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敬亭山的古詩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游敬亭山詩 【南齊】謝朓 茲山亙百里,合沓與云齊。
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 上干蔽白日,下屬帶回溪。
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獨鶴方朝唳,饑鼯此夜啼。
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
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
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暌。 《由宣城泛湖東下》 陳毅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游敬亭山記.(明)王思任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賞心也。
姑孰據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從青山討宛,則曲曲鏡灣,吐云蒸媚,山水秀麗清矣。曾過響潭,鳥語入流,兩壁互答。
望敬亭絳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動。 既束帶竣謁事,乃以青蛙走眺之。
一徑千繞,綠霞翳染,不知幾千萬竹樹,黨結寒陰,使人骨面之血,皆為蒏碧,而向之所謂鳥鳴鶯囀者,但有茫然,竟不知聲在何處?廚人尾我,以一觴勞之留云閣上。至此而又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往還”造句之精也。
朓乎白乎!歸來乎!吾與爾凌丹梯以接天語也。 日暮景收,峰濤沸亂,飲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歸臥舟中,夢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圍,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與予所者異。
嗟乎!晝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長,回視靄空間,夢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夢,而夢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記之爾。
二、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你知道下面詩句中的山在什麼地方
敬亭山位于安徽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南齊謝月兆《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雀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一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陽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齊詩人謝眺《游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里,合杳與云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臨,留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盛贊. 敬亭山的詩詞 隨著謝李詩篇的傳頌,敬亭山聲名鵲起,直追五岳.繼謝李白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顏真卿,韋應物,陸龜蒙;宋代蘇東坡,梅堯臣,歐陽修,范仲淹,晏殊,黃庭堅,文天祥,吳潛;元代貢奎,貢師泰;明代李東洋,湯顯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閏章,石濤,梅清,梅庚,姚鼐等.相繼以生花之筆,為敬亭山吟詩寫賦,繪畫做記,寄情山景,抒發胸懷.據初步統計,歷代詠頌敬亭山的詩,文,記,畫數以千記,被稱之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 自南齊謝月兆《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一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本人不喜歡太長的回答 太討厭了。
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你知道下面詩句中的山在什麼地方】
簡介 [編輯本段] 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5公里的水陽江畔.敬亭山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晉文帝司馬昭名諱,改稱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百余里,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南齊詩人謝眺《游敬亭山》詩有“茲山亙百里,合杳與云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的描繪;唐代李白先后7次登臨,留有“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盛贊. 敬亭山的詩詞 [編輯本段] 隨著謝李詩篇的傳頌,敬亭山聲名鵲起,直追五岳.繼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王維,孟浩然,李商隱,顏真卿,韋應物,陸龜蒙;宋代蘇東坡,梅堯臣,歐陽修,范仲淹,晏殊,黃庭堅,文天祥,吳潛;元代貢奎,貢師泰;明代李東洋,湯顯祖,袁中道,文征明;清代施閏章,石濤,梅清,梅庚,姚鼐等.相繼以生花之筆,為敬亭山吟詩寫賦,繪畫做記,寄情山景,抒發胸懷.據初步統計,歷代詠頌敬亭山的詩,文,記,畫數以千記,被稱之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 自南齊謝月兆《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詩篇傳頌后,敬亭山聲名鵲起.謝李之后,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敬亭山遂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一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結構 [編輯本段] 敬亭山位于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亙十余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亭臺樓閣 [編輯本段] 自唐以來,山之人文景觀日益增多,歷代修建的亭臺樓閣主要有: 一峰庵,因建于主峰一峰而得名.明人梅守德作有“冬日喜初晴,籬邊尚菊英.巖云沉梵影,林靄落鐘聲”詩句. 擁翠亭,系李白獨坐題詩處.此處碧山千層,青翠欲滴,敬亭風光,擁落身前,故名擁翠亭.清人王可第曾作詩:“探奇曾不厭,一榻擁昭亭,坐愛雙溪碧……” 云齊閣,取謝月兆詩“含沓與云齊”而命名.游人把酒憑欄,江城在目,盡覽敬亭風光. 翠云庵,位于敬亭山腰,初名卜靜室,元末毀,明重建.明人貢安國曾賦詩曰:“小閣虛巖畔,回蹊古檜端.朝暈開錦眺,秋色在雕闌……” 此外還有云根石、額珠樓、最高亭、穿云亭、十賢祠、太白樓、古昭亭坊、勒詩石、裴公井、綠雪井、夢珠泉、廣教寺、雙塔等. 各類景點 [編輯本段] 宣城解放前夕,敬亭山的建筑毀壞殆盡,解放后新建和復建了山門坊、古昭亭坊、昭亭、太白獨坐樓、先賢祠、翠云庵、綠雪茶社、昭亭湖等大小景點24處.1987年10月,敬亭山被定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敬亭山仿古建筑門坊矗立山口,門坊上刻有楚圖南題寫的“敬亭山”三字和書法名家書寫的李白、陳毅的詩作.門坊內筑有李白雕像,迎門而立,飄然欲仙,昭亭湖內筑有昭心亭,湖面蕩漾著各種花式的小游艇.湖邊小道可直達雙塔寺風景區.由雙塔而上,三月,梨白桃紅,油菜花一片金黃,置身于此,如入畫境.俄而,山勢漸高,林木茂密,由古昭亭坊拾級而上,步完竹海小徑,是綠雪茶社,再盤山而上,便可登太白獨坐樓.此地是敬亭山景觀薈萃之處,翠云庵、綠雪茶社近在咫 尺,姹紫嫣紅的杜鵑花滿山遍崖.若乘興登臨山頂,極目遠眺,東北的南漪湖煙波浩渺,水天一色;山下的水陽江蜿蜒曲折,百舸爭流;南邊江城如畫,高樓林立;北邊田疇沃野,一覽無際.“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興建中的弘愿寺,依偎于敬亭山南麓;地勢高朗,林密風疏,群峰環抱,一江繞縈,天然之佳地也!弘愿寺前身廣教寺,為唐大中年間黃檗禪師創建,歷代高僧輩出,化導普廣,近代毀于戰火,唯存宋代“雙塔”,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經省市兩級人民政府批準,2004年恢復重建,移遷新址,更名為“弘愿寺”.。
四、有關敬亭山的詩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
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
只有敬亭山。
游敬亭山詩 【南齊】謝朓
茲山亙百里,合沓與云齊。隱淪既已托,靈異居然棲。
上干蔽白日,下屬帶回溪。交藤荒且蔓,樛枝聳復低。
獨鶴方朝唳,饑鼯此夜啼。渫云已漫漫,夕雨亦凄凄。
我行雖紆組,兼得尋幽蹊。緣源殊未極,歸徑窅如迷。
要欲追奇趣,即此陵丹梯。皇恩竟已矣,茲理庶無暌。
《由宣城泛湖東下》 陳毅
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游。
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游敬亭山記.(明)王思任
“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不道宣城,不知言之賞心也。姑孰據江之上游,山魁而水怒,從青山討宛,則曲曲鏡灣,吐云蒸媚,山水秀麗清矣。曾過響潭,鳥語入流,兩壁互答。望敬亭絳雰浮山急,令我杳然生翼,而吏卒守之,不得動。
既束帶竣謁事,乃以青蛙走眺之。一徑千繞,綠霞翳染,不知幾千萬竹樹,黨結寒陰,使人骨面之血,皆為蒏碧,而向之所謂鳥鳴鶯囀者,但有茫然,竟不知聲在何處?廚人尾我,以一觴勞之留云閣上。至此而又知“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往還”造句之精也。朓乎白乎!歸來乎!吾與爾凌丹梯以接天語也。
日暮景收,峰濤沸亂,飲猿出啼,予栗然不能止,歸臥舟中,夢登一大亭,有古柏一本,可五六人圍,高百余丈,世眼未睹,世相不及,峭崿斗突,逼嵌其中,榜曰:“敬亭”,又與予所者異。嗟乎!晝夜相半,牛山短而蕉鹿長,回視靄空間,夢何在乎?游亦何在乎?又焉知予向者游之非夢,而夢之非游也,止可以壬寅四月記之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