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駿圖上的詩詞寫的是什么
《房兵曹胡馬詩》
杜甫 [唐]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大意】
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注家一般認為作于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游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于進取的精神。 此詩前四句具體地描寫胡馬瘦骨棱起如刀峰 , 耳竹削似的尖聳 , 俊逸矯健 , 步履輕快,四蹄生風 , 是匹駿馬 。 后四句則贊美胡馬的本領 , 指出其所到之處 , 沒有東西可阻擋之 , 值得策騎者信賴 , 甚至可將生命交托給它 , 由於胡馬如此驍勇快捷 , 故萬里亦可橫行 。 全詩贊美胡馬之余 , 亦抒發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 。
二、八駿圖的詩詞作品
七律 題八駿圖
大漠常思鐵甲寒,黃沙漫漫掩函關。
春風綠染幾叢柳,驛路書傳萬里山。
相伴三軍云水度,更同名將死生還。
回眸驃騎莫言老,依舊馬蹄恣意歡。
七絕 題馬圖(一)
風凋秋塞水云天,神駿輕蹄踏柳煙.
羌笛數聲催激越,誰攜玉韉與金鞍.
七絕 題八駿圖
也覓仙風也覓蹤,桃源柳岸憶相逢。
銀蹄踏遍天涯路,已是河山第幾重?
七絕 題畫詩
水墨無聲紙上開,石橋一夢赴樓臺。
風流時序隨云轉,萬里河山對月裁。
《臨江仙》放馬南山
滄海桑田今幾度,漢唐舊事成煙。
征袍歸笈已經年。黃塵吹寂滅。劍影與風閑。
榮辱浮沉終有定,何須費盡周旋。
狼毫水墨白云箋。江河無逆轉,今古月依然。
五律 琴瑟蹄聲
匹馬西風立,悲嘶卓不群。
背余雞塞月,蹄踏雁門云。
朔漠旌旗列,荒原鼓角聞。
琵琶翻古調,一曲憶從軍。
三、飛鴻的八駿圖的四句詩句
飛鴻的《八駿圖》中的四句詩句是:
《房兵曹胡馬詩》
杜甫 [唐]
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
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
閻飛鴻先后數十次赴草原,氣象萬千的草原風光、遼闊無垠的大漠風情、千姿百態的駿馬英姿,使他沉醉其中。他的作品風格自然也狂放不羈,既有傳統水墨畫的神韻,又有現代畫的簡潔明快,以強烈的動感和視覺沖擊力見長。《龍馬精神》墨韻酣暢,精氣神十足;《兄弟姐妹》風華正茂,相依相偎,盡顯青春年華;《八駿圖》濃墨重彩,飽滿酣暢;《飲馬河畔》清澈明媚,歡快融融;《百駿圖》姿態各異,活靈活現……閻飛鴻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創造了一個萬馬騰躍的藝術世界。這個世界博愛宏大,令人神往。觀飛鴻之馬,猶如置身于恢宏博大的音樂大廳,一會兒如傾聽悠悠綿長的小夜曲,清風習習,小馬踢踏,娓娓動聽;一會兒如置身狂風驟雨驚心動魄中,萬馬奔騰勢如破竹,洋溢著自然和原始的巨大力量,猶如一曲曲高亢激越的草原狂想曲,令人慷慨激昂!我想到了祖國的母親河——飛鴻的萬馬奔騰如同黃河的翻騰咆哮,這正是飽經滄桑、充滿希望的中華民族靈魂的深刻呈現,正是藝術家對藝術持之以恒、艱苦探索的毅力與精神,對藝術癡迷陶醉激越飽滿的創作熱情。
四、贊美八駿圖的詩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白居易
穆王八駿天馬駒,后人愛之寫為圖。背如龍兮頸如象,骨竦筋高脂肉壯。
日行萬里速如飛,穆王獨乘何所之?四荒八極踏欲遍,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黃屋草生棄若遺。瑤池西赴王母宴,七廟經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明堂不復朝諸侯。白云黃竹歌聲動,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積德累功世勤苦。豈知才及四代孫,心輕王業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能蕩君心則為害。文帝卻之不肯乘,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八駿駒來周室壞。至今此物世稱珍,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八駿圖,君莫愛。
《觀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劉叉
穆王八駿走不歇,海外去尋長日月。五云望斷阿母宮,歸來落得新白發。
《八駿圖詩》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穆滿志空闊,將行九州野。神馭四來歸,天與八駿馬。
龍種無凡性,龍行無暫舍。朝辭扶桑底,暮宿昆侖下。
鼻息吼春雷,蹄聲裂寒瓦。尾掉滄波黑,汗染白云赭。
華輈本修密,翠蓋尚妍冶。御者腕不移,乘者寐不假。
車無輪扁斫,轡無王良把。雖有萬駿來,誰是敢騎者。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羅隱
穆滿當年物外程,電腰風腳一何輕。如今縱有驊騮在,不得長鞭不肯行。
《八駿圖》
年代: 唐 作者: 杜荀鶴
丹雘傳真未得真,那知筋骨與精神。只今恃駿憑毛色,綠耳驊騮賺殺人。
《趙松雪八駿圖》
年代: 明 作者: 王澤
趙家王孫擅好書,更復畫馬如江都。嘗從玉堂罷春直,慣寫天馬隨監奴。
馬來西宛龍八尺,勢或怒驚如鵲立。似疑初浴滎河波,身上龍紋五花濕。
王孫寫駿不寫形,運思已入天機精。都將臨池古書法,落筆一掃千人驚。
今逢此圖乃八匹,老我見之唯嘆息。人間駑馬漫紛紜,天上龍文誰購得。
憶昨八駿登瑤池,昆侖萬里天西陲。風行電邁景恍惚,翠蕤不動天王旗。
古來八駿雖已矣,房星在天還不死。雄姿伏櫪世豈無,胡乃唯稱穆天子。
《姚少師所藏八駿圖》
年代: 明 作者: 曾棨
周家八馬如飛電,夙昔傳聞今始見。銳耳雙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
肉鬃疊聳高崔嵬,權奇知此真龍媒。霜蹄試踏層冰裂,駿尾欲掉長飚回。
瑤池宴罷歸來早,絡月羈金照京鎬。紫鞚飛時逐落花,雕鞍解處眠芳草。
由來駿骨健且馴,弄影驕嘶不動塵。有時渴飲天津水,五色照見波粼粼。
圉官騎來難久駐,飲向春流最深處。珠銜寶勒不敢疏,直恐飛騰化龍去。
古來善畫韋與韓,此畫豈同凡馬看。人間造次不可得,苜蓿秋深煙雨寒。
五、八駿圖上的詩詞寫的是什么
《房兵曹胡馬詩》杜甫 [唐]胡馬大宛名, 鋒棱瘦骨成。
竹批雙耳峻, 風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 真堪托死生。
驍騰有如此, 萬里可橫行。【大意】這是一首詠物言志詩。
注家一般認為作于開元二十八年(740)或二十九年,正值詩人漫游齊趙,飛鷹走狗,裘馬清狂的一段時期。詩的風格超邁遒勁,凜凜有生氣,反映了青年杜甫銳于進取的精神。
此詩前四句具體地描寫胡馬瘦骨棱起如刀峰 , 耳竹削似的尖聳 , 俊逸矯健 , 步履輕快,四蹄生風 , 是匹駿馬 。 后四句則贊美胡馬的本領 , 指出其所到之處 , 沒有東西可阻擋之 , 值得策騎者信賴 , 甚至可將生命交托給它 , 由於胡馬如此驍勇快捷 , 故萬里亦可橫行 。
全詩贊美胡馬之余 , 亦抒發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 。
六、八駿圖上面的天下名駒的后面的詩句是什么啊
八駿圖
第一匹馬
剛從太陽里起身,渾身散發著好聞的煙草味兒和淡淡的田野氣息。
站在鋤頭旁邊,垂下鬃毛,長長地打一串響鼻兒,噴出了火
一絲一絲地穿過群山寂靜,消失在煙霧升騰的山谷間
第二匹馬
四蹄如鋼鐵,敲打著柏油路面,經過一個又一個陌生的車站
渾濁生銹的站牌下,不肯片刻停留,不肯混同于等待的人群
只用粗礪的鄉音言語,羞澀地收下他人的諷刺和白眼
第三匹馬
午夜從手術室出來,腳步沉重,眼睛通紅,剛剛救了一條命
用冷水洗了臉,又用毛巾擦干,在椅子上坐一會兒,只坐一會兒
骨頭像散了架,渾身冒虛汗,趕緊偷偷吞下兩顆小藥丸。
第四匹馬
夢鄉安靜得像一條河,有節奏地拍打著,拍打著河岸
宿舍的小窗里瀉下月光,照出一張剛被爐火烤過的臉,流汗的臉
早就出發了,順著煉鋼廠機器的轟鳴,回到了失眠的妻子身邊。
第五匹馬
坐在孩子們中間,溫柔的讀書,那神情,你一定見過,
像湖面上蕩起的層層微波,輕輕,輕輕。那聲音,你一定聽過
陽光打在樹葉上,細雨跳在頭發上,光陰灑在講故事的嘴唇上,沙沙,沙沙……
第六匹馬
站在黃銅的號角里,站在晨晨昏昏的飛鳥中,站在緊繃的琴弦上
像漢朝石刻一般,如雪山,如雪山上的青松,如雪山上青松的針和劍
縫補著彎曲的邊界線,縫補著火焰之心,單薄身軀抵擋四面的寒。
第七匹馬
插著神奇的羽翼,漫步在云端和地幔里,旋轉的牙齒緊緊咬住時間
一縷一縷的生長,長出更深的一雙眼,望穿層層迷霧,望穿迷惑的燈盞
將方向標高舉,高舉,在黑暗中散出不滅的光焰,射穿黑鐵的響箭。
第八匹馬
嘶鳴,在我的手指中間,跳動的漢字像汩汩的山泉,
從石頭里流出,從簡陋的茅舍里飄出,一條玲瓏的樂曲,時近時遠,時方時圓,
沉沉的暮色里,響起清澈的蹄聲,的的,的的,亮了幾盞水晶燈。
七、八駿馬的名言是什么
傳說中周穆王駕車用的八匹駿馬,傳說能日行萬里(一說三萬里)。還有明成祖喜愛的八匹駿馬,刻于明長陵,被后世譽為長陵八駿;亦有徐悲鴻的畫作《八駿圖》。
周穆王之八匹駿馬。一說《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逾輪、山子、渠黃、驊騮、綠耳。”皆因其毛色為名。另說《拾遺記》:“(穆)王馭八龍之駿: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霄,夜行萬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行十影;七名勝霧,乘云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則以其行跡而名。民間傳統木雕、磚刻上常見有八駿圖案。
八駿圖的詩詞
作者 白居易
年代 唐
內容 穆王八駿天馬駒,
后人愛之寫為圖。
背如龍兮頸如象,
骨竦筋高脂肉壯。
日行萬里速如飛,
穆王獨乘何所之?
四荒八極踏欲遍,
三十二蹄無歇時。
屬車軸折趁不及,
黃屋草生棄若遺。
瑤池西赴王母宴,
七廟經年不親薦。
璧臺南與盛姬游,
明堂不復朝諸侯。
《白云》《黃竹》歌聲動,
一人荒樂萬人愁。
周從后稷至文武,
積德累功世勤苦。
豈知才及四代孫,
心輕王業如灰土。
由來尤物不在大,
能蕩君心則為害。
文帝卻之不肯乘,
千里馬去漢道興。
穆王得之不為戒,
八駿駒來周室壞。
至今此物世稱珍,
不知房星之精下為怪。
八駿圖,
君莫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