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有嘉、佳的詩句
佳:李益 評論 寫情水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孟浩然 評論 秋宵月下有懷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杜甫 評論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只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稠花亂蕊畏江濱,行步欹危實怕春。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江深竹靜兩三家,多事紅花映白花。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東望少城花滿煙,百花高樓更可憐。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不是愛花即肯死,只恐花盡老相催。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張繼 評論 江上送客游廬山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邊。
晚來風信好,并發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開瀑布泉。
愜心應在此,佳句向誰傳。李商隱 評論 流鶯流鶯漂蕩復參差,渡陌臨流不自持。
巧囀豈能無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風朝露夜陰晴里,萬戶千門開閉時。
曾苦傷春不忍聽,鳳城何處有花枝。陸龜蒙 評論 中秋待月轉缺霜輪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燭暗香殘坐不辭。最愛笙調聞北里,漸看星澹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未似初圓欲午時。溫庭筠 評論 送渤海王子歸本國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盛勛歸舊國,佳句在中華。定界分秋漲,開帆到曙霞。
九門風月好,回首是天涯。張說 評論 清明日詔宴寧王山池賦得飛字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
搖揚花雜下,嬌囀鶯亂飛。綠渚傳歌榜,紅橋度舞旗。
和風偏應律,細雨不沾衣。承恩如改火,春去春來歸。
鄭谷 評論 荊渚八月十五夜值雨寄同年李嶼共待輝光夜,翻成黯澹秋。正宜清路望,潛起滴階愁。
棹倚袁宏渚,簾垂庾亮樓。桂無香實落,蘭有露花休。
玉漏添蕭索,金尊阻獻酬。明年佳景在,相約向神州。
嚴巨川 評論 仲秋太常寺觀公卿輅車拜陵南呂初開律,金風已戒涼。拜陵將展敬,車輅儼成行。
士庶觀祠禮,公卿習舊章。郊原佳氣引,園寢瑞煙長。
鹵簿辭丹闕,威儀列太常。圣心何所寄,惟德在無忘。
施肩吾 評論 杜鵑花詞杜鵑花時夭艷然,所恨帝城人不識。丁寧莫遣春風吹,留與佳人比顏色。
苗仲方 評論 仲秋太常寺觀公輅車拜陵南宮初開律,金風已戒涼。拜陵將展敬,車輅儼成行。
士庶觀祠禮,公卿習舊章。郊原佳氣引,園寢瑞煙長。
鹵簿辭丹闕,威儀列太常。圣心何所寄,惟德在無忘。
。.嘉權德輿 評論 酬裴端公八月十五日夜對月見懷涼夜清秋半,空庭皓月圓。
動搖隨積水,皎潔滿晴天。多病嘉期阻,深情麗曲傳。
偏懷賞心處,同望庾樓前。皎然 評論 同顏使君清明日游,因送蕭主簿誰知賞嘉節,別意忽相和。
暮色汀洲遍,春情楊柳多。高城戀旌旆,極浦宿風波。
獨孤及 評論 九月九日李蘇州東樓宴是菊花開日,當君乘興秋。風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樓。
酒解留征客,歌能破別愁。醉歸無以贈,只奉萬年酬。
陳子昂 評論 彩樹歌嘉錦筵之珍樹兮,錯眾彩之氛氳。狀瑤臺之微月,點巫山之朝云。
青春兮不可逢,況蕙色之增芬。結芳意而誰賞,怨絕世之無聞。
紅榮碧艷坐看歇,素華流年不待君。故吾思昆侖之琪樹,厭桃李之繽紛。
韋應物 評論 重九登滁城樓憶前歲九日歸灃上赴崔都水及諸…凄然懷舊今日重九宴,去歲在京師。聊回出省步,一赴郊園期。
嘉節始云邁,周辰已及茲。秋山滿清景,當賞屬乖離。
凋散民里闊,摧翳眾木衰。樓中一長嘯,惻愴起涼飔。
李郢 評論 奉陪裴相公重陽日游安樂池亭絳霄輕靄翊三臺,稽阮襟懷管樂才。蓮沼昔為王儉府,菊籬今作孟嘉杯。
寧知北闕元勛在,卻引東山舊客來。自笑吐茵還酩酊,日斜空從絳衣回。
裴夷直 評論 和邢郎中病中重陽強游樂游原嘉晨令節共陶陶,風景牽情并不勞。曉日整冠蘭室靜,秋原騎馬菊花高。
晴光一一呈金剎,詩思浸浸逼水曹。何必銷憂憑外物,只將清韻敵春醪。
元凜 評論 九日對酒嘉辰復遇登高臺,良朋笑語傾金罍。煙攤秋色正堪玩,風惹菊香無限來。
未保亂離今日后,且謀歡洽玉山頹。誰知靖節當時事,空學狂歌倒載回。
佚名 評論 祈谷樂章·雍和殷薦乘春,太壇臨曙。八簋盈和,六瑚登御。
嘉稷匪歆,德馨斯飫。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柳宗元 評論 樂府雜曲·鼓吹鐃歌·吐谷渾吐谷渾盛強,背西海以夸。歲侵擾我疆,退匿險且遐。
帝謂神武師,往征靖皇家。烈烈旆其旗,熊虎雜龍蛇。
王旅千萬人,銜枚默無嘩。束刃逾山徼,張翼縱漠沙。
一舉刈膻腥,尸骸積如麻。除惡務本根,況敢遺萌芽。
洋洋西海水,威命窮天涯。系虜來王都,犒樂窮休嘉。
登高望還師,竟野如春華。行者靡不歸,親戚讙要遮。
凱旋獻清廟,萬國思無邪。張繼 評論 送顧況泗上覲叔父吳鄉歲貢足嘉賓,后進之中見此人。
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
二、關于嘉峪關的詩句
描寫嘉峪關的詩詞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出塞》--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塞上
胡宿
漢家神箭定天山,煙火相望萬里間。
契利請盟金匕酒,將軍歸臥玉門關。
云沈老上妖氛斷,雪照回中探騎閑。
五餌已行王道勝,絕無刁斗至闐顏。
聞山海古榆關,今日行經眼界寬;萬頃洪濤觀不盡,千尋絕壁渡應難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馬上望祁連,奇峰高插天。西走接嘉峪,凝素無青云。(明.陳棐《祁連山》)
七古.嘉峪關秋望
邊塞暮雨催霜秋,黃花潑香競野疇。
最是烽堠經世面,長煙落照立云頭。
浪淘沙.嘉峪關
雪舞凍云低,變幻熊羆。飛檐重閣比天齊。鐵馬冰河聞柝斗,風掣旌旗。
嘆賞一磚泥,遠望安西。絲綢古道旅人稀。夢上昆侖尋隱士,再論禪機。
七絕.詠嘉峪關
關山南北共爭雄,云壓繚垣雪壓峰。
黃昏宿燕歸來晚,怨鎖雙扉鳴漠風。
古風.嘉峪關吟(二首)
一
秋登嘉峪關
天高云談遠
仰視古關隘
猶聆壯士面
俯拾殘箭鏃
頓覺體生寒
伊吾古天地
思緒悵茫然
二
茫茫戈壁緲緲天
遙想遷客淚不干
嘆服先賢投筆志
駝鈴聲里夕陽圓
七律.詠嘉峪關
胡楊已老葉仍青,沙棗花開香滿庭。
種柳千叢欺大漠,馳峰萬里揖長城。
鋼花更比春花艷,古月豈如今月明?
莫道河西焦苦地,樓臺處處阻云行!
破陣子.游嘉峪關
萬里長城西起,邊陲鎖鑰雄渾。
懸壁縱伸山脈里,策馬揮鞭第一墩。
輕蹄重轍痕。
戰鼓咚咚又擊,吶聲陣陣欣聞。
天地靜觀奇布陣,鐵馬金戈氣勢存,
沙場壯士魂。
卜算子.嘉峪關
百丈偉雄關,
樓角懸星斗。
萬里城垣遠接天,
垣上飛云走。
秋夜月如鉤,
風雪長相守。
昔日狼煙不再看,
牧笛東風柳。
三、關于“嘉峪關”的詩句
1、《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譯文:一輪明月從祁連山升起,穿行在蒼茫云海之間。浩蕩的長風吹越幾萬里,吹過將士駐守的玉門關。當年漢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覬覦青海大片河山。
這里就是歷代征戰之地,出征將士很少能夠生還。戍守兵士遠望邊城景象,思歸家鄉不禁滿面愁容。此時將士的妻子在高樓,哀嘆何時能見遠方親人。
2、《涼州詞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黃河好像從白云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
3、《從軍行七首·其四》
唐代: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青海湖上烏云密布,連綿雪山一片黯淡。邊塞古城,玉門雄關,遠隔千里,遙遙相望。守邊將士,身經百戰,鎧甲磨穿,壯志不滅,不打敗進犯之敵,誓不返回家鄉。
4、《嘉峪關前長城近處遠望》
清代:于右任
天下雄關雪漸深,烽臺曾見雁來頻。
邊墻近處掀髯望,山似英雄水美人。
譯文:嘉峪關的雪越來越深,在烽火臺經常看到大雁。在墻的附近摸著胡子向遠處眺望,山看起來像英雄,水像美人。
5、《出嘉峪關感賦四首·其一》
清代:林則徐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譯文:嘉峪關把守嚴格,萬里征召而來的人駐扎在關下。城閣連接一片,城墻斜壓,云彩低空飄蕩。天山高險陡削,遙望茫茫大海,眼神迷離。誰說崤函有著千年的險峻,和它比只不過是一團泥。
四、描寫嘉峪關的詩句
嘉峪晴煙
(明)戴弁
煙籠嘉峪碧岧峣, 影拂昆侖萬里遙。
暖氣常浮春不老, 寒光欲散雪初消。
雨收遠岫和云濕, 風度疏林帶霧飄。
最是晚來閑望處, 夕陽天外鎖山腰。
北陌平沙
(明)戴弁
北上高樓接大荒,塞原如掌思茫茫。
朔風怒卷黃如霧,夜月輕籠淡似霜。
弱水西流青海遠,將臺南去黑山長。
遠人遙指斜陽外,蔓草含煙古戰場。
戴弁 字士章,明浮梁(今江西景德鎮市)人,曾任廣西參政,后升左布政,協同陳謚筑會州城置靖遠衛。
五、關于楊荷花的詩句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賞析]
西湖美景歷來是文人墨客描繪的對象,楊萬里的這首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余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于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后實的效果,讀過之后,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六、關于冉字的詩句
在唐詩中帶冉字詩篇甚多,現僅選其較簡短詩篇列出。
【七夕賦詠成篇】何仲宣
日日思歸勤理鬢,朝朝佇望懶調梭。
凌風寶扇遙臨月,映水仙車遠渡河。
歷歷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羅。
通宵道意終無盡,向曉離愁已復多。
【高齋閑望言懷】張九齡
高齋復晴景,延眺屬清秋。
風物動歸思,煙林生遠愁。
紛吾自窮海,薄宦此中州。
取路無高足,隨波適下流。
歲華空冉冉,心曲且悠悠。
坐惜芳時歇,胡然久滯留。
【省試白云起封中】陳希烈
千年泰山頂,云起漢王封。
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
為霖雖易得,表圣自難逢。
冉冉排空上,依依疊影重。
素光非曳練,靈貺是從龍。
豈學無心出,東西任所從。
【晚出伊闕寄河南裴中丞】陶翰
退無偃息資,進無當代策。
冉冉時將暮,坐為周南客。
前登闕塞門,永眺伊城陌。
長川黯已空,千里寒氣白。
家本渭水西,異日同所適。
秉志師禽尚,微言祖莊易。
一辭林壑間,共系風塵役。
交朋忽先進,天道何紛劇。
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送孔巢父赴河南軍】劉長卿
江南相送隔煙波,況復新秋一雁過。
聞道全軍征北虜,又言詩將會南河。
邊心冉冉鄉人絕,寒色青青戰馬多。
共許陳琳工奏記,知君名行未蹉跎。
【思歸寄東林澈上人】韋丹
王事紛紛無暇日,浮生冉冉只如云。
已為平子歸休計,五老巖前必共聞。
【夜對流螢作】韋應物
月暗竹亭幽,螢光拂席流。
還思故園夜,更度一年秋。
自愜觀書興,何慚秉燭游。
府中徒冉冉,明發好歸休。
【同閻伯均宿道士觀有述】包何
南國佳人去不回,洛陽才子更須媒。
綺琴白雪無心弄,羅幌清風到曉開。
冉冉修篁依戶牖,迢迢列宿映樓臺。
縱令奔月成仙去,且作行云入夢來。
【玉華宮】杜甫
溪回松風長,蒼鼠竄古瓦。
不知何王殿,遺構絕壁下。
陰房鬼火青,壞道哀湍瀉。
萬籟真笙竽,秋色正蕭灑。
美人為黃土,況乃粉黛假。
當時侍金輿,故物獨石馬。
憂來藉草坐,浩歌淚盈把。
冉冉征途間,誰是長年者。
【法鏡寺】杜甫
身危適他州,勉強終勞苦。
神傷山行深,愁破崖寺古。
嬋娟碧鮮凈,蕭摵寒籜聚。
回回山根水,冉冉松上雨。
泄云蒙清晨,初日翳復吐。
朱甍半光炯,戶牖粲可數。
拄策忘前期,出蘿已亭午。
冥冥子規叫,微徑不復取。
【奉答岑參補闕見贈】杜甫
窈窕清禁闥,罷朝歸不同。
君隨丞相后,我往日華東。
冉冉柳枝碧,娟娟花蕊紅。
故人得佳句,獨贈白頭翁。
【古意】蔣冽
冉冉紅羅帳,開君玉樓上。
畫作同心鳥,銜花兩相向。
春風正可憐,吹映綠窗前。
妾意空相感,君心何處邊。