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一首關于思念心愛人的詩句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吾之若兮 心之念兮!
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有千千結
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愛之深,思之切, 念之痛!
月徘徊,人影孤.夢里尋她千百度.年華逝青春難駐,天涯何處是歸路?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
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為誰去。
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二、古代表達愛情的詩句有哪些
釵頭鳳———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秋千索》 欺彼晨風郁彼林, 形如水, 影亦相隨。
掠痕已褪紅萃, 剩幾筆, 晚清眉。 不辭天涯共君醉, 時雖暮, 卻有云懷。
此生若永如初見, 換千古, 莫相催。 這兩首詞是我最珍愛的愛情詞, 古代愛情我最喜歡那種纏綿悱惻的句子, 發人深思又不覺得突兀, 感情發揮得淋漓盡致。
希望你也會和我一樣喜歡上它們, 好好珍愛我們的藝術國粹。
三、描寫愛情的古典詩詞
詩詞中描寫愛情的句子太多了,有幾句你看看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可以用來表達愛慕對方的句子]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雖一水之隔,卻遙遙相忘,表達兩情相悅目前卻不能兩廂廝守,表達一種相思,愛戀,與哀怨。
來如春夢幾多時?去似朝云無覓處。[白居易寫的,意思是 對方來時的短暫與去時匆匆] 身無彩鳳雙飛燕,心有靈犀一點通。
[唐朝李商隱]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朝白居易,比喻愛情的堅貞與專注]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做鴛鴦不羨仙。
[唐朝盧照鄰詩〈長安古意〉] 從別后,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宋代宴幾道寫的]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朝崔護寫的 表達對姑娘的相思與留戀] 我不知道你是想表達相戀中的相思呢,或形容愛情甜蜜之類的,以上幾條暫且參考下吧。 元稹.離思五首 其一. 自愛殘妝曉鏡中,環釵漫篸綠絲叢,須臾日射胭脂頰,一朵紅蘇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繞街流,萬樹桃花映小樓,閑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 其三. 紅羅箸壓逐時新,吉了花紗嫩麴塵,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紕縵最宜人。
其四. 元稹《離思》賞析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注釋 1取次:走進. 賞析 元稹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數量很多,他把自己的詩分為古諷、樂諷、古體、新題樂府、律詩、艷詩等十類。這首《離思》(五首之一)屬于艷詩。
所謂“艷詩”,即寫男女之間愛情的詩。在作者十類詩中,這類寫得比較好。
而這首《離思》詩,尤其寫得一往情深,熾熱動人,具有獨到的藝術特色。在描寫愛情題材的古典詩詞中,亦堪稱名篇佳作. 這首詩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主人公對已經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戀情。
它接連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寫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全詩僅四句,即有三句采用比喻手法。
一、二兩句,破空而來,暗喻手法絕高,幾乎令人捉摸不到作者筆意所在。“曾經滄海難為水”。
是從孟子“觀于海者難為水”《孟子·盡心篇》)脫化而來。詩句表面上是說,曾經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小小的細流,是不會看在眼里的。
它是用大海與河水相比。海面廣闊,滄茫無際,雄渾無比,可謂壯觀。
河水,只不過是舉目即可望穿的細流,不足為觀。寫得意境雄渾深遠。
然而,這只是表面的意思,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思想。第二句,是使用宋玉《高唐賦》里“巫山云雨”的典故。
《高唐賦》序說:戰國時代,楚襄王的“先王”(指楚懷王),曾游云夢高唐之臺,“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愿薦枕席,王因幸之”。此女即“巫山之女”。
她別離楚王時說:“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
楚王旦朝視之,果如其言,因此就為她立廟號曰“朝云”。顯而易見,宋玉所謂“巫山之云”,——“朝云”,不過是神女的化身。
元稹所謂“除卻巫山不是云”,表面是說: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觀。其實,他是巧妙地使用“朝云”的典故,把它比作心愛的女子,充分地表達了對那個女子的真摯感情。
詩人表明,除此女子,縱有傾城國色、絕代佳人,也不能打動他的心,取得他的歡心和愛慕。只有那個女子,才能使他傾心相愛。
寫得感情熾熱,又含蓄蘊藉。 第三句“取次花叢懶回顧”,是用花比人。
是說我即使走到盛開的花叢里,也毫不留心地過去,懶得回頭觀看。為什么他無心去觀賞迎入眼簾的盛開花朵呢?第四句“半緣修道半緣君”便作了回答。
含意是說他對世事,看破紅塵,去修道的原故,這是其一。其二,是因為他失去心愛的她,再也不想看別的“花”了。
統觀全詩,不難看出,“取次花叢懶回顧”的原因,還是因為失去了“君”。“半緣修道”之說,只不過是遁辭罷了。
古代詩評家,曾經說這首詩是作者為其曾經相愛的韋叢的悼亡詩,或臆斷為詩人“與鶯鶯在閨中狎昵之游戲”(卞孝萱《元稹年譜》)的自我寫照。此等說法,皆缺乏史料根據。
作者在這首詩里采用種種比喻手法,曲折地表達對曾經相愛的女伴的深情,前三句緊扣主題,層層遞進,最后一句才用畫龍點睛之筆,揭示主題。這種寫法構思集中,意脈貫通,清晰可見,感情跳動性不大。
并不象古典詩詞中有些作品那樣,感情跳動幅度太大,象電影的蒙太奇鏡頭那樣,令人幾乎看不到端倪。譬如。
辛棄疾《念奴嬌》(野棠花落),描寫對歌女的留戀和思慕的復雜心情,感情跳躍幅度特別大。它忽而寫往昔的“輕別”;忽而寫今日“故地重游”,樓空人去。
物是人非,忽而又寫幻想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其中省略許多銜接,思緒奔騰飛躍,令人頗費尋覓。
當然,這并不是說,可以用感情跳躍幅度的大小,來作為評價作品優劣的標準。辛棄疾這首詞也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審美價值極高。
在描寫愛情的古典詩詞中.有不少名篇佳作,都一直為人們喜聞樂見,引起人們的共鳴。譬如,王維的《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勸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它是用形象鮮明的紅豆,象征美好而堅貞的愛情。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四、描寫人物感情的的古詩詞
1、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納蘭性德<;攤破浣溪沙>
2、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唐·元稹<;離思五首>
3、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5、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李商隱<;無題六首其三>
6、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7、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司馬光<;西江月>
8、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唐·白居易<;長恨歌>
9、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10、君若揚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曹植<;明月上高樓>
11、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黃景仁<;綺懷詩二首其一>
1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13、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表達感情深的詩句。——唐·李益<;寫情>
14、嗟余只影系人間,如何同生不同死?——陳衡恪<;題春綺遺像>
15、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干<;室思>
16、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長。——張仲素<;燕子樓>
17、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李商隱<;暮秋獨游曲江>
18、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19、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20、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張先<;千秋歲>
21、相思樹底說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啟超<;臺灣竹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