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描寫“山居”的 詩詞有哪些
1、照水冰如鑒,掃雪玉為塵。何須問今古,便是上皇人。 醉臥茅堂不閉關,覺來開眼見青山。——唐·陳寡言
2、悶見有人尋,移庵更入深。落花流澗水,明月照松林。 ——唐·杜光庭
3、醉勸頭陀酒,閑教孺子吟。身同云外鶴,斷得世塵侵。——唐·杜光庭
4、冥心棲太室,散發浸流泉。采柏時逢麝,看云忽見仙。 ——唐·杜光庭
5、夏狂沖雨戲,春醉戴花眠。絕頂登云望,東都一點煙。——唐·杜光庭
6、不求朝野知,臥見歲華移。采藥歸侵夜,聽松飯過時。 ——唐·杜光庭
7、荷竿尋水釣,背局上巖棋。祭廟人來說,中原正亂離。 ——唐·杜光庭
8、屋在瀑泉西,茅檐下有溪。閉門留野鹿,分食養山雞。——唐·王建
9、桂熟長收子,蘭生不作畦。初開洞中路,深處轉松梯。——唐·王建
10、歸來青壁下,又見滿籬霜。轉覺琴齋靜,閑從菊地荒。——唐·朱慶
11、柏樹松陰覆竹齋,罷燒藥灶縱高懷。 世間應少山間景,云繞青松水繞階。——唐·顏仁
12、重猿圍淺井,斗鼠下疏籬。寒食微燈在,高風勢徹陂。——唐·可止
二、山居秋暄有哪些描寫詩句的句子
山居秋暝 朝代:唐代 | 作者:王維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譯文及注釋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注釋 ⑴暝(míng):日落,天色將晚。
⑵空山:空曠,空寂的山野。新:剛剛。
⑶清泉石上流:寫的正是雨后的景色。⑷竹喧:竹林中笑語喧嘩。
喧:喧嘩,這里指竹葉發出沙沙聲響。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
浣:洗滌衣物。⑸隨意:任憑。
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⑹王孫:原指貴族子弟,后來也泛指隱居的人。留:居。
此句反用淮南小山《招隱士》:“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的意思,王孫實亦自指。反映出無可無不可的襟懷。
參考資料:1、古代漢語字典編委會.古代漢語字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312、541、881 2、于海娣 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90 3、鄧安生 等.王維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113-114 4、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114 5、中職文化課提高讀本編寫組.文言詩文助讀.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11:109 鑒賞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著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詩中明確寫有浣女漁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的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柴》)。由于這里人跡罕至,“峽里誰知有人來,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來了。
“空山”兩字點出此外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霽,萬物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氣之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天色已暝,卻有皓月當空;群芳已謝,卻有青松如蓋。山泉清冽,淙淙流瀉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條潔白無瑕的素練,在月光下閃閃發光,多么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啊!王維的《濟上四賢詠》曾經贊嘆兩位賢士的高尚情操,謂其"息陰無惡木,飲水必清源”。
詩人自己也是這種心志高潔的人,他曾說:”寧息野樹林,寧飲澗水流,不用坐梁肉,崎嶇見王侯。”(《獻始興公》)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嗎?這兩句寫景如畫,隨意灑脫,毫不著力。
像這樣又動人又自然的寫景,達到了藝術上爐火純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能學到。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林里傳來了一陣陣的歌聲笑語,那是一些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罷衣服笑逐著歸來了;亭亭玉立的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珍珠般晶瑩的水珠,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劃破了荷塘月色的寧靜。在這青松明月之下,在這翠竹青蓮之中,生活著這樣一群無憂無慮、勤勞善良的人們。
這純潔美好的生活圖景,反映了詩人過安靜純樸生活的理想,同時也從反面襯托出他對污濁官場的厭惡。這兩句寫的很有技巧,而用筆不露痕跡,使人不覺其巧。
詩人先寫"竹喧""蓮動",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現浣女、蓮舟。這樣寫更富有真情實感,更富有詩意。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
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泉水、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既然詩人是那樣地高潔,而他在那貌似“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個稱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說:“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本來,《楚辭·招隱士》說:“王孫兮歸來,山中兮不可久留!”詩人的體會恰好相反,他覺得“山中”比“朝中”好,潔凈純樸,可以遠離官場而潔身自好,所以就決然歸隱了。
這首詩一個重要的藝術手法,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
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參考資料:1、中職文化課提高讀本編寫組.文言詩文助讀.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2011:109 2、傅如一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54-155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初秋時節山居所見雨后黃昏的景色,當是王維隱居終南山下輞川別業(別墅)時所作。
參考資料:1、張國舉.唐詩精華注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08-109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
三、山居秋暝的古詩詩句
“山居秋暝”
作者:王偉
空山雨,天氣晚來秋。
月亮松樹和清泉石上流。
竹禤呼廠女性所擁有,蓮花下移漁船。
掙脫春芳,王孫自可留。
【點評】:
1,三化螟:黑夜。
2,歡女:婦女的衣服。
3,春芳:春草。
4,破解:干。
韻譯】:
一個新余,青山特別清朗,
秋天的黃昏后,天氣很涼爽。
月亮落下,通過松林撒斑駁的靜影,彈簧。
竹洗衣的婦人來回家談笑聲,
蓮花的動作,凈漁船正在啟動。
盡管春光明媚的準備讓它消失,
徘徊在秋天,自可留連徘徊。
【點評】:?
這是一首寫山水詩,詩人的崇高感情寄托和詩意的追求理想。
?首聯寫山的秋天黃昏的場景,山雨初霽,幽靜的寧靜,清新宜人。寫皓月當空下頜關節,如松樹覆蓋,泉水清冽,流在石頭上,安靜和明亮的自然之美。竹頸聯寫聽到噪音,看見披蓮花發現歡女,漁舟。結束相關的寫了這一幕好,就是禁欲。
?詩中描繪了通過大手筆的景觀發送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跨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實乃千古佳句。
四、有關隱居的詩句
關于“隱居”的詩句包括:
1、東晉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
原文: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2、唐代王維《山居秋暝》
原文: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3、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
原文: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無違。
譯文:
南山下田野里種植豆子,結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清晨起下田地鏟除雜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鋤回去。
狹窄的小路上草木叢生,傍晚時有露水沾濕我衣。身上衣沾濕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違背歸隱心意。
4、唐代王維《山居即事》
原文:
寂寞掩柴扉,蒼茫對落暉。鶴巢松樹遍,人訪蓽門稀。
綠竹含新粉,紅蓮落故衣。渡頭煙火起,處處采菱歸。
譯文:
沉寂地把籬門緊緊掩上,在蒼茫暮色中望著斜暉。鶴棲宿遍布周圍的松樹,柴門來訪的人冷落疏稀。
嫩竹節已添上一層新粉,老荷花早落下片片紅衣。渡口處的漁火星星點點,是處處采菱人蕩舟來歸。
5、唐代李白《山中問答》
原文: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譯文:
有人問我為什么隱居在碧山。我微笑不答,心境自在悠閑。
桃花盛開,流水杳然遠去。這里別有一番天地,豈是人間。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飲酒·結廬在人境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居秋暝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歸園田居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居即事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百科-山中問答
五、山居秋暝 王維的詩寫出詩與季節有關聯的詩句
《山居秋暝》中與季節有關聯的詩句:“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此詩描繪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時分山村的旖旎風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樸風尚,表現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并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以自然美來表現人格美和社會美。
全詩將空山雨后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漁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六、與山水有關的詩句(完整)
1、春日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白話翻譯: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2、錢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白話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3、江雪
【作者】柳宗元 【朝代】唐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白話翻譯:
千山萬嶺不見飛鳥的蹤影;千路萬徑不見行人的足跡。
一葉孤舟上,一位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漁翁;獨自在漫天風雪中垂釣。
4、游山西村
【作者】陸游 【朝代】宋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白話翻譯:
不要笑農家臘月里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里待客菜肴非常豐繁。
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
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
今后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閑游,我一定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5、望廬山瀑布
【作者】李白 【朝代】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白話翻譯:
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
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七、急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王炎的《和陳丞彥能韻》東山林壑自盤旋,健步翩翩似壯年。
退不求名如避世,清而寡欲可成仙。
懸知身外渾無事,不羨壺中別有天。
珍重與君頻問信,二松遺愛滿修川。 唐婉回陸游的《釵頭鳳》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泠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最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惟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轉載請注明出處華閱文章網 » 有沒有跟山居有關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