃巢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 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宗愨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男兒墜地射四方,安能山棲效園綺。—陸游 志立則學思而從之,故才日益而從明日盛,或有富有;志之篤,則其從其職,以不倦而日新。
—王夫之 無好學之至,則雖圣人復出,亦無益也。—二程(程顥、程頤) 蚯蚓霸一穴,神龍行九天。
—方孝孺 縱使三靈改,無移百煉鋼。—吳騏 物情大忌不量力,立志亦復嘉精專。
—劉過 萬里乾坤千里目,欣從奇險得奇觀。—查慎行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白居易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劉過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顧炎武 猛志逸四海,騫翩思遠翥。
—陶淵明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孟浩然 縱橫計不成,慷慨志猶存。
—魏征 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包拯 誓麾白羽,一掃天下翳。
—顧炎武 燕雀戲藩柴,安識鴻鵠游?—曹植 登山始覺天高廣,到海方知浪渺茫。—王溥 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
—李白 誰憐龜鶴千年語,空負鵬程萬里心。—文天祥 鯤鵬自有天池蓄,誰謂太狂須束縛。
—陸游 鷹擊天風壯,鵬飛海浪春。—司馬光 受光于隙見一床,受光于窗見室央,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騏驥筋力稱,意在萬里外。—李白 愿言躡輕風,高舉尋吾契。
—陶淵明 醉斬長鯨倚天劍,笑凌駭浪濟川舟。—陸游 磨劍莫磨錐,磨錐成小利。
—李白 猶喜眼中多壯觀,時看云海化鯤鵬。—陸游 何當凌云霄,直上數千尺。
—李白 生平只負云山夢,一步能空天下山。—徐霞客 不安與小成,然后足以成大器;不誘與小利,然后可以立遠功。
—《史記》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史記》 黃鵠一舉摩蒼天,誰念樊籠束修翼?—元好問 丈夫意志薄青云。
—馮夢龍 壯心無復在千里,老氣尚能橫九州。—陸游 此生有盡志不移。
—陸游 少年負壯氣,奮烈自有時。—李白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論語》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高明 不患妨功,惟恐奪志。
—朱熹 立志之始,在脫習氣,習氣熏人,不醪而醉。—王夫之 鑿井當及泉,張帆當濟川。
—李白 老天生才既有需,豈向塵埃長碌碌。—薛瑄 努力圖樹立,庶幾終有成。
—歐陽修 非才無以濟志,非志無以輔其志。—朱熹 事經錯誤方知悔,志為功名苦始捐。
—蒲松齡 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李白 身可危,而志不可奪也。
—《論語》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人無志,非人也。
—嵇康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蘇軾 水激石則鳴,人激志則宏。
—秋瑾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孟子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之手中耶?—馬援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曹操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丈夫皆有志,會是立功勛。
—楊炯 面歧路者有行速之憂,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傅玄 夫志,氣之帥也。
—《論語》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呂氏春秋》 頭雖長低氣不屈。
—蘇軾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陸游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辛棄疾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
—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王勃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李時珍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陸游 千年精衛心平海,三日於虎氣食牛。
—陸游 持其氣,無暴其志。—《孟子》 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兒何為。
—蘇轍 心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
—王安石 業無高卑志當堅,男兒有求安得閑?—張耒 惟有志不立,直是無箸立處。—朱熹 學者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學問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則且胡亂恁地打過了,此只是志不立。
—朱熹 君子之志,所慮者豈止一身,直慮及天下千萬世。小人之慮,一朝之慮。
不遑其身。—程頤 志不立,天下無可立之事。
歲百工技藝,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何所底乎?。
三、有關胸襟,抱負,志趣的詩句有哪些
有關胸襟,抱負,志趣的詩句有: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岳》唐代:杜甫 譯: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譯: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唐代:李白 譯:每個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黃金千兩(就算)一揮而盡,它也還是能夠再得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譯:相信總有一天,能乘長風破萬里浪; 高高掛起云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唐代:李白 譯:人生在世,無法稱心如意,不如披頭散發,登上長江一葉扁舟。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行路難三首》唐代:李白 譯: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后千年的虛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譯:但愿腰間懸掛的寶劍,能夠早日平定邊疆,為國立功。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登飛來峰》宋代:王安石 譯:不怕浮云會遮住我的視線,只因為如今我身在最高層。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代:辛棄疾 譯:。
(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過零丁洋》宋代:文天祥 譯:人生自古以來有誰能夠長生不死?我要留一片愛國的丹心映照史冊。參考資料 古詩文網:http://**。
四、有關胸襟,抱負,志趣的詩句
1、己亥雜詩·其五
清代: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不第后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譯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后別的花就凋零了。
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彌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3、生查子·題京口郡治塵表亭
宋代:辛棄疾
悠悠萬世功,矻矻當年苦。魚自入深淵,人自居平土。
紅日又西沉,白浪長東去。不是望金山,我自思量禹。
譯文
大禹治水的功績留傳萬古,當年他奔波勞碌多么辛苦!他使魚兒乖乖地游進深淵,人們安安穩穩地定居在平土。
一輪紅日又向西天沉沉下墜,江中的白浪卻永遠向東流去。我并非眺望金山,而是在緬懷大禹。
4、汨羅遇風
唐代:柳宗元
南來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門自有期。
為報春風汨羅道,莫將波浪枉明時。
譯文
我從南方歸來不必再象屈原那樣為報國無門而悲傷自憐,眼看著就能回到長安回到朝堂。
在這春風中行進在汨羅江邊的路上,回想起先賢,激勵著自己要有所作為,不要辜負了這開明的時代。
5、撥不斷·大魚
元代:王和卿
勝神鰲,夯風濤,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萬里夕陽錦背高,翻身猶恨東洋小,太公怎釣?
譯文
勝過了那神奇的大鰲,力氣之大可以對抗海上的大風濤,脊背上輕松地背負著蓬萊島。在夕陽萬里、無所遮攔的開闊視野下,卻只能見到它高聳的華美脊背。就是翻個身還嫌東洋太小。這樣的大魚,姜太公怎么釣?
五、含有夢想的詩句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呂氏春秋》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戰國)孟子
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無志。——(戰國)莊子
夫志當存高遠。——(三國.蜀漢)諸葛亮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三國)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漢)馬援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唐)李白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元)郝經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西晉)付玄
志須預定自遠到,世事豈得終無成?——(明)徐謙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南宋)陸游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北宋)張載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南宋)劉過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南宋)辛棄疾
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唐)楊炯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唐)劉禹錫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唐)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合,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春秋)老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
立志欲堅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明)呂坤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唐)李白
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明)李時珍
壯志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南宋)陸游
千年精衛心平海,三日於虎氣食牛——(南宋)陸游
六、含有夢想的詩句
石可破也,不可奪其堅;丹可磨也,不可奪其赤。
——《呂氏春秋》 士貴立志,志不立則無成。——(戰國)孟子 衰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無志。
——(戰國)莊子 夫志當存高遠。——(三國.蜀漢)諸葛亮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三國)曹操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 男兒要當死于邊野,以馬革裹尸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耶。
——(漢)馬援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唐)李白 垂頭自惜千金骨,伏櫪仍存萬里心.——(元)郝經 面歧路者有行迷之慮,仰高山者有飛天之志。
——(西晉)付玄 志須預定自遠到,世事豈得終無成?——(明)徐謙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東海騎長鯨。——(南宋)陸游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
——(北宋)張載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南宋)劉過 昂昂千里,泛泛不作水中鳧。
——(南宋)辛棄疾 丈夫皆有志,會見立功勛。——(唐)楊炯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 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唐)李世民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合,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春秋)老子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唐)王勃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
——(清)鄭板橋 立志欲堅銳,成功在久不在速。——(宋)張孝祥 做第一等人,干第一等事,說第一等話,抱第一等識。
——(明)呂坤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唐)李白 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明)王守仁 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
——(明)李時珍 壯志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南宋)陸游 千年精衛心平海,三日於虎氣食牛——(南宋)陸游。
七、關于夢想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夢想”的古詩有以下幾首:
《秋詞》
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書憤二首》
宋代 陸游
白發蕭蕭臥澤中,只憑天地鑒孤忠。
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細雨春蕪上林苑,頹垣夜月洛陽宮。
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
鏡里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竹石》
鄭板橋 清代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盱眙行》南宋 劉過
何不夜投將軍扉,勸上征鞍鞭四夷。
滄海可填山可移,男兒志氣當如斯.
八、有關理想的名言警句,中文,帶作者
理想是人生的太陽。 —— 德萊賽
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 —— 車爾尼雪夫斯基
命運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東西。雖人各有志,往往在實現理想時會遭遇到許多困難,反而會使自己走向與志趣相反的路,而一舉成功。我想我就是這樣。 —— 松下幸之助
即使在最聰明的人身上,本能也一定先于智慧。歡對于人來說,本能有時也許是更為理想的向導。 —— 喬·李洛
母雞的理想不過是一把糠。 —— 羅馬尼亞
世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 —— 蘇格拉底
有理想的人,生活總是火熱的。 —— 斯大林
九、詩言志,我國古代有不少寄寓偉大理想抱負抒發建功立業情懷的詩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我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頂峰,俯瞰那眾山,而眾山就會顯得極為渺小。
詩句出自杜甫《望岳》。表達詩人登臨泰山頂峰的決心、自信自勵的意志和堅定豪邁的氣慨。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登飛來峰》為王安石30歲時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在浙江鄞縣知縣任滿回江西臨川故里時,途經杭州,寫下此詩。這首詩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時年少氣盛,抱負不凡,正好借登飛來峰抒發胸臆,寄托壯懷,可看作萬言書的先聲,實行新法的的前奏。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
作者在贊美竹石的這種堅定頑強精神中,還表達了自己不怕任何打擊的硬骨頭精神。這首詩常被用來形容在斗爭中的堅定立場和受到敵人打擊決不動搖的品格。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詩人以“冰心玉壺”自喻,表明自已光明磊落,清廉自守,表里如一。現在人們有時引用“一片冰心在玉壺”表示志趣高潔。
希望滿意,如果還不行的話歡迎追問,有問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